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氣虛體質的食療調理方法(?五款補氣養(yǎng)虛食療)
祝由網(wǎng)
2023-07-01 06:14:13
陰虛體質是一種常見的體質
,很容易導致氣血虛弱啊或者是腎虛啊,上火等等的一些問題
,吃什么可以調理呢
,其實很多的食物都有養(yǎng)生的作用和效果。如果你有陰虛的體質
,下面的這些食療的方法就是不錯的選擇了
,可以有調理的作用
,大家來看看這些介紹吧
。
小編下面介紹三款可以補虛的食療方法
,可以有提高體質的作用,對于出現(xiàn)的腎虛啊或者是氣血虛弱導致的一些陰虛火旺的情況有改善的作用,枸杞
,豬心
,核桃,人參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來看看吧
。

【枸杞豬心】
配方:枸杞子10克,鮮豬心1個
。
制法:將豬心和枸杞子一起文火煮1小時左右
,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補腎納氣
。
用法:佐餐食用
。
【核桃人參飲】
配方:核桃仁20克
,人參6克
,生姜3片,冰糖少許
。
制法:將核桃肉
、人參、生姜加水適量一同煎煮
,取汁200毫升
,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溫腎納氣
,止咳化痰
。
用法:不拘時飲用。
【柚子雞】
配方:柚子1~2個
,雄雞1只(約1000克)
。
制法:將柚子肉放人洗凈的雞腹內,然后將雞放入搪瓷鍋中
,加入清水1500毫升及適量蔥
、姜、黃酒
、鹽
,再將搪瓷鍋放入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
。
功效:補益脾腎
,化痰止咳。
用法:每2周1次
,連服3次
,佐餐食用。
【冰糖麻雀】
配方:麻雀2只,冰糖15~20克
。
制法:麻雀洗凈放入碗中
,加冰糖及60~100毫升清水,隔水燉熟即可
。
功效:益氣溫腎
,宣肺止咳。
用法:每日1次
,早晚均可食用
。5~7日為1個療程。
上面介紹了幾款可以緩解陰虛體質的食譜
,大家可以試試
,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同時也可以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對于健脾胃補虛勞有幫助
,而且還可以有提高體質的作用,這些食療方法可以試試
,可以有緩解陰虛氣虛的效果
。
?五款補氣養(yǎng)虛食療
導讀: 氣虛是衰老的前兆,那么呢?的表現(xiàn)有哪些?接下來我推薦5個氣虛
,并且告訴你
,快去看看。
5法 和氣虛說NO
對于者
,飲食的方法進行調養(yǎng)
。一般來說,應選擇的食品
,如小米
、粳米、糯米
、莜麥
、扁豆、菜花
、胡蘿卜
、香菇、豆腐
、馬鈴薯
。
體質虛弱的人并不少見,尤其是人進入老年后
,身體漸趨虛弱
,氣虛就更為多見,這也是一種衰老的表現(xiàn)。
中醫(yī)認為
,虛弱體質分為幾種類型
,就是其中的一種。它主要是指人體的生理功能處于不良狀態(tài)
,體力和精力都明顯缺乏
,稍微活動一下或工作、就有疲勞及不適的感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代醫(yī)學將這種情況歸于亞健康范疇
。氣虛體質的人身體免疫能力和抵抗的能力明顯低于身體健康的人,往往少氣懶言
、語聲低微
、乏力疲倦、常出虛汗
,動則更甚
,可見舌淡苔白、脈虛弱等
。
對于氣虛體質者
,飲食的方法進行調養(yǎng)。一般來說
,應選擇的食品,如小米
、粳米
、糯米
、莜麥
、扁豆、菜花
、胡蘿卜
、香菇
、豆腐、馬鈴薯
、紅薯
、牛肉、兔肉
、豬肚
、雞肉、雞蛋
、鰱魚
、黃魚、比目魚等。這些食物有很好的健脾益氣的作用
,但食用的量不可過多
,要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進餐,也可以配合藥膳
,效果會更好
。
1 金沙玉米粥
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
,紅沙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
,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后
,再用小火煮至軟熟
,加入糖再煮5分鐘即可。因為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劑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
,所以
,此粥對氣虛體弱者強身健體有好處。
2 山藥桂圓粥
山藥100克
,桂圓肉15克
,荔枝肉3個,五味子3克
,白糖適量
。把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將山藥片
、桂圓
、荔枝肉、五味子同煮
,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
。此粥可補中益氣、益肺固精
、壯筋強骨
、生長肌肉。山藥中含有淀粉酶等營養(yǎng)成分
,對氣虛體質者頗有益處
。
3 茯苓粥
粳米100克,茯苓末30克
,煮粥
。茯苓粥有健脾安神之功效,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
4 人參大棗粥
人參6克
,大棗5枚
,大米60克加水熬成粥。在制作時
,大棗應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時誤吞而發(fā)生意外)與人參同煮
。經(jīng)常食用此粥可補中益氣,尤其適合脾胃虛諸癥
,是很好的藥膳
。
5 什錦麥胚餅
葡萄干20克,龍眼肉10克
,花生仁10克
,大棗10枚,麥胚粉100克
,白糖(或紅糖)20克
。葡萄干洗凈,與龍眼肉一起切碎
,花生仁炒熟
,大棗洗凈去核,上述兩種食物同樣切碎
,將麥胚粉用開水稍燙
,加入上述原料后,揉合均勻
,制成薄餅
,烙熟。此餅具有益氣
、養(yǎng)血
、安神、提神的功效
,經(jīng)常適量食用,對氣虛體質者有益處
。
在過程中
,患者還可進行一些健身活動以配合治療,如太極拳
、太極劍
、散步、等
,適量用之
,可以起到固腎氣、壯筋骨的效果
。
16個補氣食材 幫你告別氣虛
粳米
性平
,味甘
,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
,唐代食醫(y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
