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清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清肝明目吃什么水果蔬菜清肝明目的中藥有哪些清肝明目的茶飲有哪些清肝明目的食譜推薦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很多人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的面對著電子設(shè)備工作,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的狀態(tài)下,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長此以往的話,會導(dǎo)致視力下降。所以大家平時需要注意清肝明目。一些我們常吃的食物有著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試試。
清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應(yīng)該多選食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多選食動物肝臟、腎臟、牛奶、奶油、蛋黃、并多選食能轉(zhuǎn)換成維生素A的綠葉菜、胡蘿卜、各種新鮮水果。
應(yīng)該多選食含維生素B1的食物。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肝、腎、瘦豬肉、蛋黃、粗米、粗面、黃豆、芝麻、大麥、小麥、牛奶、黃鱔、蕎麥、谷胚、麥芽、栗子、豌豆、綠色葉菜等。
清肝明目吃什么水果蔬菜
1、草莓:草莓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其維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出3倍,另外還含有鈣、鐵、鋅、磷等礦物質(zhì),屬于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高檔水果,常吃草莓可以幫助消化,鞏固齒齦,清新口氣、滋潤喉嚨等,加上豐富的胡蘿卜素含量,草莓還有明目清肝的作用。
2、胡蘿卜:常吃胡蘿卜,一是清肝明目,可治療夜盲癥。二是利膈寬腸。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這種胡蘿卜素的分子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于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后,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nèi)經(jīng)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
3、豌豆尖:豌豆尖有清肝明目的食療功效,它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葉黃素,對保護視神經(jīng)、改善視力非常有益。其中高含量的胡蘿卜素,還可以保護上皮細胞完整、預(yù)防炎癥、提高免疫力。尤其適合經(jīng)常熬夜用眼、眼睛疲勞干澀、視力模糊的朋友。同時,它含有大量的鎂以及葉綠素,有助于排出體內(nèi)毒素,保護肝臟。
4、桑葚:桑葚被稱為“民間圣果”,因為其味美多汁,而且功效多樣而深受人們喜愛。中醫(yī)上說桑葚屬于微寒的水果,具有健脾補腎、滋陰養(yǎng)血、安神助眠、清肝明目等多種功效。同時,桑葚的營養(yǎng)價值也非常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以及胡蘿卜素。女性經(jīng)常吃不僅可以補腎滋陰,還能養(yǎng)顏抗衰老。
清肝明目的中藥有哪些
枸杞子
中藥枸杞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以及豐富的胡蘿卜素,維他命B1、B2、C,鈣、鐵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yǎng)。枸杞子平補肝腎、明目,平日可拿來泡茶最為實用。同類補藥還有菟絲子、女貞子。
決明子
決明子也具有清肝明目及潤腸的養(yǎng)生功效,能改善眼睛腫痛、紅赤多淚,防止視力減弱。不過注意的是:你要是有泄瀉、畏寒肢冷等陽虛癥狀最好不用,因為它屬于清肝明目之品,性寒,而且它還具有減肥功效。
桑葉
桑葉具有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等保健養(yǎng)生功效。且有風(fēng)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的祛病作用。
金銀花
金銀花有廣譜抗菌、清熱解毒等祛病養(yǎng)生功效,治療感冒、頭痛、目赤、耳聾等癥狀。金銀花和菊花一起泡茶,清熱明目效果也不錯。
清肝明目的茶飲有哪些
1、枸杞菊花決明子茶
配方:枸杞子5克、菊花5克、決明子5克。枸杞子、菊花、決明子適量,滾水沖泡服用。
功效:具有養(yǎng)肝明目、肝胃積熱的功效。常用于眼睛干澀、頭暈、口干口苦、血虛有肝熱的患者。
2、山楂金銀菊茶
