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找出喚起食欲且消滅消滅的方法而已,還有烙印可幫助減肥的正面潛意識的方法,這是一種自我催眠,被稱為自律催眠法。自律催眠法是1932年德國舒滋博士所創(chuàng)造的,由于可以幫助消除身體與心理的緊張.對于安撫情緒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因此而聞名。它是一種效果受到認證的有名治療方法,同時是德國醫(yī)院使用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當對自己旅展催眠時,穿著輕便的服表,在安靜且燈光稍微暗的地方會更具效果。
第1階段:催眠說自己的右手很沉重
首先,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一邊平靜的呼吸,同時內心念著右手很重,將意識集中在右手,盡可能將右手放松,同時說右手很重,如此一來才可以迅速到達潛意識的世界當中。保持適當的間沉重,剛開始可能會無法順利進入催眠狀態(tài),即使如此也不要放棄,集中注意力且反復進行的話,很快就會熟悉的。
第2階段:對自己進行正面的宣言
自律催眠法本來是由6個階段所架構而成的,即使沒有做到第6個階段,只進行1個階段也是會有效果的。當感到手相當沉重且到達意識深處狀態(tài)時,自己進行宣言。
宣言內容可以自己選擇各種方式進行。想要成功減肥,最好可以制作內容正面的宜言內容。明確指出最終目標的體重?;蛘叻从吵鲎约鹤钕氪蛟斐鰜淼纳聿膩碇谱餍詢热?,與自己的潛意識對話,舉例來說:
“我的正常體重是52kg!”
“我擁有讓別人稱羨的美麗身材!”
“我最喜歡可以自己調整食量的自己了!”
利用這種方式反復進行數次的宣言,特別是這種自我宣言,在早上起床時或睡前進行會更加有效,因為睡前或睡醒時更容易接近潛意識,不過,改變的頻率不要太過頻繁,最好在同一段時間內都保持重復使用相同的宣言。
導語
催眠很厲害,玩轉須努力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小的測試,內容是檢驗人們對待“催眠”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
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性,我將測試對象定位為那些沒有聽過有關催眠術的課程、對它的認知基本還停留在電影電視層面的新朋友。整個測試前后加起來大概持續(xù)了一年時間,被測試者囊括了大學生、部隊官兵、機關干部、商人及文化圈等各個層面的上百人。而最終測試數據統(tǒng)計的結果很有趣。
當我跟這些朋友提到有關催眠的話題,他們的第一反應大致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批判型,覺得我在吹牛。從骨子里認為催眠就是騙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種能讓他們的意志不被自己左右的事情。這類人占30%左右。
二是恐懼型,一聽到“催眠”二字,馬上表現出對被操縱的恐懼,自然而然對我也有了保持距離的心態(tài)。這類人占60%左右。
只有剩下不到10%的人,在聊到這個話題后,對催眠術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并希望參加我的培訓,深入了解催眠的相關知識技巧。對這類人,我的評價是——可怕!因為我感覺得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常人所缺少的冒險精神。如果他們能夠保持這樣的精神,假以時日必將成為了不起的大人物。
其實無論是批判型還是恐懼型,都說明了一個問題:他們對“催眠”的了解幾乎是空白?!按呙摺本烤故鞘裁礀|西,它是否真能如同電影電視和某些書里所描述的那樣:讓被催眠者躺在床上,只要對他說些類似“放松、越來越放松……”這樣看似簡單無比的語言,就可以讓他失去意識,甚至對其進行行為控制?
