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人的睡眠都不足,對于睡眠不足的人來說,他們都會選擇補覺,要補覺的話,那么就需要選擇好時間段。因為工作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時間往往并不那么充裕,所以很多人比較會選擇在中午或者周末,這確實是補覺的恰當時間。
中午補覺
每天在午飯后可以睡半小時左右,時間不需要太長,只要保證睡著就可以很好地補充睡眠,質量好于晚上多睡1個小時。
周末補覺
在周末睡上一覺的話,是很多上班族的愿望,因為往往在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休息的時間不夠充足,到了周末肯定會賴在床上不肯起。周末睡覺確實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周末睡懶覺不會起到補償睡眠的作用,而往往會使人在周一時感覺更加疲憊。這是因為睡覺時間沒有相對固定,打亂了此前身體內的生物鐘。
周末補覺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掌握好時間,睡眠時間掌握在10個小時以內,且最好是在晚上12點之前到第二天10點前,保證睡覺時,精神完全放松。有些人周末睡覺,上午一睡到中午,中午一睡到晚飯,弄得頭暈腦漲,反而會適得其反,會使自己的睡眠規(guī)律受到影響。周末有效的補覺方法其實是比工作日時早睡一點,而起床時間應與平時一樣,這樣身體就能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這種方法甚至對失眠也有作用。不過,補覺只限于短時間睡眠缺乏,如果持續(xù)數十天睡眠不夠,會使身體處于負疲憊狀態(tài),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補不回來的。
如果想要補覺的話,那么可以選擇在中午或者周末。要知道人的睡眠不足,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時,一定要注重補覺。如果長期睡眠不足,疲勞過度,那么就容易引起一些病癥的出現,嚴重影響到自身的健康狀況,希望大家能夠加以重視。
睡覺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除了通過食物來補充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和能量以外,還必須通過睡覺來補充我們身體的能量,而我們人類每個年齡段的最佳睡覺時間都是不同的。那么人類最佳睡眠時間是什么時候?不同年齡的人應該怎么睡覺?
一、人類最佳睡眠時間
1、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時
如果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話,建議每天晚上要在12點之前就睡覺。另外,晚上的睡眠時間控制在5.5-7小時就足夠了。
阿爾茨海默氏癥協(xié)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以內的老人,大腦衰老可推遲2年。而長期睡眠超過7小時或睡眠不足都會導致注意力變差,甚至出現老年癡呆,增加早亡風險。
建議:老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是多夢和失眠。多夢是由于老人腦功能退化;失眠多因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所致,褪黑素是體內決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郭兮恒郭教授建議那些晚上睡眠質量不太好的老人,應該要養(yǎng)成午休的好習慣,并且午休的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否則,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中血流量相對減少,體內代謝減慢,易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2、30~60歲成年人:每天睡7小時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時睡眠時間,婦女需要7.5小時左右,并應保證晚上10點到早晨5點的“優(yōu)質睡眠時間”。
因為人在此時易達到深睡眠狀態(tài),有助于緩解疲勞。芬蘭一項針對2.1萬名成年人進行的22年跟蹤研究發(fā)現,睡眠不到7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與腦力減退,或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有關。郭兮恒提醒,除盡可能緩解壓力外,還可以在就寢環(huán)境上下點工夫,如減小噪音、通風換氣、適當遮光等,并選擇10~15厘米高、軟硬適中的枕頭。仍然睡不夠的人,也可以通過午休1小時的方式補覺。
3、13~29歲青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
在這個時間段里面的青少年朋友們是必須要每天睡足8小時的,而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則。必須得要保證夜里面有3小時左右的時間是進入到深睡眠的狀態(tài)。
平常應保證最晚24點上床、早6點起床,周末也盡量不睡懶覺。因為睡覺時間過長,會打亂人體生物鐘,導致精神不振,影響記憶力,并且會錯過早餐,造成飲食紊亂等。建議:年輕人多習慣熬夜,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第二天的精神狀態(tài),且易使皮膚受損,出現暗瘡、粉刺、黃褐斑等問題。
長期熬夜還會影響內分泌,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都會找上門,更會出現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精神癥狀。因此,年輕人最重要是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時不要吃東西,中午小睡半小時,對身體更有益。
4、4~12歲兒童:每天睡10~12小時
4~10歲的兒童每天睡12個小時是必要的,每晚8點左右上床,中午盡可能小睡一會兒。年齡再大一些的兒童睡10小時,甚至8小時就足夠了。首都兒科研究所兒??聘敝魅吾t(yī)師李海鷹告訴記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僅會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還會影響生長發(fā)育。
