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醫(yī)生,和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有這樣兩位老人,一位75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5種以上的慢性疾?。涣硗庖晃?0歲,體檢一切正常,但就是渾身沒勁兒,體重比去年瘦了十斤。請問這兩位老人,誰離死亡更進一步?
答案其實是后者,這是因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果病情平穩(wěn),那么帶病生存也不成問題。而后者沒有疾病卻一再變瘦,反而可能是進入了衰弱階段,抵抗力、消化力和自我修復能力都會不斷降低,距離死亡更加接近。
在25歲左右,人體肌肉達到一生中的巔峰狀態(tài),40歲以后,肌肉含量開始下降。而衰弱正是以肌肉減少為主、伴隨出現人體各項功能減退的狀態(tài),很多時候令人難以察覺。
65歲以上的老人,有6%~10%左右的人會出現衰弱癥狀。為此,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來檢測自己的身體機能。
01 握力測試
用雙手握住握力器,讀出握力值,它能反映出四肢的力量。女性握力值小于18,男性小于26說明肌肉減少。
02 測6米步速
以正常的步速走6米距離,測出時間。正常步速要求每秒超過1米。
03 閉眼的單腿平衡測試
抬左腿,閉上眼睛,保證單腿平行。能反映出下肢肌肉的力量,以及平衡功能。
04 5次起坐測試
雙手抱在胸前,重復5次站起坐下的動作。關節(jié)不好也會影響測試結果。活動不便者最好在家人陪伴下進行。
肌肉是維持身體基礎代謝、保證心肺功能的重要部分,肌肉含量過少,人體衰弱得越快。可能出現腰酸背痛、起坐困難、全身乏力、精神不濟等癥狀,所以說“存錢不如存肌肉”,越早鍛煉出好的體魄,越能延緩衰老。
不過不要太擔心,這種衰弱狀態(tài)是可以通過調節(jié)來逆轉的,首先是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
老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2克蛋白質,可以從雞蛋、奶制品、豆制品、瘦肉等食物里獲取。如果沒有食欲,吃不下,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一些口服的蛋白制劑。
其次,我們可以做一些抗阻力運動、有氧運動來鍛煉肌肉,比如瑜伽、太極拳等。同時也要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多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也能對抗衰弱。
今日小結
人體在40歲以后肌肉含量下降,體力也不斷衰減,超過65歲之后如果肌肉量過少,有可能會出現衰弱癥狀,需要多加注意。
——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fā)、收藏
有什么想說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
大醫(yī)生會及時為你解答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53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嗓子啞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尿道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