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利水是什么意思利水中藥的藥理作用利水的食物有哪些利水吃什么水果蔬菜利水的食譜推薦利水的中藥有哪些利水的中藥方劑我們都知道人體有很多的水分,這些水分可以幫助促進身體內(nèi)的循環(huán)
,將體內(nèi)的毒素排出體外,如果這些水分滯留在體內(nèi)的話
,就會導(dǎo)致我們的身體出現(xiàn)濕邪之氣
,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將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的話,可以采取利水的方法。
利水是什么意思

利水是通利水道、滲泄水濕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能通暢小便
、增加尿量
、促進體內(nèi)水濕之邪的排泄。
利水中藥的藥理作用
此類藥物性平
,甘淡滲泄。主入膀胱、脾
、腎經(jīng)。藥性下行
,能通暢小便
、增加尿量、促進體內(nèi)水濕之邪的排泄
,故有利水滲濕的作用
。有的藥物性寒涼,又有清熱利濕
、止瀉止痢止帶
、利膽退黃、通淋止痛
、利尿排石等作用
。部分藥物兼有健脾止瀉、行滯通乳
、清熱逐痹等作用
。
利水的食物有哪些
1、南瓜補脾利水
,解毒殺蟲
。宜于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
2
、鯉魚利水消腫,下氣
,通乳
。宜于脾虛水停于胃,寒濕泄瀉
。外感病者忌食
。
3、茯苓利水滲濕
,健脾補氣止瀉
,寧心安神
。宜于脾虛水停于胃,寒濕腹瀉
。不宜與米醋同食
。
4、薺菜清熱利水
,涼血止血
,平肝降壓。宜于濕熱胃痛
,濕熱泄瀉
,血熱吐血、便血
。
5
、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
。宜于濕熱泄瀉
。虛寒泄瀉者忌食。
6
、赤小豆利水除濕
,通乳,解毒排膿
。宜于濕熱泄瀉
。
利水吃什么水果蔬菜
有利水作用的水果蔬菜有很多,例如玉米薺菜
、萵苣
、冬瓜、菠蘿
、橘子、西瓜
、檸檬等
。
利水的食譜推薦
赤小豆無花果湯
材料:無花果200克,赤小豆150克
,花生150克
,黑玉米20克。
做法:
1
、赤小豆
、花生沖洗干凈,用清水浸泡一下
,加入黑玉米
,添加約1500ml的水
。
2、大火煮開
,轉(zhuǎn)小火煮40~50分鐘
,赤小豆煮到表皮開裂,其它材料就全熟了
。
3
、加入無花果,轉(zhuǎn)旺火再煮10分鐘
。
4
、湯可以直接喝,也可以降溫到80℃時
,加點蜂蜜再喝
。
紅豆薏米百合湯
原料:紅豆、薏米
、鮮百合
、蜂蜜。
做法:
1
、準(zhǔn)備材料:紅豆
,薏米,鮮百合
,蜂蜜
。可用干百合
,但需要泡發(fā)之后再用
。
2、紅豆
、薏米淘洗2遍
。
3、將洗凈的紅豆和薏米放入砂鍋中
,加入足量水
,煮開。紅豆薏米的量
、水的量靈活掌握
。如果是替代茶水飲用,那就多加些水
。
4
、煮開后,關(guān)火
,蓋上砂鍋蓋子
,燜40分鐘左右
。經(jīng)過一輪燜煮后,紅豆和薏米開始變軟
,湯的顏色也會變深
。
5、40分鐘后
,再度將水煮開
,關(guān)火,蓋上砂鍋蓋子
,繼續(xù)燜40分鐘
。如此進行2-3次即可。在最后一次加入鮮百合
。
薏仁紅豆消腫湯
食譜原料:生薏仁20克
、紅豆3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
1
、將生薏仁20克
、紅豆30克洗凈浸約半日,瀝干備用
。
2
、薏仁加水煮至半軟加入紅豆煮熟,再加入冰糖
,待溶解后熄火即可食用
。
利水的中藥有哪些
1、茯苓功能利水滲濕
,而藥性平和
,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
、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
,或偏于濕熱
,或?qū)儆谄⑻摑窬郏膳浜蠎?yīng)用
。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
、白朮等配伍;偏于濕熱者
,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
,可與黨參
、黃耆
、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
、白朮等同用
。
2、瀉甘淡滲濕
,利水作用與茯苓相似