但她提醒,睡覺時間也不能過長,若超過12小時,可能會導致肥胖。建議:兒童基本沒有睡眠障礙,只要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就行。睡前不要吃東西,臥室不要有過亮的燈或較刺激的音樂;最好與孩子一起定個時間表,督促他們按時睡;睡前讓孩子做些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整理床鋪等,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在對孩子暗示“該睡覺了”。
5、1~3歲幼兒:每晚12小時,白天兩三個小時
幼兒每天夜里要保證12小時睡眠,白天還需再補兩三個小時。具體的睡眠時間,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睡眠節(jié)律而定,比如有些寶寶習慣在接近中午時和下午晚些時候各睡一覺。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容易因玩得太興奮而影響睡眠。有時候,他們進入了睡眠狀態(tài),腦子卻還在活動;睡著了,還常磨牙、踢被、尿床等。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大腦和身體發(fā)育。因此,建議父母在寶寶睡前1小時先給他們洗個溫水澡,放松全身;講個小故事或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等,也有助入眠。
6、1歲以下嬰兒:每天16小時
1歲以下嬰兒需要的睡眠時間最多,大概每天16小時。睡眠是小月齡嬰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段,因此,睡眠時間必須要保證。建議:嬰兒的睡眠問題大多是由于缺鈣、白天受驚嚇、消化功能紊亂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為白天睡覺過多。對此,家長應注意給孩子補鈣,科學喂養(yǎng);還需盡量保證嬰兒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間頻繁喂奶或換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為小月齡寶寶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二、睡眠小建議
1、跟著太陽同起落:盡可能地在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或在起床時點一盞很亮的燈。明亮的光線會讓人體生物鐘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每天在晨光中曬上一小時,你會覺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著。
2、別躺在床上干瞪眼:如果你躺著實在睡不著的話,也別在床上干熬著。起來到別的地方做做放松的事,看看書報,聽聽音樂甚至看看電視,直到你覺得疲倦為止,只是要避免讓自己太過于興奮。干躺在床上的焦急感,往往會讓你更難睡好。
3、調整一下室溫:把室溫調整到舒服的狀態(tài),太熱或太冷的房間,都會讓你的身體緊張,從而更難入睡。
以上介紹了最佳的睡眠時間和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怎么睡覺,朋友們都記住了嗎!
我們的睡眠是有周期性的。從科學上來說,一個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主要是分為快速眼動和非快速眼動期。這兩個睡眠周期交互講題形成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如此循環(huán)。
在平時,說得最多的應該就是深度睡眠和淺睡眠。其實,所謂的深度睡眠就是指非快速眼動期的第三期和第四期。當我們處于深度睡眠時,如果被叫醒起床,那么就會感到很疲乏,昏昏欲睡。
對一個正常的 健康 成人來說,每晚的深度睡眠時間大約是在2個小時左右。如果經常熬夜晚睡,早上又早起,導致長期晚上都睡不夠2個小時,那對人身體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那么,睡眠不足的話,能不能補回來呢?
實際上并不能。雖然我們發(fā)現,在連續(xù)兩三天熬夜晚睡后,然后挑個休息天拼命補覺,比如睡半天一天的,也可以緩解一些疲勞。但這對身體并沒有好處。
有一項有關睡眠的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是18-39歲的 健康 成年人。一組在2周內限制睡眠時間低于5小時并在周末補覺,而另一組則是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其他飲食、環(huán)境等條件都相同。最后發(fā)現,睡眠限制組成員的身體代謝情況反而變差,身體胰島素敏感性也降低了13個百分點。
那么,我們每天在什么時間睡覺比較好呢?
一般而言,我們在每天晚上11點之前入睡是比較好的一個睡眠點。肝臟在夜間11點前開始排毒,然后進行全身毒素的運轉和排泄。
如果超過夜間11點后還沒有入睡,不僅容易造成第二天精力不佳,還會出現各種皮膚問題。常年熬夜通宵的人,每天睡眠時間達不到6個小時的群體,罹患心腦血管病的幾率是其他正常人的2倍以上。
但有兩種人,早睡和晚睡則是生理因素決定的
第一種人,也叫做“百靈鳥”。有一種叫做睡眠覺醒時相提前障礙的疾病。有這種病的人,當到了下午6點或者8點就需要入睡,而往往在凌晨3點左右就會醒來。這種人習慣了早睡早起,在生理上無法熬夜。
第二種人,也被叫做是“貓頭鷹”。這種人和“百靈鳥”的人體生物鐘截然不同。這類人之所以成為“夜貓子”,其實是存在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
一般人在夜間的9-11點比較大可能地會產生困意,但這類人的困意產生相對要晚了3-4個小時。也就是說,這類人差不多要到凌晨兩三點才有困意,這類人通常在夜間工作的效率比較高。
總結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并不存在以上說的這2類疾病,那么建議是在晚上的10點左右最好就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因為個人原因還是工作原因而導致的晚睡,都不應該長時間地持續(xù)。尤其是對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應該早睡,才不會加重心臟負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90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如何才能夠養(yǎng)成易瘦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