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如何辨別,幫你選購優(yōu)質(zhì)砂仁
砂仁作為大家熟悉的中藥材
,在平時不少人都會用砂仁來保護(hù)腸胃健康,是我們解決腸胃不適的好選擇
,但是服用砂仁的時候也會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這是我們需要小心的,大家一定要挑選出優(yōu)質(zhì)砂仁才行
,那么具體服用砂仁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進(jìn)行辨別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砂仁是大家熟悉的一種中藥材
,砂仁作為一種功效強(qiáng)大且非常名貴的藥材
,砂仁在市面上也有不少的劣質(zhì)仿品,目前市面上常有用艷山姜冒充春砂仁
。因此大家再購買和食用的時候一定要學(xué)會如何鑒別真假砂仁才行,如果購買了錯誤的砂仁
,那么是不會對健康有好處的
。而且在一般的藥房都能買得到砂仁,而且砂仁的鑒別方法也很簡單
,從外形和氣味上就能基本判斷到底是不是質(zhì)優(yōu)的正宗砂仁
,大家要學(xué)會才行。
質(zhì)砂仁.png)
首先對砂仁來說
,真正的砂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
,有不明顯的三棱,外表棕褐色
,有密生刺狀突起
,果皮薄而軟;而偽品艷山姜多呈球形或長倒卵形,外觀為橙黃色或棕紅色
,而且由于砂仁中無密生刺狀突起
,而是有一層短柔毛或扁形柔刺,縱棱線突起
。打開砂仁后會發(fā)現(xiàn)
,砂仁種子集結(jié)成團(tuán),分成3室
,每室有種子近30粒
,而且分2~3行排列緊密
,呈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有棱角
。這是我們在挑選砂仁的時候要足以的情況了
,而且由于偽品艷山姜種子每室僅5~15粒,外形一端平截
,一端稍窄
。聞一聞砂仁的氣味也能輕松辨別真假,正品砂仁有一股濃烈的芳香氣味
,用口嘗之味辛涼微苦;而偽品氣微香
,味微苦辛而澀
,這對我們挑選出優(yōu)質(zhì)的砂仁是很重要的
。
砂仁是大家熟悉的中藥材,大家服用砂仁會對健康有所好處
,特別可以保護(hù)好腸胃健康
,不過我們必須要挑選出優(yōu)質(zhì)的砂仁才行,上面介紹的方法效果非常不錯
,如果我們可以學(xué)會挑選出優(yōu)質(zhì)砂仁,這樣才會更好的促進(jìn)大家健康
,我們需要注意
。
砂仁的功效與作用
……
本品氣味芳香,善入脾胃
,長于化濕醒脾
,行氣和胃
,溫中散寒
,為化濕行氣,醒脾和胃之良藥
。適用于濕濁阻中
,脘腹脹痛,食少納呆
,嘔吐腹瀉之證 。常與白豆蔻等化濕藥同用
,以增強(qiáng)化濕行氣之效
。而本品又長于行氣溫中,故對于寒濕氣滯者尤宜
。若寒濕內(nèi)阻
,脘腹脹悶冷痛,食少腹瀉
,常與草豆蔻
、干姜等溫中、化濕藥配伍
。若脾胃氣滯
,脘腹脹滿作痛
,常與木香
、枳實(shí)等行氣除脹止痛藥配伍。若脾虛氣滯
,食少納差
,脘腹脹悶,常與補(bǔ)氣健脾藥配伍
,如《張氏醫(yī)通》香砂六君子湯
,以之與人參、白術(shù)等藥同用
。
用于脾胃虛寒之吐瀉
本品善于溫脾曖胃,利氣快膈
,并能止嘔
、止瀉,故適用于脾胃虛寒之吐瀉證
。治中焦虛寒
,胃氣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
,嘔吐、呃逆者
,常與干姜
、半夏等溫中止嘔藥配伍。治脾胃虛寒
,清濁不分,腹痛泄瀉者
,可單用
,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 》縮砂散,以本品為末拌豬肚服
