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當年出師北伐病逝于五丈原后其尸身是并沒有運回成都安葬的,作為蜀漢的肱股之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然其尸身卻不能歸國安息,這于情于理都是不合的,那么為什么諸葛亮的尸身沒有運回成都呢?是后主無情還是另有他情?諸葛亮的真正墓葬地又是何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困擾后世千年的諸葛亮殯葬之謎。
其實諸葛亮尸身之所以沒運回成都安葬到真不能怪后主劉禪無情,因為這完全是諸葛亮自己的意思。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生崇尚節(jié)儉,對于自己的身后事更是一切從簡,據(jù)《三國志》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史書中記載了諸葛亮留有遺命要葬于定軍山中,但關于殯葬的具體細節(jié)并沒有細說。不過關于諸葛亮的殯葬之謎一直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相傳諸葛亮病危于五丈原時曾對自己的身后事作出了一個令時人不解的決定,怎樣的決定呢?相傳諸葛亮曾囑咐,死后只需命四名壯漢抬這自己的棺槨一直往南走,走到抬棺的繩子斷了的時候,就就地埋葬,而后來劉禪因這件事感到非常惱火,畢竟丞相的尸身怎能如此草率處理呢!于是一怒之下就將那四名壯漢給殺了。而這一殺可不得了,因為自此就沒有人知道諸葛亮到底葬在何處了,由此諸葛亮的真墓所在地成了個不解之謎。當然不知傳言是否真實,但有一點確實毋容置疑的,那便是諸葛亮確實是葬于定軍山中,但具體在何處,直到現(xiàn)今都無定論。
這里話又說回來,諸葛亮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種殯葬方式呢?其墓葬不為人知的背后究竟是否是有意為之呢?這里就得說說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背景了。
我想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要薄葬于定軍山中,其因有二:
首先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其大公無私的一片忠國之情。諸葛亮病危時正率領大軍駐扎于五丈原與魏軍對峙,是雙方已對峙數(shù)月有余,可謂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時諸葛亮自知天命將近,一旦病故勢必影響軍心,倘若自己病故的消息讓魏軍得知,則魏軍勢必軍心大振而蜀軍必遭重創(chuàng),故諸葛亮深知自己的后事必須從簡且要隱秘,這樣才能留有時間確保北伐大軍安然撤回。
其次薄葬既是當時的一種風氣,更是諸葛亮個人的夙愿!由于朝政混亂,軍閥四起,導致漢末三國時期盜墓之風異常猖獗。這個時期的盜墓無非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復仇,二是獲利。當時軍閥的財政收入相當匱乏,于是便想到了盜墓這個方法,像董卓、曹操、孫權等便是當時最有名的盜墓者。我們知道諸葛亮位高權重,自然也樹敵不少,這不僅包括敵國的,就是在蜀國,也難免有與諸葛亮有仇的人,雖然是一心為國,忠心耿耿,但難免不會遭人嫉妒而生恨意。
綜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和諸葛亮自身的地位和為人來看,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薄葬定軍山,一來是其從簡誠心的表現(xiàn),二來也是借此求得尸身安寧。
諸葛亮真墓在定軍山中是毋容置疑,現(xiàn)在一般都認為在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但是不是真墓一直也一直沒有定論。不過說真的,我倒希望那并不是真墓,我們都說“入土為安”,既然諸葛先生的遺愿便是如此,后世又何必去擾亂他的清靜呢?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63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