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消痞是什么意思消痞的食物有哪些消痞吃什么水果蔬菜消痞的中藥有哪些消痞的藥用方劑消痞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其實(shí)是中醫(yī)上的一個(gè)術(shù)語,說的是消除痞積、痞滿的一種方法,一般是給患者服用一些具有消痞作用的中藥或者中藥方劑來幫助緩解癥狀。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消痞作用的中藥,大家一起來看看
。
消痞是什么意思

治療學(xué)術(shù)語
。系消法之一
。治療痞積
、痞滿的方法。
①胸脅下有腫塊
,堅(jiān)實(shí)不移者為積
,須消痞化積,如鱉甲煎丸
。
②胸脅脹滿
,痰食停滯者為痞滿,須消痞化滿
,如失笑丸
。
消痞的食物有哪些
一般食物并不具有消痞的作用,大家只需要注意在飲食上多吃一些有助于消化
、清淡的食物即可
,那些油膩的、難以消化的
、刺激性比較強(qiáng)的食物最好是不要吃
。
消痞吃什么水果蔬菜
消痞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以及蔬菜。
消痞的中藥有哪些
常用的消痞的中藥主要有郁金
、陳皮
、青皮、枳實(shí)
、枳殼
、香附
、木香
、砂仁、白豆蔻
、藿香等
。
消痞的藥用方劑
枳實(shí)(炒)、當(dāng)歸梢各0.6克
,陳皮
、生姜
、木香各0.9克,柴胡1.2克
,草豆蔻
、炙甘草各1.5克,半夏3克
,紅花少許
。上為粗末,作一服
。水300毫升
,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
,空腹時(shí)服
。
黃連(去須,揀凈
,炒)18克
,黃芩(刮去黃色)18克,姜黃
,白術(shù)各30克
,人參12克,炙甘草6克
,縮砂仁9克
,枳實(shí)(麩炒黃色)15克,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
,半夏(湯洗七次)12克,曲(炒黃色)6克
。上為極細(xì)末
,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
三棱
、蓬術(shù)、川山甲
、木鱉仁
、杏仁、水紅花子
、蘿卜子
、透骨草(曬千)、大黃各30克,獨(dú)頭蒜4個(gè)
。上用香油500克
,入前藥十味煎,以飛丹收之
,后下細(xì)藥:真阿魏
、乳香、沒藥各30克
,麝香9克
,先下乳、沒
、阿魏三味
,后下麝香,攪勻
,待冷傾水中
,浸數(shù)日,用瓷瓶收貯
,勿使泄氣
。
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是不是已經(jīng)知道了如何進(jìn)行消痞了呢
。痞積或者痞滿的話
,對(duì)我們身體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如果有以上的煩惱的話
,可以試試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這幾種中藥方劑
,對(duì)于緩解我們不適癥狀是有著很好的效果的。
化痰開竅的食物有哪些
有化痰開竅作用的方劑如下:
紫金錠
音:zǐjīndìng英文:概述:紫金錠同名方劑約有十三首
,其中《片玉心書》記載者為常用方
,其組成為山慈姑90g、麝香9g
、紅大戟45g
、千金子霜30g、五倍子90g
、雄黃30g
、朱砂30g,具有化痰開竅
,辟穢解毒
,消腫止痛之功效。本方適應(yīng)證范圍比較廣泛
,其病機(jī)為感受穢惡痰濁之邪
,腸胃氣機(jī)閉塞
,升降失常
,以致脘腹脹悶疼痛
,吐瀉兼作。紫金錠為暑令感受穢惡痰濁之邪而致脘腹脹悶疼痛
、吐瀉的常用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代常...
參附龍牡湯
神志不清,小便失禁
,大便數(shù)日未解
,面色蒼白,呼吸稍急促
,冷汗淋漓
,目合口開,呼吸低微
,喉中痰嗚
,手撒肢冷,肢體軟癱
,脈微欲絕
,舌痿質(zhì)淡。證屬正氣虛
,風(fēng)痰內(nèi)閉
,陽氣欲脫。急宜益氣固脫
,回陽救逆
,佐以化痰開竅。予參附龍牡湯加味
,紅參9g(先煎)
、制附片10g、龍骨30g(先煎)
、牡蠣30g(先煎)
、石菖蒲10g、制南星9g
、急服一劑
,次日神志稍清,能進(jìn)湯粥
,囑其原方再取二劑
,病情大為好轉(zhuǎn),能起床活動(dòng)
,...
