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穴位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尤其是手上的穴位,少沖穴位于左右手部,靠無名指側的邊緣上的地方,主要是在小指指甲下緣的位置,那這個穴位有什么功效、對人體有什么主治疾病等等,下面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下吧。
少沖穴的定位方法:少沖穴位于手指,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小指末節(jié)橈側。也可以說掌心向下時候少沖穴微握拳,小指上翹,在小指橈側,去指甲角0.1寸處取穴。在取穴的時候采用正坐、俯掌的姿勢都可以。
少沖穴的生理解剖:少沖穴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指掌側固有神經。少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指甲根。分別都有神經哦,由尺神經的指背支分布,少量的纖維束連于皮膚的真皮層和指骨的骨膜,皮下筋膜較致密。
少沖穴的功效:少沖穴的運行規(guī)律是心經的體內經脈外出體表經脈,存在的主要意義是心經內部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向外沖出,這樣對人體就有了一定的功效,大道家園天然養(yǎng)生專家介紹少沖穴生發(fā)心氣,醒神開竅,清熱熄風,對人體有清心安神,開竅泄熱的功效。
少沖穴的主治疾?。褐饕糜诩本?、心胸病、熱病等疾病,當人體有喉嚨疼痛、胸部疼痛、癲狂、昏迷、心悸心痛、胸脅痛、熱病時候都可以按壓穴位進行控制。還對口中熱、中風昏迷、心肌炎、暈厥、肋間神經痛、等疾病有治療的作用。
少沖穴為人體帶來的功效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對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循環(huán)系統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在生活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按壓此穴位,大道家園天然養(yǎng)生專家說少沖穴也可以與其他其他的穴位配伍達到更好、更快、更高的效果。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出處5穴名解6特異性7所屬部位8關沖穴的定位9關沖穴的取法10關沖穴穴位解剖 10.1層次解剖10.2穴區(qū)神經、血管 11關沖穴的功效與作用12關沖穴主治病證13刺灸法 13.1刺法13.2灸法 14關沖穴的配伍15特效 *** 16文獻摘要17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關沖 1拼音 guān chōng
2英文參考 Guānchōng TE1 [中國針灸學詞典]
guānchōng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TE1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SJ1 [中醫(y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名詞(2004)]
3概述
穴位 關沖 漢語拼音 Guanchong 羅馬拼音 Kuanchung 美國英譯名 Pass Flush 各
國
代
號 中國 TE1 日本 1 法
國 莫蘭特氏 TR1 富耶氏 TR1 德國 3E1 英國 T1 美國 TB1
關沖為經穴名(Guānchōng TE1)中沖穴的位置。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1][2]。關沖是手少陽三焦經的井穴,五行屬金[3][2]。關通“彎”,此指無名指,沖即沖要,此穴在無名指端沖要處,故名關沖[2]。關沖穴主要用于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如頭痛發(fā)熱,熱病汗不出,頭眩,頷痛,喉痹,耳鳴耳聾,頭痛,目赤,耳聾,熱病,昏厥,耳鳴,目赤痛,目生翳膜,視物不清,舌強,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痄腮,眩暈,霍亂吐瀉,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舉,掌中熱,瘧疾,中暑,現代又多用關沖穴治療血管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體炎及腮腺炎,咽喉腫痛,喉炎,角膜白斑腦血管病,小兒消化不良等,又為臨床急救要穴之一。
4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三焦者,上合手少陽,出于關沖,關沖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
5穴名解 關通“彎”,此指無名指,沖即沖要,此穴在無名指端沖要處,故名關沖[2]。
