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是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一種野草,在我們老家那邊,被稱作“婆婆丁”,這種隨處可見的野草,還是一種藥用的植物,菊科蒲公英的干燥帶根全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熱解毒中藥。一般在每年春夏花開時采集,洗凈曬干或以鮮品入藥均可。
蒲公英味苦,甘而性寒,入肝、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之功效。清代汪紱編纂的《醫(yī)林纂要》中,對蒲公英這樣評價:"蒲公英,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療毒乳癰,皆瀉火安土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齒牙,去陽明熱也。"
蒲公英最早的入藥,可見于唐代,當時主要是用于“乳癰”,即乳汁排泄不暢而導(dǎo)致的急性炎癥,沿用至今,蒲公英仍是治療乳癰的特效藥物,蒲公英治療乳癰,可以說是怎么用,都可以,不論是鮮草搗汁服用,還是干品煎服,還是搗爛外敷,對于消腫止痛,都有很好的療效,除了單用蒲公英,對于急性乳腺炎,還可與金銀花、連翹等配伍使用。
蒲公英除了能夠治療乳癰,在清熱解毒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應(yīng)用。比如對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等急性熱病的中醫(yī)治療中,既可以單用蒲公英,也可以與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等聯(lián)用;而治療疔毒(即皮膚急性化膿性的炎癥),蒲公英則常于紫花地丁、菊花、金銀花等配用,清代《醫(yī)宗金鑒》中的五味消毒飲就是治療疔毒的名方。
一味蒲公英,功勝白虎湯。蒲公英在清泄胃火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功用。蒲公英能夠清瀉胃火,且常服不會影響胃氣,對于胃火旺盛而導(dǎo)致的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用鮮蒲公英煮水喝,或者將煮好的蒲公英吃掉,都會有很好的療效。而少量應(yīng)用蒲公英,與橘皮、砂仁等中藥合用,可以有健脾胃的功效,對于消化不良,胃脘脹痛,慢性胃炎等疾病。
蒲公英除了入胃,還入肝,因此,對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如急性結(jié)膜炎、眼瞼緣炎等疾患,可用蒲公英煎湯熏洗,有很好的效果?!夺t(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中有一個“一味蒲公英湯”,就是將蒲公英濃煎內(nèi)服,治療眼疾腫痛,胬肉遮睛,赤脈絡(luò)目,目疼連腦,羞明多淚等一切虛火實熱之證。
除了上述功效之外,蒲公英還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對于尿路感染有很好的療效,另外用蒲公英鮮品搗碎加蛋清攪勻,外敷治療還可以治療流行性腮腺炎。蒲公英雖好,但主要應(yīng)該應(yīng)用于實火熱毒所致的上述問題,癥狀來進行對癥治療,如非實火熱毒者,如大量應(yīng)用蒲公英,可能會導(dǎo)致泄瀉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9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肺氣腫的早期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