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很是忙碌,我們沒有喝水時間,更沒有上廁所的時間,當然也不需要上廁所。
快11點的時候,后面還有20多個人,每個人都著急的催醫(yī)生看快點,每個被看到的人,都希望醫(yī)生看慢點,這就是現(xiàn)狀。
但不管快慢,我們都必須認真,負責任。
進來的是一位鄧阿姨,61歲,說自己不看病,就是想問一下把氯吡格雷換成阿司匹林行不行。
王醫(yī)生問其原因,鄧阿姨說:阿司匹林副作用太大,自己不敢吃了,就算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貴一點,但自己的條件還可以,不怕貴。
王醫(yī)生:那您什么病要吃阿司匹林?。?/p>
鄧阿姨:心肌缺血、冠心病,去年做了造影不用放支架,但醫(yī)生說要堅持吃藥。
王醫(yī)生:吃阿司匹林現(xiàn)在出現(xiàn)什么副作用了嗎?比如說出血、過敏、沒有效果、尿酸高、哮喘、胃口不好?
鄧阿姨:這些情況都沒有,就是聽人說阿司匹林副作用大,氯吡格雷副作用小,就想換成氯吡格雷。
按照很多人的常理思維,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貴,副作用又小,患者要求,醫(yī)生肯定會直接開完藥,打發(fā)走人,后面還有好多人排隊呢。
可事實并非如此,氯吡格雷并不能替代阿司匹林,或者說不能直接替代阿司匹林。
簡單理解阿司匹林是個大哥哥,今年100多歲了;氯吡格雷是個小弟弟,今年20歲;這哥兩都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都能預防血栓。
氯吡格雷大的作用跟阿司匹林一樣,是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比如冠心病、腦梗死、支架術(shù)后、急性冠脈綜合征等等。
但這兩種藥物的作用機理不一樣,簡單說阿司匹林是通過一種方法抗血小板,氯吡格雷是通過另外一種方法來抗血小板,殊途同歸,條條大路通羅馬。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或心臟支架的朋友這個藥并不陌生。因為凡是支架或急性心肌梗死都需要同時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這叫雙保險,也就是怕阿司匹林預防血管堵塞的作用不夠保險,再從另一種途徑來預防血管堵塞,我們專業(yè)術(shù)語叫雙聯(lián)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并不是很多人想象那樣,沒有副作用。
1、常見:血管水腫、鼻出血、胃腸道出血、淤傷、腹部不適、腹瀉、消化不良等。
2、不常見:血小板減少、頭痛頭暈、眼出血、胃潰瘍、便秘、皮疹、血尿等。
氯吡格雷禁用:對嚴重肝損、活動性消化性潰瘍、顱內(nèi)出血以及對氯吡格雷過敏患者禁用。
所以,并不是說氯吡格雷副作用小,更重要的是,除非需要雙保險時要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只需要一種抗血小板藥物的時候,在臨床我們首先選擇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的用藥經(jīng)驗豐富,且抗血小板、預防血栓的證據(jù)更充分。我們不建議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的老大地位暫時無人撼動。
只有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氯吡格雷。
簡單說,氯吡格雷是對于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的一個補充,在需要雙保險的時候兩者都要用,但如果只選一個的話,首選阿司匹林!當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時候,可以選擇氯吡格雷。
所以,鄧阿姨暫時沒有必要把阿司匹林換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但比氯吡格雷便宜,更重要的是阿司匹林比氯吡格雷證據(jù)更多。
總之,無論是阿司匹林還是氯吡格雷,我們都需要嚴格把握適應癥,更要密切觀察副作用。
(心血管王醫(yī)生正式授權(quán)原創(chuàng)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也稱為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它們有不同的作用機制,阿司匹林主要通過抑制環(huán)氧合酶-1的活性,干擾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從而減少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發(fā)揮抗血小板作用,而氯吡格雷主要通過選擇性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與血小板受體結(jié)合,從而抑制血小板活化,發(fā)揮抗血小板作用,兩種藥物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如心肌梗死、腦卒中、頸動脈斑塊等。
在臨床療效方面,氯吡格雷與血小板的結(jié)合是不可逆的,暴露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壽命顯著縮短,需要很長時間(大約5天)才能恢復正常功能,因此,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療效要略優(yōu)于阿司匹林。
在適應癥方面,阿司匹林既可以預防具有早發(fā)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肥胖、吸煙者、男性超過50歲或女性絕經(jīng)后等高危因素者發(fā)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又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復發(fā),而氯吡格雷只能用于預防近期心肌梗死、腦卒中、外周動脈性疾病和急性冠脈綜合征的復發(fā),因此,阿司匹林的適應癥更加廣泛。
