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經(jīng)》: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以及人的意志思慮之類都與 神有關。又說精全則氣全,氣全則神全,未有形氣衰而神能旺者, 亦未有神既散而形獨存者,故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至于魂魄 之義,如《本神篇》說: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人者,謂之 魄。唐代孔氏說:人之生也,變化為形,形之靈曰魄,魄內(nèi)自有陽 氣,氣之神曰魂?;昶牵耢`之名,初生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此 魄之靈也;又其精神性識,漸有知覺,此則氣之神也。
樂祁說: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魄屬形體,魂屬精神。精又是 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是氣之神。邵康節(jié)說:氣形盛則魂 魄盛,氣形衰則魂魄亦從而衰?;觌S氣而變,魄隨形而化,故形存 則魄存,形化則魄散。朱熹說:魂神而魄靈,魂陽而魄陰,魂動而 魄靜。生則魂載于魄,而魄檢其魂,死則魂游散而歸于天,魄淪墜 而歸于地。運用動作的是魂,不運用動作的是魄。魄盛則耳目聰 明,能記憶,老人目昏耳聾,記事不得者,魄衰也。又說:人生則魂 魄相交,死則各相離去。月之黑暈是魄,其光是魂,魂是魄之光 焰,魄是魂之根柢?;鹗腔?鏡是魄,燈有光焰,物來便燒,鏡雖照 見,卻在里面?;鹑胀饩?,金水內(nèi)景,火日是魂,金水是魄。陰主 藏受,故魄能記憶在內(nèi);陽主運用,故魂能發(fā)用出來。二物本不相 離,精聚則魄聚,氣聚則魂聚,是為人物之體。至于精竭魄降,則 氣散魂游而無所知矣。張介賓注《內(nèi)經(jīng)》說:凡陽氣不足,則陰邪犯之?!峨y經(jīng)》二十難曰:脫陽者見鬼。即神失守位,陰陽生克之義。蓋天地間萬物成殊,莫非五行之化,人之藏氣,鬼之干人,亦惟此耳。故五鬼為邪,各因所勝,此相制之理,出乎當然者也。然臨證所驗,則有如心神失守,火自為邪者,多見赤鬼;肺金不足,氣虛茫然者,多見白鬼;腎陰虧損,目光昏暗者,多見黑鬼;肝木亡陽者,多見青鬼;脾通濕為祟者,多見黃鬼。都是因為五行生克制化的作用,而本藏之邪自然顯現(xiàn)。至于山野之間,幽隱之處,鬼魅情形,誠有不測;若明《素問》之義,則雖千態(tài)萬狀,只此五行包羅盡之,治之以勝,將安遁哉?然鬼本無形,乃能形見,既覺其無中之有,獨不能覺其有 中之無乎?反之之明,在正心以壯氣,虛明以定神。神定,彼將自 滅矣。天命所在,彼亦焉能以非禍加人哉?此全神卻鬼之道也。 古德云:山鬼之伎倆有限,老seng之不見不聞無窮,斯言至矣。此謂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守則神全,失守則神散。神全則靈明圓 聚,故生。神散則魂魄分離,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陽氣為 神,陽盛則神全。陰氣為鬼,陽衰則鬼見。陰陽合氣,命之曰人。 其生在陽,其死在陰,故曰得神者昌,得其陽也。失神者亡,失其陽也。明陰陽聚散之道,則鬼神之妙固不難知,而得失之柄還由 于我。古云:人定勝天,本非虛語。觀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不于斯言益信乎。
道家養(yǎng)生法
《內(nèi)經(jīng)》說:腰腎有久病的人,可以在寅時面向南坐,內(nèi)心清靜不胡思亂想,閉氣不呼吸七次,然后伸著脖子咽氣向下順之,如咽很硬食物的狀態(tài),如此七遍后,口腔舌下津液無數(shù),此即養(yǎng)氣還精之法。古人注釋說:仙家咽氣,讓腹中嚕嚕鳴響直到臍下,這是 子氣見到母元氣辦法,名叫返本還元。經(jīng)常這樣閉氣吞津,就可 以達到深根固蒂的效果。所以調(diào)氣咽津,又名天池之水,可以資 精氣血,蕩滌五藏,灌溉元海,一名離宮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 水。不可以唾掉它,只可以吞下服用,用以補助精血,益養(yǎng)元海。