,治小兒滑瀉
,脫肛;也常與白術(shù)
、干姜等溫脾藥配伍
。若治濕傷脾胃、升降失職
,吐瀉腹痛
,本品又能化濕醒脾
,止吐止瀉
,常與藿香、半夏
、木瓜等化濕和中
、降逆止嘔之品配伍。
【配伍應(yīng)用】
配蔻仁
,砂仁香竄而氣濁,散寒力較大
,功專于中下二焦
,暖胃燥濕,引氣歸元(腎)
,適宜于寒濕積滯
,寒瀉冷痢
,又有安胎作用
;白蔻仁芳香而氣清,溫燥之性較差
,功專于上中二焦
,和胃止嘔
,適宜于濕濁阻胃之嘔噦
、嘔逆,并能宣通肺氣
。兩藥配用
、宣通三焦氣機(jī),芳香化濁
,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俱能治濕濁內(nèi)蘊(yùn)
,胃呆納少
,氣滯胸悶,脘腹脹痛
,反胃嘔吐等證
。
配青陳皮
,砂仁辛香性溫
、有醒脾和胃,行氣寬中之效
。青皮性猛
,偏于疏肝破氣
,消積化滯
;陳皮性緩,偏于健脾行氣
,燥濕化痰。二藥合用
,理氣止瀉
,治脾胃氣滯,胸腹脹滿
,消化不良及濕阻脾胃之泄瀉
,痢疾。
配佩蘭
,砂仁香濃氣濁,燥濕之性較強(qiáng)
,有化濕醒脾
、行氣寬中,安胎之效
。佩蘭氣味芳香,功專清肺開胃
,化濕悅脾,理氣之功為要
。兩藥配用
,芳香悅脾,可用治濕阻氣郁,惡心嘔吐
,食欲不振
,胸腹脹滿
,治胎動不安等證
。
配冬葵,冬葵子有催乳之功
,可有滑腸作用
,配砂仁行氣和胃、可增進(jìn)食欲
、加強(qiáng)營養(yǎng)吸收。故兩藥配用
,有行氣下乳之效
,可治乳少氣滯脹滿疼痛諸證。
配熟地
,砂仁行氣調(diào)中
,醒脾開胃
,又助消化
,并能引氣歸腎,兼有溫腎安胎作用
;熟地補(bǔ)血生精
,滋腎養(yǎng) 肝,久服易膩嗝
,宜用砂仁拌(或佐用少許砂仁)。兩藥配 用
,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膩礙胃之弊
,又可引熟地歸腎,此 謂一舉兩得
。
配黃芩,砂仁與黃芩
、二者性味功效迥異
,然均 有安胎之功。砂仁辛溫理氣之品
,和氣機(jī)而安胎孕
;黃芩 苦寒清熱之品
,降火涼血而安胎孕
。二藥同用
,寒溫相合, 氣血配對
,可使樞軸回旋
,升降復(fù)取,熱泄氣和
,而成安胎 之妙用。正如《藥鑒》:“佐黃芩
,為安胎之妙劑也”
。臨床用 于胎熱上沖所致的胎動不安。
配木香
,兩藥均是芳香
,辛散溫通之品
,功效相 同
,皆有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之功
。但砂仁偏于醒脾 和胃
,木香偏于調(diào)中宣滯,兩藥配用
,治療脘腹氣滯脹痛, 消化不良
,加強(qiáng)行氣止痛之功
。正如《本草匯方》:“與木 香同用,治氣病尤速”
。
砂仁的食用方法
(一)砂仁的選方
用于脾虛食少
,宿食不消
,胸脘痞悶
,則用白術(shù)480g,枳實(shí)240g
,木香30g
,砂仁30g,為丸。
用于脾寒泄瀉,可單用為末吞服
,或者配干姜
,附子。
用于妊娠氣滯之胎動不安
,腹疼
,以砂仁不計多少
,慢火炒令熟透
,去皮用仁,為末
,每次服6g
。
胃脘飽脹:砂仁5g,研成細(xì)粉末
,和大米60g加水共煮粥,加少量食鹽香油就可以食
。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
,比較適用于食欲不佳,胃脘飽脹等癥
。
喛氣:制半夏9g
,茯苓9g,廣木香3g(后下)
,春砂仁4.5g,白術(shù)9g
,陳皮4.5g
,黨參12g,甘草3g
,用水煎后服用
。具有健脾和胃
,理氣止疼的作用
。可治脾胃虛弱
,納呆
,喛氣,脘肚脹滿或者疼痛
,嘔吐泄瀉等癥
。
食少便溏:每次服9g