,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
,他說:貧人患虛癥
,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
牛肉
性平
,味甘,有益氣血
、補脾胃
、強筋骨的作用。名醫(y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
,養(yǎng)脾胃
。《韓氏醫(yī)通》還說:黃牛肉
,補氣
,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
,尤為顯著
,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性溫
,味咸
,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度杖A子本草》云:補胃氣,壯陽
,暖腰膝
,補虛勞,益氣力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夺t(y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
,固腎氣
。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雞肉
性溫
,味甘
,有溫中
、益氣、補精
、養(yǎng)血的功效
。無論氣虛、血虛
、腎虛
,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
,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
,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鰱魚
性溫
,味甘
,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李時珍在《》中說:鰱魚溫中益氣
。清代食醫(y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
,補氣,澤膚
。故氣虛者宜食
。
鱔魚
性溫,味甘
,有補虛損
、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
,氣虛者宜常食之
。《千金·食治》就曾說它主少氣吸吸
,足不能立地
。《本草衍義補遺》亦云:黃鱔善補氣
。
鱖魚
俗稱桂魚
。可以補氣血
,益脾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度杖A子本草》云:鱖魚益氣
。《開寶本草》認為益氣力
,令人肥健
。尤以氣虛兼脾虛者最宜
。
大棗
性溫,味甘
,為常食之物
,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yī)家常用之于氣虛人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秳e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
。唐代食醫(y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
,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
。所以
,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櫻桃
性溫
,味甘
,既能補氣補血,又能補脾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崮媳静荨分杏涊d:櫻桃治一切虛癥,能大補元氣
。
葡萄
性平
,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
,除有益氣作用外
,古代醫(y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
、強筋骨的作用
。如《本經(jīng)》說它益氣倍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兜崮媳静荨氛J為葡萄大補氣血
。《隨息居飲》亦記載:補氣
,滋腎液
,益肝陰,強筋骨
。所以
,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
,皆宜食之
。
花生
性平
,味甘?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兜崮媳静輬D說》稱花生補中益氣
,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
,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
,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山藥
為補氣食品
,凡氣虛體質或久氣虛者
,宜常食之,最為有益
。山藥可以補肺氣
,補脾氣,氣
,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
,都常用到它。
燕窩
性平
,味甘
,有益氣補虛、養(yǎng)陰補肺的作用
,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
。《本草再新》曾說它大補元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妒澄镆思伞芬灿醒喔C壯陽益氣的記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讹嬍潮驿洝分羞€指出:燕窩
,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
,及一切虛在氣分者宜之
,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
,服之最佳
。
人參
性溫,味甘微苦
,為中醫(yī)最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
,也是眾人皆知的補氣食物,它能大補元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端幮哉摗分姓f它補五臟氣不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夺t(yī)學啟源》還認為
,人參治脾胃及肺氣促,短氣
