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燥津傷型以多食易饑,形體消瘦,煩熱汗出,大便干燥,喜飲尿頻,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有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胃燥津傷型糖尿病的中醫(yī)藥膳都有哪些做法?本篇我們就來說一說。
1、石斛茶
【用料】:鮮石斛15——20克。
【制法】:將石斛洗凈切碎,用水煎后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1劑,頻飲服。
【功用】:滋陰養(yǎng)胃,清熱生津。適用于胃陰虧虛引起的煩渴喜飲、胃脘灼熱、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
2、花粉茶
【用料】:天花粉15——20克。
【制法】:將天花粉研成粗末,用水煎取汁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1劑,頻飲服。
【功用】:滋陰清熱.生沖止渴。對糖尿病多飲患者有效。
3、養(yǎng)胃茶
【用料】:玉竹5克,生地、友冬、北沙參各15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研成粗末,用水煎或開水沖泡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1劑,頻飲服。
【功用】:養(yǎng)胃生津。適宜胃陰虧虛、津液不足引起的消渴多飲、口千舌燥等,對糖尿病有治療作用。
4、冬瓜葉茶
【用料】:冬瓜葉60克,茶葉10克。
【制法】:將冬瓜葉洗凈,與茶葉水煎,取汁飲服。
【用法】:每日1劑,300毫升茶汁分兩次溫服。
【功用】:生津止渴、治療糖尿病。
5、綠豆粥
【用料】:綠豆50克,大米150克。
【制法】:先將綠豆淘洗后煮爛.再加水與大米一起煮,用武火燒開后,再用文火煮成粥即成。
【用法】:每日1劑,早、中、晚皆可食用。脾胃虛寒型腹瀉患者以及冬令不宜食用。
【功用】:補(bǔ)益元?dú)?,調(diào)和五臟,清熱解毒,潤皮膚,利水腫,通小便,止煩渴。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1)炒菠菜
[原料]菠菜250克,植物油25克,精鹽、味精、蔥片、姜末、花椒各適量。
[做法]菠菜擇洗干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用沸水稍燙后撈出,然后用冷水過涼。起油鍋,待油熱時,下入花椒炸出香味撈出,再放入蔥片、姜末稍炸,下入菠菜煸炒片刻,加入精鹽、味精,炒勻即可。
[功效]清熱瀉火,潤燥調(diào)中。適宜于糖尿病伴高血壓屬火盛津虧者食用。
(2)芹菜煮豆腐
[原料]芹菜100克,豆腐250克,蔥花、姜末、精鹽、味精、五香粉、濕淀粉、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芹菜去根、葉洗凈,下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切成小段(長約1厘米),盛入碗中備用。將豆腐漂洗干凈,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待用。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中火燒至六成熱,加蔥花、姜末煸炒出香,放入豆腐塊,邊煎邊散開,加適量清湯,煨煮5分鐘后加芹菜小段,改用小火繼續(xù)煨煮15分鐘,加精鹽、味精、五香粉,拌勻,用濕淀粉勾薄芡,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寬中益氣,清熱降壓,降血糖。適宜于燥熱傷肺型糖尿病,對糖尿病并發(fā)高血壓病的中老年患者尤為適宜。
(3)芹香炒鱔絲
