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通過飲食來對感冒治療,是副作用最小,也是效果最為顯著的一種治療方法。這里就推薦一些食療的方法給大家。
1、紅糖雞蛋
紅糖具有去除濕寒,溫補身體的功效我如果我們的感冒是由于受到寒氣的侵?jǐn)_所引發(fā)的,通過飲用紅糖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首選我們要將雞蛋放入到清水中煮至蛋白凝固之后,將雞蛋去殼,再用牙簽在雞蛋上面戳上許多的小洞。將紅糖放入到小煮鍋當(dāng)中,可以再適當(dāng)?shù)募尤霂灼?,一起煮成水之后,將雞蛋放在生姜紅糖水中悶上二十分鐘,這個時候生姜紅糖水就會被雞蛋所充分的吸收,適應(yīng)這樣的雞蛋也可以在增加我們身體蛋白質(zhì)的同時,去除我們身體中的寒氣。
2、蒸冬棗
冬棗雖然可以幫助我們補充身體的氣血,提高抵抗力,但是直接食用冬棗,可能會導(dǎo)致我們的身體出現(xiàn)諸多不適,比如食用過量的冬棗會導(dǎo)致我們出現(xiàn)腹部的刺痛感。但是經(jīng)過蒸煮的冬棗,就會有效的減輕肚子刺痛感的問題。因為經(jīng)過了蒸煮的冬棗當(dāng)中植物纖維已經(jīng)完全的溶解于冬棗的果肉之中,不會對我們的胃部造成負(fù)擔(dān)。
3、皮蛋瘦肉粥
在感冒的時候可以多喝一些粥,幫助我們的身體補充能量和水分,達(dá)到緩解感冒的作用。在煮粥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瘦肉,這樣子可以減少粥中可能含有的脂肪含量,也減少油脂對我們身體產(chǎn)生的副作用。在煮粥的時候,我們要多放一些新鮮的姜絲進(jìn)入,辛辣的生姜可以幫助我們將體內(nèi)的寒氣全部排出,從而快速治療我們的風(fēng)寒感冒。
蔥白粥
【原料】連須蔥白5~10根(每根寸許,切細(xì)),粳米50克。
【制法】先用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蔥白再煮片刻,趁熱頓服,溫覆取汗。
【功效】發(fā)汗解表,散寒通陽,主治感冒。
姜糖飲
【原料】生姜15克(切片),紅糖30克,水500毫升。
【制法】水加入生姜,煮沸2分鐘,再入紅糖煮1分鐘,即可趁熱飲用。飲后蓋被取汗。
【功效】辛散發(fā)汗,解表散寒,主治感冒。
一到換季的時候,感冒就會頻發(fā),如果平時擁有一個比較好的飲食習(xí)慣,那么在換季的時候,患感冒的概率會大大地降低,那么感冒有什么相關(guān)的食療方法,以及哪些食療的方法的效果會比較顯著呢,下面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很多關(guān)于在感冒期間的一些食療的方法,相信大家對于感冒期間的飲食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認(rèn)識和了解,大家在感冒期間身體機能都有所下降,所以要做到合理的飲食。
在日常中提高對病毒的抵抗力,而既美味又無副作用的食療,就是其中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香菇雞湯
雞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緩解感冒癥狀,加上姜絲和大蒜,預(yù)防效果更好。
紅蘿卜燉牛肉
牛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紅蘿卜增強免疫力,防感冒,健脾補血,助消化。
紅糖姜水
生姜能發(fā)汗解表、潤肺止咳。紅糖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補虛損,二者結(jié)合能起到降溫和殺菌作用。
黃芪牛肉湯
黃芪可“益氣固表”,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毒能力,而牛肉里的油脂能防止藥效的揮發(fā)。
姜絲蘿卜湯
冬吃蘿卜夏吃姜,兩者結(jié)合,可用于祛風(fēng)散寒解表,有效預(yù)防和治療風(fēng)寒感冒。
生姜雞肉飯
姜可用于脾胃虛寒,食欲減退等,加上雞肉和生姜,不僅美味,還有預(yù)防感冒和風(fēng)寒的作用呢!
