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濕氣重的食譜大全濕氣重喝什么粥濕氣重喝什么湯濕氣重食療大全體內濕氣重會導致食欲不振、腸胃不舒服,因此必須把濕氣排出去才能恢復健康。排濕氣常用的方法就是飲食調理,但是吃什么能祛濕其實很多人不了解。本文推薦一些關于濕氣重的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濕氣重的食譜大全
你是否在為疼痛的支關節(jié)所苦惱,是否在擔心濕氣嚴重之后會不會變成風濕病、關節(jié)炎等等,先別著急,首先風濕是陰邪,性質較粘稠、穢物,從而導致身體內氣的正常運行情況。其癥狀大多表現(xiàn)在皮膚的濕疹、身體的體力不支,精神不佳以及脾胃虛,沒胃口等。不知道怎么解決濕氣,但總是煩惱,那就繼續(xù)讀完吧,以下是為有濕氣的人準備的食譜大全。
很重要,蔥蒜都是很好的祛濕良品,平時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炒菜燉湯都可以加。不僅增添菜的味道,二者還可以祛除濕氣。
1、有個小建議,早上吃三片姜,長時間堅持,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菜譜一:薏米鯽魚湯
薏米可以健脾利濕,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脾胃有極大的好處,將其與薏米合二為一,效果顯著,對濕氣有極大幫助。做法:先將鯽魚剖解腌制,再放進油中煎成兩面有黃色即可出鍋,取清水倒入鍋中,加入薏米,大火燒二十分鐘,放鯽魚再煮十幾分鐘,再放鵪鶉蛋小火煮幾分鐘,接著放枸杞調味即可出鍋。
菜譜二:紅燒鮑魚
鮑魚具有養(yǎng)肝明目、調節(jié)氣壓的功效,兒紅燒鮑魚可以將保持鮑魚原本鮮美的味道,營養(yǎng)豐富又好吃。做法:將鮑魚取出內臟,洗凈,然后劃上幾刀,再將姐好的蔥姜蒜末一起放進油鍋中爆炒,加入準備好的鮑魚,用水煮開,翻炒幾遍就可以,最后調味即可。
菜譜三:洋蔥肉片
下飯的洋蔥很適合做菜,洋蔥有殺菌、刺激味蕾、促進消化吸收的功效。做法:只需準備瘦肉、洋蔥、青椒,將三者炒起來就可以,味道十分吸引人呢。
濕氣重喝什么粥
體內濕氣重會讓我們容易犯困,四肢無力,看起來無精打采的樣子,那到底應該吃些什么補一補才可以讓我們看起來神采奕奕呢?日常什么中大多是通過飲食來調理祛出體內濕氣,那么到底吃些什么好呢?以下是為有濕氣的朋友們所提點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樣:薏米紅豆粥
吃過的人可能會說吃吃根本沒什么效果,我想,那是因為方法錯了。紅豆指的是赤小豆,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實紅豆并沒有祛濕的功效,吃多了反而會出事情,所以要選好赤小豆;薏米作為比較寒性的食材,我個人建議先把薏米焯一下,去些寒性掉更為恰當;在煮之前要把薏米和赤小豆先用熱水泡一下,不然很難熟透。煮好了之后最好是溫一下再吃。
第二樣:山藥薏仁芡實粥
把薏米、芡實洗干凈泡上個一晚上,把大米浸泡半個小時,去寫山藥并切成小塊,將三者放進大鍋中煮熟至爛透,最后加入山藥枸杞即可。
第三樣:冬瓜薏米鴨湯
老鴨洗凈切成大塊,將鴨放入不放油的鍋中炒一下,然后將洗干凈浸泡過的薏米、切塊的冬瓜以及老鴨子一起放進大砂鍋中燉20分鐘即可。都說薏米有健脾祛濕的功效,自然是有濕氣的人要多吃些,三樣大補的東西,對濕氣會起到幫助的。
第四樣:紅豆、綠豆、黑豆湯
