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即打嗝,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xiàn)象,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的。健康人也可發(fā)生一過性呃逆,多與飲食有關,特別是飲食過快、過飽,攝入很熱或冷的食物飲料、飲酒等,外界溫度變化和過度吸煙亦可引起。
一般性的打嗝
深呼吸
進食時發(fā)生呃逆可以暫停進食,做幾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時內能止住
含水法
含一口水10到20秒,隨后咽下去,也可快速止住打嗝
頻繁或持續(xù)較長時間的呃逆
這種情況,可能提示你的胃不好,可采用每日早晚一次的穴位按摩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個治療呃逆的特效穴位:攢竹穴與翳風穴!
攢竹穴
攢竹穴是陽明、太陽兩經氣交會之處,有清瀉陽明、太陽復氣之功,即有和胃理氣止嗝的功效,是臨床治療打嗝不止的主要穴位之一。
另: 按壓攢竹穴特別適用于改善寶寶呃逆。當寶寶打嗝不止,小小的身體一顫一顫的時候,家長們別提多心疼了!但是寶寶太小不適合用其他辦法止嗝,這時就可以用兩指按壓寶寶雙側攢竹穴,幫助止嗝。
翳風穴
如果按壓攢竹穴不起效果,那么試試刺激三焦經上的翳風穴,此穴位于頸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中醫(yī)認為,呃逆無外乎氣機逆亂所致,三焦是水火氣機運行的道路,三焦經又是主氣所生病者,故按壓三焦經的翳風穴可止呃逆。臨床觀察顯示,一些按壓攢竹穴無效的患者,按壓翳風穴能夠取效。
如果按壓效果不明顯,則考慮針灸治療。一般選取中脘、足三里、內關、膻中、膈俞等穴,再根據辯證適當配穴,用毫針刺法,可配合電針。針灸治療呃逆有很好的療效,但對于反復發(fā)作的、慢性的、頑固性呃逆,應積極查明原因,并治療原發(fā)病。
注意事項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貪食生冷之品,切忌進食過快,可以預防呃逆的發(fā)生。另外如果通過針灸的話一定要找專業(yè)的醫(yī)生來,以免受傷。
1.掐按中指
分別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頂部,大約過1~2分鐘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2.掐按內關穴
用手指掐“內關穴”,此穴位于手腕內側6~7厘米處,即第一橫紋下約2橫指的距離,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校好。
3.噴嚏止嗝
打嗝時,如果想辦法打個噴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聞一下胡椒粉即可打噴嚏。
4.刮眉棱骨
將雙手的拇指壓在兩側太陽穴上,用彎出的食指側面從眉骨的內側向外側刮,稍稍用力,以微有酸痛感時為佳。
5.按壓少商穴
在打嗝發(fā)作時,用拇指按壓少商穴,使酸痛感持續(xù)半分鐘,打嗝即可停止。
如果用上述方法還制止不住打嗝,最好到醫(yī)院請醫(yī)生檢查診治。
日常生活中由于吸入冷氣或者吃飯過多,很容易出現(xiàn)打嗝的現(xiàn)象。打嗝非常影響形象,尤其是止也止不住的時候,非常讓人尷尬。打嗝如何治?將生韭菜洗凈,榨出菜汁后口服;喝開水,特別是喝稍熱的開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打嗝是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打嗝,在醫(yī)學上成為“呃逆”,打嗝如何治?治療打嗝,首先要治療引起打嗝的原發(fā)疾病,其次再對癥治療。
