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醫(yī)生,和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案例:退休的郭阿姨總覺得口渴,每天喝8000ml的水依然覺得口渴,平時覺得四肢沉重、無力,不想動,不想說話,嚴重影響生活。
原來,郭阿姨患了代謝綜合征。據(jù)統(tǒng)計,非體力勞動者的發(fā)病率約50%,常見的肥胖、三高、心腦血管疾病都與代謝異常有關, 若不及時治療甚至會誘發(fā)腦梗!
代謝綜合征雖然是西醫(yī)名詞,但其實中醫(yī)對其早有認識,并將其總結為“痰飲水濕”。
濕
濕,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體內有“濕氣”,是一種彌散的狀態(tài)。
水
水,最常見的是體內積聚的胸水、腹水、水腫等情況,是一種比較清晰的病理狀態(tài)。
痰
中醫(yī)上說的“痰”是指粘滯比較重濁的水分。
一方面,除了肺里有痰,像中風這類疾病,中醫(yī)也認為是痰阻塞了氣道往上走,堵塞神經(jīng)內血管形成的;另一方面,有形的能見到的痰,像身上的腫塊、疔瘡都與痰有關。
飲
飲是介于水和痰中間的一種狀態(tài),流動性比較強,臨床上常常表現(xiàn)出胃腸道內的腸鳴音比較亢進,肚子里咕咕響常被認為是飲邪在作祟。
水、飲、痰都是一種病理狀態(tài)。而百病皆因痰作祟,所以要在飲形成時就要提高警惕,進行調理。
專家提示:在天氣干燥時,一定要特別警惕水濕痰飲對身體的損害。
1、晨起乏力
濕邪容易阻滯氣機,體內有濕,起床時就會覺得身體沉重、乏力,常感覺睡不醒、不清爽。
2、大便稀溏
體內濕邪較重的人,大便稀溏,排便時間較長,排完覺得不清爽,而且手紙用的較多,老覺得擦不干凈。
沖馬桶時,大便掛壁、粘滯,甚至一箱水還沖不干凈。
3、舌苔白膩
舌苔反應人的氣血、津液的變化。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fā)黃發(fā)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另外,舌頭上齒痕的多少能幫助判斷脾胃虛弱程度:舌頭兩側齒痕數(shù)相加大于5個,脾虛嚴重;小于5個,脾虛相對較輕。
4、刷牙惡心干嘔
起床刷牙會嘔吐反胃,感覺嗓子有異物感,會出現(xiàn)卡痰的現(xiàn)象,但也只是一點點,吐不出來,這個癥狀也說明體內有濕氣。
5、小腿酸脹
早起覺得小腿肚發(fā)酸、發(fā)沉,甚至腫脹的,也是濕邪侵體的表現(xiàn)。
小貼士:現(xiàn)代體質學說研究表明,有水濕痰飲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體型偏胖,性格柔和寬厚,容忍力強,容易相處。所以性格寬厚的胖人需要提高警惕。
痰飲水濕危害大,那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邪氣堆積呢?
1、脾不好,“邪”入體
脾虛是導致水濕痰飲的根本原因。
脾主運化,脾的運化功能不好,不能把吃進去的東西運化成水谷精微,會在人體內儲存下來,導致水的淤積,形成水濕痰飲。
2、脾健而五臟安
脾在五臟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健而五臟安。一旦脾胃出現(xiàn)問題,我們的心、肝、肺、腎都會隨之面臨危機;同樣的,五臟不好也會影響脾的功能。
身體的各個器官之間若不能相互協(xié)調,我們的身體就會開始發(fā)出“抗議”!
肝脾不和:兩脅疼痛、胃口差、腹瀉腹痛。
心脾兩虛:心是藏血的,脾是統(tǒng)血的。心脾兩虛,會導致失眠、乏力、困倦、心悸等。
肺脾氣虛:肺主氣,脾是氣血產(chǎn)生的源頭,脾的功能差,水谷精微物質傳送不到肺,就會出現(xiàn)乏力、氣促、干咳的癥狀。
脾腎陽虛:脾和腎的陽氣是非常關鍵的,脾腎陽虛會出現(xiàn)四肢畏寒;早起就要上廁所,大便稀的問題。
水濕痰飲患者經(jīng)常會表現(xiàn)出嚴重的脾胃虛弱癥狀,這就需要“補”了。
人參、茯苓、炒白術、甘草,這是醫(yī)生經(jīng)常會使用的健脾藥材。而我們日常在家的時候,也可以吃一些健脾的食物:
1、蘇葉葛根粉
葛根具有升陽止瀉、生津止渴、健脾化濕的功效,而搭配的蘇葉芳香醒脾。此方有助于改善代謝。
2、紅豆薏米芡實粉
食療方面,中醫(yī)認為:濕熱困脾,累及肺腎。因此想要達到祛濕的效果,要兼顧:利水滲濕+健脾+補腎+理氣+溫性食材。
薏米有利水滲濕,清熱止瀉的功效;紅豆補血、利水消腫;山藥、蓮子、芡實皆有補脾養(yǎng)胃、補腎益肺之用;而茯苓能健脾固精。將這幾種食材科學配伍,可健脾祛濕。
3、虎口對擊法
左手虎口對應脾,右手虎口對應肝,兩手虎口相擊,兩臟關聯(lián),有助于調養(yǎng)肝脾。
【方法】兩手拇指、食指張開,虎口交叉輕輕接觸,再相互對擊100次。
——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fā)、收藏
有什么想說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
大醫(yī)生會及時為你解答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53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長期服用一種高血壓藥物會造成不良后果
下一篇: 角膜炎和結膜炎的區(qū)別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