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分為三口品嘗,一試茶、二聞香、三品味,第一口為感受茶湯溫度和湯色,以及茶湯整體的干凈度,第二口為聞香,感受茶葉帶來的香氣,以及在口腔中留下持久程度,第三口為品茶葉的滋味,感受茶葉的厚薄、濃淡、強(qiáng)弱、鮮爽、醇和等。
茶怎么品嘗,分三口
1、第一口試茶溫,要小口
喝粥,最怕燙嘴,喝茶亦是如此。
好茶不怕開水燙,但好茶人卻怕開水燙!一杯茶能否入口,溫度是關(guān)鍵。
第一口茶,要試茶溫。茶水過燙,入口有害無益。如此飲茶少了茶的味道不說,被燙傷才是最可怕的。第一口茶不能急,試茶溫才是重點。
一杯茶咽下,當(dāng)茶湯順著喉嚨緩緩淌入肺腑。茶水通過舌頭,擴(kuò)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
品茶的第一口,記得慢慢來!
2、第二口聞茶香,中口
一杯茶的好壞,透過茶香最先知道!
當(dāng)茶葉與水相遇,茶香就會四溢而出。
不用刻意去尋找,茶香就會進(jìn)入你的鼻子,進(jìn)入你身體的每一處。
這一項是品茶的核心,縱使情濃境美,茶湯本身的質(zhì)量欠佳也會大大折損整體的品飲效果。
人找志同道合,茶覓氣味相依。
一杯清茶香,溫暖好時光!
正是因為你與它的氣息相融,才有了一次人與茶奇妙的心靈相通;
讓它的價值得到了圓滿和蒸騰,讓你的心充滿了感恩與欣喜。
品茶,不要忘記品茶香。茶杯在口,茶香入口,茶人自享受!
3、第三口飲茶,差不多還有五分之三的茶
茶入口,方是終點。
茶的好壞,只有飲用之后才知道。
茶水入口之前,我們只能猜測它。茶水入口,我們才能真正的感受它。
第三口茶,要飲。一杯茶,最好的贊美是飲用之后的贊嘆。不飲這杯茶,一切贊美都是虛假的。
茶水,是茶與水的相遇。飲茶,則是茶水與茶人的相遇。相遇,造就了茶與人別樣的一生。
飲茶,享受茶的一生,也享受茶的美妙。
喝茶,要會品。不然,就是對茶最大的浪費(fèi)。會品茶,方知茶妙;懂品茶,才知茶好!
品茶,需三口,三口方為品!學(xué)會品茶,學(xué)會享受品茶,才不枉茶經(jīng)歷這一生,也不枉我們執(zhí)著的等待與追求。
茶葉的本身滋味由苦、澀、甜、鮮、酸等多種成分構(gòu)成。其成分比例得當(dāng),滋味就鮮醇可口,同時,不同的茶類,滋味也不一樣,上等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則淡而無味,甚至澀口、麻舌。上等紅茶滋味濃厚、強(qiáng)烈、鮮爽;低級紅茶則平淡無味??喽〔枞肟谑呛芸嗟?,但飲后口有回甜。
先說下品茶該注意的2個事情"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1 品紅茶七大法則1. 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里煮沸:因為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紅茶的香氣充分導(dǎo)引出來,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nèi)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紅茶。2. 注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及溫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一般茶壺的造型,都有一個矮胖的圓壺身,是讓茶葉在沖泡時有完全伸展及舞動的空間。3. 謹(jǐn)慎斟酌茶葉量:沖泡濃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紅茶,建議最好以2杯的紅茶葉量(約5g)來沖泡成2杯,較能充分發(fā)揮紅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續(xù)杯樂趣。4. 將滾水注入壺里泡茶:水開始沸騰之后約30秒的時間,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5. 靜心等候正確的沖泡時間:因為快速的沖泡是無法完全釋出茶葉的芳香,一般專業(yè)的茶罐上,都會專業(yè)的標(biāo)示出茶葉的濃度大小(Strength,即強(qiáng)度),這關(guān)乎到茶葉沖泡的時間。例如:濃度分為1-4級,1為最弱,4為最強(qiáng)。沖泡時間則是從2分鐘到3分半鐘,依次遞減。6. 將壺內(nèi)沖泡好的茶湯,倒入你喜愛的茶杯中:茶杯雖有各種不同的造型,但一般而言,都是屬于底較淺而杯口較寬,因為這樣除可以充分讓飲茶人享受到紅茶的芳香,還可以欣賞到它迷人的茶色了。7. 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糖或牛奶:若是選擇喝純紅茶,所著重的完全就是紅茶的本色與原味。而奶茶用的茶葉一般而言都屬于口味較重,并帶有一些澀味,但是加入濃郁的牛奶之后,澀味會減低而且口感也變的豐富一些。品綠茶2 綠茶的品飲,大致有如下程序: 一、選具 大凡高檔細(xì)嫩名綠茶,一般選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飲茶,而且無須用蓋,這樣一則增加透明度,便于人們賞茶觀姿;二則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鮮嫩色澤和清鮮滋味。至于普通綠茶,因不在于欣賞茶趣,而在于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或暢敘友誼,因此,也可選用茶壺泡茶,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壺泡”。 