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病,病因比較復雜,中西醫(yī)都在比較早的時候就認識到了這個病。不少人望文生義,認為濕疹就是所謂的“濕氣重”導致的。
濕疹不一定是濕氣重
其實,“濕疹”更多的是反映出疾病急性期出現(xiàn)水皰、滲液等情況。當然在某些部位,如乳房下、外陰等處,局部不易透氣,尤其是肥胖人士,不少部位皮膚直接相貼,持續(xù)有汗液產(chǎn)生而潮濕,也是容易出現(xiàn)濕疹的部位。汗液或潮濕確實可以誘發(fā)或加重濕疹,然而濕疹的實際病因要復雜得多。
中醫(yī)上,濕疹稱為濕瘡、浸淫瘡、旋耳瘡、奶癬、繡球風等,認為其發(fā)病原因主要與風、濕、熱三個因素失衡有關。根據(jù)患者病情不同,可辨證分為熱毒、濕阻、濕熱和血虛,或者濕熱交阻、脾虛濕盛、濕瘀互結等。
可以看出,即便按中醫(yī)理論,濕也只是濕疹發(fā)病中的一個因素, 而且這里的濕指的是濕邪,跟我們平時所說的濕氣也有不同。因此,患了濕疹不一定跟濕氣重有關,如果不按中醫(yī)辨證而用藥治療,不但不會治病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
西醫(yī)則認為濕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可以分為內(nèi)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內(nèi)因方面有遺傳、免疫功能異常、其他系統(tǒng)疾病引發(fā)等;外因有過敏原、化學物質刺激、病原體、環(huán)境因素等。通常濕疹的發(fā)病是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此外,精神情緒因素也會誘發(fā)或加重濕疹。
濕疹,該怎么治?
知道了上述原因,我們才能科學治療。
清淡飲食濕疹期間應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飲食宜清淡,適當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建議濕疹患者穿寬松衣物,如純棉內(nèi)衣,能夠及時吸汗和排汗,并且要勤換內(nèi)衣褲,保持局部環(huán)境清潔干燥;避免久坐,提倡適當運動或散步,以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保持局部皮膚黏膜清潔干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局部皮膚黏膜清潔干凈,尤其是臥床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每天用溫水對肛門及其周圍的黏膜和皮膚稍加清洗, 之后可以涂抹治療藥物,包括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不含激素的他克莫司軟膏或吡美莫司乳膏治療,平時要用潤膚霜涂抹保護皮膚黏膜。
瘙癢明顯時可以配合口服藥物治療,如抗組胺藥或某些中藥;注意不能搔抓、摩擦或熱水洗燙,以免加重病情;如患有肛門或肛周疾病, 要積極治療。
根治濕疹,要做到個體化治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濕疹患者久治不愈,幾乎采用了各種治療方法,包括中醫(yī)和西醫(yī),也去了正規(guī)醫(yī)院、小診所就診,但就是不能痊愈。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意味著濕疹會困擾一輩子呢?是不是得了濕疹就無法根治呢?根據(jù)前面有關濕疹病因的內(nèi)容,我們知道濕疹的病因非常復雜,不同部位的濕疹、病因都有所不同,因此,濕疹的治療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濕疹的治療一般是外用糖皮質激素,配合口服抗組胺藥物,避免搔抓刺激,對某些伴有感染的情況也可加用抗生素治療。雖然濕疹一般是內(nèi)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如果所患濕疹以內(nèi)因為主,比如有遺傳或其他慢性疾病等,那么濕疹容易受到外因的作用而復發(fā),難以根治。
而如果所患濕疹是以外因為主,就可能根治。比如以某些過敏原誘發(fā)的濕疹,我們首先應該明確過敏原,如果能夠避免接觸過敏原,濕疹就可能痊愈。
某些化學刺激性物質也是如此,比如手部濕疹,經(jīng)常做家務的女性就非常容易發(fā)生,往往跟反復接觸洗潔精、洗衣粉、消毒液等有關, 多數(shù)是這些物品中的化學物質刺激損傷所致,如果能夠避免直接接觸, 比如做家務時戴手套等就可能不再復發(fā)。
還有些可能跟環(huán)境因素有關, 比如水產(chǎn)工作環(huán)境潮濕可能誘發(fā)濕疹,調換工作脫離這種環(huán)境就可能痊愈。比如做家務時戴手套等就可能不再復發(fā)。還有些可能跟環(huán)境因素有關, 比如水產(chǎn)工作環(huán)境潮濕可能誘發(fā)濕疹,調換工作脫離這種環(huán)境就可能痊愈。
