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流三千里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luò)
臺北博物院有一件鎮(zhèn)館之寶——灰陶加彩仕女俑。所謂鎮(zhèn)館之寶
,要么出身尊貴,要么來歷非凡,又或者用金銀等高價值的材料工藝制成,但它卻不同,灰陶加彩仕女俑出土于哪座陵墓?無處可考,別看它雕工不太精美,可它偏偏是一級國寶,因為它雕刻出了唐朝的“自信”精神。唐朝的工匠,如何通過陶俑如何表達“非凡”的自信
我們需要看一下這尊灰陶加彩仕女俑
女俑昂首站立,體態(tài)姿勢非常標準
陶俑身上的衣褶袖痕
再看仕女的姿勢
別小看仕女簡單的服飾和姿勢、體態(tài)
,這一切卻直接顯示出盛唐女子崇尚肥體之美,對健康軀體感到自信的神采。她的微微仰頭的自信形象,沖破了時代的限制,顯得何等的瀟灑大氣。為何憑借著“自信”
,博物館就評價它為一級國寶?仕女的自信真的很重要嗎?歷史告訴我們——當然,自信非常重要,一個人如果自信,甚至可以滅掉一個國家。關(guān)于唐朝的自信
,我們可以隨便舉一個例子,比如:有位叫王玄策的人,他是四訪天竺的唐朝使者。當他代表盛唐,前往印度拜訪時,當?shù)貐s發(fā)生了政變,同行人都被關(guān)押。正常人可能會驚慌無比,王玄策卻氣定神閑
,因為他背后有一個無比繁華強大的國家,周圍的小國也與唐朝交好,面對著如此自信強大的靠山,他當然不會慌亂。王玄策冷靜思考之后,騎上了戰(zhàn)馬一個人可以滅一個國家的叛軍
?聽起來非常荒謬,在如此繁盛的大唐,王玄策就是憑借著國家、經(jīng)濟給予自己的自信,以及他自己人格上的強大,單槍匹馬地滅了整個國家的叛軍。最后安然無恙地回到了自己的唐朝,也帶回了無盡的榮耀。唐朝時的長安,更是外國人聚集的中心
。據(jù)史料記載,在唐德宗時期,在長安工作生活學(xué)習(xí)的外國人“胡客”已經(jīng)高達4000多人。外國人在唐朝做的官還不小,不少甚至官至宰相。讓外國人做宰相,不怕他們吃里扒外嗎?唐朝卻有毫不懼怕的自信,因為大唐是最大的國家,外敵不可能撼動大唐的基業(yè),任何人動不了大唐的基業(yè),只有為大唐服務(wù),才能獲得無尚的榮光。在大唐享譽世界的同時,皇帝李世民甚至是天可汗
。周圍的國家不僅以尊重唐朝為榮耀,甚至讓唐朝的當朝皇帝做他們的“老大”。正是因為大唐在歷史上如此特殊的地位
,讓它的經(jīng)濟灰陶女俑不僅僅是唐朝自信的代表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yīng)
,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