《抱樸子》:有人詢問:學道的人可以不生病嗎?抱樸子說: 合乎養(yǎng)生道理的人,既服食良藥,又調(diào)息行氣不懈怠,早晚按時導 弓丨,以宣發(fā)促進營衛(wèi)經(jīng)絡的運行,讓它們沒有停滯和隔閡的時候, 再加上使用房中之術,節(jié)制飲食,不觸犯風寒暑濕,不超出自己能 力范圍做事,如此保持下去,就不會生病了。只是擔心那些生活安逸閑適的人,心志不專一,xiuchi沒有恒心,而又懈怠不勤,所以 也不會沒有疾病的。如果有行持大道的心情,而沒有經(jīng)營養(yǎng)生的 事業(yè),年命在孤虛之下,身體免不了有損傷的厄難,那么三尸就會 乘它衰月危日的時候,進人絕命疾病的地方,招致邪氣,妄延鬼魅,來做禍殃傷害他。如果此時六種疾厄同時攻擊,加上三刑又 同時妨害,它的災難必定很大。其中身體強壯的人,就會滋生各種疾病,事先有小毛病的人,就會有大的變故。所以說,古代修道 的人,沒有不兼修醫(yī)術的,為的是可以解救自己的疾病。
道書《正一法文修真旨要》:夫閉氣攻病,令體中極熱,汗出通流,即差。都無患者,但放氣通行,開其關節(jié)、肢體、皮毛孔中, 悉令氣出。如似煙霧,或似甑中氣,久久自見。若頭中有疾,以手 捻寒鼻孔,以氣攻之即愈。但知人服內(nèi)元氣,不知服生氣。生氣 者,日月精華,及早朝東青氣也,故元氣在脾中,藉生氣以相生也。
《神仙傳》風剛口訣說:修道之士,如果有疾,就會靜坐閉目, 內(nèi)視心臟,使心氣生火,讓生出的心火遍燒全身以及有病的地方。用意念存守火熱之氣,心思仿fo中如同病愈的狀態(tài)。再與疼痛之 處,意念存守加大火熱的力量,這個辦法很靈驗。古經(jīng)又說:如果 想要保持體形不至于發(fā)胖,就要常常做導引。服氣導引有恰當?shù)?時間,人的精氣神就可以保持旺盛,形體容顏不易變化,突然的肥 胖也不會發(fā)生,并且永遠沒有疾病傷害。
醫(yī)家張介賓認為養(yǎng)生之術,惟蔣氏調(diào)氣篇、蘇氏養(yǎng)生訣、李真 人長生十六字訣最得其要法,足以作為人門之階梯。如蔣氏調(diào)氣 篇說:天地虛空中皆氣,人身虛空處皆氣。故呼出的濁氣,是身中 之氣;吸人的清氣,是天地之氣。人在氣中,如魚游水中,魚腹中 不得水出入即死,人腹中不得氣出人亦死,其理一也。善攝生的 人,必定要明白調(diào)氣的緣故。想修煉調(diào)氣的方術,應當在密室里, 封閉窗戶,安床暖席,偃臥瞑目,首先演習閉氣,用鼻吸人,漸漸腹 滿,等到閉氣很久,有不可忍耐之時,再從口細細吐出。不可一次 呼吸就結束,氣息平定再如前那樣閉氣,開始或者十息,或二十 息,不可忍耐再放出,逐漸純熟逐漸增多,只要能閉氣至七八十息 以上,那么臟腑胸膈之間,都是清氣敷布。至于純熟的現(xiàn)象,應當 在氣閉之時,鼻中惟有短小的氣息一寸有余。所閉之氣,在胸中 如火熱,可以蒸潤肺宮,肢體曲縱則身如委婉之蛇,神在身外,它 的快樂和美好,是不可以用語言表達的,大概是因為氣脈流通表 里上下,內(nèi)外通達之故。如果所閉之氣逐漸消散,則恍然恢復如 初。這個辦法以多次調(diào)息為貴,以時間久遠為功,只要能在日夜 間施行一兩次,時間長了就會耳目聰明,精神完固,體健身輕,百 病自然消失。凡調(diào)氣之初,務要體安氣和,無與氣意相爭。若身 心不安和暫且休止,等到和的時候再去進行,天長日久不知疲倦 就好了。閉氣如同降龍伏虎,須要通曉它的原理。胸膈間經(jīng)常要保持虛空,不能飽滿。如果氣有結滯,不能夠宣發(fā)流暢,感覺到 了,就要及時用吐法清除它,如哂、呵、呼、嘻、噓、吹,六字訣之類 即是如此。如若不然則泉源壅遏,恐怕導致氣息逆流,生出瘡瘍 中滿的病患來。
又譬如蘇氏養(yǎng)生訣說:每夜于子時之后,寅時之前,披衣?lián)?被,面東或南,盤足而坐,叩齒三十六通,兩手握固,拄腰腹間,先 須閉目靜心,掃除忘念,即閉CI并鼻,不令出氣,謂之閉息,最是道 家要妙。然后內(nèi)觀五臟,存想心為炎火,光明洞徹,降下丹田中, 待腹?jié)M氣極,則徐徐出氣,不得令耳聞聲,候出息勻調(diào),即以舌攪 唇齒內(nèi)外,漱煉津液,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讓津與氣咕咕然有 聲,須用意精猛,以氣送人丹田中。氣定又依前法為之,凡九閉 氣,三咽津而止。然后以左右手擦摩兩腳心,使涌泉之氣,上徹頂 門,及胳下腰脊間皆命熱徹。次以兩手摩熨眼角耳項皆令極熱, 仍按捏鼻梁左右五七次,梳頭百余梳而臥,熟臥至明。
