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經(jīng)》之后
“日兆月
中國人對雨虹的認識也有很長一段歷史。起初
,人們觀察到雨虹現(xiàn)象,只能是粗淺地記述著它的位置和形成的季節(jié)、條件沈括還極大地發(fā)展了《墨經(jīng)》關(guān)于平面鏡
、凹面鏡和凸面鏡成像的知識,豐富了鏡面成像的理論。在比較平面鏡
、凹面鏡和凸面鏡成像規(guī)律時,沈括解釋了照臉用的小鏡為何要使其鏡面微凸的原因。他說:因為微凹的鏡子,成像是放大的;微凸的鏡子,成像是縮小的。小平面鏡不能把人臉面照全,微凹的鏡子更不能看到人的全部面孔;所以制成稍凸的鏡面,因其成像是縮小的,這樣鏡面雖小,也能把全部臉面照入鏡內(nèi)。古代工匠作鏡子時要反復(fù)度量鏡子的大小以便增減鏡面凸起的程度,使人像與鏡子大小相適應(yīng)。這足以看出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在沈括之前
關(guān)于凹面鏡成像
,沈括不僅重做了墨家做過的實驗,而且還發(fā)現(xiàn)了凹面鏡的焦點。在墨家之后,漢代成書的《淮南子·說林訓(xùn)》已定性地覺察到陽燧聚焦發(fā)火的那一點(即焦點)必須遠近適中。沈括第一次明確地指出焦點所在。他說:“陽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nèi)。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沈括吸取前人的光學(xué)知識
在沈括之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603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力的物理概念
下一篇:
共振現(xiàn)象描述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