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定位:脾俞穴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
脾俞穴的準確位置圖
脾俞穴位于背部
取穴時應(yīng)采用俯臥的姿勢
俯臥位
脾俞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下后鋸肌→豎脊肌。
布有第十一
脾俞穴意義:脾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jīng)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濕熱之氣
運行規(guī)律:外散之熱循膀胱經(jīng)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jīng)下行
外散脾臟之熱。脾俞穴有健脾化濕
內(nèi)臟下垂患者
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嘔吐
、噎膈、胃痛、胸脅脹痛、黃疸水腫、不欲飲食、食不生肌、痃癖積聚、泄瀉痢疾、痰瘧寒熱、四肢不收、虛勞、尿血、遺精、白濁、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等。現(xiàn)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療急慢性胃炎
、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神經(jīng)性嘔吐、消化不良、肝脾大、貧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脾俞穴主治脘腹脹痛
,胸脅支滿,嘔吐噎膈,黃疸,泄瀉,鼓脹,痢疾,便血,帶下;以及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貧血等。消化系統(tǒng)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其它:貧血
脾俞穴配足三里穴治腹脫
、便秘。脾俞穴配章門穴
,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脹。脾俞穴配膈俞穴
、大椎穴,有扶脾統(tǒng)血,清熱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脾俞穴配足三里穴
、三陰交穴治法:寒則補之灸之
一般向椎體方向斜刺0.5~0.8寸
向內(nèi)斜刺0.5~0.8寸
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脾,脾臟也
附注:脾的背俞穴。
脾俞為經(jīng)穴名(Píshù BL20)
特異性:脾之背俞穴
《備急千金要方》:虛勞尿白濁
《針灸大成》:黃疸
《醫(yī)宗金鑒》:小兒慢脾風(fēng)證。
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喝∑⒂岬嚷窬€治療胃炎和潰瘍病166例
糖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横槾唐⒂岬龋委?4例
腹瀉:針刺脾俞等,配合電極板法
紫癜:針刺脾俞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40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老李發(fā)燒2個月,最高41度,原來是肺···
下一篇:
肺紋理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