配方:生山楂5g、金銀花2g、菊花3g。沸水沖泡、泡淡為止。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涼散風(fēng)熱,菊花有散風(fēng)清熱,平肝明目的作用,用于風(fēng)熱感冒、頭痛眩暈等,這個配方不僅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還能起到化淤消脂,健腦明目的功效,頭昏腦脹時喝上一杯效果會非常不錯。
3、枸杞薏米茶
配方: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zhì),用清水淘凈并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guān)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仁枸杞茶養(yǎng)肝明目又利水祛濕,宜在春季養(yǎng)生飲用。
4、桑葉枸杞茶
配方:桑葉6克、枸杞12克、綠茶3克。將上述三味原料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悶泡五分鐘后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潤肺,且養(yǎng)肝明目的保健茶。桑葉,有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枸杞,有扶陰固本、補精益氣的功效。
清肝明目的食譜推薦
薺菜豆腐湯
材料:嫩豆腐200克,薺菜100克,胡蘿卜、水發(fā)香菇、竹筍、水面筋各25克及調(diào)料適量。
做法:嫩豆腐、水發(fā)香菇、竹筍、水面筋分別切成小丁。薺菜去雜,洗凈,切成細末。胡蘿卜洗凈,入沸水鍋中焯熟,撈出晾涼,切小丁。炒鍋置火上,加油燒至七成熱,加入豆腐丁、香菇丁、胡蘿卜丁、筍丁、面筋、薺菜末、生姜末、精鹽及素鮮湯,燒沸后加入味精,用濕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出鍋裝入湯碗,即成。
西蘭花炒蝦仁
材料:蝦仁8只、西蘭花1棵、食鹽少許、生抽5毫升、淀粉2克、蒜1瓣、植物油適量。
做法:將西蘭花去掉粗莖,擇成小朵;蝦仁用生抽、淀粉腌一下,大蒜切碎;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燒開后加入少許鹽,將西蘭花放入,熟透后撈出;鍋中倒入少許油,下蒜末和蝦仁翻炒變色后,放入西蘭花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紅花菜燴青豆
材料:嫩紅花菜200克,聽裝青豆150克,蔥白25克,雞油、鹽、味精、高湯、水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嫩紅花菜洗凈,切成段,投入沸水鍋中焯水后,撈起用清水漂,瀝干水;鍋內(nèi)放入雞油燒熱,下蔥白丁、青豆、鹽,炒幾下,加入高湯燒入味,放入嫩紅花菜,再放味精、水淀粉收汁,起鍋即成。
上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了有關(guān)清肝明目的一些食物、食譜,對于那些經(jīng)常面對著電子設(shè)備的人群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這些食物類型比較多,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來吃,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護自己的雙眼。
對于眼睛的保護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也會通過一些食補的方式,緩解眼睛的疲勞,明目眼睛,那么明目吃什們效果好呢?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健康飲食一起來看看吧!
明目吃什么效果好
紅花菜
對于紅花菜大家是比較陌生的,其實紅花菜別名碎米薺、紫云英,產(chǎn)于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清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效。
決明子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能。決明子對女性而言,每晚晚餐后可喝決明子茶,以達消除油脂、讓小腹變平坦的功效。用決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種很好的清涼飲料,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風(fēng)熱,又能益腎補精、潤腸通便。
西蘭花
西蘭花含有的植物營養(yǎng)素、黃酮類化合物、類胡蘿卜素、蘿卜硫素和吲哚,能綜合幫助肝臟化解各類化學(xué)毒素和致癌物。此外,花椰菜、球芽甘藍、白蘿卜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都有護肝的特性。
菊花
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zhì)。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dǎo)致的雙眼干澀有較好的療效,經(jīng)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眼睛不干澀,不近視,就如人稱的明目貝齒了。
薺菜