宣清解郁湯
拼音:xuānqīngjiěyùtāng處方:藿香12克
,佩蘭12克
,法半夏12克,瓜蔞殼18克
,黃連9克
,黃芩12克,梔子12克
,天竺黃10克
,郁金12克,菖蒲9克
,竹茹12克
,六一散30克。功能主治:清熱利濕
,化痰開竅
。主濕熱內(nèi)蘊(yùn),痰熱互結(jié)
,蒙蔽心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次
,日服2次
。摘錄:焦認(rèn)南方...
地黃飲
)附子(炮裂,去皮
、臍)石斛(去根)五味子(炒)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麥門冬(去心
,焙)遠(yuǎn)志(去心)菖蒲各15克制法:上藥銼碎。功能主治:《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一方之地黃飲功在滋陰助陽
,化痰開竅
。主暗痱。下元虛衰
,虛陽上浮
,痰濁上泛,舌強(qiáng)不能言
,足廢不能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用于中風(fēng)后遺癥、各種脊髓病變之偏枯
、失語屬于精虛痰實(shí)者
,亦可用于全身性瘙癢癥。用法用量:每服9克
,用水150毫升
,加生姜3片,大棗...
小兒回春丸
香分別研成細(xì)粉
,與上述剩余的粉末配研后
,包內(nèi)衣
;朱砂水飛成極細(xì)粉,包外衣
,打光
,即得性狀:本品為赫黃色水丸;氣香
,味苦
、微辛
。檢查:應(yīng)符合丸劑項(xiàng)下的有關(guān)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2頁)
。功能與主治:熄風(fēng)鎮(zhèn)驚,化痰開竅
。用于小兒急驚抽搐
,痰涎壅盛,神昏氣喘煩燥發(fā)熱等癥
。用法與用量:飯前用開水化服
,1~2一次服2粒,3~4歲一次服3粒
,10歲以上服5粒
,一日1~3次。注意:服藥避風(fēng)
。發(fā)疹
、有便秘者忌服。規(guī)格:每5...
蛇黃丹
拼音:shéhuángdān處方:蛇含4枚(子盞內(nèi)煅紅
,以楮樹汁200毫升淬干)天南星(炮)白附子辰砂(另研)麝香(另研)各15克制法:上為細(xì)末
,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開竅
,熄風(fēng)鎮(zhèn)靜。治五臟六腑諸風(fēng)
,癲癇
,掣縱,吐涎沫
,不識(shí)人
;及小兒慢驚風(fēng)。用法用量:每服溫湯磨化1丸
,量大小與服
,大人嚼細(xì)3~5丸,溫酒
、米湯任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三因》卷九:方名:蛇黃丹組成:蛇含4枚...
靈寶如意丸
朱砂除外)配研,過篩,混勻
,用適量乙醇泛丸,低溫干燥
,用朱砂粉末包衣
,即得。性狀:本品為朱紅色有光澤的水丸
;氣香
,味辛、微咸
。檢查:應(yīng)符合丸劑項(xiàng)下有關(guān)的各項(xiàng)規(guī)定(附錄ⅠA)
。功能與主治:清暑解毒,化痰開竅
。用于痰盛神昏
,牙關(guān)緊閉,中暑眩暈
,絞腸腹痛
。外敷用于疔毒惡瘡。用法與用量:口服
,一次7粒
,一日2次。外用
,取適量用酒調(diào)敷患處
。規(guī)格:每100粒重1g貯藏:密閉,防潮
。注意:本品含毒劇藥
,不可多服...
癲癇康膠囊
勻,濾過
,取續(xù)濾液
,即得。測(cè)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duì)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
,測(cè)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丹參以丹參素(C9H10O5)計(jì)
,不得少于0.13mg。功能與主治:鎮(zhèn)驚熄風(fēng)
,化痰開竅
。用于癲癇風(fēng)痰閉阻,痰火擾心
,神昏抽搐
,口吐涎沫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粒
,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粒裝0.3g貯藏:密封。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藥典》2010年版癲癇康膠囊中藥部頒標(biāo)準(zhǔn):拼音名:D...
太乙神丹
,去殼
,研去油,取霜)30克朱砂15克麝香9克制法:上除雄黃
、朱砂
、千金子、麝香另研外
,其余三味為細(xì)末
。卻入前四味
,再研勻
,以糯米糊和劑,杵千余下
,作餅子40個(gè)
,如錢大,陰干
。功能主治:解毒辟穢
,化痰開竅。治感受穢惡痰濁之邪
,脘腹脹悶疼痛
,嘔吐泄瀉,小兒痰厥
,及疔瘡癤腫
。用法用量:生姜、薄荷汁入井花水磨服
。大人中風(fēng)
、諸癇用酒磨服;小兒L急慢驚風(fēng)
、五疳
、八痢,1餅作五服,入薄荷1葉
,同井花水磨服
;牙...