版權聲明:
本文摘自張建中主編書籍《從頭到腳皮膚好》,已授權@顏值科學社發(fā)表使用。
顏值科學社:
健康無敵,顏值在線!皮膚科醫(yī)生領銜的全網(wǎng)最紅醫(yī)生天團,助你由內(nèi)而外美美噠~
1.撲爾敏片,每次1~2片,每日3次?;蛳⑺姑羝?,每次10mg,每日1次。
2.龍膽瀉肝丸,每次6~9g,每日3次。
3.防風通圣丸,每次6~9g,每日3次。
4.除濕丸,每次6~8丸,每日2次。
5.徐長卿洗劑 配方:徐長卿31g。制法:上藥加水熟煮,去渣。外洗患部。功效:治療急性濕疹。
6.復方四皮洗液 配方:桃樹嫩皮、花椒樹皮各100g,苦楝樹皮90g,白蘚皮、苦參、葛根各60g。制法:上藥加開水2000ml,水煎30分鐘,待溫度降至30℃時加入硫磺3g,明礬30g。每次用前加熱水30℃。用法:外洗患處,每日1次,5日1劑,10日為1療程。
7.止癢祛濕洗劑 配方:防風12g,地膚子9g、白蘚皮9g、金銀花15g、蒲公英9g,薄荷6g、生甘草6g。制法:上藥加水煎煮,去渣。用法:乘熱浸泡或涂擦患處,以能忍受為度。每天1劑,每劑可用2~3次,連洗3~5天。功效:止癢消腫,消炎鎮(zhèn)痛,治療濕疹,腳氣,膿皰疹等。
8.食療方
綠豆30g、海帶15g、粟米30g,水煎加紅糖溫服。用于慢性濕疹。
蕹菜30g、玉米須15g,荸薺10只,煎湯服。
米仁10g、荸薺10g,加適量白糖煮湯服。
紅棗10只、白扁豆30g,加適量紅糖煮湯服。用于慢濕虛疹。
由于濕疹不是一個病因學診斷,因此臨床上切勿滿足于濕疹的診斷,而應仔細詢問病史,并做相關檢查,積極尋找病因及加重因素,力求從根本上治療本病。皮膚科醫(yī)師應熟悉各種內(nèi)源性濕疹的致病因素以及外源性濕疹的各種致病物質,才能有的放矢地為患者進行檢查及治療。
選擇治療方法,尤其是局部治療時必須注意保護皮膚的屏障功能。即使炎癥很輕的皮炎,皮膚屏障功能也已經(jīng)受到破壞,如不注意保護皮膚屏障,往往可能加重濕疹。如用花椒水或辣椒水來止癢,或干裂性濕疹使用紅外燈理療均可進一步破壞皮膚屏障,而加重皮炎。在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以后,皮膚的屏障功能還需數(shù)周才能恢復。
(1)全身用藥
①抗組胺類藥物:抗組織胺類藥物在皮膚科非常常用,但其對濕疹的治療作用并未得到充分證明。從機制上講,本類藥物有抗組織胺作用,因此對I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的由組織胺介導的皮膚紅斑、風團或瘙癢有效,而對非I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的濕疹皮炎并無充分證據(jù)證明其有效。由于這類藥物多具鎮(zhèn)靜、嗜睡的副作用,因此可能從某種程度上緩解濕疹患者由瘙癢引起的睡眠不佳等反應,有利于濕疹的治療。由于新一代抗組織胺劑多無嗜睡的副作用,對濕疹的治療效果似應差些,但這些假設均有待于確切實驗證明。
②皮質類固醇類激素:適用于急性重癥濕疹,而不應用于慢性濕疹。
③抗菌藥物:適用于感染性濕疹及濕疹合并感染者??谥芷ぱ卓煽诜沫h(huán)素或紅霉素。
(2)局部治療
①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皮膚有紅斑、水腫、丘疹,但無水皰糜爛或滲出者可以用溫和的粉劑或洗劑,如爐甘石洗劑治療。也可直接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對于皮損已糜爛滲出者應用濕敷,如硼酸水濕敷。如果合并感染應用抗菌藥水如利凡諾液濕敷。
②亞急性濕疹:宜用油劑或糊劑進行治療,也可直接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合并感染應先用抗菌藥膏或選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及抗菌藥物聯(lián)合制劑。
輕度的干性濕疹可以用潤膚劑治療。許多潤膚劑效果均不錯,比如凡士林、礦物油等,這些藥物最好在沐浴后馬上應用,以保住皮膚內(nèi)的水份不被蒸發(fā)。尤其是礦物油,應在皮膚還是濕的時候應用。
涂抹潤膚劑的時候應順著毛發(fā)的方向從上到下一遍一遍擦,不要來回亂擦,否則容易引發(fā)毛囊炎。
洗劑如手洗劑、乳酸洗劑等也常用來緩解輕度的皮膚干燥,這些洗劑的優(yōu)點是不油膩,用后舒適。如果皮膚瘙癢明顯還可以用些外用止癢劑。皮炎明顯的,可以選用1%的氫化可的松霜或5%多慮平霜。
除藥物治療外,改善局部環(huán)境,如增加室內(nèi)濕度、避免洗浴過頻及熱水燙洗、穿用無刺激性的衣物等均對本病的治療及預防有一定作用。如果有原發(fā)病,則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手濕疹者要注意保護雙手。由于手部濕疹皮膚屏障功能破壞,因此微小的刺激也可造成手部皮炎加重或遷延不愈。必須注意保護雙手,包括洗手時不要使用堿性太強的肥皂,不使用非皮膚清潔劑如酒精洗手。每日洗手的次數(shù)也不可太多,能達到清潔目的即可。