關,彎也。手之第4指稱無名指,不能單獨伸直,故一名環(huán)指。沖,即要沖。中醫(yī)將門、戶、關等喻為經氣出入之處,穴居彎曲指端沖要之地,承手厥陰之脈,由勞宮分布支線,直出無名指外側端,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即外關穴也。故本穴治癥,多與外關同。猶如外關之附穴也。穴在少沖、中沖之間,故亦名之以“沖”,而曰“關沖”,意其與內關、外關通也。[4]
6特異性 關沖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五輸穴之井穴,五行屬金。
7所屬部位 指端[5]
8關沖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關沖穴在手環(huán)指末節(jié)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3]。
關沖穴位于手指,第四指末節(jié)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2]。
關沖穴位于無名指尺側,指甲角旁約0.1寸[1]。
關沖穴在手少陽三焦經的位置
關沖穴在指端的位置
關沖穴在指端的位置
關沖穴在指端的位置(肌肉)
關沖穴在指端的位置(骨骼)
9關沖穴的取法 俯掌,沿無名指尺側緣和基底部各作一平線,相交取穴。
關沖穴位于手指,第四指末節(jié)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2]。
俯掌,第4指末節(jié)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沿角平分線方向)0.1寸,相當于沿爪甲尺側畫一直線與爪甲基底緣水平線交點處取穴[6]。
快速取穴:沿手無名指指甲底部與側緣引線的交點處即是關沖穴[7]。
10關沖穴穴位解剖 關沖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指甲根。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分布著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皮膚薄,由尺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薄而疏松,并有纖維束連于皮膚和骨膜。手指的靜脈多位于背側。淺淋巴管與指腱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相通。手的動脈每指有4條,即兩條指掌側固有動脈和兩條指背動脈分別與同名神經伴行。均位于指掌、背面與側面的交界線上。因指背血管及神經較細短,所以指的掌側及末二節(jié)指背側皮膚和深層結構,均分布有掌側的血管和神經。
皮膚→皮下組織[8]。
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1]。
11關沖穴的功效與作用 瀉熱開竅,清利喉舌,活血通絡。
關沖穴有清熱解郁、回陽開竅作用[2]。
關沖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之井穴,善治神志病、頭面五官病、熱病、瘧疾等[9]。
“井主心下滿”,故關沖穴可治療霍亂吐瀉、不嗜食等胃腸病[9]。
關沖穴系三焦經之井穴,是該經經氣所出之所,能清三焦之熱,醒神開竅,治口干,喉痹,目昏,掌熱,煩滿,目翳,臂痛,小兒驚厥等癥[4]。
12關沖穴主治病證 關沖穴主要用于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如頭痛發(fā)熱,熱病汗不出,頭眩,頷痛,喉痹,耳鳴耳聾,頭痛,目赤,耳聾,熱病,昏厥,耳鳴,目赤痛,目生翳膜,視物不清,舌強,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痄腮,眩暈,霍亂吐瀉,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舉,掌中熱,瘧疾,中暑,現代又多用關沖穴治療血管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體炎及腮腺炎,咽喉腫痛,喉炎,角膜白斑腦血管病,小兒消化不良等,又為臨床急救要穴之一。
關沖穴主要用于外感熱病、頭面五官疾患等。如頭痛發(fā)熱、熱病汗不出、頭眩、頷痛、喉痹、耳鳴耳聾等[2]。
關沖穴主治頭痛、目赤、耳聾、喉痹、熱病、昏厥[8]。
關沖穴主治耳鳴,耳聾,目赤痛,目生翳膜,視物不清,舌強,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喉痹,痄腮,頷痛,眩暈,頭痛;霍亂吐瀉,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舉,掌中熱;瘧疾,中暑,熱病汗不出[6]。
現代又多用關沖穴治.療熱病、中暑、血管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體炎及腮腺炎等。為臨床急救要穴之一[2]。
關沖穴主治昏厥,熱病,頭痛,目赤痛,咽喉腫痛等[1]。
1、頭面部疾?。侯^痛,喉炎,結膜炎,角膜白斑等癥。
2、其他疾?。耗X血管病、熱病、小兒消化不良等。
13刺灸法
斜刺0.1~0.2寸[1]。
