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咳嗽是一種發(fā)生在少兒身上的、很常見的問題。許多爸爸媽媽一聽到幼兒咳嗽就會著急緊張,然后趕緊給幼兒用藥。其實咳嗽有很多的種類,如果用藥不對,或是護理的方法不對,不僅對咳嗽沒有效果,反而還會延誤病情。所以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小兒咳嗽的分類。
風寒咳嗽: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喉痛、無汗、吐白色痰,伴有頭痛、流清涕及發(fā)燒等。(特點:其色白)西醫(yī)多診斷為病毒(血相不高或血相低)血相高,如果同時具有前面的癥狀,也可以先按風寒治,再配合抗生素。
風熱咳嗽:發(fā)燒、口干、鼻塞、吐黃痰且吐痰不爽、喉痛。。(特點:其色紅、黃)
燥火咳嗽: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特點:其色紅)
痰濕咳嗽:痰多黏稠,喉中呼嚕作響,可能出現(xiàn)胸悶、呼吸急促等癥狀。(特點:其色黃、白)
積食咳嗽:和痰濕咳嗽類似,因脾胃消化不良或大腸秘結(jié)影響肺部功能。
體虛咳嗽:咳嗽時發(fā)時止,面目蒼白、兩顴發(fā)紅、提氣不上或手足發(fā)燒,有時痰中帶血或咯血。。(特點:其色黑、白)
夜咳:可能是蟲咳,是寄生蟲進入呼吸道造成咳嗽;可能是過敏,灰塵、螨蟲造成咳嗽;可能是鼻涕或睡前喝水,有流入呼吸道;可能是積食;可能是陽虛。
夜里和早上咳嗽:可能是干燥,可能是陰虛,可能是蓋被太熱,可能是寒咳,這些可以用烏梅煮水放姜絲。
哮喘:中醫(yī)理論認為哮喘最初多是由感冒引起,外邪犯肺,必先于表,如不用宣肺的辛溫、辛涼解表醫(yī)治,往往不能徹底治療,使外邪不斷傳里未能透達,損傷肺氣(破壞了氣管內(nèi)壁纖毛上皮),氣機失調(diào),以致肺氣不能下行歸腎,腎不能攝納來自上部的肺氣,所以由最初感冒癥狀的惡寒、流鼻涕、頭痛、咳嗽發(fā)燒等“肺衛(wèi)表證”的正常反應、抗病反應,而轉(zhuǎn)入以喘為主“肺脾腎里癥”狀態(tài)的過敏反應、變態(tài)反應,即功能亢進的抗病反應。因此形成哮喘。
1、麻黃3克,杏仁4.5克,甘草1.5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2、紫蘇5克,杏仁5克,生姜5克,紅糖5克。用法:將紫蘇與杏仁搗爛如泥,與生姜共煎,取汁去渣,調(diào)入紅糖再煮片刻,令其溶化,每日分2~3次飲用。
3、蔥白5莖,淡豆豉5克,陳皮3克,紅糖適量。用法:水煎取汁,調(diào)入紅糖,每日分2~3次服用。用法:將生姜洗凈切絲,放入瓷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上前溫浸5分鐘,再調(diào)入飴糖,頻頻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3~5劑。
4、蘿卜1個,白胡椒5粒,生姜10克,桔皮(陳皮)3克,冰糖30克。用法:將蘿卜洗凈切片,放入胡椒、生姜、桔皮一起煮湯,然后加入冰糖,吃蘿卜喝湯,每日1劑,連服3~4天。
5、蘿卜汁一酒盅,飴糖9克,生姜汁3滴。用法:混勻,燉溫服。
6、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個。用法:水煎去渣,加蜂蜜30克,煮沸,徐徐飲完。
7、黃瓜根10克,白蘿卜子3克,荊芥穗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873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體質(zhì)濕熱吃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