對問題的前半部分:讓被催眠者躺在床上,進行放松暗示,就能將對方帶入催眠狀態(tài)——我的回答是:“有!”不過這是催眠術在心理咨詢領域運用的一種,目的是方便快速地將來訪者導入催眠狀態(tài)。而大部分時間里,我要催眠一個人根本無須如此復雜??赡芤痪湓捇蛘咭粋€動作就能達到目的。
而問題的后半部分,我就需要澄清一下了——催眠狀態(tài)不是失去意識的狀態(tài)。事實恰恰相反,它其實是意識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集中于當下的某一件事情。也正因為注意力的集中,所以被催眠者會全部或部分忽略周圍的事物。
生活中最常見的催眠狀態(tài)就是走神。走神的人是在意不到身旁的人在做什么、是否離開過的,哪怕叫他幾聲,也未必能聽見,整個身體和感受都集中在大腦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里,嘴角偶爾還會露出傻傻的微笑——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自我催眠。
催眠后,我們可以通過某種語言、行為的暗示去引導對方的思維,但是不會像文學作品中那樣夸張,無論要對方做什么,他都會乖乖去做。因為催眠不能控制對方的行為,只能影響。并且要不要執(zhí)行催眠師的指令,也完全由被催眠者自己決定。也就是說,即便我催眠了你,你的思維還是自己的,如果意識將我的暗示評判為錯誤加以拒絕,那么我是沒辦法讓你按照我的想法去行動的。
但這種選擇,僅限于某些違背生存本能和道德底線的事情。催眠的神奇之處在于,如果不屬于二者范疇時,催眠者如果催眠成功,那么他的指令的確會讓人變得更加聽話。因為施加催眠者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降低被催眠者的意識,讓自己的信號到達對方的“無意識”。
所謂意識,就是在我們大腦中負責判斷、思考、感受的部分。這種思維的結果,就是評判出一件事情的好壞或者價值,然后告訴身體是否應該遵從。比如正常情況下看到一盆滾燙的開水,你肯定不會把手放進去,因為你的意識已經有了評判——這東西很燙,接觸到會傷害自己。但是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就是你在全神貫注地想一件事情或者就是腦子里空白一片,只是覺得自己要去洗手,結果手放進盆里后,才發(fā)現這水原來是滾燙的。
顯然,這時候意識沒有給你“水燙不能碰”的評判。那么,此刻你的行為是誰在控制?
答案是——無意識。
無意識是指“人類對自身或外在環(huán)境變化無覺知的現象”,它與意識的含義相對。換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做了事,但還不自知”。
比如走路的時候,很少有人在走路之前會先思考:我是應該先出左腳還是右腳?而是習慣性地就完成從起身到踏腳這一系列連貫性的動作。并且仔細留意你就會發(fā)現,有的人會習慣先出右腳,有的人則是左腳。這是不一樣的:先出左腳的人,往往執(zhí)行力很強,想到就會去做;而先出右腳的人,則習慣三思而后行。
像這些不需要我們思考就能完成的動作,就是我們的無意識行為,而控制這一系列動作完成的,就是無意識。如果我們去刻意留意觀察這些無意識行為,就叫無意識進入意識層面。意識和無意識功能各不同。意識最大的本領是評判,無意識最大的職責則是行動。凡是被無意識收到的信息,無論好與壞,它都一定會把這個信息變成現實:讓它蹲下,它就蹲下;讓它離開,它就離開……這種結果幾乎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因為人人都喜歡聽話的人。
但是無意識并不是隨時都能工作的,否則你就不會苦惱于孩子不愛學習,更不會糾結于客戶不買你的產品——只要你能把信息告訴對方的無意識,他們都會立刻執(zhí)行。無意識不是那么容易溝通到的,這就是因為在無意識之外,人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意識評判系統(tǒng)的存在。這就像一面盾牌,當外界一個信息進來,首先要經過意識系統(tǒng)的評判和篩選,也就是評價。評價這個信息好不好,這個信息是否正確。當意識覺得正確,或者對這個信息進行片段性的篩選、改變,覺得這樣才是正確的以后,這個信息才會被傳入無意識,然后無意識再把收到的信息轉換為行為外顯出來。
小孩不聽話、客戶總是拒絕你的原因,就是因為你說的話并沒有進入他們的無意識,而是被他們的盾牌擋在了外面。你的話對方是聽到了,但是他不一定會照做。話要進入無意識才有用。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80%的話都會像這樣被對方的意識盾牌擋在無意識之外。所以,你才會覺得自己說話沒分量,才會覺得難溝通,甚至懷疑對方是否理解力有問題。
其實,只要你能先降低對方的意識作用,再和聽話的無意識進行溝通,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而這,就是催眠可以做到的。
催眠就是降低意識評判,與對方進行無意識溝通的過程。這也是催眠有效的秘密所在。你能讓對方的意識降低越多,對方接納度就會越高,催眠的程度也就越深——所以施加催眠的人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思維去影響被催眠者,秘密就是如此。
你現在一定很好奇,究竟有什么辦法可以降低別人的意識評判,直接跟對方無意識對話呢?這看起來太不可思議了!