,每天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溫?zé)崴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如無成藥
,可按下面配劑:廣木香2.4g,陳皮3g
,春砂仁3g
,厚樸6g
,黨參12g
,白術(shù)12g
,香附6g,蔻仁3g
,云苓
,生姜各6g,甘草6g
,大棗5枚
,蒼術(shù)9g,用水煎后服用
。具有健脾補(bǔ)氣,養(yǎng)胃燥濕的作用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芍问成俦沅纾涓姑洕M
,四肢無力
,面色萎黃等癥
。
消化不良:砂仁
,焦蒼術(shù)各30g,炒車前子10g
,共研成細(xì)粉末
,蜂蜜為丸。每回6g
,每天兩回。
胃下垂:黃芪
,太子參各30g
,白術(shù)
,砂仁各10g,陳皮15g
,升麻12g
。水煎
,每天一劑,7日為一療程
。
慢性膽囊炎:砂仁
,黃連,木香各8g
,虎杖12g,枳實(shí)
,白芥子
,柴胡,大黃各10g
,金銀花
,白芍各15g。水煎
,每天一劑
,連用14日。
結(jié)腸炎:砂仁10g
,黨參20g
,茯苓15g
,炒白術(shù)15g
,炒扁豆30g,炒山藥30g
,肉豆蔻12g
,炙甘草6g,大棗5枚
,浸泡半小時后水煎。兩煎藥液混勻
,分別在早晨和晚上服用
,每天一劑,7日為一療程
。
(二) 砂仁的妙方
砂仁散:縮砂仁9克
,將其研磨為散
,每日服用2次
,每次熬克
,用溫開水送服。主治脾胃氣滯以及一切食毒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谥谐=郎叭室嗄苤委熝劳窗Y。
香砂六君子湯:砂仁2.4克
,人參3克,白術(shù)6克
,茯苓6克
,甘草2.1克,陳皮2.4克
,半夏3克
,木香2.1克
,生姜6克
,將上述藥物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
,取汁即可
。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此方具有行氣、化痰之功效
。主治氣虛腫脹
、痰飲凝結(jié)等癥。
縮砂飲:砂仁
、烏藥各30克
,沉香15克,凈香附20克
,炙甘草7克,將上述藥物研磨為粉
,每日服用2次
,每次3克。可治脾胃氣滯引起的各種病癥
。
砂仁粥:砂仁6克
,粳米50克
,將兩味同放入鍋中
,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
砂仁炒肚條:砂仁粉6克
,豬肚200克,醬油
、料酒各6毫升,食鹽
、味精各2克,蔥花
、姜末各5克
,炒制。佐餐食用
。
砂仁燉肘子:砂仁6克
,豬肘子250克
,醬油
、料酒各6毫升,食鹽
、味精各2克
,蔥段、姜片各5克
,花椒、大料
、桂皮各3 克
,燉至豬肘爛熟即可。佐餐食用
。
砂仁茶:砂仁粉6克
,白糖15克,將兩味放入保溫杯中
,以適量沸水沖泡
,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
砂仁酒:砂仁20克
,黃酒800毫升
,將砂仁放入酒壇中
,密封浸泡2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飲用一小杯(約15毫升)
。
(三) 砂仁的做法
砂仁用作香料
,稍辣,其味似樟
。在東方是菜肴調(diào)味品
,特別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維亞則常用于面食品調(diào)味
。
砂仁蒸鯽魚
主料:鯽魚300g砂仁5g輔料芝麻油適量食鹽適量生姜汁適量淀粉適量
步驟
(1)新鮮鯽魚一條,宰殺干凈備用
。