又如李氏十六字訣說: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 見。注釋說:以上十六字,仙家名為十六錠金,是至簡至易的妙訣。 無分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務,在士不妨本業(yè)。只要在二十四 時中,略有空閑,或者是行住坐臥之時,意念到處,便可行之??谥?先須漱津至三五次,舌攪上下腭,仍然以舌抵上腭,滿口津生,連津 咽下,汨然有聲。隨于鼻中吸清氣一口,以意會及心目,寂地直送 至腹胳下一寸三分丹田氣海之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隨用下 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力提起,使氣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 路提上,直至后頂玉枕關,透入泥丸頂內(nèi),其升而上之,亦不覺氣之 上出,謂之一呼。一呼一吸,謂之一息。氣既上升,隨又似前汨然 有聲咽下,鼻吸清氣,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輕輕提 上,與臍相接而上,所謂氣氣歸胳,壽與天齊。凡是在咽之時口中 若有津液越好,若沒有津液也要似有津液一樣汨然有聲咽下。如 此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或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 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忘,作為正事,不使間斷,方為精進。如有瘋 病,見效尤速。久久行之,卻病延年,形體不變,百疾不作,自然不 饑不渴,安健勝常。施行一年,永絕感冒痞積逆滯,不生癰疽瘡毒 等疾,耳聰目明,心力強記,沉痼之病全都痊愈,長壽也是可以期望 的。如果行房事,在欲泄未泄之際,也能使用這個辦法提呼咽吸, 運氣使它回歸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龍飛,很有益處。所謂造化在 我手,宇宙在我心,它的功效是沒有辦法描述的。
按照這三家之法,若依蔣氏,則臥亦可,晝亦可;依蘇氏,則坐 亦可,夜亦可;依李氏,則閑亦可,忙亦可。這三種說法,惟蘇氏稍 繁,較難為力,然其中也有可用的,只是不能過于拘泥。因此或用 此,或用彼,取長舍短,任意為之,貴得自然,不要勉強,習練日久 全身氣脈暢通,加以精熟,的確不止具現(xiàn)于卻病而已。又觀看彭 祖書說:和氣導氣之道,應密室閉戶,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 偃臥,暝目閉氣,以鴻毛著鼻上不動,經(jīng)三百次呼吸,耳無所聞,目 無所見,心無所思,如此則寒暑不能侵,蜂螭不能毒,可以活到一 百六十歲,接近到真人了。這怎能是虛言妄語呢?但是總而言 之,修煉金丹的道術有幾百種之多,它的要領在于神水華池;御女 之術上百之數(shù),它的要點在于還精采氣,秘訣已經(jīng)掌握了。此外 還有人說,轉轆轤、運河車、到玉關、上泥丸的方法,都是和提氣有 關。有人說,進用武火,出用文火,又說進欲其壯,出欲其徐,這都 是講的呼吸方法。有人說,赤龍攪水混、神水滿口勻,都是談的吞 咽津液方法。有用意念想火人臍輪、放火燒遍身的,都是說的引 導陽氣讓它自下而升,用以溫暖元海三焦。再譬如有人說龍虎, 或者說鉛汞,或者說坎離,或者說夫婦,或者說導引,或者說栽接, 觀察它的宗旨,大都是一樣的。雖然它們的名目很多,然而可以 用一句概括的,就是說:出少人多而已。醫(yī)道可以通達仙道,由此 可以看到它的精要,聽說以及看到的人不要說這是怪異的謬論, 因此把它又當做笑料了。
