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使用過三伏貼嗎?很多人在夏季都選擇了三伏貼,可以有保健治療疾病的作用和效果的哦。你知道三伏貼主要治療什么樣的疾病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嗎,下面就來介紹關于三伏貼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吧。
“三伏貼敷”與“數(shù)九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復發(fā)作及過敏性病癥,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jīng)等。連續(xù)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癥狀,減少發(fā)病率。三伏貼可以有減輕腰酸背痛的作用,對于出現(xiàn)的痛經(jīng)啊或者是一些風濕疾病都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而且還可以預防體虛導致的感冒咳嗽的癥狀哦。
貼敷時間
6月22日(周日,夏至) 至8月8日(周五,立秋)。
治療方法
每隔10天敷藥一次,每療程3-4次。
注意事項
敷貼季節(jié)性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療法效果最佳。所以最好每伏第一天來進行三伏貼治療,當然也不必過分拘泥于此,錯過了第一天也會有滿意的療效。敷貼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敷貼期間禁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三伏貼在使用的時候要做懷疑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穴位來敷貼,也要注意使用期間的飲食調(diào)理。
三伏貼的治療疾病的介紹以及注意事項,你都知道了吧,三伏貼可以有治療疾病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提高體質(zhì)的效果,對于慢性疾病有改善的作用哦。而且在使用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飲食的禁忌,減少一些疾病的發(fā)生,這些小常識大家要了解哦。
三伏天一到就會很多人去做三伏灸,分別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三伏灸的好處非常多,并且安全無痛副作用小,它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以下是我為你整理有關于三伏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三伏灸的功效與作用
三伏灸所用中藥,白芥子、細辛、甘遂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細辛還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過敏體質(zhì)的患者,減少抗原抗體反應,降低過敏發(fā)作機率,也減輕過敏癥狀,姜汁則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綜合使用有助改善氣喘。細辛揮發(fā)油中含有毒性較大的黃樟醚,具有致癌和致突變作用。
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協(xié)同致癌作用,是52種致癌植物之一。
三伏灸的操作方法
常灸穴位: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命門(第二腰椎棘突下)、神闕(肚臍正中)、關元(肚臍下3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緣一橫指)。大家可以買一張穴位圖查找穴位。
需要材料:艾絨、新鮮老姜、打火機、線香、牙簽
操作方法:
1.取新鮮老姜切成一元硬幣大小。
2.用牙簽在姜片上扎數(shù)孔。
3.然后將扎孔的姜片放在穴位上。
4.用雙手將艾絨捏成寶塔樣的艾炷放在姜片上。
5.用點燃的線香點燃艾炷。
6.待被灸者感覺溫熱的時候取下艾炷換新的姜片和艾炷。
7.每穴灸上5炷。
三伏灸的禁忌人群
1、虛寒型疾病中禁貼人群
盡管“三伏貼”適合虛寒型疾病的治療,但這類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fā)作癥狀嚴重者、肺結核患者、濕熱型胃痛患者都不適合“三伏貼”治療。
2、小兒、孕婦不可貼三伏灸
小于2歲半的兒童和孕婦不可貼三伏灸。
3、熱性疾病不可貼三伏灸
一切屬于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三伏灸”療法 因為該療法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的,熱天用熱藥,無異于“火上澆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黃痰、咯血、發(fā)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治療。從中醫(yī)角度說,患有這些疾病的人,體內(nèi)都存著不少的“火氣”,如果再用熱性的藥物,會使陽更盛,陰更虛,不僅會加重發(fā)熱、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4、特殊體質(zhì)不可貼三伏灸
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疾病,或患有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特殊體質(zhì)、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都不適宜貼“三伏灸”。
三伏灸的注意事項
中藥敷貼后4~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的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如皮膚出現(xiàn)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chuàng)面,防止感染,起皰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蓋患處。
三伏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敷貼期間應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如牛肉、鴨肉、鵝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fā)物。
還須注意的是,貼藥10個小時內(nèi)不宜沖涼洗浴;若皮膚長有皰癤或破損,或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貼敷治療。
猜你喜歡:
1. 艾灸貼的功效與作用
2. 三伏灸的有什么好處
3. 三伏天艾灸養(yǎng)生需要天天灸嗎
4. 不能做三伏天灸的人群有哪些
5. 四大養(yǎng)生穴位艾灸順序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的治療法,結合針灸、經(jīng)絡與中藥學,它也叫做“三伏灸”,因為在每年的三伏天用來進行治療,所以稱為三伏貼。
作用:
1、其采用中藥穴位貼敷手段,使之通經(jīng)走絡、熱性刺激,調(diào)節(jié)臟腑、溫陽利氣、祛散伏痰之功效。
2、配方中含有的白芥子、細辛、甘遂等藥物,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細辛這味藥還具免疫抑制作用。
3、三伏貼對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風濕性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能起到調(diào)節(jié)改善功能。
使用注意事項:
1、貼敷期間,飲食要清淡為主,不宜多食用生冷、海鮮、油膩辛辣刺激食品及蘑菇等發(fā)物。
2、不同的病癥用不同的藥貼,不可隨意貼敷,須選專業(yè)醫(yī)院醫(yī)師進行指導貼用為好。
3、不適合使用三伏貼的人群,有孕婦、心臟病患者和皮膚嚴重過敏者或陰虛火旺體質(zhì)的人。
1、三伏貼雖好,使用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為確保三伏貼的療效,一般要貼4-6小時,貼藥時局部會產(chǎn)生發(fā)癢發(fā)熱等不適癥狀,皮膚較為敏感患者,貼藥時要仔細留意皮膚狀態(tài)。當然,不同醫(yī)院制定的貼藥時間可能有所不同,實際操作時應當聽從醫(yī)生指導。
2、貼藥時不建議進入空調(diào)房,皮膚毛孔遇冷收縮會影響藥效。也不建議運動和洗澡。
3、此外,6個月以內(nèi)的小兒、孕婦、急性病治療期、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貼敷部位皮膚存在破損和皮膚過敏性體質(zhì)的人都不適宜應用三伏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53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臉上有色斑怎么辦,自制祛斑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