紅豆其實有很有效的祛濕功能,只需將三者洗凈然后浸泡,再放入大鍋中至煮熟,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鹽或者白糖即可。
濕氣重喝什么湯
南方天氣和北方很是不一樣,天氣常多變又伴隨著濕熱,所以每一到雨季就會很潮濕。體內有濕氣就會感覺很沒心情、也沒有食欲、昏頭脹腦的,此時我們可以熬個什么湯驅除體內的寒氣,改善一下心情,喝了它,保證你是精神氣爽還帶著好心情。濕氣比較重的,建議喝這五幾款。
其一:(老)黃瓜祛濕湯
建議是老黃瓜,將黃瓜去皮和籽,在準備鴨腎兩個、米、陳皮許些,準備好必須部分,開始動手,砂鍋猛火煲開即可調味。這有助于清熱解毒,適合夏天祛濕。
其二:豆腐咸魚湯
用干凈的水煲湯,里面放咸魚頭、豆腐、白菜,慢火煲個3個小時,味道鮮美可口。這一道湯可以清熱解毒,治便秘,對祛濕有幫助。
其三:山藥豆腐湯
將山藥去皮,豆腐切成小丁,先將山藥和蒜蓉一起炒一下,然后加入適量的水,等到水沸騰再加入切好的豆腐,加入調料,繼續(xù)煮,等待它的沸騰,最后關火撒上小蔥,再澆上麻油即可。
其四:薏米排骨湯
將冬瓜洗凈,然后切成大塊,然后將薏米、排骨一起放進砂鍋,加入些許水,繼續(xù)沸騰,小火燉個一個小時,這時放入冬瓜燉10分鐘左右,調味即可出鍋。這非常有利于祛濕排熱、排尿。
其五:木瓜瘦肉湯
將木瓜洗凈切塊,瘦肉焯水之后,放進砂鍋中涼水煲湯,大約三個小時,調味之后就可以出鍋了。這道湯有利于祛濕,和中氣、健脾胃,還可去除因濕氣導致的濕疹。
濕氣重食療大全
濕氣重不像感冒發(fā)燒那樣,能讓你明顯知道自己生病了,但是它卻會在無形之中影響你的生活。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時,無論你睡了多長時間的覺,還是感覺不想起床,渾身疲乏。臉上愛出油等等毛病,這都提醒大家,可能是您身上濕氣太重了。那么,濕氣對人體的影響諸多,該吃哪些食物治療呢?
薏米粥
薏米湯是最為有效的一種食療方法,但如果是濕氣過為嚴重,建議作為輔助食材,因為其需要的時間過長。
第一步:去超市買一些薏米和紅糖回來
第二步:將薏米清洗之后用水泡十五到二十分鐘,然后將水濾出,將泡好的薏米倒入鍋中。
第三步:向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加熱,再用小火慢慢熬制,可在出鍋前十五分鐘適量的加入一些大棗(大棗有補血補氣的功效)。
第四步:將薏米粥盛出,根據個人口味適量的向其中加入紅糖(紅糖有補血的功效)。
枸杞蘋果小米粥
小米和蘋果放在一起,可以有效地起到滋陰補陽的作用,并且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
第一步:去超市買一些蘋果,小米和枸杞回來。
第二步:用水將小米投出來。并削掉蘋果外皮,之后將蘋果切成塊狀。
第三步:向鍋中加入適量的小米和切好的蘋果塊,再加入適量的水。
第四步:小火熬制至二十五分鐘左右,再加入適量的枸杞。
第五步:將粥盛出,可根據個人口味向其中加入適量的紅糖。
中醫(yī)認為,“濕氣”是引發(fā)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huán)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氣。濕氣不除,人會莫名犯困沒有精神,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fā)各種嚴重疾病。
隨著中醫(yī)的普及,大家對于濕氣也不再陌生,在網絡上和朋友圈里關于濕氣的介紹和祛濕方法可謂是千奇百怪,效果到底怎么樣呢?怎么才能看出濕邪入體了呢?