人的心理活動就是人的內(nèi)在世界,可以看成是人的靈魂,科學家已證明人的心理活動就是一種電磁波的內(nèi)在反映,從這方面來理解,靈魂是實實在在的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的。
電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fā)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電磁波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于電場種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見麥克斯韋方程組。
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tài),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等同于光速。
電磁輻射由低頻率到高頻率,主要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人眼可接收到的電磁波,稱為可見光(波長380~780nm)。電磁輻射量與溫度有關,通常高于絕對零度的物質或粒子都有電磁輻射,溫度越高輻射量越大,但大多不能被肉眼觀察到。
八個簡單道家傳統(tǒng)健身功法
許多的現(xiàn)代文明病,都是我們平時忽略了日常養(yǎng)生所致,在中國古典哲學當中,唯有道家重視養(yǎng)生,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為試驗,尋求、探索能夠使人長壽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養(yǎng)生之術。這個理念也是最適合現(xiàn)代的。道家養(yǎng)生中進行養(yǎng)氣、修身的練習,與現(xiàn)代人開始關注身體健康、祛病延壽的要求相吻合。本文就為您介紹幾招簡單易學的道家養(yǎng)生術。
拍打頭頸法
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頭暈、頭痛等頭部疾病,有延緩腦力衰退、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練習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雙眼平視前方,全身放松。然后舉起雙臂,用雙掌同時拍打頸部,左手拍打左側頸部,右手拍打右側頸部。先從后頸開始,逐漸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額部,再從前額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頸部,這樣反復拍打5~8 遍為一次。每日晨起與臨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腳健身法
功效:這種方法適合在辦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緩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脹、乏力,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練習方法:將腳跟抬起,腳后跟離地面約1 厘米,然后用力著地,這樣為1 次,1 秒鐘內(nèi)不得多于1 次,30 次為1 組,休息5~10 秒鐘。每次鍛煉1~2 分鐘,每天鍛煉3~5 次。要注意鍛煉時抬高腳后跟不能超過1 厘米,否則不僅不會有效,反而還會引起腳掌的疲勞。
大呼大吸法
