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麻黃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麻黃湯方。
【歌訣】越婢加半夏湯方,治咳逆上氣肺脹,熱壅飲逆外邪郁,解外逐飲力能昌。
【方解】本方是由越婢湯加半夏而成。半夏辛溫,化痰、降逆、下氣,加于越婢湯中,故治越婢湯證而有痰飲、咳逆上氣者。
【仲景原文解析】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13條: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解析:熱壅飲逆復兼外邪束表,故咳而上氣,則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亦邪逆氣壅所致。脈浮大為外邪內(nèi)熱的反應(yīng),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按:肺脹為病名,《金匱要略》說:“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可見肺脹即指上氣咳逆、喘而躁急的證候。
【臨證思考】本方證常見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心病等病,主要依據(jù)咳逆喘急、目突如脫特點,再審屬外邪內(nèi)熱、內(nèi)飲者,確實有驗。
【辨證要點】越婢湯證兼見咳逆上氣、兩目發(fā)脹或頭痛者。
【驗案】詹某,女,39歲,病歷號132122,1964年10月12日初診。昨晚受涼,咽痛,咳喘,喉中痰鳴,服氨茶堿2片喘稍緩解,但仍咳重,咳則兩眼發(fā)脹、頭痛,自感呼吸不暢,苔白膩,脈浮弦。此屬外寒內(nèi)熱飲氣上逆,治以解外化飲,清熱降逆,與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12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半夏12克,杏仁10克。
結(jié)果:上藥服二劑咳喘減,咽痛、目脹、頭痛已,繼服二劑,諸癥皆消。
相關(guān)閱讀:
越婢加術(shù)湯方歌方解,越婢加術(shù)湯的功效與作用越婢加半夏湯立方意義,治療范圍越婢湯趣味方歌,癥狀表現(xiàn),立方意義,治療范圍越婢加術(shù)湯癥狀表現(xiàn),立方意義,治療范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甘草麻黃湯方歌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