[原料]芹菜200克,香干50克,黃鱔絲150克,蔥花、姜末、料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芹菜去葉理好,洗凈后切成段,用開水焯一下;香干洗凈,剖片后切成香干絲;黃鱔絲洗凈,切成段,放入燒至六成熱的植物油鍋中煸炒,加入蔥花和姜末煸出香味,烹入料酒炒后,再加入芹菜段和香干絲,急火翻炒片刻,下入精鹽、味精及清湯各少許,用大火快炒幾下即成。
[功效]清熱利濕,平肝降壓,降血糖。適宜于各類型糖尿病患者,對中老年人陰虛陽浮、胃燥津傷型糖尿病患者尤為適宜,對兼有糖尿病伴發(fā)高血壓病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4)川貝燉雪梨
[原料]川貝母5克,雪梨2個,糯米50克,陳皮5克,冬瓜30克。
[做法]把川貝母打成細(xì)粉,雪梨梨皮切塊,糯米淘洗干凈,陳皮洗凈切絲,冬瓜洗凈,切成4厘米長的塊。把冬瓜、陳皮、雪梨放入蒸碗底部,把糯米放在上面,加水淹過糯米。把蒸碗置武火大汽上蒸50分鐘即可。
[功效]滋陰生津,潤肺止渴。適宜于胃燥津傷糖尿病、口咽干燥、心煩口渴、盜汗、大便干結(jié)等癥。
(5)菠菜炒豬肝
[原料]菠菜250克,豬肝200克。
[做法]將菠菜用底油煸炒,火要旺,鍋要滑,稍煸即盛起。將豬肝切片清炒,然后放入菠菜同炒,加調(diào)味品適量調(diào)味,炒熟即食。
[功效]止渴潤燥,止血通便,降壓,療瘡。適宜于糖尿病伴發(fā)高血壓、痔瘡、出血、便秘等。
(6)蛋包西紅柿
[原料]雞蛋3個,西紅柿150克,黃油30克,牛奶50毫升,蔥頭15克,食用植物油、精鹽各適量。
[做法]磕開雞蛋,放入瓷碗內(nèi),加入牛奶、精鹽,共攪勻成蛋糊備用。新鮮西紅柿,用清水洗凈,用沸水汆一下,去皮,擠去籽及水分;蔥頭洗凈,切碎備用。起煎盤,將黃油燒化,放入蔥頭煸炒,炒至微黃時,加入西紅柿炒透,起鍋裝盤。將食用油燒至六成熱時,倒入已制好的雞蛋糊,轉(zhuǎn)動煎盤,使雞蛋糊成一餅狀,待其完全凝結(jié)時,將炒熟的西紅柿放于蛋餅的中間,把蛋餅兩邊疊起,成橢圓形,再翻動數(shù)次,使蛋餅兩面上色即可裝盤食用。
[功效]清熱止渴,降脂降糖。適宜于高血糖病、高血壓、冠心病、腎炎、肝炎等。
(7)苦瓜炒胡蘿卜
[原料]苦瓜150克,胡蘿卜150克。
[做法]苦瓜切片,胡蘿卜切絲,油炒,常法調(diào)味。
[功效]清熱解暑,降糖。適宜于暑天煩渴、糖尿病患者。
(8)芹菜瘦肉炒腐竹
[原料]芹菜200克,腐竹50克,豬瘦肉50克,蔥花、姜末、黃酒、醬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腐竹用溫水泡發(fā),瀝去水分,入沸水鍋中焯透,切成3厘米長的小條。將豬肉洗凈后切成薄片,盛入碗中。將芹菜擇洗干凈,去葉后切成3厘米長的小段。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加蔥花、姜末煸炒出香,加肉片熘炒,烹入黃酒,加腐竹條及芹菜段,不斷翻炒,加適量清湯,并加醬油、精鹽、味精,再炒至肉片熟爛即成。
[功效]清熱潤燥,平肝潛陽,益氣降糖。適宜于陰虛陽浮型糖尿病,對糖尿病并發(fā)高血壓病的中老年患者尤為適宜。
(9)蒜蓉拌黃瓜
[原料]嫩黃瓜400克,大蒜頭30克,精鹽、醬油、味精、麻油蔥花、姜末各適量。
[做法]將嫩黃瓜用清水反復(fù)洗凈外表皮,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用刀順剖為兩半,連瓜瓤斜切成片,碼放入盤碗內(nèi),待用。大蒜剝?nèi)ネ馄ぃ兴?,拍成蒜蓉,放入碗中,加精鹽、醬油、味精、麻油、蔥花、姜末,調(diào)勻,倒入盛放黃瓜的盤中,拌勻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消脂減肥,潤燥降糖。適宜于陰虛陽浮、燥熱傷肺型糖尿病,對Ⅱ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伴肥胖癥、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等癥者尤為適宜。
(10)清燉鯽魚
[原料]鯽魚250克,肉湯250克,熟雞脯肉50克,火腿15克,冬菇、料酒各5克,蔥、姜、鹽各5克,味精2克。