我要告訴你,如果你掌握了某些技巧(催眠術),這就變得很容易了。而本書要告訴你的,其實就是各種各樣我們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催眠技巧。在學習這些技巧的同時,別忘了利用人類天然的無意識狀態(tài),以及個體個人的無意識習慣進行催眠,這才是最厲害的催眠術。而這些,在本書中都會講到。
掌握了這些技巧,你就可以玩轉催眠,不僅可以給別人、給自己施加積極的暗示,更可以抵御來自周圍無時無刻處處都在的消極催眠。
既然如此,你還在等什么?立刻開始我們玩轉催眠的快樂之旅吧!
十個方法讓你走出抑郁癥
十個方法讓你走出抑郁癥,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是不一樣的,但是放人不敢長期處于抑郁情緒就很容易患上抑郁癥,在發(fā)現自己的情緒抑郁的時候一定要說出來,下面分享十個方法讓你走出抑郁癥。
十個方法讓你走出抑郁癥1 1 、一定要積極的生活,出去做事
可以這么說,出去做事不一定能使抑郁康復,但不出去做事一定不會使抑郁康復。做事情是唯一的出路,也許你還在猶豫,也許還在家中靜養(yǎng),請鼓起勇氣吧,見一見太陽,看一看世面。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受傷的心靈逐步吸收營養(yǎng),慢慢地康復。當然,應該做哪些事情是因人而異的。病情嚴重的時候,可以做一些簡單有趣的工作,比如鋤個地啊,種個花啊什么的都行。只要是讓自己感覺有價值的事情都可以去做。等病情好一些的時候,可以做一些稍稍有點難度的工作。
2 、做事情要積極樂觀
這種心態(tài)要具體的體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事前多準備,事中要認真,事后多總結。遇到事情不要想為什么,而要想如何做。
3、避免負面情緒
如果事情做成了,就要從中體會到樂趣;如果做錯了事情,或者事情失敗之后,不要去后悔,去懊惱,這些負面情緒會加重抑郁的砝碼。負責任的說:事情失敗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可由此而產生更沮喪更負面的情緒或許對我們的打擊更大。退一萬步來說,我們失敗了,但我們還活著,大不了從頭再來。
4 、重視心靈的力量,積極的去彌補思想和情感的漏洞
我們總片面的認為,這個世界除了我們自身,就是外部世界了。其實大錯特錯,我們還有內心世界。只在外部世界成功而內心空虛的人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我們要做到表里如一,內外兼修。關于這個方面,可以去讀一些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去充一充電,只有思想慢慢地成熟了,強大了,才能有能力去更好的處理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這無疑是戰(zhàn)勝抑郁的最堅實的屏障。
心理書籍給大家推薦一下:《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他會教給你如何化解生活中典型的抑郁性思維,從而給予你一個理性健康的思維模式)、《感性做人,理性做事》、《思維方程式》、《改變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訓練》、《與抑郁共舞》、《森田療法》等。
5 、改變思維模式,化消極為積極,化悲觀為樂觀
改變思維模當我們思考事物壞的方面時,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想一想它的好。當我們做了一件事,而結果不太理想時,不妨告訴自己:雖然結果不太理想,如果我體會到了做這件事情的樂趣,結果并不是很重要。
6 、列出做事清單,按此行事
得了抑郁癥之后,整個人就變懶了,什么事情都喜歡往后拖,其實這個習慣很不好。因為屬于你的事情最后總要你來做。如果現在不一件一件的處理完,最后必然不好一下子做完,反而容易出差錯。針對這個情況,不妨對明日要做的事情列出一個清單,依據事情的重要性排序,或者按照應完成時間排序。總之先把重要的當緊的事情先處理完,其余的再找時間做完就OK了。一定要盡可能的列出明日要做的事情,第二天實事求是的按此清單做事。
7 、晚上按時寫日記
