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播放鍵收聽本文語音版
一、齋戒源自中華我們在讀道家經(jīng)典的時候,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開經(jīng)“凡誦經(jīng)者,切須齋戒沐浴,嚴(yán)整衣冠,誠心定炁,叩齒演音,然后朗誦,慎勿輕慢,交談接語,務(wù)在端肅。念念無違,隨愿禱祝,自然感應(yīng),獲福無量。”
這很明顯,是我們在誦經(jīng)前所需要做的儀軌。
那么像“嚴(yán)整衣冠”,“誠心定炁”等都非常好理解,但是對于“齋戒”,似乎有非常多的居士信士甚至道士都認(rèn)為“齋是吃素,戒為律條”,其實這是對齋戒的混淆,那么今天就由小道,為大家探索一下源自于道家的“齋戒”。
二、“齋”是什么中華文明中早期的齋法,以《祭法》為主,為“防邪物”而“訖其嗜欲,耳不樂聽,心不茍慮,手足不茍動”。這是對于有人身外部的行為方式進行的一種規(guī)范,道士稱之為“潔凈其體”。
而《易經(jīng)·系辭傳》言:洗心曰齋,防患曰戒。
由此可知,這齋法的重點,就是修心。
莊子心學(xué)更是將“心齋”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修心從來都是中華民族的本土哲學(xué)。道家中的“齋”更是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齊”與“凈”的概念。
南華真人莊子曾在《人世間》中記載了孔圣人對顏回講解勸說衛(wèi)國君王之法時提到的“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p>
在這里,莊子和孔子都認(rèn)為,祭祀之齋的“不飲酒食葷”遠(yuǎn)不如誠心定意的心齋來的更加重要。
但是,在道家里面“齋定其心”和不食葷腥”要合二為一的恪守,一內(nèi)一外方為陰陽和諧。
三、齋法都有哪些所謂齋者精明之至而所以交于神明,所以道家的齋法以貴能持之者為尊。所謂“齋有齋法,醮有醮儀”。齋法的類別和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也不勝枚舉,常聽聞的有三元齋,三七齋,庚申齋,甲子齋,本命齋。
較為精深的有父母齋(包括在世父母的生辰,以及過世父母的祭日),恩師齋(包括度師,先生的生辰和飛升吉日)以及陸修靜天師的九齋十二法,杜光庭真人的洞神三皇七十二君齋,十二種齋,靈寶派的九種齋(金箓,黃箓,明真,自然,三皇,太一,指教,三元,八節(jié))以及起源于天師,后為三山(上清,靈寶,天師)所共用的涂炭齋,極具上清特色的絕草離偶齋法,孤影夷豁齋法等。
總歸種種齋法,都是通過一定的儀式達到“心齋”,“口齋”,“身齋”的高度,從而通感神明。
四、“身口心”三齋的具體表現(xiàn)
身齋者,香湯沐浴,衣冠整潔,絕食酒葷、不相殺害,不行巫山之云雨,當(dāng)行禮拜。
口齋者,不食味物,不惡語、不兩舌,只念善言,勤誦道經(jīng)。
心齋者,戀物常思非義不取,不因口腹之欲而動殺生之念,不因貌美而動邪淫之想,有歡喜不生癲狂,有魔考不生嗔怨,常于泥丸宮存思祖師金容。
持齋有什么好處?信眾可以持齋么?
持齋者不僅道士,實際在家信眾一樣可以持齋,持齋不僅符合道家“前輩行善,后人得?!钡奶烊顺胸?fù)觀(所謂承負(fù)為大,因果為?。?,更能養(yǎng)生自身精氣神。
那么接下來,小道就向諸位信士介紹一種方便在家持修的“素心齋”。
道家的素心齋,素乃絕擾之門,心為通神之徑,所以信士道眾在持此齋法時,要常懷慈憫之心,決不可殺生害命。不可馳騁田獵,遇有緣生命而隨緣如法放生。
堅決不做“買命放死”的假功德,比如大量購買人工飼養(yǎng)的魚鱉蝦蟹放到自然水體中等行為,道長認(rèn)為,可以多多種植樹木,建設(shè)森林。
以天地為心,以萬物為友,平心靜氣,不惡口結(jié)怨,說人長短,講習(xí)是非俗語。
如此數(shù)日,長則四十九日,短則二十一日,久若如此,必獲福資。
五、道齋科普擴充無疑,能夠持齋守戒是能贏得尊重的,對于吃素齋、心齋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信眾是做不到的。
不過這里也不必懊惱,未能持齋者也可能法緣未至,緣分到那里了,自然就升恭敬心了,自然也不喜葷腥了。
所以能持齋者,一者可能是嚴(yán)守戒律,二者也可能是法緣已至,每個人的根器不同,緣分不一,因此,玄妙之處就在于此...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82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最旺馬的生肖是什么
下一篇: 《事茗圖卷》背后的明代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