番茄豬肝湯
豬肝養(yǎng)肝明目,草菇補益脾胃,降壓降脂,潤燥化痰,番茄可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的發(fā)生。
薏米扁豆粥
薏米扁豆粥可強健脾胃去濕氣,能促進(jìn)腸胃吸收,還可加強體力以對抗感冒病毒。
可以通過適當(dāng)進(jìn)補,提高身體抵抗力。
1)吃一些能夠起到溫補作用的食品,如蔥、蒜、韭等。 2)宜多食甜少食酸,有利于補充脾胃之氣。 3)多吃蔬菜,以防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膚病等。 4)春季容易口干舌燥、皮膚粗糙、干咳,應(yīng)吃些能補充津液的食物,如梨、蜂蜜、山楂等。 5)切忌黏硬、生冷、肥甘味厚的食物。
1、白菜牛百葉湯
材料:鮮白菜500克,牛百葉250克,麻油、魚露、味精各適量。生姜3片。
制法:將鮮白菜、生姜洗凈;牛百葉浸透、洗凈,切塊。起油鍋放入生姜、牛百葉爆一下,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加入白菜小火燙1小時,放入魚露、味精調(diào)味食用。
功效:清熱解暑,開胃中和,可以治療秋濕感冒,對于身熱口渴、倦怠、周身不適有食療效果,也可作為夏日家庭常菜。
2、荷葉
菊花苡米湯
材料:鮮荷葉一張(或干荷葉12克),菊花12克,苡米30克,
制法l加水煮湯,去渣服食。
功效:此湯清暑利濕作用俱佳。
3、香菜
蘿卜豆豉湯
材料:香菜15克,淡豆豉10克,白蘿卜1個,洋蔥30克,生姜3片,大蔥一根,芥末少許。
制法:先將白蘿卜切塊煮熟后,再將余料放入,煮幾分鐘后食用。
4、化濕湯
材料:藿香、蘇葉、柴胡、黃芩、陳皮、半夏各12克,薄荷、竹葉各15克,葛根20克,蒼術(shù)、焦三仙各10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配合藿香正氣膠囊、清胃丸口服。
功效:清熱化濕,適用于濕氣過重、受寒邪之苦的患者。
5、白芷芫荽滾魚頭湯
材料:白芷10克(中藥店有賣)、芫荽30―40克、魚頭1個、豬肥肉100克、生姜5片。
制法:各物洗凈,魚頭往鰓對半切,豬肥肉切薄片。先把白芷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水1500毫升(6碗量)滾沸10分鐘,濾出藥液下鐵鑊,并下姜滾沸后,下魚頭、豬肥肉滾至熟,下芫荽和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中藥白芷為解表藥,其性溫味辛,具祛風(fēng)燥干、排膿止痛的成果,經(jīng)常使用于傷風(fēng)頭痛、鼻塞、眉棱骨痛等。其辛噴鼻升集、通竅止痛感化特強。配以收汗的蕪荽滾魚頭,辛噴鼻可心,能驅(qū)熱集熱,對傷風(fēng)初起、鼻淵不適、流涕和風(fēng)熱傷風(fēng)十分見效。
6、綠豆馬齒莧湯
材料:綠豆100克,馬齒莧100克,豬瘦肉100克,蒜仁4粒,油鹽酌量。
制法:將上藥洗凈,馬齒莧切段。放適量清水在煲內(nèi),先煮綠豆約15分名,再放入其他湯料,煮約1小時,至豬瘦肉軟熟,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止痢。
7、冬瓜海帶鯽魚湯
材料:冬瓜100克、海帶30克、蝦皮、鯽魚
制法:冬瓜切片,海帶洗凈,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鯽魚一條,一起燉湯。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寒涼,能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可清熱利水,養(yǎng)陰止血;鯽魚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濕止渴。
8、蘋果杏肉沙骨湯
材料:沙骨250克、蘋果1/2個、新鮮杏子3個、鹽2克、料酒5克、姜一塊、生抽3克、胡椒粉少許、油5克。
制法:沙骨加入鹽、生抽、胡椒粉腌制15分鐘;鍋燒熱,倒油,把腌制好的沙骨下到鍋里煎至兩面煎面;倒入高湯或者清水,大火煮開,滾五分鐘呈奶白色湯水,用湯勺把表面的浮沫刮干凈,這樣煲出來的湯就清澈純香了;
把湯水倒入砂鍋中,調(diào)成大火再次煮開;加入姜片,調(diào)成小火熬1。5個小時;蘋果切成大塊,用鹽水浸泡以防變色,備用;
杏子去核,也切成大塊,同樣浸鹽水備用;最后把蘋果和杏子倒入熬好的湯中,再煮30分鐘出味即可,適當(dāng)調(diào)整咸淡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62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