那么濕氣重一般都會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1、黃,就是皮膚黃。
我們中國人是黃種人,正常的皮膚就是偏黃色的,但正常人的黃色應該有血色,是黃里透紅的。而脾濕重的黃,是沒有血色的,所以我們統(tǒng)一描寫叫萎黃,是特別不好看的一種黃色,沒有光澤了。
2、油,就是臉上冒油,油光亮亮的。
不僅如此,頭發(fā)里邊也老是油,兩天不洗澡,頭發(fā)就已經粘在一起了,很多人迫不得已只能一天一洗,而且這種人往往頭皮屑很多,容易像長痤瘡、長痘、長雀斑。這種人一般來說不但是濕,而且還有熱,濕熱上蒸就會引起這種油往外冒。
3、沉,指的是身體沉重。
中醫(yī)《內經》里邊講到頭就像被布包裹住,感覺昏蒙蒙的,很沉重,很不清醒。當然它不僅僅是頭部重,全身都可能是重的,因為他肢體里邊濕氣重,水多了全身自然感覺到沉重。
4、腫,就是水腫,人整個看起來胖胖的。
這種脾濕的腫,下肢比較多,有的人可能經常出差,坐飛機坐火車,時間一長以后,那個腳本來早上起來的時候,可以很輕松地穿到鞋子里去,但是到了下午,怎么也穿不進去了。
濕氣是中醫(yī)的一種理論概念,中醫(yī)認為濕氣是“萬惡之源”。
1??早上起床即使睡夠了還是困,沒有精神,小腿肚子發(fā)沉發(fā)酸。
2??便便不成形,粘馬桶上很難沖干凈,便秘且便溏。
3??舌苔白厚,寒濕;舌苔發(fā)黃發(fā)膩,濕熱;
4??刷牙惡心,感覺嗓子里有痰不干凈。
5??頭發(fā)愛出油。面部油亮。
6??耳內潮濕、身體下部潮濕。
7??身材不胖,但是肚腩大。
以上都是濕氣重的表現(xiàn)。
下面介紹超強祛濕的食譜,堅持吃。根據濕氣不同建議醫(yī)生知道,濕寒體質,濕熱體質還是寒濕體質,還是虛型的濕氣
濕氣祛濕時間因人而異,飲食調理不可能短時間見效,而是長期的,也 因該 避免濕氣產生的因素,配合有效鍛煉和情緒心態(tài)調整
一、早上洗臉時舌苔和面容
1、舌診辨別濕氣類型:早上起來伸出舌頭看看,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肥大、舌邊齒痕嚴重,這就是比較典型的濕氣重表現(xiàn);如果舌頭上面白苔已經沒有了,說明體內內火較大;如果舌苔中間有裂紋,說明脾虛、腎虛;如果舌苔粗糙很厚、發(fā)黃發(fā)膩,說明體內有濕熱,另外舌尖為心區(qū),舌尖紅心火旺;舌邊緣紅,是肝膽濕熱。
2、看面容:眼皮、眼袋浮腫,面色暗晦、發(fā)黃,有時腿腳腫脹也是濕氣重的表現(xiàn)。
二、看如廁情況
大便不成形、較軟、總黏在馬桶上很難沖走,大便總有排不盡的感覺,大便外形軟爛、黏膩,是脾濕、濕氣重的表現(xiàn),身體消化功能異常。
除此之外,體內濕氣過重,小便往往表現(xiàn)為尿不多,尿量少或尿得不痛快。
三、看日常狀態(tài)
總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時常胸悶、四肢乏力、沉重,身體倦怠感強、頭腦昏沉、不清醒,懶得活動,記憶力下降。