洗完手后要立即擦干,特別要注意擦干指間及腕部等等。手如干燥應使用擦手油或硅霜。接觸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要戴手套。要注意有的手套只對某種物質有保護作用而對其他物質不起保護作用。對橡膠手套中的橡膠乳過敏者不應使用橡膠手套。膠皮手套內(nèi)最好戴一層棉線手套,并在出汗后立即換掉,以減少汗液的刺激。
口周皮炎應停有含氟激素,改用氫化可的松軟膏。
③慢性濕疹:慢性肥厚性皮膚損害主要用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進行治療,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皮損部位及激素的效力。皮質類固醇激素分為低效、中效、高效及強效四類。面部及皺褶部位皮損應選用低效激素如氫化可的松霜,手足部、足跖等部位濕疹及角化性皮損可使用高效激素制劑。激素的劑型及濃度同樣影響其效力,如低濃度氫化可的松屬于低效,而在高濃度或加上促滲劑時,則變?yōu)楦咝А?/p>
肥厚皸裂性皮損可先用角質松解劑,如20%尿素霜,使皮膚變薄后再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夜間封包可加強治療效果。
但應注意不良反應如皮膚萎縮及繼發(fā)感染等。慢性濕疹容易繼發(fā)細菌或真菌感染,此時應使用相應抗細菌或真菌藥。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繼發(fā)過敏。
淤積性皮炎常繼發(fā)外用藥物過敏,最好先做斑貼試驗,選擇不過敏外用藥物。皮質類固醇激素應選用低效制劑。除治療濕疹皮損外,應注意處理靜脈高壓。保守治療包括抬高患肢,用彈力繃帶,減少久站等,必要時可以施行手術或硬化劑治療?;颊咴谂P床或夜間睡眠時可用額外枕頭墊高雙足,坐位時則應將足部墊高,使足部高于膝部。使用彈力繃帶時應從足趾部打起一直打到膝部。以上措施可有效改善足部循環(huán),減輕靜脈高壓瘀血。
治療潰瘍,首先要清創(chuàng)。注意不要使用雙氧水、碘伏等消毒劑進行清創(chuàng)。這些物質對創(chuàng)口有毒性會延緩愈合。清創(chuàng)后用含凡士林的繃帶包扎以保持創(chuàng)面水份,減少干燥結疤,并保護創(chuàng)面。如有感染則應先抗感染。久不愈合的潰瘍可以進行手術植皮,但如不能去除靜脈高壓因素,植皮的遠期效果不佳。
(3)其他治療:國外報道,PUVA療法對慢性濕疹尤其是慢性難治性手部濕疹有一定療效。報道嚴重者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增強劑對控制皮損有效,但因多數(shù)濕疹病因不明,經(jīng)常復發(fā),應慎重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免停后藥病情加重。
(4)持續(xù)不愈病例的治療:對于持續(xù)不愈的濕疹患者,首先應注意尋找原因。比如最初制訂的治療措施在治療后病情變化后是否依然適當?治療措施是否加重了皮膚屏障功能的破壞?患者是否遵醫(yī)囑施行了治療?患者生活環(huán)境中是否仍有對其過敏的物質?是否有過敏原還未被發(fā)現(xiàn)?治療過程中是否有繼發(fā)過敏?有否交叉過敏因素?有無繼發(fā)感染?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是否利于濕疹的恢復?患者的飲食是否會加重病情?患者有沒有合并其他疾病?合并疾病及其治療對濕疹有無影響等等。最后還應檢查濕疹的診斷是否正確?為更好控制上述不定因素,可以讓患者住院治療,這樣就可對患者生活及治療環(huán)境進行密切觀察并進行正規(guī)的治療。
正所謂:“千寒易去,一濕難除”。這里的濕呢,自然就是濕氣的意思,大家生病去就診的時候,大夫一定給大家說過‘你體內(nèi)濕氣過重’這樣類似的話吧,那么濕氣是什么呢?它是怎么侵入人體的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閱讀這篇文章。
中醫(yī)認為, 濕氣不是水,也不是汽,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通常是存在骨縫關節(jié)處,大家以為濕氣是小事,往往不當回事。其實濕氣才是各種各樣病癥源頭。濕氣從來不孤軍奮戰(zhàn),濕氣遇寒為濕寒,遇熱為濕熱,遇風為風濕,還有暑濕、痰濕,所以我們不要輕視濕氣,排濕排寒刻不容緩。
中醫(yī)認為,脾胃虛弱是造成濕氣侵入人體的主要原因。