,亦為利水滲濕常用之品,且藥性寒涼
,能泄腎與膀胱之熱
,故對水濕偏熱者,尤為適宜
。治小便不利
、水腫、淋濁
、帶下等癥
,常與茯苓、豬苓
、車前子等配伍;治泄瀉及痰飲所致的眩暈
,可與白朮配伍。
3
、薏苡仁功能利水滲濕
,作用較為緩弱,然而因其性屬微寒
,故可用于濕熱內(nèi)蘊之癥
,對小便短赤,可與滑石
、通草等同用;對濕溫病邪在氣分
,濕邪偏勝者,可與杏仁
、蔻仁
、竹葉、木通等同用
。本品又具健脾之功
,用以治脾虛水腫、腳氣腫痛
,配伍茯苓
、白朮、木瓜
、吳茱萸等同用
。
4
、燈芯草味淡性寒,功能清熱利水通淋
,可用于濕熱內(nèi)蘊
,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之癥,但藥力較薄弱
,適宜病情較輕者
,或作清熱利水藥如木通、滑石藥的輔助品
。
5
、通草淡滲利水,性寒清熱
,功能清熱利水滲濕
,可用于濕熱內(nèi)蘊,小便短赤或淋瀝澀痛之癥
,但氣味俱薄
,作用緩弱,可配木通
、滑石等同用;用治濕溫病癥
,可配薏苡仁、蔻仁;竹葉等同用
。
6
、木通寒能清熱,苦能泄降
,功能利水通淋
,為治濕熱下注、淋瀝澀痛要藥
,常與車前子
、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強
,對小便不利
、水腫、腳氣等癥也常恃為要藥
,可配其它利水消腫藥如桑白皮
、豬苓等同用。
利水的中藥方劑
1
、人參
、茯苓各3克、白術(shù)(土炒)、當(dāng)歸各6克
、川芎、大腹皮
、紫蘇
、陳皮各14克、炙草0.9克
。加姜皮一片
,水煎服。
2
、茯苓20克
、澤瀉20克、白術(shù)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
3、麻黃10克
、石膏20克
、大棗5枚、甘草10克
、干姜10克
。水煎服。
4
、麻黃10克
、石膏25克、大棗5枚
、甘草10克
、白術(shù)20克、干姜10克
。水煎服
。
5、茯苓20克
、半夏20克
、杏仁20克、甘草10克
、干姜10克
、細辛15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
。
6
、豬苓15克、茯苓15克
、滑石10克
、澤瀉10克、阿膠10克
。水煎服
。
7、半夏15克
、茯苓15克
、大棗10克、人參10克
、干姜10克
、黃連10克、甘草10克
、附子10克
。水煎服。
8
、白術(shù)15克
、厚樸15克、陳皮15克
、大棗15克
、甘草10克、干姜10克
。水煎服
。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如何利水應(yīng)該是比較了解了吧
。其實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經(jīng)常吃的食物以及藥食同源的中草藥有著很好的利水功效
,大家不妨可以在自己的膳食中多添加一些這樣的食物,對我們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
利尿祛濕的食物有哪些
你好
,一般說的比較多的祛濕食物就是紅豆薏米。不過生活中很多利尿祛濕的食材
,深山果農(nóng)養(yǎng)生專家提醒
,可以多吃以下食物來利尿祛濕:
海帶
海帶是一種非常好的利尿祛濕的食品,另外
,海帶中還含有非常多的碘
,對于缺碘導(dǎo)致的甲狀腺腫大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海帶可以生吃涼拌,也可以煮海帶湯喝
,味道還是很不錯滴
。
萵筍
萵筍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特別適合水腫
,小便不利的人食用
,可以用來涼拌,也可以用來煮湯喝
,最好是連萵筍的葉子一塊吃,但是萵筍性質(zhì)偏涼一些
,脾胃虛寒的人最好是不要多吃哦
。
西瓜
西瓜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而且可以清熱解暑
、利尿生津
、對于急慢性腎炎和高血壓等都具有不錯的療效,西瓜皮熬湯喝效果更好哦
。
黃瓜
黃瓜具有非常棒的清熱止渴
、利水解毒的功效,黃瓜的吃法有很多
,可以生著吃
,也可以熟著吃,可以涼拌
,也可以煎炒
,想要利尿的話最好是煮著吃黃瓜,但是黃瓜的性質(zhì)比較涼一些
,胃寒的人最好是少吃哦
。
冬瓜
冬瓜具有非常棒的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
,冬瓜的利水作用非常強大