(2)玖順生姜汁與砂仁準(zhǔn)備好備用
。
(3)玉米淀粉備用。
(4)將砂仁研碎
,放入小碗中
,加入芝麻油和食鹽調(diào)和均勻備用。
(5)將調(diào)好的砂仁料均勻的抹在鯽魚的腹腔內(nèi)
。
(6)取適量的淀粉,將魚腹開口處抹上
,省的料汁外流
。
(7)將處理好的鯽魚放入蒸魚盤中。
(8)將處理好的鯽魚放入蒸鍋
,涼水18分鐘
,大火水開后轉(zhuǎn)中火蒸。
(9)蒸熟
,即可食用。
砂仁蒸雞
食材
主料雞肉400g砂仁15g枸杞10粒 輔料蔥適量姜適量鹽2g紹酒15ml
步驟
(1)雞洗凈
(2)雞肉剁塊
,放入鍋中焯水
,去血沫
(3)砂仁十粒左右,拍碎
,最好研磨成粉
(4)將焯過的雞肉倒入汽鍋中
(5)再下入蔥
、姜
、鹽
、紹酒、枸杞
(6)最后均勻地灑上磨好的砂仁
(7)然后放在蒸鍋里蒸半小時即可
砂仁炒鱔絲
材料
食材:鱔魚300g,韭黃200g
,香蔥1棵
,老姜3片,蒜2瓣
,調(diào)料:砂仁5顆,紹興黃酒2湯匙(30ml)
,高湯2湯匙(30ml)
,生抽,油各1湯匙(15ml)
,鹽1茶匙(5g)
,糖2茶匙(10g),白胡椒粉1/2茶匙(3g)
,芝麻香油1茶匙(5ml)
做法
(1)鱔魚從市場買回時請店家代為宰殺去骨。去骨鱔魚斬去頭尾
,用流動水沖洗干凈血水和黏液
,先切成5cm的段,然后再切絲
。老姜切絲。香蔥切段
。蒜拍碎,切成蒜末
。韭黃洗凈
,切成4cm長的段。
(2)大火燒開煮鍋中的水
,放入鱔絲汆燙至水再次沸騰
,撈起瀝干水分備用。
(3)大火加熱炒鍋中的油至6成熱
,投入砂仁、香蔥段
、老姜絲和蒜末
,煸炒至散發(fā)出香味,然后投入焯過的鱔絲翻炒均勻
。
(4)炒鍋中加入紹興黃酒翻炒1分鐘
,然后加入韭黃段翻炒至韭黃段變軟,加入生抽,鹽
,白砂糖翻炒均勻,加入高湯加蓋燜2分鐘
。
(5)最后撒入白胡椒粉翻炒均勻
,出鍋前淋上芝麻香油即可。
砂仁白術(shù)陳皮煲
材料:白術(shù)25克
、砂仁6克
、陳皮1/3個、豬肚1個
、生姜5片。
烹制:
春砂仁敲碎
,余各藥物稍浸泡
,豬肚洗凈,翻轉(zhuǎn)
,以生粉反復(fù)揉擦
,再洗凈,切塊
,除春砂仁外,將各湯料放入瓦煲
,加入清水2500毫升
,文火煲約兩小時,下春砂仁
,片刻
,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4-5人用
,棄藥渣,豬肚可撈起
,拌醬油供佐餐用
。
砂仁的副作用
傳統(tǒng)文獻(xiàn)《本草綱目》:無毒。
臨床觀察砂仁無毒
。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yīng)
。陰虛火旺
、津液虧損
、大便干結(jié)的病人不宜使用
。
不良反應(yīng)
砂仁種子含揮發(fā)油,可能引起過敏反應(yīng)
。主要表現(xiàn)為腹部
、外生殖器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團(tuán)塊、淡紅色皮疹
、風(fēng)團(tuán)。宜忌:陰虛有熱者忌服
。
【宜忌】
陰虛有熱者忌服
。
《海藥本草》:"得訶子、鱉甲
、豆蔻
、白蕪荑等良。"
《本草經(jīng)疏》:"凡腹痛屬火
,泄瀉得之暑熱,胎動由于血熱
,咽痛由于火炎
,小兒脫肛由于氣虛,腫滿由于濕熱
,上氣咳嗽由于火沖迫肺而不由于寒氣聽傷
,皆須詳察鑒別,難以概用
。"
《藥品化義》:"肺有伏火忌之
。"
《得配本草》:"氣虛肺滿禁用。
砂仁的辨別
(一) 冒牌貨毫無價值
砂仁辨別駱詩文稱
,砂仁作為中藥具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
、安胎止嘔的功效
,可用于脘腹脹痛
、食欲不振