對照做事清單,哪些事情完成了,哪些沒有完成,完成的事情是怎么完成的,沒有完成的事情是怎么耽擱了,有沒有什么突發(fā)事件。這樣記錄的目的,一是避免了你的內部消耗,把事情訴諸于筆端,既減輕了心理的壓力,也為你梳理了一下繁雜的頭緒;二是從完成的事情當中,你可以體會到做好一件事情的樂趣和意義,至少說明我還可以做好這些事情,我很了不起。
8、 降低要求
不求盡如人意,但求順其自然,無愧于心。畢竟在康復的過程中,我們的思維,我們的反應都在逐步好轉。不要奢求一夜之間自己完好如初了,要給自己一個過渡的階段。那么在這個時候,就要降低自己的要求,有時候把自己當作一個病人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凡事看淡,追求過程,不講究結果;只求完成,不求完美;只求達到目的,不求完美無瑕。
9 、學會照顧自己
以前太任性,太幼稚了,結果透支了我們的身體。要知道一個完整的心靈是架在一個健康的身體之上的。按時吃飯,按時休息,特別不要破壞了我們的睡眠時間。有些朋友總是要到凌晨一兩點才能睡覺,這樣不好,身體會吃不消的。你想你不懂得照顧它,他怎么給你提高效率,怎么為你服務呢?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思想,彌補思想的漏洞。
10 、多去熱鬧的地方,多去參加公共的活動
身處鬧市,才能讓心平靜,獨處有時反而會讓心生煩惱。越是病了,越不能把自己孤立起來,積極與人交往,與人傾訴,你會慢慢適應,卸去心理壓力的。
十個方法讓你走出抑郁癥2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女性一生中至少得到一次重度抑郁癥的機率是25%,男性是15%,而近日人民日報消息,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24.6%。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隨年級增長呈上升趨勢,一些孩子長期處于情緒低谷。抑郁癥越來越普遍,我們身邊隨時可能會有人得抑郁癥。很多時候抑郁癥如果早期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和調整,是可以很好地被治愈的,今天新概念心理咨詢專家榮新奇教授帶我們來了解下走出抑郁癥的十個方法。
一、保證充足的睡眠。
看診時常遇到病人復診時說:“醫(yī)師,我這星期睡得很好,心情就好很多了!”我常見到睡得好后病情急速好轉的例子。失眠對身心帶來負面影響的研究太多了,會睡覺的人一般心理方面的疾病會少很多。同時千萬不要因為怕“依賴”安眠藥、鎮(zhèn)靜劑而去硬撐。長期失眠的副作用肯定大于服用一顆溫和的鎮(zhèn)靜劑。
二、多做運動。
這點也很重要,決心對抗抑郁癥,就要多做運動 。最好是每天做三十分鐘運動,可交替做慢跑、騎腳踏車、健康操等等,讓身體放松、幫助睡眠,同時讓大腦釋放出天然的抗抑郁成分。運動也可幫助你在慢慢康復時逐漸減少用藥。運動不要過量和激烈運動,運動時間建議是白天時間段。
三、重新整理生活步驟。
許多抑郁癥病人忙到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自己的空間,所以沒辦法運動、沒辦法放松自己,這在家庭主婦與上班族最常見。這時,要試著舍棄較不重要的事情,或請其他家人幫忙承擔家務。當然,會來看精神科門診的病人,大部分受限于客觀環(huán)境做不到(或已經失去決心、動力),所以要借助藥物幫忙。
四、不要害怕抑郁癥藥物。
抑郁癥藥物有修復大腦神經的作用。越嚴重的抑郁癥狀對抑郁癥藥物反應越好,但服用抑郁癥藥物前三天常出現惡心想吐的副作用,有些人會因為害怕不敢服藥。但服用藥物一個月后大幅改善的例子超過67%,比起前三天的副作用,這是很值得嘗試。
五、找到適合的藥,別太快停藥。
一般抑郁癥服用藥物的療程約3-6個月。服用滿三個月后如果接近痊愈,后三個月就可以慢慢減藥。多數人不需要長期服用抗抑郁藥物 ,不用擔心藥物后遺癥。只吃藥一個月的復發(fā)率,是吃滿三個月才減藥的好幾倍,所以不要急著太快把藥停掉。
六、催眠自我療愈。
催眠療法,也被稱為催眠引導、催眠暗示等,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形式,使用放松、集中精力和強化注意等以達到一個高度的正念意識狀態(tài)。催眠療法的目的是在一個人處于無意識或睡眠狀態(tài)時,使他產生積極的變化從而達到療愈效果。而催眠自我療愈是自我催眠達到療愈自己的方法,現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獲得不錯的效果。