四、看體態(tài)
有的人突然體重上升,腹部脂肪堆積起來,但作息、運動和飲食與之前一樣,這就是濕氣重引起短期體重增加明顯,出現(xiàn)了虛胖問題。
胖人多痰濕,大多數肥胖是體內水分運化不足引起,尤其是“喝涼水都長胖”。
錯,脾虛也要吃水果,但是要挑著吃!你要知道,食物都有四味五性,所以不能機械地說什么一定不能吃,不要過于偏食,只要注意其性質有所側重就行。
所以正確的辦法是根據你的濕氣類型,吃相應的水果,研究你常吃得到的食物會是怎么回事,這樣更有利于 養(yǎng)生健康
??冬瓜茶
食材:冬瓜500g、紅糖125g、生姜3片、冰糖25g
做法:冬瓜洗凈連著皮切丁,用紅糖腌制2小時以上,腌出汁水,倒入鍋里,加入冰糖,大火燒開,加入姜片,轉小文蓋蓋子慢燉,期間一定要不斷攪拌,以免糊鍋,由于冬瓜本身有汁水,所以不用額外加清水,燉1個半小時,要是感覺汁水干了可以加一些礦泉水繼續(xù)熬。最后把熬好的糖漿倒出來,冬瓜擠壓出汁水,放入瓶子放涼密封冷藏,每天在上午或者下午舀出泡水喝,可以加一片檸檬。
功效:消暑降火,祛濕消水腫。
??玉米須茶
食材:玉米須一小把、烏梅6顆、陳皮幾片、老冰糖適量
做法:食材清洗干凈,倒入鍋里,加清水煮10分鐘即可。
功效:利尿消腫、涼血解暑、健脾開胃
??紅豆薏米糊
??這里要說一下大部分人的誤區(qū),中醫(yī)說的紅豆是赤小豆,細長的,而不是圓的。薏米也不能直接用生的,薏米性寒,需要提前炒到微微發(fā)黃。
食材:薏米40g、赤小豆40g、茯苓8g、淮山藥50g、冰糖30g
做法:薏米提前炒出香味,微微發(fā)黃,放涼,和赤小豆、茯苓一起洗凈浸泡2小時以上,山藥去皮切塊。一同倒入破壁機,倒入1000ml清水、加入冰糖,啟動湯糊模式即可。
功效:能夠祛除體內的濕氣,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茯苓健脾、養(yǎng)心安神,山藥健脾。
??紅豆薏米粥
食材和米糊一樣、只是用鍋來燉煮,適合沒有破壁機的朋友。
??不要加大米??大米粘稠,不祛濕,雖然煮出來的粥粘稠好喝,但是大大降低了祛濕功效。
??冬瓜薏米排骨湯
食材:冬瓜1段、排骨一根、薏米40g、姜片、鹽
功效:利尿消腫、清熱
??山藥玉米窩窩頭
功效:健脾養(yǎng)胃、降血糖
大家多了解各種食物的性、味,自己加減食材,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食譜來。這樣,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適合你的食譜。
然而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快,很少有人能潛心研究食療料理。況且,烹調不到位、東西不合口味,這些都有可能讓人無法堅持下去。那么有沒有什么省心省力、快速可靠的方法來調理濕氣問題呢?
