不禁疑惑,在位時間不滿一年,卻能名垂青史,能被世人給予這么高評價的皇帝,我能想到的也僅僅是明朝明仁宗朱高熾了。在明成祖朱棣退位后由他上位,身為嫡長子的他身份尊貴,沒想到早年的時候跟隨父親參與了靖難之役使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時的儲君,這也就是改變歷史的一刻。
朱高熾雖然是朱棣的嫡長子,但是卻得不到父親的認可,父親看著他肥胖的身體,弱不禁風的樣子,再跟自己一相比,哪有一點堅強剛毅的氣息,更別說成為一個威風凜凜的領軍人物了,父親越想越失望,根本就不打算立他為太子,要不是楊士奇等人的建議,太子之位早就頒與他人了。
這來之不易的太子之位,讓朱高熾倍感珍惜,在父皇面前是大氣不敢出,做事也都仔仔細細,恐怕出什么岔子,只要惹了父皇不高興,那他這太子之位還不是說廢就廢了,這么一看,朱高熾確實是一個能當?shù)弁醯娜耍o觀其變,看眼色行事的本領倒是鍛煉的很到位啊。
于公元1424年9月明成祖朱棣去世后,這個永遠小心翼翼的太子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忍氣吞聲終于等來了翻身的這天。俗話說,人各有命。而他的命就在兩百多天后戛然而止,世人也很驚奇,這樣好的皇帝為何登基后卻如此快的病逝?
明仁宗雖然是個在位很短的皇帝,但是他在位的時候為人們解決了四大難題,他的豐功偉績足以配得上世人對他的高度評價!
第一大難題就是內(nèi)閣制度。這一問題從朱元璋在位就存在了,雖然內(nèi)閣是幫助皇帝最多事情的一個機構,但是權力過大,不禁讓皇帝產(chǎn)生危機感,對于權力的制衡,皇帝也想了很多辦法,最后的結果就是內(nèi)閣人員頂著小官銜卻用著大權力。
朱高熾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他卻選擇了"兼職制度",比如內(nèi)閣的人雖然是五品官員,但是可以兼任一個三品的官銜,這樣不就解決了官、權不一的問題了。朱高熾為了不破壞祖上的規(guī)矩,是想盡辦法,最后這兼任多職的改變可謂是錦上添花!也因此改變,這個兼職制度延續(xù)了上百年,解決了令多朝皇帝頭疼的一大難事。
第二大難題當然就跟靖難之役有關聯(lián)了。為什么朱高熾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臣子的衷心,正是因為他不同于他父親朱棣的心狠。朱棣是一個很在乎皇權的人,當感受到地位受威脅時會選擇"以絕后患"的方式,就拿朱棣清理效力于建文帝的大臣和家眷一事來說,無不體現(xiàn)他為了自己的威嚴地位而不顧一切的本性。但朱高熾在登基后,很快的時間內(nèi)就做出赦免這些大臣及家眷的決定,甚至有些大臣被允許官復原職。這些大臣在被朱棣傷害后是朱高熾給予新的希望,恢復他們的名聲,看中他們的才能,對于這樣的一位賢人又怎能不付出真心。
第三大難題就是當時的官場風氣。對于前朝皇帝的壓迫,即使有勇有謀的臣子也不敢說一句建議,朱高熾意識到這樣的官場只會讓自己無人可依,于是他開始舍棄一些常人無法忍受的酷刑;在內(nèi)閣挑選優(yōu)秀人員當做領頭人,再提拔一些優(yōu)秀的幫手;最后就是監(jiān)察制度的完善,這也就是延續(xù)了上百年的"巡按制度"。
最后一大難題就是百姓生活的問題。其實哪朝皇帝都有經(jīng)歷這個問題,朱高熾輕徭薄賦,為了改善當時人民生活的現(xiàn)狀,不僅要求黃石減少用度開支,而且還拿出國庫的錢捐贈災民。
朱高熾的"仁政",使得明朝真正得到穩(wěn)定和發(fā)展。他不僅在思想上有大局的觀念,在行動上更是果斷的為民著想,他當然值得臣子對他的擁護,這也就是為什么被記入史冊深受百姓愛戴的原因了。
內(nèi)容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若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1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品味嘉興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