二、潔具 就是將選好的茶具,用開水一一加以沖泡洗凈,以清潔用具,平添飲茶情趣。 三、觀茶 對細(xì)嫩名優(yōu)綠茶,在泡飲之前,通常要進(jìn)行觀茶。觀茶時,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紙上,讓品飲者先欣賞干茶的色、形,再聞一下香,充分領(lǐng)略名優(yōu)綠茶的天然風(fēng)韻。對普通大宗綠茶,一般可免去觀茶這一程序。 四、泡茶 對名優(yōu)綠茶的沖泡,一般視茶的松緊程度,采用兩種方法沖泡 一是上投法,它適用于外形緊結(jié)的高檔名優(yōu)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徑山茶、廬山云霧、涌溪火青、蒼山雪綠等等,即先將攝氏75—85度的沸水沖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葉便會徐徐下沉。對條索比較松散的高檔名優(yōu)綠茶,一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后沖入沸水。至于普通大眾茶,當(dāng)然是先置茶后沖水了。 五、賞茶 這是針對高檔名優(yōu)綠茶而言的,在沖泡茶的過程中,品飲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湯的變化,茶煙的彌散,以及最終茶與湯的成相,以領(lǐng)略茶的天然風(fēng)姿。 六、飲茶 飲茶前,一般多以聞香為先導(dǎo),再品茶啜味,以品賞茶的真味。另外,綠茶沖泡,一般以2-3次為宜。若需再飲,那么,得重新沖泡才是。最后是品烏龍茶在品茶中,尤以品烏龍茶的方法最為講究、復(fù)雜??腿巳胱?,先分好茶托,將沸水倒入紫砂壺、茶海、品茗杯、聞香杯中以溫壺燙盞,繼而將沸水澆在紫砂壺外表上,名曰“封壺”。接著,把茶荷內(nèi)的烏龍茶經(jīng)茶漏用茶撥輕輕撥入壺內(nèi),又曰“烏龍入宮”。前后兩次封壺、沏茶,再將茶水倒掉,稱為“洗茶”。洗茶之后,再次將沸水倒入壺內(nèi),在倒水時要特意使壺嘴“點頭”三次,名曰“鳳凰三點頭”,以示對客人的尊敬。接著用茶壺蓋把浮在水面上的茶末刮去,稱為“春風(fēng)拂面”。給茶壺封蓋之后,再用沸水淋壺身,為的是保持壺內(nèi)外溫度的一致,此舉稱為“重洗仙顏”。這時,主人應(yīng)用茶夾把沸水燙過的聞香杯、品茗杯一一放在客人面前的茶托上,接著把過濾網(wǎng)放置在茶海上,將壺中的茶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倒入其中,然后用茶海斟入客人的聞香杯里,此為“分茶”。通常茶水只斟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誼——這就是茶文化的特殊含義了。最后的程序也就是到了聞香品茗之時了。先將聞香杯中的茶水輕輕旋轉(zhuǎn)倒入品茗杯中,然后用手搓一搓柱形的聞香杯,香氣便從杯底漸向杯口散溢,端至唇邊,馥郁撲鼻、沁人心脾,此曰“聞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扣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著杯底,此稱為“三龍護(hù)鼎”。先要仔細(xì)欣賞茶水的湯色,然后分三次細(xì)細(xì)品啜。分三口喝干是緣于“品”字有三個口,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三口茶暗含“一苦二甜三回味”之意
首先我們要確定品茶用到的工具,即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品茶,主要分為以下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要把水煮沸,煮沸后將水倒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清潔茶具。
把茶葉放入紫砂壺中,茶葉的量大約占紫砂壺容積的1/7。
將沸水倒入紫砂壺中,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后蓋沫(將溢出壺頂?shù)呐菽稳ィ?/p>
將紫砂壺壺蓋蓋好,用開水向壺蓋上淋。即對茶壺進(jìn)行淋頂。
第一壺茶叫做洗茶,不要直接飲用,開水倒入紫砂壺中,迅速地將開水倒出來。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zhǔn)備斟茶了,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于茶盤。
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yīng)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賓,自己最末。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nèi)翻轉(zhuǎn)。),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這時候就可以品茶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23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茶餅怎么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