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曉月墜》李煜 〔五代〕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譯文:拂曉的月亮墜下藍天,夜空云霧已經微淡,默默無語倚在枕上。夢醒仍戀芳草綿綿,雁聲消失遙遠天邊。啼曉的黃鶯散,零落的飛花亂,只留下寂寞畫堂深深院。任落紅遍地休掃它,留待跳舞人回當地毯。注釋:喜遷鶯:詞牌名。墜:落下。微:疏淡。欹(q):斜倚。馀(yú)花:馀即余,殘花。埽(sào):掃去。盡從伊:這里指全由落花,任憑它飄落一地。賞析:李煜為南唐末代國君,雖不通為政之道,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皆妙,尤以詞的成就。此詞抒發(fā)春天的思念之情,寫得悠然深遠、余味無窮。上片“夢回”二字交待詞人情感之引起,下片借場景繼續(xù)抒寫思念之情。這首詞是其軟禁生涯的泣血之作。詞的上片寫徹夜夢思的情狀與伊人消息沉沉。這洶涌而來的思念,大抵是多日以來早在心理埋好伏線,以至于入夢時,李煜也舍不得將其丟擲一旁,多情傷別,夢寐縈懷,然而夢中究竟有多少字,他只字未提?!皶栽聣?,宿云微”,這兩句對偶,描寫曉月西沉,暮云漸上,一片祥和之色與夢回后的惆悵。這種氣氛使得詞人便更加思念遠方的人,不知不覺魂歸夢中,情思悠悠,伊人之芳香彌漫在詞人整個心中,在夢鄉(xiāng)里,只見雁影在蒼宇之間漸飛漸遠,卻沒有帶來任何音信,詞人因此傷感。而《清平樂》中“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更與“雁聲稀”、“芳草”相印證,意趣更加明晰。這兩句,擴大了空間,增強了離恨,心情尤覺不寧,所以只得頻頻欹枕,默默無言。上片墜月余輝、微云抹岫與夢里殘痕、天邊芳草暗相融洽,使人感到曲折深邃,縹緲汪洋。下片描寫冷靜堂院與詞人的寂寞與傷感?!疤潸L散,馀花亂。”鶯散花落,春天也即將逝去;雁聲稀少,啼鶯也紛紛振翅而去,似有別處風光更加迷人,總會比這殘花亂舞的寂寞畫堂增添幾分生氣?!捌t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詞人不掃落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要留給歡愛的人看看,好花到了這個地步十分可惜,來引起她的警惕;第二是要讓歡愛的人明白,惜花之人對此又是多么難堪,來引起她的憐惜??傊?,希望從這里來感動她。秋色已盡,想必伊人也要趕快歸來,以后不再遠離,道來簡單,意味卻是深長,因為這正是大周后去世后的第一個春天,李煜是獨自度過。在這寂靜之中,陪伴詞人的只有寂寞,只能憑空懷念當年一幕令人心旌神搖的風景??上Ю铎献约焊裢馇宄?,他思念的大周后,是不會再回來了,將逝的春景、已經逝去的美人,終究只是一場夢,無法挽回。陸淞《瑞鶴仙》詞中有這么一段:“陽臺路迥(一作‘遠’),云夢雨,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wěn)?”說的很透辟,這兩者雖懷念對象不同,表達男女間的心情,正可互相印證。這首詞在“曉月”“宿云”“芳草“雁”“鶯”“花”“片紅”等密麗意象中,融入詞人的“閨閣”之思,將寂寞深情表現的傷感而優(yōu)美.創(chuàng)作背景:李煜亡國歸宋后淪為階下囚奴,因為北宋禁令對其的嚴厲,所以心中產生不滿卻無法傾訴,所以寫下這篇相思之詞,來反映出其當時的內心苦痛與酸楚。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
李煜在詞史上的地位,更多地決定于其詞的藝術成就,李煜對詞的發(fā)展主要有四方面貢獻: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即使寄寓抱負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使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風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上對后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②詞境優(yōu)美,感情純真,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jié)制。南唐亡國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淚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凄涼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tài)與意義,通向對于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chuàng)性?;ㄩg詞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剛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粘至_帶,回首恨依依。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瓊窗春斷雙蛾皴,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喜遷鶯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邊倚。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啼鶯散,余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長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開,重按霓裳歌遍徹。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馀上苑風光。粉英含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fā)一衿香。瓊窗夢□留殘月,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想見,如夢懶思量。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李煜75首:
http://www.sczh.com/liyu.TXT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8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挾裹一身清凌凌,古人與黃瓜的那些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