在不良反應方面,阿司匹林在局部可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進而損傷胃黏膜,此外,前列腺素可調(diào)控胃腸道血流和黏膜功能,阿司匹林還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導致胃黏膜損傷,這也是阿司匹林損傷胃黏膜的主要機制。與阿司匹林不同,氯吡格雷不能直接損傷消化道黏膜,但是氯吡格雷可阻礙新生血管生成,影響潰瘍愈合,可加重已存在的胃黏膜損傷,因此,長期用藥,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更好。
在循證證據(jù)方面,阿司匹林延用至今已有將近50年的 歷史 ,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它在預防動脈血栓事件中的有效性,臨床使用可謂有理有據(jù),而氯吡格雷上市只有20年,循證證據(jù)不如阿司匹林充分。
那么在臨床使用時,這兩種藥物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毋庸置疑,當然首選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循證證據(jù)近乎完美,而且有當仁不讓的價格優(yōu)勢,長期服用不僅預防血栓效果卓越,而且可節(jié)省醫(yī)療開支,對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如阿司匹林過敏、有活動性潰瘍出血等,或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如吃阿司匹林出現(xiàn)無法耐受的胃腸道反應,才需要使用氯吡格雷替代。
參考文獻:
阿司匹林腸溶片說明書
氯吡格雷片說明書
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 2010)
抗血小板藥物消化道損傷的預防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2更新版)
二者并沒有那個更好一說,主要是應用時機的不同,同樣作為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常被人相提并論,很多患者會有疑問,二者到底有什么區(qū)別,應該如何選擇?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區(qū)別是什么?
1,價錢:二者的價錢相差非常大,尤其是作為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對于部分患者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
2,原理:阿司匹林是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從而抗血小板凝聚,重點是抑制;而
氯吡格雷是通過與血小板ADP受體接觸融合,從而降低血小板凝聚作用,重點是競爭。
3,應用:阿司匹林不僅適用于已經(jīng)患病的患者,更適合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而氯吡格雷只適用于已經(jīng)確診的患者。
4,時間:阿司匹林問世上百年,在抗凝領(lǐng)域的應用時間快五十年了;而氯吡格雷的應用時間只有21年,從時間來看,絕大多數(shù)醫(yī)生對阿司匹林的應用和掌握更加嫻熟。
5,副作用:雖然同樣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但氯吡格雷的風險更小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那么患者應該如何選擇?
二者在臨床上的應用,是有前提條件的,并沒有絕對的優(yōu)劣。
1,高危群體:對于尚未發(fā)病卻存在心腦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口服阿司匹林。
2,確診患者:對于已經(jīng)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來說,首選阿司匹林,但如果不能耐受,需要考慮氯吡格雷。
3,其他疾?。簩τ诓环€(wěn)定性心絞痛、急性心梗等疾病的患者來說,首選氯吡格雷。
4,支架術(shù)后:需要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聯(lián)合應用。
PS:藥物的選擇不可盲目,是藥三分毒,沒有絕對的神藥或毒藥,在臨床應用時,需要考慮多個方面,不要擅自服藥。
在抗血小板預防血栓,心血管疾病預防方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這2個藥物可以說是大家最耳熟能詳,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兩個藥物了。很多朋友不知道這2個藥物到底哪個更好,又該如何選擇。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兩個藥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機理有差異
這類藥物之所以在心血管領(lǐng)域廣泛應用,主要發(fā)揮的是這類藥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當血管內(nèi)的斑塊出現(xiàn)破裂,引起體內(nèi)的凝血機制被激活,血小板出現(xiàn)聚集時,這類抗血小板藥物就會發(fā)揮作用,減少血小板聚集帶來的血栓風險。因此,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方面,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這類抗血小板藥物是很常見的基礎藥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其作用機理卻并不相同。阿司匹林屬于非甾體抗炎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來減少血小板的聚集反應;而氯吡格雷這屬于噻吩吡啶類抗血小板藥物,它本身沒有藥物活性,而是要經(jīng)過肝臟的肝藥酶代謝后,才會形成具有抗血小板活性的藥物,通過與導致血小板聚集的受體高選擇性結(jié)合,從而達到抵抗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風險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2個藥物雖然都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其作用機理個不相同,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來抵抗血小板的聚集,減少血栓的形成風險。因此,在某些心血管疾病術(shù)后的抗血小板治療上,醫(yī)生會根據(jù)情況,采取2種藥物合用的“雙抗”療法,來減少心血管疾病的二次發(fā)作風險。很多在同時服用2種藥物的朋友,不知道是否這2個藥物都要一直服用,但一般情況下,雙抗療法是沒必要一直服藥下去的,一般推薦2種藥物同時服藥1年到1年半左右后,可以就醫(yī)診察,根據(jù)情況,停服其中一種藥物,而只保留一種抗血小板藥物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有導致出血的風險