中醫(yī)調理配合道家?guī)装倌昝胤剑咛祆顫窠∑?,標本兼治(選擇性)
這里給大家一個建議:
1.人體胃細胞7天更新一次;
2.皮膚細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3.肝臟細胞180天更換一次;
4.紅血球細胞120天更新一次;
5.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身體98%的細胞都會被重新更新一次。
而骨細胞更新需要7年所以,不管你要三高、減肥、腸胃、亞 健康 的問題,請給身體一點時間,用科學的方法,改善自己的 健康 。
這是基本配料,材料是種材(現(xiàn)在大家都很難吃飯?zhí)烊皇澄?,白茶是藥引子,七年陳茶,工藝是高溫破壁,出來是熟食!按照中醫(yī)君臣佐使配伍而成。
1、不直接睡在地板上,特別是夏天的時候;
2、陰雨天氣減少外出的次數和時間;
3、日常穿衣服、蓋被子等等一定要選擇干透的,而不能夠穿陰干的衣物;
4、洗完澡或者淋濕之后要立即擦干水分;
5、臥室多開窗,令空氣流通。
國醫(yī)大師建議鍛煉與飲食:
寒濕體質:
運動:八段錦,氣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攝拜日式
飲食:多喝相關補充熱量粥
藥物配合:紅景天10g 鎖陽10g 枸杞大棗隨心放幾顆,茯苓 煮開20分鐘泡水喝
平時:艾草也煮開泡腳,以及多做靜坐,站樁練習,少說話,少看手機,經常內關。
濕熱體質:
運動:八段錦,靜坐,行步瑜伽 ,陰瑜伽靜態(tài)練習方式
飲食:多喝清淡潤腸胃食物
禪茶配合:菊花茶,白茶等,聽音樂,多散心(降心火食物(百度有))
平時:多做靜坐,站樁下行氣練習,少說話,少看手機,經常內關。
內火較大:
運動: 旅游 ,行禪,多做內關
飲食:疏肝理氣的食物(百度很多)
藥物配合:菊花茶大麥茶
平時:靜坐,站樁練習,少說話,少看手機,經常內關。試著大喊,發(fā)泄
脾虛、腎虛:
運動:八段錦,氣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攝拜日式,七天辟谷所有體式都可以,腳踩搟面杖
飲食:多喝相關補充熱量粥
藥物配合:紅景天10g 鎖陽10g 枸杞大棗隨心放幾顆,茯苓 煮開20分鐘泡水喝
平時:嘴里面含顆棗吞唾液,艾草也煮開泡腳,以及多做靜坐,站樁練習,少說話,少看手機,經常內關。
肝膽濕熱:同上,多吃疏肝理氣食物,多按壓合谷穴,足三里,太沖穴,腳踩搟面杖
消化功能異常:
運動:八段錦,氣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攝拜日式,仙人柔膚
飲食:容易消化食物百度搜
藥物配合:紅景天10g 枸杞大棗隨心放幾顆,茯苓 煮開20分鐘泡水喝
平時:艾草也煮開泡腳,以及多做靜坐,站樁練習,少說話,少看手機,經常內關。
虛胖問題 :同上:增加腳踩搟面杖
陰陽兩虛
運動:八段錦,氣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攝拜日式
飲食:多喝相關補充熱量粥
藥物配合:八珍丸三天,配合紅景天10g 鎖陽10g 枸杞大棗隨心放幾顆,茯苓 煮開20分鐘泡水喝
平時:艾草也煮開泡腳,以及多做靜坐,站樁練習,少說話,少看手機,經常內關。
推薦陰陽之虛配合:艾灸宜陰陽平調,以足少陰腎經與足厥陰肝經的穴位為主。
推薦穴位:太沖、期門、脾俞、肝俞、腎俞、命門、中脘、足三里、合谷(請懸灸或點灸40分鐘)
身體內如果濕氣重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水腫啊或者是煩躁等等的一些問題,那么應該如何去除體內的濕氣呢,其實很多的食譜就具有這樣的作用,可以補充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的同時,也可以起到化濕的效果,如果你的體內也出現(xiàn)了化濕的情況的話,不妨試試這樣的食療方法吧,可以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
1、薏米粥
薏仁含有車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藉由吸附負責消化脂肪的膽鹽,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脂肪。另外,苡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所以能達到減肥的效果。由于薏仁不容易煮熟,過度烹煮也會破壞效果,所以煮之前最好先用水浸泡三個小時以上。薏仁熱量不高,卻有飽足感,是養(yǎng)生保健的自然飲食中極富營養(yǎng)、又能清除體內雜質的膳食。薏米粥可以有祛濕利尿的作用,對于提高體質促進新陳代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呢,而且還可以有降脂的效果。
2、瘦身湯
將鮮牛奶煮沸后加入薏米粉3-5克,攪拌一下即可。潤澤肌膚,美白補濕行氣活血調經止痛,排水瘦身。
3、薏仁茶