、惡心嘔吐等癥。由于其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也被當(dāng)作香料使用
,具有藥食同源的功效。
“艷山姜的成本價
,要比砂仁便宜10倍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瘪樤娢姆Q,艷山姜雖然也有一定的香味
,可作為調(diào)料提味,但根本達(dá)不到砂仁的功效
。在相關(guān)的食療書籍
、食譜上,也無法找到任何艷山姜食用價值的記載
。另外
,枸杞、蟲草
、黃芪、當(dāng)歸也容易出現(xiàn)冒牌貨
,市民購買時一定要小心
。
(二) 醫(yī)生支招 三招辨別真假砂仁
形狀:正品砂仁呈圓形或卵圓形,外表棕褐色
,有密生刺狀突起
;偽品多呈球形或長倒卵形,外觀為橙黃色或棕紅色
,無密生刺狀突起,而是有一層短柔毛或扁形柔刺
。
種子:正品種子每室有近30粒
,緊密排列,呈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
,有棱角
;偽品種子每室僅5至15粒,外形一端平截
,一端稍窄。
氣味:正品砂仁有一股濃烈的芳香氣味
,味道辛辣微苦
;偽品氣微香,味微苦辛而澀
。
(三) 砂仁的選購
以個大
、堅(jiān)實(shí)、飽滿
、香氣濃
、搓之果皮不易脫落者為佳。個小
、不飽滿
、發(fā)癟、搓之果皮易脫落者不宜購買
。
砂仁的存儲
置陰涼干燥處
。
(四) 砂仁的常用驗(yàn)方
凡脾胃氣滯濕阻所致脘腥脹痛、不思飲食
、嘔吐泄瀉者,多與木香同用
,并隨癥配伍其他藥物
。
若惡阻偏寒者,可配生姜汁
。
偏熱者
,可配黃芩、竹菇等
,以助消熱安胎之力。
本品溫降之功尚可用治奔豚氣痛
,每與小茴香
、吳茱萸等溫里散寒藥同用。
上一頁全文完(共 20541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哪種砂仁的品質(zhì)最好?
春砂仁在我國已有1300多年的應(yīng)用歷史,原為野生
,產(chǎn)于陽春市,以其獨(dú)特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使其在醫(yī)藥市場上享有盛譽(yù)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砂仁具有化濕開胃
,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等功效
,主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
,妊娠惡阻
,胎動不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驓饽孀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痰多喉癢,呼多吸少
,解酒毒等
。自古以來,多有醫(yī)藥古籍對春砂仁均有記載
,且是歷代封建王朝的貢品
;《廣東中藥志》中稱“陽春砂仁以陽春蟠龍金花坑品質(zhì)更優(yōu)”。
大砂仁和小砂仁的區(qū)別 區(qū)別是什么
1
、香砂和砂仁不僅外觀有區(qū)別,功效上區(qū)別也很大
。
2
、香砂主要用于因寒濕阻滯,脾胃運(yùn)化無力
,消化機(jī)能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如食后腹脹、不思飲食
、嘈雜不適、嘔吐酸水
、四肢倦怠無力
、面色萎黃等癥。對于中氣不運(yùn)而導(dǎo)致的胃脘滿悶或泛吐酸水等癥狀及大便時溏時泄
、腸鳴
、倦怠無力的濕阻脾胃的泄瀉尤為適宜。
3
、春砂可觀賞也可藥用,初夏時可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