七、學習放松訓練。
學習放松訓練和催眠自我療愈一樣,也需要自己多去“動起來”,自我放松方法很多,而“瑜珈”是最方便學習的自我放松方法。有些醫(yī)院與診所也有配合“生物反饋儀”學習“腹式呼吸 ”的課程。學會這些技巧,一輩子都很受用。
八、早上起來曬太陽。
固定時間睡眠、起床,然后曬太陽,一來可調整生理時鐘,二來可促進分泌維生素D,三來可避免睡太晚影響晚上睡眠。早上散步曬太陽,傍晚跑步完洗澡吃飯,是最理想的抗抑郁節(jié)奏。
九、隨時隨地伸展操。
工作累了、讀書累了,在茶水間、樓梯間就可以做做伸展操。小學生會在下課十分鐘玩?zhèn)€球,大人反而忘記這么簡單的道理。
十、不要一直看電視手機。
如果你只是漫無目的地看手機、電視,或回到家就一直盯著手機電視看,建議你,把手機、電視機關上。找朋友聊天,約出去聊聊天或吃宵夜,或跟你的伴侶出去散散步,你會發(fā)現你比看電視、玩手機得到更多。
如果你確實按照以上的方法做了,但抑郁癥還是拖很久好不了,建議可以試試“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大多數需要自費,有些人可能負擔不起,所以以上十個方法并沒有列出心理咨詢治療。
十個方法讓你走出抑郁癥3 自測抑郁癥的方法:
1、每天起床之后感覺不到自己很有精力,感覺整個人昏昏沉沉的。思維很不清晰,并且白天很容易頭暈、乏力。
2、對于生活中的事物都沒有興趣,吃飯、兩性上的欲望等這些我們生活中基本的欲望也沒有興趣。人際交往、社會活動也沒有興趣,甚至都不愿意起來刷牙洗臉,只想一個人躺在床上。
3、在晚間入睡很困難,勉強入睡之后會出現經常醒來的情況,并且醒來之后想要再次入睡也變得很困難。
4、對于自我存在的價值產生了很嚴重的懷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一點的用處,非常的失敗。對于身邊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覺得是自己的錯所導致的,甚至很多時候會覺得是自己連累了別人,不該活在這個世界上。持續(xù)時間超過兩周以上的話,則很大可能是患上抑郁癥了。
5、在生活中很難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經常會神游太空。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大大折扣。
6、感覺自己經常會出現很無助的感覺,卻又訴說不出來。感覺每天過的都非常的痛苦,沒有人能理解自己。
7、出現食欲變化的情況,有些人在患上抑郁癥會變得很沒有胃口,每天都提不起來興趣吃飯。而有些則反之,本身可能每頓飯都吃的很少,最近突然喜歡暴飲暴食。
8、會產生一定的自殘的念頭,覺得自己活著就是個累贅。在傷害自己的時候有些甚至會出現很舒服的感覺,感覺不到疼痛和難受。
如果你有以上的癥狀的話,則很有可能是患上抑郁癥了,該如何走出抑郁癥呢?
尋求醫(yī)生幫助
在患上抑郁癥之后一定要尋求專業(yè)的醫(yī)生來幫助你,因為抑郁癥患者是很難通過自己走出來的。醫(y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制定適合你的治療方案,當確定你可以獨立解決問題的時候再考慮是否要結束治療。
藥物治療
使用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改變患者腦部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以此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多運動、多曬太陽
運動會讓我們體內的內啡肽分泌增加,當這個物質增加之后會讓情緒變得興奮。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陽光內的紫外線也會改善人的心情。在生活中要經常進行鍛煉,可以得到很不錯的放松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352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火性體質的人更需要悠閑的減肥方式
下一篇: 這幾個方法可以防止小肚子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