、少氣
,補元氣。氣虛者食用人參
,頗有功效
,對氣虛兼有陽虛或脾虛或肺虛者,食之更宜
。同樣的道理
,黨參和太子參也有人參相同的作用,也適宜氣虛體質服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亦云:能補助氣分,并能補益血分
。故氣虛者宜食
。由于西洋參性偏涼,且有養(yǎng)肺陰和降虛火作用
,所以
,對氣虛而兼有肺陰不足者更為適宜。
黃芪
性微溫
,味甘
,也是中醫(yī)極為常用的補氣中藥,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
。不少醫(yī)書都稱黃芪補一身之氣
。《本草求真》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
,是以有耆之稱
。根據(jù)醫(yī)家習慣,黃芪常與黨參或太子參或人參同服
,則補氣之力愈佳
,氣虛體質食之更宜。
紫河車
性溫
,味甘咸
,是筆者最常用的補氣之物,它有著顯著而有力的補氣強壯作用。明代醫(yī)家吳球說它益氣補精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侗静菰傩隆氛J為它能大補元氣。凡氣虛體質者
,經(jīng)常少少服食
,確有卓著的補氣效果。
此外
,氣虛者還宜食用糯米
、粟米、玉米
、青稞
、蕃薯、南瓜
、白扁豆
、黃豆、牛肚
、烏骨雞
、鵝肉、兔肉
、鵪鶉
、青魚、魷魚
、章魚
、熟菱、海松子
、胡蘿卜
、豆腐、豆?jié){
、馬鈴薯
、香蕈、草菇
、平菇
、蜂王漿、紅糖
、白木耳
、白術、甘草等
。
中醫(yī)說和氣血兩虛
中醫(yī)在辯證治療時
,其中虛實辯證是八綱辯證中常常提到的名詞
,虛證便是正氣不足所表現(xiàn)的證候,包括氣虛
,血虛
,氣血兩虛,陰虛
,陽虛等虛證
。以下我們說說氣、血虛
,對于今后在選擇中醫(yī)治療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1.氣虛
指身體虛弱
、面色蒼白
、呼吸短促、四肢乏力
、頭暈
、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
。多由先天稟賦不足
,或后天失養(yǎng),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
,或久病不復
,或肺、脾
、腎等臟腑功能減退
,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
,如出現(xiàn)易汗出
、周身倦怠乏力、精神萎頓
、水腫等征象
。
從發(fā)病原因、癥狀和脈象來對照現(xiàn)代醫(yī)學
,氣虛同現(xiàn)代醫(y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
。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五臟功能低下
,也與元氣不足
、氣虛相符。在調治上
,通過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原則和方法
,進行心、肝、脾
、肺
、腎整體,使機體有規(guī)律地自我更新
、自我復制
、逐漸恢復元氣,以使轉化為健康
。
常見的氣虛證有如下5種類型。
(1)心氣虛:易胸悶,心慌
,心律不齊
,,健忘
,反應遲鈍
,面白無光,口唇無澤
,雙目無神
。
(2)肝氣虛:易怒,頭暈眼花
,腰膝酸軟
,,驚恐不安
,委屈愛哭
,月經(jīng)不調, *** 小葉增生
,
,。
(3)脾氣虛:食欲不振
,不良
,便溏,崩漏
,消瘦或肥胖
,水腫,神疲乏力
,頭目眩暈
,內臟下垂,口周易生瘡
,唇白而粗糙
,口臭
,臉色發(fā)黃,晦暗
,肌膚缺乏彈性
。
(4)肺氣虛:胸悶氣短,語音低微
,畏寒
,自汗,易患感冒
,慢性鼻炎
,皮膚病,便秘
,皮膚粗糙
,易過敏等。
(5)腎氣虛:畏寒肢冷
,耳鳴眩暈,骨質疏松
,頸腰椎
,腰膝酸痛,精神委靡
,陽痿早泄
,發(fā)育不良,宮冷不孕
,黑眼圈
,易生魚尾紋,生黑斑
,發(fā)胖
,脫發(fā)及白發(fā)。
2.血虛
指血量不足
、血質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蜓汗δ苁С5牟±憩F(xiàn)象。但如果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氣血虧虛
,則可出現(xiàn)一系列的病證
。主要可歸納為臟腑失于濡養(yǎng)、血不載氣兩方面引起的病證
。
(l)臟腑失于濡養(yǎng):一般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
,唇色、爪甲淡白無華
,頭暈目眩
,
,筋脈拘攣,心悸怔忡
,失眠多夢
,皮膚干燥,頭發(fā)枯焦
,以及大便秘結等
。
(2)血不載氣:中醫(yī)認為,血為氣之母
,氣賴血以附
,血載氣以行。血虛
,則氣無以附
,遂因之而虛,故血虛常伴隨氣虛
,病人不僅有血虛的癥狀
,而且還有少氣懶言、語言低微
、疲倦乏力
、氣短自汗等氣虛癥狀。臨床常見血虛而致氣虛的慢性失血證
。特別是在大失血情況下
,氣隨血亡而脫,此時氣脫反而成為主要矛盾
。大氣下陷則出現(xiàn)氣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有似氣喘,或氣息將停
,危在頃刻
。
3.氣血兩虛
指既有氣虛之象,又有血虛之象的癥候
。多由久病不愈
,耗傷氣血,或先有血虛無以化氣所致
。
主要為面色淡白或萎黃
,頭暈目眩,少氣賴言
,神疲乏力
,或有自汗,心悸失眠
,舌質淡嫩
,脈細弱
。
總結: 綜上所述,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吃什么來氣虛
,那么就照著以上推薦的這些去吃吧!
陰虛吃什么調理
問題一:身體陰虛吃什么食物好
?陰虛: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
,陰虛之體的主要表現(xiàn)為
;怕熱,易怒
,面頰升火
,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小便短赤或黃
,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
、二只腳心與頭頂心)煩熱
,盜汗,腰酸背痛
,夢遺滑精
,舌質紅,苔薄或光剝
,脈細數(shù)等。進補宜采用補陰
、滋陰
、養(yǎng)陰等法,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