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兒子,在太子朱標病逝后,朱元璋一度想立朱棣為新太子,但是因為朱棣不是嫡長子,立他為太子有違祖例,再加上文武百官的反對,最終朱棣痛失太子之位。但是,很明顯近距離接觸過皇位的朱棣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當燕王了,終于建文帝在位的時候,朱棣抓住了一個機會,打出靖難的旗號造反,最后在姚廣孝等人的幫助下,成功登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帝位。
那么,朱棣憑借什么造反成功呢?是自己的驍勇善戰(zhàn)?是名將的幫助?還是因為打著正義的旗號?其實我覺得,這些全部都是朱棣成功的因素,但是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造反過程中沒遇見真正的對手。
這個人是朱元璋的養(yǎng)子,名叫沐英,沐是朱元璋賜給沐英的姓,沐英原本的姓氏并無史料記載。其實沐英也是一個苦孩子,少時父母雙亡,亂世之中,小沐英只能靠乞討度日。如果沐英沒在八歲這年遇見朱元璋,按照他既定的成長軌跡走,那么很大的概率,沐英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土匪頭子了。但是朱元璋的出現(xiàn)改變了沐英的人生軌跡,彼時的朱元璋已經小有成就了,雖然已經和后來的馬皇后結為夫妻,但是并無子嗣。
初見沐英,朱元璋就很喜歡這個孩子,隨后決定收養(yǎng)他。就這樣,沐英就一直跟著朱元璋和馬皇后生活了。在馬皇后的悉心教導下,沐英漸漸地長大了,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立下不少戰(zhàn)功的他被朱元璋授予帳前都尉的職位。
朱元璋登基之初,其實大明王朝的局勢還沒有完全穩(wěn)定下來,還有一些前朝的殘余勢力在興風作浪。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下旨命沐英隨鄧愈(衛(wèi)國公)討伐吐蕃,隨后又命他征討西蕃。好不容易平定了天下,朱元璋還排沐英出征,去戰(zhàn)場上冒險,這是不是說明朱元璋不喜歡沐英呢?其實恰恰相反,這正是朱元璋器重沐英的表現(xiàn),他希望沐英能夠把握好機會,多立戰(zhàn)功,名垂千古。而沐英也在實踐中,的到了很好的鍛煉,武藝、兵法以及謀略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時,對于朱元璋來說,元朝的殘留勢力——云南的梁王才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整天都想著怎么才能拔之而后快。終于時機成熟了,朱元璋命大將傅友德、猛將藍玉以及沐英一同南下,去徹底清除元朝的遺留勢力。這一次南下出征,沐英的軍事才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運用戰(zhàn)術,派幾十位勇士從長江下游繞到敵軍后方去吹號角,擾亂敵軍的軍心。因為古代作戰(zhàn)的時候,可以通過號角聲判斷敵軍的人數(shù),因此梁王軍隊聽到后方傳來號角聲,以為敵軍從后方偷襲,頓時軍心大亂,爭先恐后地朝后方進攻。沐英把握住時機,帶領明朝軍隊長驅直下,打了梁王軍隊一個措手不及,最后大敗梁王軍隊。
擊潰梁王軍隊以后,沐英又朝云南大理的段氏家族下手,最終擊敗段氏這個強大的地頭蛇,明朝在云南的勢力愈發(fā)穩(wěn)固。朱元璋收到前線傳來的消息以后,大喜,命沐英留下鎮(zhèn)守云南,而藍玉和傅友德則班師回朝。云南在沐英的治理下,發(fā)展得非常好。
洪武十五年,鎮(zhèn)守云南的沐英聽聞義母馬皇后去世,悲痛欲絕,雖然深知人固有一死,但是沐英一想到以后再也見不到兒時悉心教導自己的馬皇后了,急火攻心,咳了好幾口血。馬皇后逝世十年后,沐英又收到一個壞消息,那就是兒時和自己一同長大的太子朱標病逝了。兒時自己曾與朱標說:以后你當皇上,我替你守護這萬里江山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這一次,沐英病倒了,并于兩個月后逝世。朱元璋聽后很傷心,下令厚葬沐英,配享太廟。
其實沐英是一個非常有軍事才能的人,和朱標的關系又非常好。如果沐英還在世的話,朱棣其實是不敢輕易造反的,即使造反了,結果也不好說。朱棣登基以后,一直在尋找建文帝,其實就是擔心建文帝到云南去尋求沐英后人的幫助。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2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阿富汗:古代世界的東交叉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