[做法]先將冬菇用熱水發(fā)好,去蒂,切成小塊;火腿、熟雞脯肉切成薄片;姜、蔥切成細(xì)絲。鯽魚去鱗,去鰓,去內(nèi)臟,洗凈,用刀在魚的兩側(cè)劃上斜棱形的刀口,刀深到魚肉的一半即可,不要切透,便于入味;然后撒上鹽、味精少許,浸泡約30分鐘。把雞湯放入砂鍋,用武火燒開,放入魚及火腿片、熟雞脯肉、冬菇、姜絲、蔥末等佐料,文火燉10分鐘,待煮開時,魚肉即已熟透,灑料酒,加剩下的鹽、味精等略煮,即可出鍋。魚擺在盤中,其他佐料取出,擺在魚身上,并將湯倒在魚盤中即成。
[功效]滋陰潤燥,祛燥消渴,降血糖。適宜于糖尿病患者以及肺燥久咳、乏力倦怠等癥。
糖尿病在中醫(yī)領(lǐng)域被稱為“消渴”病,按照病位可分為上消、中消、下消。簡單來說,上消的病位在肺,中消的病位在胃,下消的病位在腎。
《臨證指南醫(yī)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shí)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p>
意思是說,雖然糖尿病分為上、中、下消,但其原因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 , 皆因腎陰虛、肺胃燥熱引起 。 在臨床上,單純的上消或中消、下消也是較為少見的,多伴有其他癥狀。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臨床中常用的、針對不同癥狀的三種湯藥 :
主治 : 腎陰虛兼有氣虛者,臨床伴困倦、乏力、氣短等癥狀 。重用二地、二冬、石斛補(bǔ)腎益肺、滋陰生津,以人參、黃芪補(bǔ)氣生津,枳殼及枇杷葉肅降肺氣,澤瀉導(dǎo)虛火下行,甘草配合參芪兼調(diào)和諸藥。
處方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人參,黃芪,枳殼,枇杷葉,澤瀉,甘草。
用法 :水煎服。
本方以補(bǔ)腎為主,兼顧肺脾,養(yǎng)陰而兼益氣,于消渴最宜。但是石斛雖是補(bǔ)腎氣的良藥,卻有升血糖作用,以少用或不用為好!
主治 : 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處方: 黃連,生地,天花粉,生石膏,知母,麥冬,甘草,玄參,葛根,桃仁。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
如上癥合并乏力氣短,煩渴不止,脈細(xì)無力,為氣陰兩虛,可加人參或黃芪、黃精、五味子,去黃連,以益氣養(yǎng)陰!
主治:補(bǔ)脾滋腎。適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
處方: 太參子參,淮山藥,北黃芪,枸杞,黑豆,炙甘草。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氣陰兩虛者 ,加漂白術(shù),生地,地骨皮,玄參,沙參,女貞子; 陰虛火旺者, 加生地,白芍,沙參,天花粉,知母,葛根; 陰陽兩虛者, 加熟地,地骨皮,白芍,玄參,附片,棗皮,菟絲子。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一億,作為僅次于癌癥的第二殺手,糖尿病會帶來腎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種嚴(yán)重的并發(fā)癥,患者必須積極治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患病后,無論是對經(jīng)濟(jì)還是對身體都是極大的打擊和傷害,因此,對疾病的預(yù)防相當(dāng)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家人朋友, 避免高脂肪飲食,增加體力活動,加強(qiáng) 養(yǎng)生 保健,預(yù)防糖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7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教育給你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