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當脾虛后,最常見的癥狀就是濕的代謝失調,也就是說濕氣代謝不出,留滯體內(nèi),形成濕邪而致病。所謂的濕盛,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水濕(分),它有外濕和內(nèi)濕的區(qū)分。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因阻脾胃使?jié)駨膬?nèi)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lián)的。
1、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經(jīng)常食用重口味的食物,就會使體內(nèi)的濕氣不斷加重。常見的重口味食物有生冷物、辛辣刺激物以及油膩性食物,這些食物均會影響人體的腸胃 健康 ,進而使機體中的水分無法正常代謝出去,長久如此就會使人體內(nèi)的濕氣不斷加重。
2 , 血氣不足
血氣不足也是導致體內(nèi)濕氣加重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為氣不足的人其經(jīng)脈通常都會存在運行不暢的情況,大大的降低了人體的臟腑功能,使機體的代謝功能不斷減弱,進而導致脾胃受損,以致于體內(nèi)堆積的水分無法及時排出體外,最終便會導致體內(nèi)濕氣過重。
3,住在潮濕的地方
在濕熱潮濕的地方居住的人時間長了身體內(nèi)產(chǎn)生濕熱也就是必然的了,所以為了去除體內(nèi)的濕熱,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居所的干燥通風,不要再濕熱潮濕的環(huán)境中待的時間太長。即使是冬天的時候也一定要保持室內(nèi)的通風,這樣就可以避免體內(nèi)出現(xiàn)濕熱。
了解了濕氣的基本概念,知道了引起濕氣的原因,接下來,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如何診斷以及 調理吧!
一,看手掌
手部最大的特點是手背、手掌皮膚油脂分泌旺盛,掌形多厚實,大魚際多飽滿,手掌顏色發(fā)暗,或手形無 明顯特點。手掌易出汗,有的人汗出發(fā)黏。
二 ,看舌頭
舌苔白膩厚屬于體內(nèi)濕氣偏重的表象,病理多為脾虛水濕不運,濕濁內(nèi)生,舌苔有 有根苔和無根苔之分,有根苔當時可以涮掉,過幾小時、一天有恢復如初,說明疾病多屬于實證,正虛邪實。無根苔就容易刷掉,主要是虛證為主。
1、分型論治:
濕熱癥: 在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jié)M,惡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在關節(jié),筋脈則局部腫痛。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在肝膽,濕熱表現(xiàn)為肝區(qū)脹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發(fā)黃,或發(fā)熱怕冷交替,脈弦數(shù);在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調理方案:萆薢滲濕湯。
寒濕證 : 流出的汗是涼汗;經(jīng)常腹痛、腹瀉;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咳嗽時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臉上長痘和斑,長濕疹、牛皮癬、白癲風,手、腳長年冰冷;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感冒發(fā)熱時渾身感覺冷;四肢關節(jié)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nèi)寒濕越重。調理方案:甘姜蒼術湯。
2, 調理脾臟:
中醫(y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濕氣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現(xiàn)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胸中郁悶、脘腹脹滿、惡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癥狀。為預防、減輕濕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只有脾胃陽氣振奮,才能有效抵抗?jié)裥暗那忠u。
OK,關于濕氣過重的內(nèi)容就和大家說到這里,一定要堅持中醫(yī)辨證調理的原則,要臨病辨證哦!祝大家身體 健康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2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