在給大家科普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出血風險的時候,很多朋友就會問:是不是換成氯吡格雷就好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這2種藥物導致出血的風險,主要還是來自于其自身的藥理作用,具有抵抗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是傷口出血的重要凝血物質(zhì),只要藥物有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服藥期間的出血風險就比不服用此類藥物大。
從胃黏膜刺激性來說,阿司匹林因為藥物本身以及藥物藥理作用導致的胃黏膜 健康 受損,而出現(xiàn)胃出血的風險更大,而氯吡格雷則對胃黏膜沒有刺激性,但如果本身有胃黏膜出血風險的朋友來說,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同樣也有導致胃黏膜出血的風險,因此,不論是服用阿司匹林,還是氯吡格雷,都應該注意藥物可能帶來的出血風險,這種出血風險也不僅僅限于胃出血,其他的皮下出血,牙齦出血,腦出血等方面方面的風險,也要注意評估和預防。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二級預防應用各不同
實際上,在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預防心血管疾病二次發(fā)作的二級預防方面,這2個藥物都是可以選擇的藥物。阿司匹林用藥成本低,氯吡格雷用藥成本則高一些,阿司匹林有胃刺激性,而氯吡格雷沒有胃刺激性,從抗血小板聚集,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2個藥物也都是很好的心血管預防藥物,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上,可以結(jié)合自身情況,請醫(yī)生做好評估后選擇使用。
在尚未發(fā)作心血管疾病,但未來10年心血管疾病發(fā)作風險超過10%的心血管高危風險患者身上,通常如果需要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一般都會推薦阿司匹林,其主要原因也并非阿司匹林更好,主要還是考慮用藥的經(jīng)濟性,還有就是阿司匹林的一級預防臨床數(shù)據(jù)較多較完善。但近些年來,對于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的爭議也越來越多,很多研究已經(jīng)開始認為,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其心血管獲益,并不比起導致出血的風險大,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方面,是否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是應該經(jīng)過嚴格的出血風險評估后確定,如果是心血管疾病風險高(超過15%),而又低出血風險,或者是已經(jīng)長期服用阿司匹林(10年以上)而沒有發(fā)生安全性問題的,推薦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其他情況下,應慎用或不用。
服用氯吡格雷要注意基因多態(tài)性和同服其他藥物對藥效的影響
前面我們也已經(jīng)說到,氯吡格雷藥物本身沒有藥理活性,而是要經(jīng)過肝藥酶的代謝后才能形成活性物質(zhì),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的藥理作用。因此,對于服用氯吡格雷來說,有一部分朋友的這部分肝藥酶屬于慢代謝型,因此,在服用氯吡格雷時,就會導致其藥效較差,抗血小板防血栓作用不明顯等方面的問題,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氯吡格雷抵抗”,根據(jù)各種臨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氯吡格雷抵抗的發(fā)生率在4~30%左右,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差異,主要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診斷指標來確認氯吡格雷抵抗的問題。但通常我們認為,肝藥酶慢代謝型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更容易出現(xiàn)抵抗問題,而有些藥物在代謝過程中會占用這部分肝藥酶的作用,也會導致氯吡格雷的藥效受到影響,如我們常常與抗血小板藥物同服的奧美拉唑就是其中的一個,因此,在服用氯吡格雷時,如果需要保護胃黏膜,應該盡量的避免服用會影響其藥效的奧美拉唑等藥物。
在發(fā)生藥物抵抗,和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方面,阿司匹林的發(fā)生率都相對少一些,但長期應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對于高尿酸的朋友往往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使尿酸進一步升高,引起痛風及其他 健康 風險。
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出,這2個藥物,作用機理不同,應用的領(lǐng)域也有所差異,在長期服用的注意事項上,也各有差異,另外,又要經(jīng)濟性,有效性上,也更是會有很大的個性化差異,因此,哪個更好,應該選哪個這樣的問題,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說,不差錢,而有高尿酸的朋友,不妨選擇氯吡格雷長期服用;而如果需要考慮用藥經(jīng)濟性,而又確實進行抗血小板預防的朋友,或者有明確氯吡格雷抵抗的朋友,需要服用長期服用奧美拉唑的朋友,那么不妨選擇物美價廉的阿司匹林,就是更好的選擇。