鐵粉丸
遠(yuǎn)志15克(去心)馬牙消22克(細(xì)研)白僵蠶7.5克(微炒)丹參15克茯神15克川升麻15克白附子7.5克(炮制)制法:上藥搗篩為散,同研令勻
,煉蜜和搗三五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鎮(zhèn)驚安神,化痰開竅
。治熱病
,心神恍惚,悲喜無常
,發(fā)狂欲走
。用法用量:不計(jì)時(shí)候,以薄荷湯下2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七《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三:方名:鐵粉丸組成:鐵粉2兩
,蛇蛻5尺(炒焦),黃連(去須)3分
,澤瀉3...
神仙解毒萬病丸
金燈花根也)續(xù)隨子一兩(去殼稱
,研細(xì),紙裹壓出油
,再研如白霜)麝香三分(研)制法:上將前三味
,焙干為細(xì)末,入麝香
、續(xù)隨子研令勻
,以糯米粥為丸,于木臼中杵數(shù)百下
,每料分作四十粒
。功能主治:辟穢解毒,化痰開竅
,消腫止痛
。治感受穢濁,脘腹脹悶疼痛
;食物中毒
,嘔吐泄瀉;咽喉腫痛
;小兒痰厥
。外敷疔瘡癤腫。用法用量:一切藥毒
、惡草
、菇子、菌蕈
、金石毒
、吃自死馬肉、河豚發(fā)毒、時(shí)行疫氣
、山嵐瘴瘧
、急喉閉、纏喉風(fēng)
、...
開竅劑
香開竅藥如麝香
、蘇合香、冰片等為主
,配伍溫里
、行氣之品組成方劑。蘇合香丸是溫開劑中的常用代表方劑
,治療寒閉之證
,既優(yōu)于開竅辟穢,并長(zhǎng)于行氣溫中止痛
,故對(duì)氣滯寒凝所致的心腹疼痛有較好療效
。紫金錠擅長(zhǎng)化痰開竅、辟穢解毒
、消腫止痛
,宜用于暑熱時(shí)疫,脘腹脹悶疼痛
,嘔吐泄瀉之證
;亦可外敷疔瘡癤腫等。常用開竅劑的比較(出自《方劑一本通》)分類常用方劑藥物配伍功用主治涼開安宮牛黃丸
、至寶丹牛黃犀角麝香為君,芩連...
解語丹
拼音:jiěyǔdān處方:白附子(炮)石菖蒲遠(yuǎn)志肉天麻全蝎(去毒
,酒炒)羌活僵蠶各30克木香15克牛膽南星30克制法:上研細(xì)末
,丸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熄風(fēng)
,化痰,開竅
。治心脾中風(fēng)
,痰阻廉泉,舌強(qiáng)不語
,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薄荷湯下
。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一...
竹瀝粥
拼音:zhúlìzhōu處方:淡竹瀝180毫升粟米150克功能主治:治妊娠煩悶
。用法用量:以水煮粟米成粥,臨熟下竹瀝再煎,令稀稠適度
,溫服
。摘錄:《壽親養(yǎng)老新書》卷四《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食醫(yī)心鑒》:組成:粟米3合。功效:清熱
、化痰
、開竅。主治:子煩
。用法用量:上煮粥
,臨熟下淡竹瀝3合,攪令勻
,空心食之
。...
小兒回春丹
克麝香0.6克制法:上藥各取凈末和勻,用鉤藤6克
、薄荷6克煎湯去滓
,加蜜13.5克,煉熟烊化泛丸
,分作400粒
,每粒約重0.18克,每蠟丸裝五粒
。功能主治:《中藥成方配本》方之小兒回春丹功在清熱化痰
,開竅安神。治小兒急驚
,痰熱蒙蔽
,神昏氣喘,煩躁發(fā)熱等證
。用法用量:周歲以下服2~3粒
,周歲以上服5粒,或用2粒研勻貼臍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方劑學(xué)》(1985年高等醫(yī)藥院校教材引《敬修堂藥說》)...
菖蒲導(dǎo)痰湯
方:半夏9g
,茯苓12g,橘紅9g
,甘草6g
,菖蒲12g,南星6g
,枳實(shí)6g
。功能主治:豁痰開竅。主痰氣生厥
,忽然眩仆
,喉有痰聲,或嘔吐涎沫,平素可見痰多
、胸悶
、乏力等,脈多沉滑
。用法用量:先以通關(guān)散搐鼻開竅
,繼以菖蒲導(dǎo)痰湯治療。各家論述:菖蒲導(dǎo)痰湯
,即二陳湯去烏梅
,加菖蒲、南星
、枳實(shí)而來
。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南星燥濕
,祛風(fēng)止痙,配半夏
、陳皮可豁痰順氣
;枳實(shí)行氣化痰,散結(jié)消痞
;菖蒲芳香化濕...
