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湯組成配方】蜀椒6g(二兩)、干姜12g(4兩)、人參6g(2兩、或黨參12g代)、飴糖30g(1升)。
【大建中湯用法】水煎2次,去滓,加入飴糖溶化分服。
【大建中湯使用標(biāo)準(zhǔn)】
1.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或腹中漉漉有聲。
2.腹診:腹壁胃腸多馳緩縱脹,常兼有胃及子宮下垂。
【按語】
1.本方和小建中湯均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之效,但本方溫?zé)嶂暂^小建中湯尤烈,故多用于陽虛陰盛之大寒痛。且方中蜀椒有制蛔之功,所以對虛寒型之蛔蟲性腹痛亦有效驗,但不宜用飴糖,因蛔得甘則動,以免竄入內(nèi)臟而難出矣。而小建中芍藥與甘草相配,緩解痙攣尤有專長,誠如《類聚方廣義》云:“小建中湯治里急拘攣急痛;此方治寒飲升降,心腹劇痛而嘔,故治疝瘕腹中痛者,又治挾蛔蟲者?!眱煞綉?yīng)用之不同點,于此可見。
2.本方使用標(biāo)準(zhǔn)中“痛面不可觸近”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實證,其實是嚴(yán)重的虛寒證,因為雖有“痛而不可觸近”之狀,但其痛上下走動而無定處,且其滿時增時減,非若實證之滿痛,著而不移,其滿不減,以腹診為辨,則虛實自明。
——本段摘自《經(jīng)方使用標(biāo)準(zhǔn)》
相關(guān)文章:
大建中湯組成,方歌方解,醫(yī)案分析,功效與作用大建中湯加減治療虛寒腹痛大建中湯方歌方解,臨床運用醫(yī)案
東漢張仲景所著之《金匾要略》,共載有3個建中湯,即小建中湯、大建中湯、黃芪建中湯。因其功能為建立中焦脾胃之氣,故名「建中」。正如《傷寒溯源集》所說:「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蓋脾為五行之主,四臟之本,即《洪范》建中立極之義也。中氣虛餒,脾弱不運,胃氣不行,致心中悸動,故以建立中氣為急也。」
組成、功效、煎服法及方解
小建中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個,芍藥六兩,生姜三兩,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小建中湯由桂枝湯倍用芍藥加飴糖組成。雖以甘溫補脾,建立中焦為主,但酸甘可以化陰,甘溫可以助陽,故能調(diào)和陰陽?!督饏T要略心典》云:「是方甘與辛和而生陽,酸得甘助而生陰,陰陽相生,中氣自立,是故求陰陽之合者,必于中氣,求中氣之立,必以建中也?!构鹬π翜赝枺炙幩岣蕯筷?,調(diào)和營衛(wèi)。生姜辛溫發(fā)散,大棗甘溫補虛,宣通營衛(wèi)。甘草、膠飴甘以緩急,補和營衛(wèi)。營衛(wèi)調(diào)和,陰平陽秘,臟腑功能正常,則諸虛恢復(fù)也。其功能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大建中湯 蜀椒二合,干姜四兩,人參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后更服,當(dāng)一日食糜,溫覆之。方中蜀椒、干姜溫中散寒,人參、膠飴補虛緩中。此方諸藥合用大建中氣,溫陽助運,則諸證自愈。正如《醫(yī)宗金鑒》所云:「主之以大建中湯,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參、飴糖大建中虛,服后溫覆,令有微汗,則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之寒法也。」其功能溫陽建中,祛寒止痛。
黃芪建中湯 黃芪一兩半,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個,芍藥六兩,生姜三兩,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黃芪建中湯由小建中湯加黃芪甘味之藥調(diào)之,以健運脾胃,調(diào)和營衛(wèi),使里氣不急,諸虛自復(fù)?!督饏T要略心典》曰:「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而充虛塞空,則黃芪尤有專長也?!蛊涔δ芨蕼亟ㄖ校徏敝雇?。
證 治
小建中湯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篇「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論述陰陽兩虛,虛勞里急的證治。若陰平陽秘,則百病不生。脾虛心失所養(yǎng)致心悸;脾不統(tǒng)血致衄血;脾失溫煦致腹中痛;脾不運化津液致咽干口燥。《金匱要略》黃疸病篇「男子黃,小便自利,當(dāng)與虛勞小建中湯」,論述虛勞致黃的證治。黃疸本應(yīng)小便不利,而今小便自利而黃,可知此非濕熱黃疸也,而是中焦脾氣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上榮于面所致的萎黃。故用小建中湯健運中焦,黃自去矣。《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論述婦人虛勞腹痛的證治。由于氣血生化不足,不能濡養(yǎng)經(jīng)脈,故腹中痛。以小建中湯健運中焦,則氣血生化有源,經(jīng)脈得以濡養(yǎng),則腹痛自止。小建中湯應(yīng)用極為廣泛,對后世醫(yī)家影響深遠。