,可以出促進尿液的大量排出,水腫的人經(jīng)常吃一些冬瓜可以起到非常棒的消除水腫的作用
。體內(nèi)有濕氣的人多吃一些冬瓜可以起到不錯的祛濕效果哦
。
清熱解毒 ,利尿通淋的食物有哪些
清熱解毒
,利尿通淋的食物如下:
1、車前草
,既是藥材
,又是野菜,有清熱利水通淋的功效。
2
、鮮金銀花50克泡水代茶
,治療尿路感染很有效。
3
、芹菜打汁服用
,每次一杯,早晚二次服用
,也很有效
。
吃什么食物消腫利水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療濕癥
。 1
、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
。宜于脾虛食少腹脹
,脾虛水飲停胃。
2
、鯉魚利水消腫
,下氣,通乳
。宜于脾虛水停于胃
,寒濕泄瀉。外感病者忌食
。
3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
,寧心安神
。宜于脾虛水停于胃,寒濕腹瀉
。不宜與米醋同食
。
4、薺菜清熱利水
,涼血止血
,平肝降壓。宜于濕熱胃痛
,濕熱泄瀉
,血熱吐血、便血
。
5
、金針菜(黃花菜)清熱利濕
,解毒,通乳
。宜于濕熱胃痛
,濕熱泄瀉。虛寒癥忌食
。
6
、萵苣清熱利尿,通乳
。忌同金針菜同食
。
7、冬瓜利水消痰
,消熱解毒
。宜于濕熱泄瀉。虛寒泄瀉者忌食
。
8、鯽魚補脾利水
。宜于脾虛水停于胃
,脾虛泄瀉。不宜油炸
,不宜與薺菜同食
。
9、蠶豆清熱利濕
,健脾澀精
。宜于濕熱泄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
10
、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
,解毒排膿
。宜于濕熱泄瀉。
11
、莜麥補氣益力
,除濕止瀉。宜于脾虛泄瀉
,濕盛泄瀉
。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虛寒癥忌食
。
12
、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
。宜于脾虛水停于胃
,脾虛泄瀉,寒濕泄瀉
。
13
、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
。宜于脾虛泄瀉
,濕熱泄瀉。
14
、砂仁化濕行氣
,溫中止泄,安胎
。宜于氣滯濕阻
,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胃腹脹痛
,寒濕泄瀉。不宜久煮
。
15
、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健胃消滯
,解酒。宜于氣滯濕阻
,胃脹腹痛
,食欲不振,嘔吐
。熱癥
、陰虛癥忌食,不宜久煮
。
下面介紹幾種健脾去濕食療偏方:
1)參芪粥健脾祛濕
做法是:黃芪15克
,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
,炒扁豆15克
,紅棗2個,大米100克
。先將薏米
、扁豆炒至微黃
,紅棗去除核,用清水洗凈黃芪
、黨參并放入砂鍋內(nèi)
,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
,去除藥渣
,將炒薏米、炒扁豆
、紅棗肉
、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
黃芪
、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
、扁豆能夠祛濕
,做成能夠養(yǎng)胃的粥,可補中益氣
,健脾祛濕
,緩解夏季帶來的身體不適。建議可以在粥中加點荷葉
,其芳香的味道能夠醒脾化濕、開胃
。
需要注意的是
,黨參和黃芪是補氣的藥物,冬季進補時使用更為妥當(dāng)
。如果氣虛
、乏力的癥狀不是十分明顯,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
,避免上火
。
2)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
、利水
、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
,利水而不傷正氣
。
生魚一條、宰凈
,冬瓜(連皮)500克
,赤小豆60克
,蔥頭5個,煲湯
,不放鹽
。
3)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yǎng)胃,健脾利水