早晚兩次,每次5克左右熟薏米粉,用溫開水沖服。飯后服用。能潤洚肌膚,美白補濕,行氣活血,調經止痛。根據經獫,加點糖或蜂蜜口味就更好了,很香的,又好吃又美容又減肥!薏米泡茶的話可以有調理月經的作用,對于潤燥美容有好處,而且還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濕氣。
身體濕氣重的話,應該怎么辦呢,其實有很多的方法和方式可以選擇的呢。比如說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上面也要注意,上面的這些食療方法可以起到去濕氣排毒的作用,可以利尿消腫的同時也可以有活血的效果,大家可以利用這些食材哦。
分類:生活 >> 美食/烹飪
問題描述:
最好提供一些簡單的食譜,或是糖水的做法。
解析:
清熱祛濕粥
【原料】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 溫熱服食。
【療效】 清熱祛濕。適用于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癥。
【注意事項】 大便干結者不宜用。
=================
吃點熱湯面,讓身體適度出汗,可以帶走體內的暑濕之邪。
=================
消暑健脾祛濕湯
【成份】
蜜棗、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
清熱解暑、鞏固排泄及消化系統(tǒng)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將瘦肉6兩飛水后與各湯料及六湯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內。煲約兩小時,加適量鹽調味。
================
綠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綠豆30克,鮮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將米仁、綠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鐘;百合洗凈切??;
(2)在開水鍋中放入綠豆和米仁,燒開數分鐘后改用小火煮至開花;加入粳 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濕的典型食療粥方。
絲瓜咸蛋麥片粥
原料:絲瓜100克,咸蛋1個,麥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適量,蔥末、酒、鹽、味精少許。
制法:
(1)絲瓜洗凈刨皮切?。合痰?煮熱,剝殼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開水鍋中放人粳米,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燒至米開花,放人麥片、絲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鹽、酒、味精,撒人蔥末,滴淋麻油。
具有滋陰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藕絲百合湯
原料:藉100克,百合5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將藕洗凈削皮切細絲;百合剝片切絲待用。
(2)開水鍋中,加入藕絲和百合絲,燒開后改小火熬成汁,耦絲和百合絲燒至酥爛,加入冰糖。
為健脾開胃、清熱防暑的夏季營養(yǎng)湯水。
=====================
天氣熱了,飲食也應該隨著氣候變化而變化了。夏天要享受食療的好處,可以選擇一些祛濕清熱的食物來加強身體的抵抗力。
此時的飲食應逐漸轉為清淡食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魚類、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應選擇清淡而富有營養(yǎng),又能消暑益
氣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帶、茄子、西紅柿以及各種綠葉蔬菜。而性味辛溫、苦寒的蔬菜,如生姜、辣椒等宜少吃或不
吃。
熱氣蒸人之際,人體毛孔張開,出汗較多,要注意補充水分,最好多飲涼開水;橘子精、菠蘿精、山楂精等,可用冷開水沖飲,而冰
棒、汽水等冷飲則宜少吃少喝。這些寒涼食物不但營養(yǎng)低,熱量高,更有損脾胃,體質虛弱或容易腹瀉人士應該少吃為佳。
具體來說,多吃赤小豆有利尿功效,冬瓜、蓮葉能消暑祛濕,扁豆則能健脾祛濕,苦瓜、苦菜、馬蘭頭等帶有苦味的蔬菜既能清熱,
又有營養(yǎng)。
另外,我們還應“因人進食”。有的人體質虛寒,芥菜、西瓜等寒涼食物就不應多吃。
========================