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6][8][2][1]。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1]。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14關沖穴的配伍 關沖穴配太陽、率谷治偏頭痛[2]。
關沖穴配耳門、角孫治耳聾耳鳴[2]。
關沖穴配人中、內關、合谷治暈厥、中暑等[2]。
關沖配中沖、少商、商陽,治中風昏迷[6]。
關沖配頭竅陰、少澤,治喉痹[6]。
關沖配啞門、天突,治舌緩不語[6]。
關沖配少商、少澤,有泄熱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
關沖配人中、勞宮,有泄熱開竅的作用,主治中暑。
關沖配風池、商陽,有退熱解表的作用,主治熱病無汗。
15特效 ***用拇指指尖掐按關沖穴1~3分鐘,可緩解更年期癥狀,如心慌氣短、 *** 減退等[7]。
16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邪客于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疳,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
《針灸甲乙經》:肘痛不能自帶衣,起頭眩,頷痛面黑,風肩背痛不可顧,關沖主之。耳聾、鳴,下關及陽溪、關沖、液門、陽谷主之。熱病汗不出,天柱及風池、商陽、關沖、液門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關沖、竅陰、少澤,主喉痹,舌卷口干。
《備急千金要方》:關沖、竅陰、少澤,主喉痹,舌卷口干。
《針灸大成》:主喉痹,舌卷口干,頭痛,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舉,目生翳膜,視物不明。
1 手少陰心經經絡圖起于心中,出屬心系(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系的部位),通過橫膈,聯絡小腸。
心系向上的脈:夾著咽喉上行,聯系于目系(眼球連系于腦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脈:上行于肺,再向下出于腋窩部(極泉),沿著上臂內側后緣,行于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后面,到達肘窩,沿前臂內側后緣,至掌后豌豆骨部進入掌內,沿小指內側至末端(少沖),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
2 手少陰心經循行路線手少陰心經循行起于腋窩下的極泉穴,從胸走手,沿上肢內側后緣,下行至肘窩內側,抵達于手掌后,進入手掌內側后緣,至小指末端,止于小指橈側指甲旁的少沖穴。
3 手少陰心經的作用手少陰心經主要跟情志有關系,所以只要是人體情志方面的疾病,都可以通過心經來調節(jié)。情志包括神志,思慮,睡眠等方面的問題,與心經有直接聯系??茖W合理的按摩心經相關穴位,可以打通經絡,使人心情舒暢。同時按摩心經還能放松上臂肌肉,疏通心經的經氣。點揉重點穴位還可以預防冠心病,肺心病以及改善頸椎病壓迫神經所導致的上肢麻木等。此外對改善失眠的作用也很明顯。
4 手少陰心經主治疾病手少陰心經不暢會表現出咽干,渴而欲飲,脅痛,手臂內側疼痛,掌中熱痛,心痛,心悸,失眠,神志失常等癥狀。因此對于心,胸,神志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可以通過按摩心經來緩解和治療。
在中醫(yī)中就有明確的記載人的手部有六條經脈,它貫通身體五臟六腑,一個手掌大約有99個穴位,它能明確的反應身體健康狀況。按摩這些穴位不僅可以有效的緩解身體的疾病,對身體同時還能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下面這五種手指按摩手法,一起學習下吧。
雙手十指交叉,互相用力活動手腕1—2分鐘
手指按摩有5種方式
1、雙手十指交叉,互相用力活動手腕1—2分鐘,并在夾緊指間的情況下,用力拔伸,反復進行10—20次。
2、用右手拇指、食指分別捏住左手每一手指,捻動指間關節(jié)并搖轉之,然后以左手拇、食指分別捏住右手手指,捻動指間關節(jié)并搖轉,如此交替輪換重復3—5遍。
3、將雙手的拳頭握緊,接著緩慢的將手指逐一松開,盡量的向后伸直,將手指與手面呈現扇形樣。
4、用一只手用力拉另一只手的每一個手指,兩手相互交替地拉。
5、模仿彈鋼琴的動作或打字的動作,手腕放松,五指松開,上下甩動。
手指穴位按摩
按穴防百病 說說手指上5大養(yǎng)生穴位及功效。中醫(yī)認為,身上到處都是阿是穴。無論是腳上,還是手上都有很多的養(yǎng)生穴位。常按摩或針刺這些穴位,具有防病祛病之功效。下面為您介紹手指上的5大養(yǎng)生穴位及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53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藥材柴胡,保護肝臟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