玉竹鉤藤湯
拼音:yùzhúgōuténgtāng處方:丹參12克
,玉竹12克,女貞子12克
,生牡蠣12克
,鉤藤12克,竹茹12克
,白芍15克
,麥冬9克,茯神9克
,柏子仁9克,知母9克
,遠(yuǎn)志6克
,石菖蒲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
,開竅化痰。主陰虛陽亢
,肝陽化風(fēng)
,風(fēng)痰阻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日服2次
。摘錄:李斯熾方...
二六湯
拼音:èrliùtāng處方:生地12克,丹皮12克
,澤瀉12克
,茯苓12克,棗皮12克
,牡蠣12克
,龍骨12克,山萸肉12克
,竹茹12克
,白芍12克,山藥15克
,石菖蒲9克
,遠(yuǎn)志6克。功能主治:滋陰潛陽
,開竅化痰
。主腎陰虧損,肝陽上亢
,痰熱交阻
,隨風(fēng)陽上擾。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摘錄:李斯熾方...
芩連清心湯
拼音:qínliánqīngxīntāng處方:黃芩黃連麥冬花粉茯神丹參牛黃菖蒲遠(yuǎn)志功能主治:清心開竅
,化痰安神
。治痰火擾心,癲狂煩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類證治裁》卷四...
猴棗散
3克川貝母(去心)6克青礞石(煅成絳色,水飛)3克天竺黃(飛)9克制法:上藥各取凈粉
,除麝香
、伽楠香外,先將其余藥粉充分和勻
,研至極細(xì)
,隨后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細(xì)粉和勻
,瓶裝固封
。功能主治:化痰鎮(zhèn)驚
,清熱開竅。治小兒驚風(fēng)
,四肢抽搐
,痰多氣急,喘聲如鋸
,煩躁不寧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0.3~0.6克,每日一至二次
,用溫開水送服
。摘錄:《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guī)范》方出《上海市中藥成藥制劑規(guī)范》名見《古今...
救急稀涎散
軟頑痰,故以為君
;皂角辛能通竅
,咸能去垢,專制風(fēng)木
,故以為使
,固奪門之兵也。師曰
,凡吐中風(fēng)之痰
,使咽喉疏通,能進(jìn)湯藥便止
,若盡攻其痰
,則無液以養(yǎng)筋,令人攣急偏枯
,此其禁也
。2.《方劑學(xué)》:本方偏于化痰開竅,而涌吐之力較弱
。方中皂角辛能開竅
,咸能軟堅(jiān),善能滌除濁膩之痰
;白礬酸苦涌泄
,能化頑痰,并有開閉催吐之功
。二者相合
,具有稀涎作用,能使冷涎微微從口中吐出
。對(duì)于中風(fēng)閉證,痰涎壅盛
,阻塞氣機(jī)
,妨礙呼吸...
加味清肝開竅湯
烏藤30g
,茵陳15g,藿香10g
,佩蘭10g
,杏仁10g,橘紅10g
,郁金10g
,遠(yuǎn)志10g,菖蒲10g
,川連4.5g
,琥珀粉1.2g(沖服),羚羊粉0.6g(沖服)
。功能主治:調(diào)補(bǔ)氣血
,芳化痰濕,清肝開竅
。主氣血兩虛
,肝膽余熱未清,濕痰蒙竅引起的慢性肝昏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日1劑。臨床應(yīng)用:慢性肝昏迷劉某
,男
,37歲。于1975年5月30日初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颊咭蚋斡不?972年行脾切除術(shù),術(shù)后逐漸...
白金丸
為丸(現(xiàn)多制成糊丸及水丸
,每服一至二錢
,日一二次)。功能主治:《外科全生集·新增馬氏試驗(yàn)秘方》之白金丸功能豁痰開竅
。主治喉風(fēng)
、乳蛾,及痰阻心竅而致的癲癇發(fā)狂
,煩躁不安
,神志不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夺t(yī)方集解》方之白金丸:組成:白礬三兩
,郁金七兩。制法:薄荷糊丸
。功能主治:《醫(yī)方集解》方之白金丸功能化痰開竅
。治痰血迷心之癲狂
。《醫(yī)方考》卷五引《普濟(jì)本事方》之白金丸:別名:郁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