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或中穴(彧中穴)位于人體胸部,當?shù)?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1寸(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間隙中)。
或中穴為人體足少陰腎經(jīng)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或中穴的準確位置圖
仰臥位。自乳頭垂直向上摸3個肋間隙(即第1肋間隙),在該肋間隙中,前正中線旁開3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在胸大肌中,有肋間外韌帶及肋間內(nèi)??;有第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一肋間神經(jīng)前皮支,深層為第一肋間神經(jīng),皮下有鎖骨上神經(jīng)前支。
或中穴意義:腎經(jīng)的寒濕水氣在此化為天部陽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guī)律:循腎經(jīng)上傳于俞府穴。
或中穴功效:生氣壯陽。
咳嗽,氣喘,痰壅,胸脅脹滿,不嗜食,氣喘突然發(fā)作的時候,可以指壓胸骨旁的“俞府穴”及“或中穴”可達到效果。
或中穴配風門穴、肺俞穴治外邪襲肺;
或中穴配天突穴、間使穴、華蓋穴治咽喉腫痛。
治法:寒則補針多留或灸,熱則瀉針出氣。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或,茂盛的樣子。中,與外相對,指穴之內(nèi)部。彧中名意指腎經(jīng)的寒濕水氣在此吸熱后化為充盛的陽氣。本穴物質(zhì)為神藏穴上傳的水氣,至本穴后,水氣吸熱而化為充盛于穴內(nèi)的陽氣,腎經(jīng)氣血在此重又恢復(fù)其茂盛之狀,故名彧中。彧中名意與或中同,或為或之訛傳。
或中即彧中。見《備急千金要方》。
彧中穴為經(jīng)穴名(Yùzhōng KI26)。出《針灸甲乙經(jīng)》。屬足少陰腎經(jīng)。
或:文采;中:中間。肺為相傅之官,當有文采,穴位深部為肺,故名。
位于胸部,當?shù)谝焕唛g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仰臥取穴。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
有開胸清熱、止咳化痰的作用。
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咳嗽、氣喘、唾血、痰涎壅盛、呃逆、盜汗、胸脅支滿、乳癰、紫白癜風等。現(xiàn)代又多用以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jīng)痛等。
一般針刺0.3~0.5寸;可灸。
道醫(yī)培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38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怎樣防止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