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辛棄疾 〔宋代〕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喚取笙歌爛熳游。且莫管閑愁。好趁春晴連夜賞,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盤不要收。才曉便扶頭。譯文:桃花和李花在春風中搖曳著嫵媚的身姿,隨風舒展的柳條比桃花和李花還要柔美。叫人取來笙,唱著歌隨意游玩,暫且不管人世間的無端愁思。趁著天晴連夜賞春景,就怕一場雨后春天就結束了。雜亂的杯盤不要收下去,才剛到早上就已經喝醉了。注釋:爛熳:亦作“爛漫”。扶頭:指飲酒。鑒賞:這首詞是寫春游的。它以抒情的筆調,明快的語言,描寫了春光明媚以及作者及時行樂的思想情趣,輕松活潑,饒有趣味。開頭二句寫春光明媚怡人。在這里,作者取了桃李和楊柳加以描寫。桃李臨風起舞,嫵媚動人。楊柳的長條裊娜于春風之中,故作者說“楊柳更溫柔”。句中“嫵媚”、“溫柔”帶有極強的感情色彩,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明媚春光的熱愛。如果說以上兩句側重“春”字,而接下去四句側寫“游”字。其中前兩句是把歌兒舞女換來盡情游賞,“且莫管閑愁”,全身心投入到游樂活動中去;而后兩句則說趁著天氣晴好,連夜賞花,表達了作者惜春愛花之意。前四句詞使用“爛熳游”與“管閑愁”等詞語,集中而突出地把作者游興之高描敘了出來。結尾二句寫醉酒。言其杯盤草草,尚未收起,又準備來日侵曉再飲扶頭酒,以便長醉不長醒,暗示其有借酒消愁之意,和上片“且莫管閑愁”相照應,說明作者看似玩得瀟灑,其實并未忘世,內心仍然很凄苦,和一般人不同的是,能夠及時行樂,借以超越苦痛而已。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384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挾裹一身清凌凌,古人與黃瓜的那些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