。
莧實100~120克
,老鴨一只,宰凈
,莧實放鴨腹內(nèi)加水文火煮2小時
,加少許鹽服食。
4)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yǎng)胃
。炒扁豆60克
、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
,小兒減半
。
5)蘿卜蓮子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
,可除春寒去濕困
。
蘿卜750克、蓮子50克
、莧實25克
、蜜棗3個、豬舌500克
、豬骨750克
。
6)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
鵪鶉一只
、黨參15克
、淮山30克煲湯。
7)另外
,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
、豬肚粥
、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
。
祛濕的食物
赤小豆:健脾燥濕可以消水腫脹滿
、止瀉、利小便
。
綠豆:最適宜夏天和梅雨季節(jié)有解濕熱氣功效
。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養(yǎng)胃生津
、去濕瀉熱。
薏仁:即薏米
,主理祛濕
,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
。
海帶:行水化濕
、除痰、止帶濁
。
黃瓜:清濕解暑
、止渴利尿、解毒消炎
。
鯽魚:益氣健脾養(yǎng)胃
、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
鴨肉:補虛清熱
、除濕解毒、能滋陰養(yǎng)胃
、利水消腫
。
生苦瓜:清濕毒、利尿解暑
、清心明目
。
絲瓜:清濕痰、通便秘
、利小便
、除口臭。美食譜
早餐:薏米扁豆粥——炒扁豆
、蓮子(不去心)
、薏米
、粳米適量同煮粥
。有健脾和胃、清熱解暑
、養(yǎng)心平肝的作用
。對暑熱傷氣引起的腹瀉、神疲乏力
、心悸失眠
、大便失調(diào)等都有效果。
薏米銀耳粥——用溫水浸泡薏米半小時
,然后與泡發(fā)的銀耳
、蓮子
、蓮心一起,加冰糖用小火熬就行了
。
煲湯:鮮桑葉燉豬腱——鮮桑葉5克
、豬腱肉60克切片、蜜棗半粒
、姜1片
。一起放入燉鍋內(nèi)燉,出鍋前再加入食鹽調(diào)味
。3月
、5月鮮桑葉最多,大家不要錯過了
。
白玉豬肚湯——這款湯是祛濕消腫最經(jīng)典的
。用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
、紅棗10個
、豬小肚500克一起燉就可以了
至于濕熱的食物就很多了。
胡椒
凡濕熱型黃疸之人忌食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侗静菥V目》云:“胡椒,大辛熱
,純陽之物
。辛走氣,熱助火
,此物氣味俱厚
。”《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多食動火燥液
,耗氣傷陰”
。對陽黃之人來說,多食則易增劇病情
,助長濕熱之邪
,黃疸不易退去。
龍眼肉
甘溫果品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侗静輩R言》說它“甘溫而潤,恐有滯氣”
。濕熱性黃疸應(yīng)多食清淡利濕之物
,龍眼肉滋膩助熱,不利濕熱之邪的排泄,故陽黃與陰黃之人皆不宜食
。
鵝肉
民間視為大發(fā)之物
。唐代食醫(yī)孟詵認為“多食令人發(fā)痼疾”。明·李時珍也指出:“鵝
,氣味俱厚
,發(fā)風(fēng)發(fā)瘡?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吨兴幋筠o典》中說:“濕熱內(nèi)蘊者勿食
。”陽黃為濕熱型黃疸
,故多食鵝肉則弊多利少
,甚至有弊無利,加重病情
。
羊肉
性溫
,味甘,黃疸之人多為內(nèi)有濕熱
,熏蒸肝膽
,膽液外泄而發(fā)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督饏T要略》中早有告誡:“有宿熱者不可食之
。”黃疸之病屑“內(nèi)有宿熱”之疾
,法當(dāng)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