薺菜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腫之功效?!睹t(yī)別錄》言其“主利肝氣,和中”;《食經(jīng)》言其“補心脾”;《陸川本草》言其“消腫解毒,治瘡癤,赤眼”。薺菜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鈣、鐵含量也較高。
桑葉
桑葉具有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等保健養(yǎng)生功效。且有風(fēng)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的祛病作用。
枸杞
枸杞是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會遇到的一種食物,其實枸杞的明目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的,它不僅有明目的效果,枸杞還有降低血壓、血脂和血糖的作用,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肝臟,抑制脂肪肝,促進肝細胞再生。枸杞頭也有同樣的功效。
分類:生活 >> 美食/烹飪
解析:
清肝明目食療方-銀杞明目湯
〖 來 源 〗: 民間經(jīng)驗方
〖 原 料 〗: 銀耳15克,枸杞15克,雞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鹽各適量。
〖 制 作 〗: 1.將雞肝洗凈,切成薄片,放入碗內(nèi),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鹽拌勻待用。 2.銀耳洗凈,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擇去花蒂,洗凈,放入盤中;枸杞洗凈待用。 3.將鍋置火上,放入清湯,加入料酒,姜汁,食鹽和味精,隨即下入銀耳,雞肝,枸杞燒沸,撇去浮沫,待雞肝剛熟,裝入碗內(nèi),將茉莉花撒入碗內(nèi)即成。
〖 用 法 〗: 每日二次。佐餐食。
〖 功 效 〗: 補且益腎,明目美顏。適用于陰虛所致的視物模糊、兩眼昏花,面色憔悴等。
附:其他相關(guān)食療方
1、夜明砂蒸豬肝:夜明砂10-15克,研細末水煎后去藥渣,藥液與鮮豬肝250克左右同放碗內(nèi),置于鍋內(nèi)隔水蒸熟,每日或隔日食用一次。有清肝明目,消疳積作用。適用于夜盲癥,視力模糊,小兒麻疹病后之角膜軟化癥,內(nèi)外障翳等癥。
2、朱砂蒸雞肝:雞肝1~2具,與朱砂2克拌勻,蒸熟食用。有益氣養(yǎng)肝,寧神明目作用。適用于肝虛目暗,視力減退,夜盲,小兒疳眼,眼角膜軟化等癥。
明目枕
【來源】《外科壽世方》
【組成】決明子、菊花、蕎麥皮、綠豆皮、黑豆皮。
【功效】疏風(fēng)清熱,明目。
【制備】以上諸藥混合作枕。
【用法】代枕使用。
【說明】本方代枕使用,有清熱明目之能。久用善治肝經(jīng)風(fēng)熱目翳或肝火目痛,青盲雀目等癥。方中諸藥有疏散風(fēng)熱,清肝泄火,明目退翳之能,且氣味清香,質(zhì)地松軟,簡便實用,久用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明目令發(fā)不落方
【來源】《外臺秘要》
【組成】槐子適量。
【功效】明目駐顏。
【制備】10月上巳日,收槐實,置新凈甕中,以盆密封甕口,20天后啟封,洗去皮肉取槐子。
【用法】第1目服1枚,第2日起服2枚,滿10日再從第1日量起服。
【說明】本方為戰(zhàn)國時期名醫(yī)扁鵲流傳下來的驗方。方中槐子、槐實,系豆科植物槐的種子、果實。《本經(jīng)逢原》云:“其角中核子,專主明目。久服須發(fā)不白,益腎之功可知”?!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主治“五內(nèi)邪氣熱”?!夺t(yī)林纂要》調(diào)其“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本方用其清熱堅陰,而有明目駐顏,令發(fā)不落的功效。
撥云散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羌活、防風(fēng)、柴胡、炙甘草各30克。
【功效】散風(fēng)疏肝,明目退翳。
【制備】上四味共為細末,每服 6克,水煎。
【用法】口服。食后薄荷茶水或菊花湯調(diào)下,每日1劑。
【說明】本方主治男子婦人風(fēng)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眶癢赤痛等癥。方中取羌活、防風(fēng)散風(fēng)通絡(luò)明目;柴胡辛苦微寒,疏散風(fēng)熱,《綱目》謂治:“目昏,赤痛障翳”;炙甘草解百毒,緩急止痛。再配以薄荷增強柴胡等散風(fēng)清熱,疏肝明目之功,或配菊花更取疏散風(fēng)熱,清肝瀉火益陰明目之效。諸藥合用,重在散風(fēng)邪,兼有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功,共奏明目退翳之效。
枸杞丸
【來源】《楊氏家藏方》
【組成】巴戟天(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120克,肉蓯蓉60克,菊花150克。
【功效】補益肝腎,養(yǎng)陰明目。
【制備〕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食前,鹽酒送下。
【說明】本方主治肝腎不足,目暗不明。方用枸杞 、甘菊花補益肝腎,養(yǎng)陰益精,滋水明目;佐以巴戟天、肉蓯蓉補腎助陽,益情生血,取陽生陰長之意;五味子滋腎益精,明目安神,秘澀精氣。諸藥合用,調(diào)補肝腎,養(yǎng)陰明目,共收佳效。
