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皂莢的干燥棘刺。別名:皂莢刺、皂刺、天丁、皂角針、皂針。具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之功效。常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fēng)。同時也可以用來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抑制過敏反應(yīng)的發(fā)生。產(chǎn)后的婦女乳汁分泌量少時,可以使用皂角刺進行通乳催乳,而且還能夠活血化瘀和養(yǎng)血行血,改善氣血虛弱的癥狀,但是孕婦一定要避免使用。
皂角刺的作用:
皂角刺性味辛,溫,專功消腫排膿,中醫(yī)臨床用于癰疽腫毒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一般表現(xiàn)為膿未成者可消,膿已成者可使之速潰?,F(xiàn)代抗癌藥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
1、皂角刺治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樸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2、皂角刺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婦人良方補遺》)
3、治痔疾,肛邊癢痛不止: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臭樗皮一兩(微炙),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藥,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風(fēng)湯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莢刺丸)
4、皂角刺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5、皂角刺治癰疽惡毒:外發(fā)內(nèi)發(fā),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nèi)者,則痛極大脹:皂莢刺飛尖一兩,乳香、沒藥、當歸、川芎、甘草各二錢,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潰。(《醫(yī)鑒初集》)
6、皂角刺治癌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7、皂角刺治大風(fēng)癘瘡:體廢肢損,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研為極細末),赤鏈蛇一條(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兩,生半夏二兩,真鉛粉一兩。俱炒燥,研為末,和皂莢刺末,一總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曬干,入凈磁瓶內(nèi)。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8、皂角刺治腹內(nèi)生瘡在腸臟: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不飲酒者,水煎亦可。(《藺氏經(jīng)驗方》)
9、皂角刺治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為末,無灰酒服。(《圣濟總錄》)
皂角刺的功效:
《本草匯言》皂莢刺,拔毒祛風(fēng)。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于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泄血中風(fēng)熱風(fēng)毒,故厲風(fēng)藥中亦推此藥為開導(dǎo)前鋒也。沈氏曰,皂莢刺宜用頭刺極尖銳者佳,刺下節(jié)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繼元云,治癘風(fēng)癩疾,風(fēng)癬風(fēng)瘡,搔癢風(fēng)屑,與苦參同用,其力更倍。
功效分類:活血藥;祛風(fēng)藥。
別名:皂莢刺、皂刺、天丁、皂角針、皂針。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消毒透膿;搜風(fēng);殺蟲。
主治:癰疽腫毒;瘰疬;瘡疹頑癬;產(chǎn)后缺乳;胎衣不下;癘風(fē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調(diào)敷。
皂角刺的偏方:
1、小便淋閉:皂角刺9克,金錢草、車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須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2周。
2、肝膿腫: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馬藍、敗醬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兩面針、古山龍、半枝蓮、半邊蓮、金銀花、連翹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3、肺癰:皂角刺9克,廣地丁、蒲公英、蘆根、白芨各15克,魚腥草30克,桔梗、苡仁、古山龍、金銀花、連翹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劑,分3次服。
4、冠心?。涸斫谴?克,山甲片12克,升參、穿破石、八角蓮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黃花倒水蓮各20克,川楝、延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5、大腸癌: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白花蛇舌草、龍葵、白英、半枝蓮、半邊蓮、鳳尾草、土茯苓、蒲公英、八角蓮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6、骨質(zhì)增生:皂角刺、山甲片各9克,豨薟草、穿破石、鉤藤根、秦艽、靈仙、鷹不樸、走馬胎、南蛇風(fēng)、過崗龍各15克。水煎服.,每日l劑,分3次服。同時外用:寬筋藤、忍冬藤、海桐皮、穿破石、土茯苓各60克煎湯薰洗,早晚各一次。
7、丹毒:皂角刺9克,古山龍、野菊花各15克,魚腥草、廣地丁、忍冬藤各30克,萆薢、蒼術(shù)、苡仁、黃柏、澤瀉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劑,分3次服。
8、限局性硬皮病
皂角刺、枳殼各9克,桃仁、柴胡、牛膝各10克,赤芍、川芎各12克,穿破石15克,紅花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他。
9、痤瘡:皂角刺9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廣地丁、蒲公英、車前草各20克,古山龍、蒼術(shù)、黃柏、苡仁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相關(guān)文章:
皂角刺的主要功效與作用,皂角刺的臨床應(yīng)用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0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仲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下一篇: 黃精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