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同屬于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很多病人都很納悶,為什么有的人在使用阿司匹林,而其他人卻使用氯吡格雷,甚至有的人聯(lián)用這兩樣藥。接下來,我將為廣大朋友解惑:針對這兩種藥物,怎么選擇,什么時候使用雙抗。
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的目的是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常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預防腦梗塞、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針對這兩種藥物,從價格上來講,大部分患者都能接受阿司匹林,而氯吡格雷價格稍貴;其次,從不良反應來講,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的刺激更大,如胃黏膜損傷,上消化道出血等,但隨著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推廣,消化道不良反應較普通劑型的阿司匹林明顯減少,而氯吡格雷對胃腸道的刺激則相對較??;如果同時合并高尿酸血癥或者痛風,這時選藥要慎重了,阿司匹林可使血尿酸升高,而氯吡格雷對尿酸的影響很小。所以,綜合各方面考慮,針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沒有禁忌癥,優(yōu)先選擇阿司匹林,且最好選用阿司匹林腸溶片,以減少胃腸道刺激;如果對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可選用氯吡格雷。
部分病人同時使用這兩種藥,是什么原因?
同時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抗血小板治療,主要針對血栓風險大的病人。由于這兩種藥的作用機制不同,可通過不同的作用靶點加強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常用于小卒中(如TIA)、急性冠脈綜合征、支架植入術(shù)后等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阿司匹林,還是氯吡格雷都會引起出血,且各自都有不少禁忌癥,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擅自換藥或調(diào)整劑量。
謝謝閱讀,祝您 健康 !
阿司匹林和氫氯吡格雷,都是我們常見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也都是在臨床工作當中比較常用的藥物,那么兩者相比哪一個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比較好呢?哪一個應該是抗血小板首選的藥物呢?
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哪個好?
雖然兩者都是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藥物,但兩者的作用機制不同,所以單純的來比較哪一個效果比較好,沒有特異性的標準。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療的基石,也是一種常見的COX抑制劑。而氫氯吡格雷是細胞色素p2Y12受體拮抗劑,他經(jīng)常用于和阿司匹林聯(lián)合抗血小板治療,以及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長期使用。所以兩者沒有可比性。
二、阿司匹林和氫氯吡格雷怎樣選擇?
阿司匹林作為抗血小板治療的基石,大量的循證醫(yī)學實驗已經(jīng)證實了他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的有效性,也證明了他在冠心病高危人群中一級預防的必要性,所以阿司匹林的應用具有普遍性!而氫氯吡格雷作為一個比較貴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往往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長期使用,以及植入支架以后或者是有聯(lián)合抗血小板聚集要求的患者聯(lián)合使用。
三、兩者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同樣作為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兩者都可以和血小板進行結(jié)合,進而影響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所以兩者的副作用當中出血都是其最為主要的副作用之一,在兩種藥物使用的時候,無論是單用還是聯(lián)合使用,避免出血并發(fā)癥都是兩者使用的最大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作用機制是什么呢?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臨床應用于哪些情況呢?
氯吡格雷的臨床應用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的患者中廣泛應用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別有什么不良反應呢?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應
氯吡格雷的不良反應
究竟該怎么選擇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近三年的折騰決定遠離(西藥糾纏),改用(中醫(yī)方法)才變回(正常人)。
很多朋友都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臟病和腦梗死的復發(fā)。其中一部分朋友在服藥過程中出現(xiàn)了副作用,最常見的就是胃部癥狀。很多朋友服藥后會出現(xiàn)胃痛、反酸,有的甚至出現(xiàn)了胃潰瘍和出血癥狀。這是什么原因所導致的?應該怎么處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
01為什么服用阿司匹林會損傷胃腸道黏膜?