清目養(yǎng)陰洗眼方
【來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組成】菊花、桑葉、生地、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4.5克。
【功效】疏風(fēng)清肝,養(yǎng)陰明目。
【制備】加水適量煎煮。
【用法】煎煮諸藥時,以蒸汽薰目。再濾渣取汁洗目。
【說明】本方外洗,用治肝經(jīng)風(fēng)熱,肝陽上亢,目赤多翳,羞明多淚等癥。方中甘菊、霜桑葉長于疏散肺、肝二經(jīng)風(fēng)熱,養(yǎng)肝益陰而有明目的功效;薄荷發(fā)散風(fēng)熱,清利頭目,疏肝解郁,助桑、菊疏散之功;羚羊角、夏枯草清肝火,解血熱,散結(jié)滯;生地養(yǎng)陰生津,清熱涼血,諸藥共用,用薰洗眼部,藥效發(fā)揮直接有力,合收明目退翳之功。
羚羊角湯
【來源】《醫(yī)方類聚》
【組成】羚羊角、防風(fēng)、赤茯苓、人參、五味子、知母、茺蔚子、黃芪各30克。
【功效】平肝息風(fēng),養(yǎng)血明目,行滯通絡(luò)。
【制備】上藥粗搗篩,每服取1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大半碗,去滓取汁。
【用法】臨睡前服,每日10克。
【說明】本方主治臟腑虧虛,風(fēng)邪偏中,牽扯目睛所致目偏視癥。方中羚羊角清肝明目,息風(fēng)定痙,散風(fēng),牽目系;伍以防風(fēng),既散外風(fēng),又息內(nèi)風(fēng),能增強祛風(fēng)之力;伍以茺蔚子能增強養(yǎng)血益精,涼肝明目之。再以五昧子滋腎生津液,知母清熱養(yǎng)陰,以使陰生血旺而風(fēng)息;赤茯苓則能清熱利濕,健脾益氣,斡運中,以助諸藥清上滋下;人參大補元氣,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安和五臟;黃芪補氣升陽,生血行滯,祛瘀通,諸藥共用,同奏平肝息風(fēng)養(yǎng)血明目,行滯通絡(luò)之功。
菊花延齡膏
【來源】《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組成】鮮白菊花瓣 500克,煉蜜 250克。
【功效】平肝明目。
【制備】將鮮白菊花瓣加入適量水煎煮,共煎煮3次,去渣,合藥液慢火濃縮,加入煉蜜收膏。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5克。
【說明】本方久用主治老年頭昏、目暗以及頭痛目赤的高血壓癥。方用白菊花清熱平肝,養(yǎng)陰明目,并與蜜同用,以潤燥養(yǎng)陰,清火解毒。兩藥合用,煉為膏滋,味美力緩,久用尚有清潤五臟、通便安神作用,為食療常用方劑。
八制茯苓丸
【來源】《醫(yī)部全錄》
【組成】茯芩1250克(去皮,碎如棗大)。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明目烏發(fā)。
【制備】將茯芩分為八份,一份同黃芪180克切絲,水6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肉蓯蓉120克,酒洗,水6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人參18克,水5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秋石120克,水2盅化開,煮汁干為度;一份同枸杞18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破故紙15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為度;一份同人乳250克,煮汁干為度;一份同何首烏250克,黑豆1升,水3升浸,春、秋2日,夏1日,冬3日,煮汁干為度。再將制過茯芩搗篩為未,煮熟為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日早晚淡鹽湯服40~50丸。
【說明】本方用治肝腎不足、氣血虧耗、髓??仗?、早衰早老、須發(fā)早白、目暗不明等癥。方用茯芩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取其甘、淡、平之性,平補五臟,緩而不峻,且補中有利,可使補而不壅。再用八味藥物分別制過,以增強藥力:用黃芪,增其補氣升提之力;再以酒洗肉蓯蓉,益其壯陽溫潤之功;用人參大補元氣,安神增智;秋石滋陰降火,以使明生火降;用枸枯培補肝腎,明目強筋;破故紙溫腎逐冷,秘澀精氣;用人乳益氣血,補腦髓;何首烏、黑豆補肝腎,益流血,烏發(fā)明目。諸藥合力,使氣、血、陰、陽,五臟六腑,均得補益,則目明耳聰,齒牢體健,益壽延年。
沉香鹿茸丸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沉香30克,炮附子120克,巴戟天(去心)60克,鹿茸(酒浸、炙)90克,熟干地黃(酒灑、蒸、焙)180克,菟絲子(酒浸、研、焙)150克,麝香4.5克。
【功效】養(yǎng)真氣,益精髓,明視聽。
【制備】先將沉香等6味研細末,再入麝香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40~50丸,空腹好酒或鹽湯送下。
【說明】本方用治真氣不足、下元冷憊、面無精光、唇口干燥、目暗耳鳴、陰囊濕癢等。方用鹿茸、炮附子、菟絲子、巴戟天補腎命,溫元陽,益精血;再以熟干地黃補腎滋陰,填精生髓,以陰配陽,陽生陰長。引以沉香,納氣補腎,麝香開竅通閉。諸藥合用,養(yǎng)真氣,益精髓,明視聽,通諸竅,用治真氣不足諸癥。