1、手部按摩療法。對應穴位:橫隔膜反射區(qū)、內關穴。
按摩方法:1.用拇指指腹推按橫隔膜反射區(qū)或用手多次搓手背的橫隔膜。推按時,掌根或拇指要緊貼皮膚,用力要穩(wěn),速度宜緩慢而均勻。 2.打嗝時,用拇指指腹重力按壓內關穴5-10分鐘,如果依舊打嗝不止,可用牙簽刺激或艾灸內關穴6-15次,打嗝自會停止。
2、耳部按摩療法。對應穴位:耳垂點。
按摩方法: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緊緊捏住左右耳垂,兩手同時用力將耳垂向下拉,力度以耳垂根受到刺激為宜,動作要緩慢,以免拉傷耳垂。將此動作重復多次后,就可使打嗝停止。
3、頭部按摩療法。對應穴位:天突穴。
按摩方法:打嗝時,將右手拇指放置于天突穴處,然后由輕漸重、由重到輕地揉按該穴0.5~1分鐘,便可止嗝。
4、點壓兩側翳風穴:術者站在患者后面,雙手食指按壓患者兩側翳風穴,同時患者屏住呼吸30秒,然后深呼吸,此時呃逆已止。
在別人面前打嗝是不禮貌的行為。下面,我們來看看總打嗝該怎么辦吧。
01打嗝
打嗝指的是氣體從胃部中向上逆,打嗝跟飲食有關系,在打嗝的時候可以按身體上的穴位,具有止嗝的作用。
02少商穴
在打嗝的時候,可以用手按住少商穴,力度要稍微大一些,也能夠使打嗝停下來。
03內關穴
內關穴能夠調理胸腹氣,在打嗝的時候也可以按住內關穴,也能夠止嗝。
04委中穴
在打嗝的時候,按住委中穴,也同樣具有止嗝的作用,同樣抽筋的時候也可以按住委中穴。
【導讀】:打嗝其實與咳嗽、嘔吐、打噴嚏一樣,生活中經常發(fā)生也是大家共有的經歷,這些癥狀都是人體自我防護的神經反射類別。但是狂打嗝的話多少會感覺不適,怎么樣才能快速止嗝呢?
打嗝因為膈肌痙攣或是膈肌不自主收縮
在打嗝的名詞中,「嗝」這個字就已經指出發(fā)生的原因,意思是指膈肌痙攣,或是膈肌不自主的收縮。膈肌位于胸腔的下部,當正常呼氣的情況下,這部份的肌肉會進行收縮,進而向內擠壓肺臟,這樣就能有助將肺部中的濁氣快速排出。此時的膈肌是能夠受大腦所控制的;而當呼氣速度慢一些的時候,膈肌收縮也相對會較緩慢,所以當我們憋氣時,膈肌就會完全不動。
而當打嗝發(fā)生時,膈肌卻是完全脫離我們的意識控制,發(fā)生不自主、完全散漫式的收縮,且收縮會變得非常有力快速,因此肺部中的空氣也會受到巨大力量的擠壓,進而被快速排出。
止嗝需干擾、阻斷退化的神經反射
打嗝其實是重新啟動已經退化的神經反射,只要能干擾、阻斷這個神經反射過程,自然就會消失。最有效的是按止嗝穴位,包括:耳穴中的膈、攢竹穴、天突穴、膈俞、膻中、中脘、氣海, *** 這一些穴位時,都能產生神經信號、干擾打嗝的神經反射。
【止嗝穴位】
1.天突穴:位于喉嚨底部的天突穴,是促進呼吸道的功能、抑制咳嗽的反射中樞;此外,因為靠近聲門, *** 這穴位可以干擾聲門接收來自神經中樞所傳來的打嗝信號。
2.攢竹穴:攢竹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位于眉頭內側邊緣凹陷中,輕輕按會有酸痛的感覺。
3.氣海穴:氣海穴該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下1.5寸處,即為此穴。氣海穴有補氣理氣,益腎固精的作用。
【本站網健康小叮嚀】
大部份出現(xiàn)「呃逆」的情況,都可以輕松解決,但是還是有一些病人,只能使其癥狀減輕,而短時間內是無法快速消除打嗝癥狀。所以,在干擾打嗝反射的同時,還要針對引起打嗝的原發(fā)疾病同時進行治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luo/578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