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淑清,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2018級9班學生。是一個熱愛生活,踏實勤奮的女孩,她熱愛思考,喜歡鉆研,邏輯能力很強,對事物常常有獨到的見解。
揭秘“井陘之戰(zhàn)”
——讀《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以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劉邦打下半壁江山,更是被后人稱為戰(zhàn)神。眾所周知,作戰(zhàn)不只是硬碰硬,更要善用兵法與謀略,究其本質,即用心理戰(zhàn)術。韓信又是如何玩轉心理戰(zhàn)的呢?本文擬通過對韓信在井陘之戰(zhàn)的表現(xiàn),來揭示其取勝的關鍵即心理戰(zhàn)。
充分了解敵方心理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敝挥谐浞至私?,才能掌握戰(zhàn)事的主動權。
欲了解一個軍隊必先了解首領,在本文中,“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一句話即點處他的特點也指出他的致命點。成安君想直接正面對抗,表示不會采取奇計一方面表現(xiàn)出他的自負,同時也給韓信指出一條路。
作為“心理專家”的韓信,也在“使人間視”,所以從成安君的言行中必然能了解他,而了解敵方的目的必然是推測其可能用的招數(shù),以便提前準備。
知道成安君不用李左車的計策后,“乃敢引兵遂下”,可見韓信已經猜到敵方能用的計策,他才會一直派人暗中觀察,不敢輕易前進??梢?,充分了解敵方,不僅提供攻打的突破口,也為己方的安全加一層防護。
站在敵方角度考慮問題
“心理戰(zhàn)專家”會事前考慮到敵方的所有顧慮,并逐一打消,將敵方一步步引入圈套。
井陘一戰(zhàn)的首項任務便是引蛇出洞,而韓信也早已指出趙“未肯擊前行,恐吾至險阻而還”,于是韓信開始層層打消他們的顧慮。先是一顆定心丸,設背水陣,不留退路,使敵不再擔心我方逃跑,從“趙軍望見而大笑”可知,效果極佳,再“鼓行出井陘口”將大戰(zhàn)的氛圍點燃。
第二階段,是使“趙空壁逐利”,為我方計劃進行提供條件。韓信兵與敵方大戰(zhàn)良久,讓敵方全身心投入戰(zhàn)事,完全跟隨大戰(zhàn)的節(jié)奏,也使本來嘲笑我方的自負的士兵迫切想贏,激起了他們的好勝欲,而正在戰(zhàn)事焦灼的時候,韓信假裝扔掉鼓旗投降,假裝示弱,這一舉動給了敵方快感,將他們的征服欲提到極致,而此時他們的心被欲望支配,自然不會考慮十分全面,所以傾巢而出是必然。
成敗之舉便是換漢旗。主場作戰(zhàn)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不勝之時可隨時回去守城,這是敵方的優(yōu)勢,也是敵軍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線,對于他們而言那里是歸屬,而韓信命人換漢旗,是斷了他們的退路,使敵軍有無家可歸的失落感與挫敗感,是心理上的致命一擊,這一擊必然是他們軍心散亂。
絕處逢生,捧殺敵人
井陘之戰(zhàn)中,敵我差距懸殊,故為取勝不僅要有奇招,更要將我方力量最大化以及敵方狀態(tài)最差化。韓信戰(zhàn)前便開始滲透,“裨將傳飧”一事,士兵雖然當作玩笑,但其實在他們心里已經種下一個種子,它在他們心里萌發(fā),將我方會勝的想法滲透到心里。
布局時,選擇背水陣,對于我方而言,是不留退路,是為了活下去必須拼盡全力。而從“大笑”便可看出,敵方本身對我方就很輕視,而對此行為更是嘲笑,表現(xiàn)出來是笑,其實是降低了戒備,減小了軍隊的凝聚力,這是對于敵方的第一捧。而開戰(zhàn)后,1對20,仍能大戰(zhàn)良久,可見我方的努力,以及敵方的懈怠,同時,這種不能勝的感覺讓敵方十分焦急與迫切,對于如此弱的軍隊還不能贏,讓敵方開始對自我能力產生懷疑,降低了自信,這是打破第一次道心里防線。
當韓信佯裝棄旗鼓而跑,打破良久僵峙的局面,一方面,告訴我方這是決一死戰(zhàn),使大家竭盡全力,另一方面,讓敵方認為已將我方打怕,滿足他們的好勝心,讓他們?yōu)槔t了眼,
這是第二捧。
從“趙軍已不勝”,可看出前幾計的作用之大,這也是對敵方的一個小傷害,讓他們有一些挫敗感,而當看見滿壁漢旗時,從即使趙將斬殺,敵軍還是亂走,可見,他們的無助,他們的最后一道防線崩塌,他們內心是崩潰的,軍心自然也打亂,同時從側面表現(xiàn)出韓信對他們心理傷害之大。這是致命一擊。
韓信一步步建立起己方勝利的決心,并一次次捧殺敵方,極大的心理落差,打破了敵方一道道心理防線。他懂人心,并善用人心,他抓住的是作戰(zhàn)的核心,再結合他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計劃,戰(zhàn)勝是必然。
(指導教師:劉傳菠)
主編:羅永良
副主編:蘇小桃 曾小霞 高麗娟
執(zhí)行主編:龍秀
執(zhí)行副主編:知知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3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龜傳奇——涇縣赤灘的歷史與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