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屬于后發(fā)酵茶,是具有長期陳放屬性的茶品,同時也是六大茶類之一,黑茶的產地分布廣泛,如廣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陜西、安徽等地,其主要的工藝為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等。黑茶的代表茶品有茯磚茶、天尖茶、雅安藏茶、涇陽茯茶、六堡茶等。
黑茶為六大茶類之一,后發(fā)酵茶,是采用中小葉種,或大葉種的成熟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渥堆、干燥、精制等工藝制成。
經過加工的黑茶色澤油亮、顯黑色,滋味醇厚溫和,湯色鮮紅明亮,且具有淡淡的松香味,形態(tài)方面,黑茶有散茶,也有緊壓茶。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老黑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廣西六堡茶及陜西黑茶(茯茶)。
1、涇陽茯茶
涇陽茯茶誕生于1068年,產地為陜西咸陽市涇陽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
涇陽縣由于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成為涇陽茯茶正宗原產地,涇陽茯茶已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保護標志產品,因為離開涇陽原產地地區(qū)是無法自然生產的。
涇陽茯茶,磚身緊致,金花茂盛,色澤艷麗,香味醇厚。
涇陽茯磚茶的口感醇和金花菌香十足,湯色紅潤,回甘良好。
2、茯磚茶
茯磚茶產于湖南省益陽市。茯磚茶,因在伏天加工,故稱“伏茶”。以其藥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或“福磚”、“福茶”。
湖南自古對茯磚茶的制作有一個特殊的習俗:即爺爺制茶,孫子賣茶。這個習俗實際上告訴我們,茯磚茶的陳化過程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有“越陳越香”的美譽。
茯磚茶因為富含獨具保健功效的“金花”而被大家所關注,“金花”是密布磚身內的一種黃色顆粒,被譽為“茶中黑金”、“茶中靈芝”,又名冠突散囊菌,在千年靈芝上偶爾發(fā)現過,是特有的益生菌種,是國家茶行業(yè)唯一二級機密保護菌種。
茯磚茶,是以湖南安化的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27道工序加工和發(fā)酵形成茶。茯磚茶“本性”溫和,有護胃,養(yǎng)胃,暖胃,減肥、降血脂等養(yǎng)生保健功效。加之其口味純和,色澤褐紅,且有獨特的菌花香,很受大眾的歡迎!
3、南路邊茶
南路邊茶屬于四川邊茶的一類,是壓制“康磚”和“金尖”的原料茶。南路邊茶原料比較粗老,由茶樹枝葉加工而成。
南路邊茶的采收方式,分為“刀割”和“手采”兩種,按初制方法,有“毛莊”和“做莊”兩種不同制法,以“做莊”制法品質較好。
經過初制的“做莊茶”要求外形卷褶成“辣椒形”,色澤棕褐油潤;香氣純正,有老茶香;滋味醇和;湯色黃紅明亮;葉底棕褐粗老。
4、六堡茶
六堡茶,原產于廣西的六堡鄉(xiāng),因產地而得名。在清朝嘉慶年間,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檳榔香味而列為中國名茶之一,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六堡茶之所以受到某些消費者的特別喜愛,是因其特殊的品質。六堡茶泡飲時,湯色紅濃明凈似琥珀色,香氣醇陳,滋味濃醇甘和,有檳榔味。
六堡茶素以“紅、濃、醇、陳”四絕而著稱,“紅”是湯色透澈,深紅明亮;“濃”是湯色紅濃,滋味醇厚;“陳”是香氣陳醇,具有檳榔香;“醇”是滋味甘醇,口感爽滑。六堡茶中也有“發(fā)金花”的,金花六堡茶非常受歡迎。
5、千兩茶
千兩茶,是產于湖南省安化縣的特色茶葉產品,產量稀少,有著“世界只有中國有,中國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之稱。
千兩茶按古秤有一千兩重。最早的千兩茶每支凈含量為古秤(16兩為1斤)1000兩(31.25kg),由此而得名。千兩茶凈含量為36.25kg/支,合72.5斤。
安化千兩茶是依古方純手工筑制。以竹黃、棕葉、蓼葉為包裝,由八個精壯男子經過蒸、灌、絞、壓、捶、滾、箍等幾十道工序加工成型,成型后再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日曬夜露,自然晾干,吸日月之精華,納天地之靈氣,方能成就其絕佳品質。
千兩茶可長期保存,保存越久價值越高。在清潔、防潮、無異味的條件下自然貯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0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禾桿草是什么茶的原料
下一篇: 12款美容養(yǎng)顏花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