1 健脾祛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脷)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脷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后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2 和中化濕湯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3 清熱祛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祛濕,清熱毒。
4 鵪鶉祛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鵪鶉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祛濕,潤肺化痰。
5 橫脷祛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豬橫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后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祛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6 草龜祛濕湯
(3~5人分量)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茯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茯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祛濕及解毒功效。
=================
大 暑 小 暑 前 后 最 好 多 煲 祛 濕 冬 瓜 湯 , 這 己 經 成 為 夏 天 必 定 的 動 作 , 它 真 是 十 分 適 合 在 這 炎 炎 夏 日 飲 用 的 湯 水 , 菜 檔 的 往 往 會 於 這 個 時 候 買 冬 瓜 送 蓮 葉 的 , 千 萬 別 取 太 多 , 一 小 角 已 經 足 夠 , 落 多 了 的 湯 會 苦 澀 難 入 口 的 。 此 湯 除 了 加 肉 煲 成 咸 的 湯 , 也 可 以 煲 甜 的 , 只 需 不 落 肉 類 , 加 入 適 量 的 糖 就 可 以 了 , 而 且 又 可 雪 冰 來 喝 , 十 分 好 飲 的 。
材料
祛 濕 湯 料 1 包
冬 瓜 1 斤
蓮 葉 1 小 角
瘦 肉 1 2 兩
做法
冬 瓜 用 水 沖 洗 , 連 皮 連 籽 , 切 大 塊 。 蓮 葉 沖 洗 凈 。
瘦 肉 洗 凈 , 出 水 備 用 。
祛 濕 湯 料 用 水 略 沖 洗 一 下 。
鍋 中 注 入 適 量 的 清 水 煲 滾 , 加 入 所 有 材 料 , 大 火 煲 2 0 分 鐘 , 再 慢 火 煲 2 個 半 小 時 即 可 飲 用 了 。
常吃16種食物濕氣一掃而空
1,赤小豆
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常吃赤小豆有助于體內淤積的津液排出。
2,紅薯
紅薯中含有松軟的纖維質,能夠吸附體內的津液,同時促進腸道的蠕動,將濕氣帶出身體。
3,山藥
山藥可以補脾養(yǎng)胃,能夠幫助脾更好的主管水谷的運化,加強體內水分的排出。
4,薏米
薏米具有健脾利水、祛濕除弊,濕氣較重者常吃可緩解濕氣淤積,薏米與赤小豆搭配祛濕效果更佳。
5,水芹
水芹有清熱解毒、潤肺利濕,常吃可祛濕。
6,莧菜
莧菜富含纖維,是減肥佳品,還能增強人的體質。實際上莧菜還是清熱利濕的佳品,多吃可祛濕。
7,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能健脾補肺、行氣利濕,很適合濕氣重者加入食譜。
8,白扁豆
白扁豆的性質較為溫和,有健脾化濕、利尿消腫的作用。
9,冬瓜
冬瓜具有消腫利尿,清熱解暑,可治水腫、暑熱。
10,萵筍
萵筍中含鉀量大于含鈉量,能維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保證機體有足夠的水分供生命活動運行的同時,將過多的津液排出體外。
11,鯽魚
鯽魚,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的作用,對脾虛和水腫患者又很好,濕氣重的人常吃鯽魚可加快體內濕氣的排出。
12,鯉魚
鯉魚對濕氣重者也有很好的療效,鯉魚本入脾經,能夠加強脾對水谷運化的主管作用,幫助濕氣排出。
13,綠豆
綠豆本身是夏季的消暑食品,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
14,胡蘿卜
胡蘿卜具有健脾和胃、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多吃胡蘿卜有利于脾胃,加快濕氣排出。
15,土茯苓
茯苓能夠治療脾虛和水腫,幫助體內濕氣排出體外。
16,莜麥
也稱油麥,屬燕麥一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6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濕氣重不能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