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滿山紅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金達(dá)萊、山鵑、杜鵑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白居易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xì)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藥皆嫫母”。
大家在生活中應(yīng)該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是藥三分毒,所以大家都在用藥這一方面比較的害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中醫(yī)以毒攻毒的治療辦法,有很多中藥材本身都是具有毒性的,其中代表就是中藥材砒霜,它就含有劇毒,那么大家聽說過滿山紅嗎,到底中藥材滿山紅有毒嗎?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滿山紅有毒嗎?
滿山紅是有一定毒性的,中毒者會反應(yīng)出惡心、疼痛、流口水、嘔吐、流淚、麻木、心跳減速、低血壓、腹瀉、癲癇、昏迷,可能致死。
滿山紅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金達(dá)萊、山鵑、杜鵑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白居易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xì)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藥皆嫫母”。
滿山紅的藥用部位主要是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的葉。
滿山紅的主要成分:
1、含鞣質(zhì)、還原性物質(zhì)、強心甙、黃酮類、中性樹脂、酸性樹脂、油脂和揮發(fā)油等。
2、葉中含多種黃酮類,有杜鵑素、杜鵑乙素、金絲桃甙、萹蓄甙、杜鵑黃素、棉花皮素、楊梅樹皮素和二氫槲皮素。
3、葉含揮發(fā)油0.135~0.94毫升/100克。其中對止咳、祛痰的有效成分為大牻牛兒酮。另含桉葉素、愈創(chuàng)木薁及石竹烯、芹子烷和葎草烯的氫化物等。
4、葉中還含酚類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是氫醌、對-羥基苯甲酸、原兒茶酸、香莢蘭酸、丁香酸、杜鵑醇、香豆精類和梫木毒素。
5、嫩枝中還含熊果酸等三萜類成分。莖和果實中也含鞣質(zhì)。
滿山紅主治止咳,祛疾,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①《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喘息。"
②《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止咳,祛疾。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導(dǎo)讀: 平喘的有哪些?平喘藥主要用于治療癥見咳嗽、氣喘的多種疾患。那么止咳平喘的有哪些?下面推薦幾種止咳平喘的,一起來看看。
止咳平喘的中藥有哪些
止咳平喘藥味多辛苦,性有溫寒之別,以止咳平喘為其主要作用,分別有宣肺,清肺,降肺,斂肺和化痰的功效??芍慰人詺獯?。止咳平喘藥包括馬兜鈴、苦杏仁、紫蘇子、枇杷葉、桑白皮、葶藶子、白果、洋金花、滿山紅等。
1、馬兜鈴
馬兜鈴為多年生的纏繞性草本植物,其根、莖、果實都稱馬兜鈴,馬兜鈴有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的功效,其莖稱天仙籐有理氣、祛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稱青木香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同時也有強烈致癌物質(zhì)成分,馬兜鈴酸可引發(fā)“馬兜鈴酸腎”的發(fā)生。
2、苦杏仁
苦杏仁,別名杏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干。主治功能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杏仁分為甜杏仁及苦杏仁兩種,,千萬不要生吃哦。
3、紫蘇子
紫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成熟果實。味辛,性溫。歸肺經(jīng)。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肺虛咳喘,脾虛滑泄者禁服。
4、枇杷葉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子。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體內(nèi)水解產(chǎn)生的氫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葉所含之揮發(fā)油有輕度祛痰作用。亦有報告指出,枇杷葉止咳作用強,祛痰作用較差。
5、桑白皮
桑白皮,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秋末落葉時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黃棕色粗皮,縱向剖開,剝?nèi)「ぃ瑫窀?。瀉肺平喘、利尿消腫。蜜炙桑白皮,其涼瀉之性減緩,而潤肺止咳作用增強,生桑白皮功偏于瀉肺行水,利水消腫,因性寒降,故喘嗽由于肺寒者忌用。
6、葶藶子
葶藶子是獨行菜或播娘蒿的成熟種子,前者稱“北葶藶”,后者稱“南葶藶”,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性寒,味苦辛,可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葶藶大棗瀉肺湯、己椒藶黃丸、大陷胸丸等方劑中。
7、白果
白果主要分為藥用白果和食用白果兩種,藥用白果略帶澀味,食用白果口感清爽。白果果仁除含有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卜素、鈣、磷、鐵、鉀、鎂等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對于益肺氣、治咳喘、止帶蟲、縮小便、平皴皺、護(hù)血管、增加血流量、帶下、白濁等具有良好的醫(yī)用效果和作用。
8、洋金花