大建中湯 《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篇「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論述了陽虛寒盛的證治。陽虛寒盛,上逆于胃則嘔不能食,及至胸腹則劇痛而不可觸。故用大建中湯溫陽建中,祛寒止痛。
黃芪建中湯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篇「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論述了陰陽兩虛,氣虛甚者的證治?!独硖撛b》云:「夫勞倦虛勞之癥,氣血既虧,中外失守,上氣不下,下氣不上,左不維右,右不維左,得黃芪益氣甘溫之品,主宰中州,中央旌幟一建,而五方失位之師各就其列。」用黃芪增強其益氣建中之功,使陽生陰長諸虛不足之證自除,故疾病向愈矣。
臨床應(yīng)用
小建中湯 綜合近年臨床報道本方治療的疾病范圍可涉及內(nèi)外婦兒諸科疾病。對多種由脾胃陽虛或陰陽兩虛引起的病癥如胃脘痛、腹瀉等病癥有較好的療效,對病后、產(chǎn)后及久病虛熱,證屬陰陽失調(diào)者有效,特別是對消化性潰瘍、胃炎腹痛屬虛寒者。此外有報道用于治療小兒脘腹痛、腸易激綜合征、習(xí)慣性便秘、痛經(jīng)、人流術(shù)后腹痛等。
大建中湯 臨床報道常用此方治療膽道蛔蟲癥合并膽系感染、消化性潰瘍、蛔蟲性腸梗阻、腹痛泄瀉等疾病,此外對慢性淺表性胃炎、小兒功能性便秘、慢性胰腺炎急性發(fā)作、鞘膜積液亦有效。
黃芪建中湯 臨床報道常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證屬虛寒型患者,對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兒童直立性調(diào)節(jié)障礙、反流性食管炎等各種疾病證屬陰陽兩虛,氣虛甚者有效。如有肝胃不和之吐酸,噯氣,呃逆,脹滿等可酌情加烏賊骨、鍛瓦楞、川楝子,有明顯止痛效果。本方尚可用于脾胃素虛,衛(wèi)陽不固,復(fù)感外邪者。
《靈樞·終始》說:「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惯@是建中湯立法處方之根本?,F(xiàn)代在多種慢性病甚至是急性病由虛損因素或誘因所致者,皆可以用其建中湯靈活運用。
豐滿的胸部是成熟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是構(gòu)成女性曲線美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中藥豐胸的湯有哪些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藥豐胸的湯 中藥豐胸的湯1. 人參養(yǎng)榮湯
組成:人參、白術(shù)、陳皮、當(dāng)歸、白芍、遠志、肉桂各9g,熟地、茯苓、黃芪各15g,川芎、五味子、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棗3枚。
制服法:水煎服,飯前空腹飲,一日2~3次。
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者。
中藥豐胸的湯2. 六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術(shù)、陳皮、半夏各9g,茯苓15g,甘草6g。
制服法:水煎服,一日2~3次。
功效:改善脾胃功能。
中藥豐胸的湯3. 大建中湯
組成:花椒6g,黨參、干姜各9g,飴糖60g。
制服法:先煎前三味,取汁,另將飴糖蒸化,放入藥汁中沖服。一日3次。
功效:適用于畏寒,食欲缺乏者。
中藥豐胸的湯4. 加味清心蓮子飲
組成:蓮子、茯苓、人參各9g,黃苓、麥門冬、地骨皮、車前子、甘草各9g,柴胡6g,僵蠶6g。
制服法:水煎服,飯前空腹飲,每日2~3次。
功效:適用于精神抑郁、煩躁、失眠、白帶量多,有口臭者。
日常有助于豐胸的穴位 神封穴:改善母乳
封穴位在胸口的兩側(cè),在介于胸口正中與乳頭之間,距胸中行各5厘米處。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推拿。對于有母乳分泌不足、心臟病、胸悶咳嗽的人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去改善。
少澤穴:打通乳腺
少澤穴位在小指指甲根部外側(cè)的地方,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或指面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推拿,其它功效有改善產(chǎn)后乳汁過少、乳腺炎、中風(fēng)昏迷,達到豐胸、促進乳腺暢通。
乳中穴:胸部堅挺
乳中穴位在于乳頭的中心,推拿方法是以手指指面做圈狀推拿,其它功效有改善性冷感,月經(jīng)調(diào)理。這種方法可以使胸部更堅挺。
期門穴:通乳豐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60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小建中湯組成配方,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