功效:這是一種以擴大肺活量為主的呼吸法,類似深呼吸,能調(diào)動機體的內(nèi)氣,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同時對某些慢性病、疑難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練習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種古代吐納、導引法。具體的方法是用鼻使勁地吸氣,用口呼氣,或用鼻使勁地大呼大吸。要求每一吸一呼都盡量延長時間,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發(fā)出較大的聲音,所以稱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樁功
功效:根據(jù)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樁增肥,中樁減肥,低樁練武。收勢為雙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內(nèi)),用力收腹提肛,腳趾摳地,收縮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瘡。
練習方法:舌頭抵上顎,提肛,雙手抱圓放在胸前,雙腿彎屈,調(diào)整呼吸,吸氣時默念“靜”,呼氣時默念“松”,堅持半小時。
女性駐顏法
功效:經(jīng)常這樣做,可以讓皮膚變得光滑、滋潤,對改善皮膚問題很有幫助。
練習方法:雙手對搓,由慢到快,由輕到重,手搓熱后捂在臉上,保持1 分鐘,想象皮膚變得光滑了, 再自內(nèi)而外劃圓,感覺要好像撫摸在絲綢上一樣。同時以意念配合。
三種道家太一導引術
1 夾
鼻
深吸一口氣后,閉口,用雙手掌緣夾住鼻部,向外出氣,待氣灌到內(nèi)耳膜充滿后,將雙手突然放開,同時鼻噴氣,使氣到兩眼、兩耳、口腔、兩鼻孔,做9 次。
功效:七竅通暢,氣血流通,平衡機體,給大腦加壓,加強五官功能鍛煉,增強對外界不適氣候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清醒頭腦,治療鼻炎等鼻部疾病。
2 梳頂
十指如耙,如梳頭狀從前發(fā)際梳到后發(fā)根,路線:從前額的“上星穴”到頭頂?shù)摹鞍贂ā?,從后腦“風府穴”到“大椎穴”。然后左右梳頂,前后左右各9 次。
功效:可以使百脈調(diào)和,改善頭部末梢血液循環(huán)和大腦供血,活躍大腦生理功能,消除疲勞,提高大腦工作效率,增強記憶力,同時可以烏發(fā)、黑發(fā),防止發(fā)根脫落。
3 拉耳
將雙掌根用力擠壓耳部,不留一絲縫隙。然后猛然拉開,能有開啤酒瓶一樣的“砰”聲,反復9 次。
功效:可以增強聽力,治療耳鳴和中耳炎,同時對激發(fā)、開發(fā)小腦,使骨髓充足,產(chǎn)生很好的功效。如果拉耳時耳部里面有隱痛,說明耳有潛在的病因,要堅持做。
魂指人的精神靈氣。古代認為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是粗糲重濁的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
1、偏旁不同
“魂”字的偏旁是鬼字旁
“魄”字的偏旁是白字旁
2、組詞不同
魂:花魂、 魂魄、 靈魂、 國魂 、勾魂
魄:氣魄、 魂魄 、魄力 、體魄 、落魄
擴展資料
魂與魄關系分為中陰狀態(tài)之魂與老陰狀態(tài)浸混入他人陽魂之中的魂,皆因中陰狀態(tài)魄之不散不息的向勢與相態(tài),植入他人之靈魂并長久共存,影響陽人之陽魄。
魂分為陽魂與陰魂,陽魂因升騰活性好,靈活而稱為靈魂;陰魂則因陰魄支撐散慢,而呈漫散飄逸狀態(tài),但因陰魄之存與魂的浸混性、漫延性,魂不會隨魄失與魄散而隨即消逝。
魄分陽魄與陰魄,陽魄即主升騰成長的肉實身,陰魄則是指主沉降消逝的實身,甚至具色相形態(tài)的實物體。
陰魂不散是因魄力不息,魄力不息又是因為中陰身之前的靈魂執(zhí)著不息,習慣性勢使然,致魄之余陽未盡,支撐著中陰狀態(tài)下的陰魂不散。它會給其它生命的靈魂形成熏染,而致類似的心靈作用,現(xiàn)代心理學稱之為心理暗示,會伴隨很長—段時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14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