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羊駝來源:國學(xué)文化(ID:gxwh001)真正的朋友:不怕年歲增,不懼世事磨。
?點上方綠標(biāo)可收聽國學(xué)文化主播朗讀音頻
成年人的世界,相遇容易,相守太難。
緣分只是讓我們相遇,但相似的靈魂,彼此的真心,才是長久相處的秘訣。
這世間最好的朋友,多是相識于緣,相交于情,相處于品,相守于心。
01
相識于緣
人與人之間,是有磁場存在的。
有的人,相識已久,卻仍舊生疏;而有的人,一經(jīng)相遇,就是一世知己。
成年人的世界,多的是擦肩而過,見面不識,能一見如故,便是莫大的緣分。
漢學(xué)家費慰梅曾說,她和林徽因的友情,幾乎是“一見鐘情”。
林徽因的爽朗熱情,深深吸引著她,而兩人的相識,則更像命運的牽引。
她們相遇于1932年的北平美術(shù)俱樂部。
那天,林徽因與丈夫梁思成去觀看畫展,剛好與費慰梅夫婦駐足于同一幅畫前。
四人一見如故,便一同交談起來。
一了解才知,費慰梅和費正清夫婦竟是哈佛的學(xué)生,也就是梁思成的學(xué)弟、學(xué)妹。
而這樣的關(guān)系,讓剛才還陌生的兩人立即熟絡(luò)起來,他們相談甚歡,很快建立起了友誼。
后來,又偶然得知彼此都熱愛中華文化,更是經(jīng)常一起學(xué)習(xí)探討。
就這樣,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在異國他鄉(xiāng)彼此慰藉。
錢鐘書說:真正的友誼的形成,并非由于雙方有意的拉攏,而是帶些偶然,帶些不知不覺。
漫漫人生中,兩個毫無干系的人,能相識能一路并肩,是命里的使然。
就如《綠皮書》中所說:這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恰巧我們成為了朋友,這不是緣分,是因為我們本就應(yīng)該是朋友。
02
相交于情
《警世通言》有云:春風(fēng)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人世間,相識不一定相交,少了志趣相投,自然難以相互吸引。
因為相近的愛好,相似的性情,更能為彼此的友誼添磚加瓦。
在蘇軾所結(jié)交的僧人中,道潛與蘇軾的交往最為密切,是蘇軾最知心的方外之友。
而道潛又被稱為“詩僧”,兩人在作詩上的默契堪稱“天作之合”。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流貶至黃州。
此時,道潛不遠(yuǎn)千里前往黃州,陪他在謫居的地方住了一年多。
道潛經(jīng)常帶蘇軾去黃州的定慧院賞花、對飲、交游,并留下了《定慧院月夜偶出詩稿》、《定惠院海棠詩卷》等名詩墨寶。
你懂我的言外之意,我知你的弦外之音。
兩人的友誼,如同高山流水般,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北宋詞人晏殊的《山亭柳·贈歌者》中吟道: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若得知音,便不拒為他唱最難、最高雅的歌曲。
晏殊的朋友不多,而王琪,便是他唯一相見恨晚的詩友。
有一年暮春,他們二人于湖邊對坐,晏殊忍不住感慨說:
每次我做了一句好詩,我都把它寫在墻壁上,以便對出下一句,但有些句子幾年過去了,還沒對上,比如這句“無可奈何花落去”。
誰知王琪朗聲而笑,對曰:似曾相識燕歸來。
渾然天成,巧奪天工,于是兩人一起賦詩飲酒,成為了一生的摯友。
有人說,靈魂相似、一拍即合的人,終會成為朋友。
人生在世,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若能合于性情、忠于志趣,便是難得的情誼;若能相互理解、心意相通,更是彼此莫大的幸運。
03
相處于品
很認(rèn)同一句話:人品的好壞,決定了朋友最終的走向。
人品欠缺的人,即便有所交集,也難長久相處。
宋人丁用晦的《芝田錄》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
唐代大臣呂元膺做東都留守時,一次正和人下棋時,下屬送來許多公文。
呂元膺執(zhí)筆批閱,那人以為呂顧不上棋局,就偷偷地?fù)Q了一枚棋子,讓自己贏得了一局。
其實,呂元膺早已瞧見,第二天便請這人離開了。
十來年后,呂元膺病危,才對兒孫們說:
“游處交友,爾宜精擇。吾為東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去。易一著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跡可畏?!?/p>
一枚棋子,便可見其人品,你們以后交朋友,一定要擇其良者。
說罷,溘然長逝。
緣分,決定我們遇見誰,人品,決定我們留下誰。
朋友間,相處便可觀其性,察其德,知其品,明其心。
人品厚道的人,為人坦誠,不會耍小聰明,更不會拿自己的底線換取眼前的利益;跟他在一起時,你不用提心吊膽和小心提防。
因為你知道,他不會坑蒙拐騙你,更不會精明算計你。
一言一行辨人品;一朝一夕見人心。
最好的朋友,必定品性相合,德行相宜。
04
相守于心
西晉文學(xué)家傅玄在《何當(dāng)行》中寫到:同聲自相應(yīng),同心自相知。
朋友間,志同道合,才能相互理解;真心交付,才能相守久遠(yuǎn)。
巴金和冰心有著70年深厚友誼,一直延續(xù)到耄耋之年。
從98封兩人來往書信便可略見他們的情誼。
兩人相識于一次聚會,后來在重慶時,冰心身體抱恙,巴金便常去看望他。
得知冰心經(jīng)濟(jì)拮據(jù),連年夜飯都成了問題,巴金更是決心推動冰心著作的出版,以緩解其生活壓力。
巴金經(jīng)濟(jì)上的鼎力相助,不僅讓冰心感激不盡,冰心丈夫吳文藻也由衷感慨:“巴金是一個真誠的朋友?!?/p>
即使后來兩人分離于兩地,冰心和巴金也始終惦記著對方,用書信傳達(dá)對對方的關(guān)懷。
生活上,兩人互相幫助;文學(xué)上,彼此相互探討,這樣的友誼一直持續(xù)到冰心去世。
古人云:以心交友,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與人交往中,多是面具對面具,少有真心換真心。
但最長久的友誼,注定是坦誠相見的;最靠譜的感情,注定是真情以待的。
孟子說: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朋友間,虛情,抵不住流年的沖刷;假意,扛不住歲月的蹉跎。
唯有留下的真心實意,才能長久相守。
05
唐代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會友》: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最好的朋友,不多;但一經(jīng)相識,便是莫逆于心。
一時的相交,一世的相處。
余生,愿你也有這樣的朋友,不怕年歲增,不懼世事磨,留下,便是永恒的花火。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75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