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散步不但可以讓你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改善大腦,呼吸新鮮空氣,有效促進安睡,同時還強身健體,是一個簡單易行又益壽延年的好習慣。
古今拾遺
古人云:“百練不如一走”“百練走為先”“走得遠,活得長?!倍颊f明了散步在保健中的地位?!蹲蠋r隱書》中談到:“每夜入睡時,繞室行千步,始就枕……蓋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返于靜……行千步是以求靜?!闭f的便是睡前的散步有利于氣血的流通,使氣順血和,可以促進人體完成由動極而返于靜的過程,由此而使人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
專家引路
以往人們大都認為早晨是進行運動的最佳時間。然而最新研究指出,黃昏和睡前的鍛煉對身體更為有益。而許多專家更是向老年人們極力推薦“睡前散步”。長期走路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經(jīng)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運動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都明顯低于喜歡乘車的人。
睡前除了心理上的放松,身體也應做些放松活動,而散步就是最好的選擇。大多數(shù)運動都離不開腿部的活動。睡前散步由于肌肉小量活動,血流通暢,而且腦內血流因為流向了肌肉而相對減少些,這樣易于入睡。同時在散步的過程中,精神也放松了,許多心理上壓力較大的事想得也少了,就更能幫助睡眠。
如法炮制
睡前0.5~1小時可外出散步,逛夜市、慢跑、遛狗都可以。散步要求上肢自然下垂,并隨著步伐輕輕擺動,收腹挺胸,要有朝氣且輕松自如,保持體態(tài)平衡。步行要求上身平穩(wěn),走的時候腳跟要離地,著地的時候膝蓋微微彎曲,要有一只腳經(jīng)常著地,這樣關節(jié)負荷量要比慢跑的時候減少40%。胳膊應保持直角彎曲狀態(tài),視線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進方向4~5米的點上。
老年人散步宜采用每分鐘60~80步的慢速或80~100步的中速,時間長短可由自己酌定。但是有效的散步鍛煉一般最少要持續(xù)20分鐘,這是使你身體松弛和享受步行樂趣所需要的最少時間。有心臟病、氣喘或是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步行時必須特別注意身體狀況,感到不舒服時就要停止。膝關節(jié)較弱、容易酸痛的人,也不宜快走,不妨調整運動量,慢慢走、走久些。每周至少睡前散步3次以上,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
健康收益
1.消除疲勞:睡前在戶外散步,大腦會更顯得清醒,心情會更顯得舒暢,吐故納新的結果會縮短初睡至熟睡的過程,尤其是對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消除大腦的過度疲勞、解除大腦神經(jīng)的緊張幫助更大。
2.改善思維:步行可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尤其是平衡功能。步行使神經(jīng)反射協(xié)調、靈敏,反應靈活,不易摔倒。步行者心情好,抑郁焦慮減少,思維及記憶功能改善。德國海得堡市有一條“哲學家小道”,當年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就是在這條小路上,不分寒暑來回步行,思考著人類的命運,提出了著名的“辯證法”。
3.預防疾?。阂恢懿叫?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患心臟病的風險。步行可以減少因激素分泌而導致的血壓上升。還可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步行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還可預防動脈硬化、糖尿病以及乳腺癌。
4.強身健體:骨頭需要一定的負重運動才能維持一定的硬度,走步就是一種區(qū)別于游泳的負重運動。步行時,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自然拉直背肌與肩胛肌,可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5.有助睡眠:多用雙腳,能改善體內自律神經(jīng)的操控狀態(tài),讓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的切換更靈活,有助于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眠。
小貼士
坐公交車上下班時可提前一兩站下車,改為步行,增加自己鍛煉身體的機會。不要總是匆匆地趕來趕去,讓走步給你帶來健康好心情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29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