阿司匹林對胃部的影響并不只是因為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的功能,引起的胃出血,阿司匹林對胃部的影響是比較復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阿司匹林在胃內(nèi)溶解,直接對胃黏膜形成損害,引發(fā)胃部癥狀。阿司匹林吸收后,隨血液循環(huán)回到胃部,對胃黏膜造成不利影響。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前列腺素對胃腸黏膜具有保護作用,前列腺素分泌減少后,胃黏膜損傷的幾率更大。對于已經(jīng)存在的胃潰瘍,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容易誘發(fā)出血。
阿司匹林通過上述四種機制影響胃部的功能,那么,面對阿司匹林的這種副作用,應該如何處理呢?
02阿司匹林引發(fā)胃部癥狀應該怎么處理?
很多朋友在服藥過程中出現(xiàn)了胃酸、胃痛的情況,建議這類的朋友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時,加服抑制胃酸的藥物,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胃痛、泛酸的癥狀。如果在服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胃出血的癥狀,必須立即停藥,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待胃部疾病治愈了,再考慮是否恢復用藥,或改換成其他的抗血小板藥物。
有的朋友建議:服藥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胃出血,可以換成硫酸氫氯吡格雷。這是不對的,氯酸氫氯吡格雷雖然對消化道的副作用小,但對于已經(jīng)存在胃部出血問題的朋友,服用硫酸氫氯吡格雷會加重出血癥狀。所以,這個辦法是不可行的。
還有的朋友提出,天天服用阿司匹林,胃部出現(xiàn)出血癥狀,改成每隔一天服用一次,就沒有任何癥狀。這樣行不行呢?張醫(yī)生認為,這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阿司匹林要想完全抑制血小板功能,需要每天都服藥。如果每隔一天服用一次,身體會有一半的時間處于風險之中,容易患心臟病和腦梗死。但反過來說,起碼有一半時間,身體內(nèi)的血管受到了阿司匹林的保護,比起完全無法用藥,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有人提出,可不可以每天服用半片阿司匹林呢?這樣做也是不對的,對于正常體重的成年人來說,阿司匹林發(fā)揮抗血小板作用的區(qū)間是在75mg-150mg之間,劑量少了,達不到治療效果。劑量大了,并不能加強藥效,反而增加了副作用的風險?,F(xiàn)在,國內(nèi)大多數(shù)阿司匹林的劑量是100mg,如果只吃半片,每天的劑量僅為50mg,根本達不到治療目的。
03如何預防阿司匹林引發(fā)的胃部癥狀?
一,與治療胃部疾病的藥物一起服用
對于阿司匹林引發(fā)胃部癥狀,預防很關(guān)鍵。有消化潰瘍或胃炎的朋友,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需要徹底治療胃部疾病后,方可服用阿司匹林。但在很多情況下,需要緊急服藥,根本來不及處理胃部疾病,這時候應該怎么辦?
張醫(yī)生建議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時,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服用6個月后,如果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fā)生,則把抑酸藥物改為每隔一日服用一次,再經(jīng)過6個月后,仍沒有異常,可以完全停用抑酸藥物,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阿司匹林對胃的不利影響,減少胃部癥狀的發(fā)生。
二,盡量選擇阿司匹林腸溶片
如果條件許可,盡量選擇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片不在胃內(nèi)崩解,可以減少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對保護胃黏膜有一定的好處。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需要在餐前半個小時空腹服用,其目的是為了讓阿司匹林盡快地進入十二指腸,在腸道的崩解。
如果在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食物會阻止藥物進入腸道,最終導致藥物在胃內(nèi)崩解,這樣,就失去了腸溶片的意義。
關(guān)于腸溶片到底是空腹服用還是餐后服用,還是有人存在異議,他們認為如果與食物一起服用,可以減少阿司匹林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張醫(yī)生個人認為,對于普通的阿司匹林,這種用法是沒有問題的,但對于腸溶片,如果采取這種服藥策略,就徹底失去了腸溶片存在的意義了。
04總之
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不單純是因為抑制了血小板的功能,阿司匹林還通過直接和間接的作用,對胃粘膜造成損害,服用阿斯匹林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了胃痛、反酸的癥狀,需要加服抑酸藥物,如果出現(xiàn)出血癥狀,需要立即停藥,并及時到醫(yī)院就診。為了預防阿司匹林引發(fā)的胃出血,可以與抑制胃酸藥物一起服用,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另外,可以選擇腸溶片,使阿司匹林在腸道內(nèi)崩解,減少了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67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