洋金花,別名鬧洋花、鳳茄花、風(fēng)茄花、曼陀羅花。是白花曼陀羅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近于無毛。止咳平喘,止痛鎮(zhèn)靜。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fēng)濕痹痛,小兒慢驚;外科麻醉。
9、滿山紅
滿山紅,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的干燥葉。夏、秋二季采收,陰干。生于干燥石質(zhì)山坡、山脊灌木叢中。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用于咳嗽氣喘痰多。滿山紅根在大劑量使用時可出現(xiàn)血壓驟降、心率減慢及各種心律失常。毒性反應(yīng)多發(fā)生在老年人,故應(yīng)用時應(yīng)掌握劑量,老年人宜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藥,供大家參考。
、【平喘】、
花名:杜鵑花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滿山紅、山躑躅、紅躑躅、山石榴等,因其花開時映得滿山皆紅而得名。杜鵑花科,半常綠灌木。
杜鵑花顏色分為:紅、紫、藍(lán)、綠、黃、白、粉等顏色,再加上花色有單色、復(fù)色、飛白、鑲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錦等。
擴展資料: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xiàn)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鐘,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jié)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于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shù)。”據(jù)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zhèn)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fā)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蹦纤巍断檀九R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闭f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明代,對杜鵑花又有了進(jìn)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涼《水昌二芳記》,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關(guān)于杜鵑花的品種、習(xí)性、分布、應(yīng)用、育種、盆栽等記載。如1563年《大理府記》中,記載杜鵑花譜有47個品種,大理的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種杜鵑,并育成五色復(fù)瓣品種,《草花譜》記有“杜鵑花出蜀中者佳,謂之川鵑,花內(nèi)十?dāng)?shù)層,色紅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層,色淡”。
清代,已經(jīng)有了杜鵑花的盆景造型,朱國楨《涌幢小品》記有“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鳥鳴時開,有兩種,其一先敷葉后著花(先葉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葉(先花后葉)色淡,人多結(jié)縛力盤盂翔鳳之狀”之名。而且,對杜鵑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經(jīng)驗,記載也多,如《花鏡》《廣群芳譜》《滇南新語》《盆玩偶錄》等。嘉慶年間(1796-1820)《蘇靈錄》將杜鵑花盆栽列為“十八學(xué)士”第六位。道光年間(1821-1850)《桐橋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鵑、山茶、山鵑”的記載,說明此時中國內(nèi)已引入國外杜鵑栽培了。
正因為杜鵑花在園林上的價值,早在19世紀(jì)末,西方多國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國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鵑花標(biāo)本和種苗。其中英國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發(fā)現(xiàn)采走了309種杜鵑新種,引入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夸耀于世的幾百種杜鵑多來自云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云南發(fā)現(xiàn)了“杜鵑巨人”大樹杜鵑。它一棵高25米,胸徑87厘米,樹齡高達(dá)280年的大樹砍倒,鋸了一個圓盤狀的木材標(biāo)本帶回國,陳列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里,公開展出,一時轟動世界。大樹杜鵑已經(jīng)受到國家保護(hù),它是云南的驕傲,中國國寶。
在20世紀(jì)20-30年代,中國以外杜鵑園藝品種開始進(jìn)入中國上海、無錫、廣州、寧波、福州、廈門、青島、丹東等沿海城市。無錫有園藝愛好者每年向日本的“薔薇園”、“百花園”和“橫濱植木式會社”郵購杜鵑花苗木。上海真如黃園,是辛亥革命后黃岳淵先生建立的花木場,面積7公頃,收集種植杜鵑花品種是國內(nèi)最多的花圃,有毛鵑30余種,東鵑500余種,夏鵑700-800種,西鵑近100種。
近代植物學(xué)上的拉丁屬名系瑞典植物學(xué)家林奈于1753年建立的,由希臘文“Rhodon”(意為薔薇色)和“Dendron”(意為樹木)兩字合成,中文譯意為紅色樹木,即中國所通稱的杜鵑花。
參考資料:—杜鵑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67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滿山紅止咳糖漿的效果怎樣,
下一篇: 糖尿病人能飲甜菊葉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