【養(yǎng)血明目酒】
配方: 熟地、制首烏、丹參各10克,低度白酒250毫升。
制法: 將熟地、首烏、丹參浸泡于低度白酒中,蓋上瓶蓋,放置2個月即可。
功效: 滋陰補腎,養(yǎng)血明目。
用法: 每日1小杯,可經(jīng)常食用。
【太子參青葙豬肝】
配方: 青葙子10克,太子參10克,豬肝200克。
制法: 先將豬肝切片,與太子參、青葙子、生姜、料酒、鹽、蔥末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煮沸,再改文火煎20分鐘,加蔥花等調(diào)味。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
用法: 清肝明目。
【枸杞菊花粥】
配方: 枸杞子15克,白菊花4克,糯米150克。
制法: 將枸杞子、白菊花切碎,與糯米一同加水放置30分鐘后,再用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補肝明目。
用法: 早晚分食。
【枸杞炒豬肝】
配方: 枸杞子15克,豬肝200克。
制法: 將豬肝切成薄片,用料酒、蔥、姜汁和鹽腌漬10分鐘,加入枸杞子、醬油、味精、生粉和油,拌勻,放于盤內(nèi),在微波爐內(nèi)高功率轉(zhuǎn)4分鐘,中途翻拌兩次。
功效: 補益肝腎,養(yǎng)血明目。
用法: 佐餐食用。
【烏梅生地綠豆糕】
配方: 烏梅50克,生地30克,綠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 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有,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細,與烏梅拌勻。綠豆用沸水燙后,放在淘籮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將綠豆放在缽內(nèi),加清水上蒸籠蒸3小時,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篩上擦成綠豆沙。將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襯以白紙一張,先放一半綠豆沙,鋪均勻,撤上烏梅、生地,中間鋪一層豆沙,再將其余的綠豆沙鋪上,撳結(jié)實,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塊。
功效: 滋陰清熱,解毒斂瘡。
用法: 作點心吃。
【生地青梅飲】
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 將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適量,同煮20分鐘,去渣取汁。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降火斂瘡。
用法: 每日1劑,分2~3次飲服,可連用數(shù)日。
【生地蓮心湯】
配方: 生地9克,蓮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
用法: 每日1劑,連用數(shù)日。
【蓮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15克,甘草2克,綠茶葉5克。
制法: 將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內(nèi),沖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泄熱。
用法: 代茶頻飲。
【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 淡竹葉10克,通草誣克,甘草1.5克,綠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淡竹葉、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與綠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熱瀉火,解毒斂瘡。
用法: 早晚分食。
【鮮藕蘿卜飲】
配方: 生蘿卜數(shù)個,鮮藕500克。
制法: 上二者搗爛絞取汁液。
功效: 清熱除煩,生津止渴。
用法: 含漱。每天數(shù)次,連用3日。
【蓮心梔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心3克,梔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諸物加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天1劑,代茶頻飲,可連用3劑。
【地芩竹葉飲】
配方: 生地15克,黃芩9克,淡竹葉15克,白糖適量。
制法: 前三味加水煎取湯汁,調(diào)入白糖。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飲用,或代茶頻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75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行氣疏肝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