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
糖尿病的特征就是“三多一少”,其中出汗多就是病癥之一。糖尿病如并發(fā)自主神經(jīng)病變,就會出汗較多,尤其是上半身出汗多。患者由于糖代謝障礙,導(dǎo)致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出現(xiàn)皮膚潮濕多汗,血糖高導(dǎo)致代謝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
2、甲狀腺機能亢進
一般來說,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的代謝增高,周圍血流量增加,必然會促進肌體的散熱,出現(xiàn)多汗癥狀。
生活中常有些人,每天必須換一次襪子,因為腳部多汗,而且要經(jīng)常換鞋;手愛汗出者也不在少數(shù),甚者有人一覺醒來發(fā)覺自己全身潮濕,如同剛蒸過桑拿。
中醫(yī)把這種病稱作汗癥,認為是人體陰陽失調(diào)、營衛(wèi)不和、腠理開闔不利而致汗液外泄,主要分為自汗、盜汗兩種。
何謂自汗呢?
中醫(yī)認為,在沒有過度勞動、勞累的情況下,清醒時出汗,即為自汗。對此,安徽省中醫(yī)院專家孫弟維采用四物湯加止汗藥如浮小麥、麻黃根、牡蠣、碧桃干等治療。另外,對于“汗腳”,還可以用16克的明礬和16克葛根研成細末,加入適量水,患足放入浸泡即可。
何謂盜汗呢?
這是睡時出汗、醒后即止的臨床表現(xiàn),可采用當歸六黃湯治療,即當歸10克,黃芪30克,生熟地黃各12克,黃芩、黃連、黃柏各10克;或生熟地黃各12克,麥冬10克,黃芪2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甲魚蓋10克,黃芩10克。
專家介紹,汗癥除以上兩種外,還有黃汗、血汗、心汗等,凡此種種皆由陰陽失衡所致。臨床上有一種汗癥稱作絕汗,即是陰氣、陽氣衰竭導(dǎo)致大量出汗,是急危重癥的末期表現(xiàn)之一。
出汗多原因有很多,在治療時要盡可能的尋找到出汗多的原因,可以分為疾病性的和功能失調(diào)性的兩種。比如有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或者是激素的紊亂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垂體功能亢進、妊娠等可以引起多汗,功能性的多汗如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等都可以引起,多汗是交感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所導(dǎo)致的,所以治療多汗癥,要盡可能的尋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對于精神緊張或者是情緒激動引起的,要避免這類的事情,如果有其它疾病引起的,要針對性的治療原有疾病,同時也要保護皮膚干燥與清潔,比如腋下多汗,可以用20%氯化鋁乙醇溶液、谷維素等對情緒性多汗有效。如果是腋窩或者是掌跖部位多汗癥,也可以局部注射肉毒素,對于各種藥物治療沒有效的,也可以選擇手術(shù)治療。
一、夏天氣溫高出汗多是正常的,排出的是身體內(nèi)的熱毒。
二、注意防暑降溫。
三、注意補充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也就是確保鹽、鉀、水的需要量并保障所需要的充足的能量。
四、適當增加點兒寒涼性食物。
五、具有收澀作用的食物中有兩樣是可以止汗的:浮小麥和糯稻根須。
浮小麥
【性味】性涼,味甘,歸心經(jīng)
【功效】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虛熱,益氣
【用量】煎服,15~30克;研末服,3~5克
【注意】表邪汗出者忌服
糯稻根須
【性味】性平,味甘,歸心、肝經(jīng)
【功效】固表止汗,退虛熱,益胃生津
【用量】煎服,15~30克
【注意】對汗出過多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系附養(yǎng)心安神止汗一方:煅牡蠣,黃芪,麻黃根,浮小麥,烏梅,白芍,桂枝,大棗。僅供參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72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嗜睡易疲勞怎么辦?
下一篇: 體虛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