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品質(zhì)特征:信陽毛尖干茶條索細(xì)、圓、光、直、顯白毫,尖削挺秀呈碗釘形,色澤翠綠,其香氣呈蘭香味,香高馥郁且持久,其茶湯清苦爽口不澀,且回甘生津,葉底嫩綠鮮活勻亮,另外信陽毛尖可沖泡3次,但沖泡水溫不宜過高。
信陽毛尖的特點: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屬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chǎn)。由漢族茶農(nóng)創(chuàng)制于民國初年。主要產(chǎn)地在信陽市和新縣,商城縣及境內(nèi)大別山一帶。信陽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干凈,不含雜質(zhì),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從外形上看則勻整、鮮綠有光澤、白毫明顯。
外形細(xì)、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后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優(yōu)質(zhì)信陽毛尖湯色嫩綠、黃綠或明亮,味道清香撲鼻,劣質(zhì)信陽毛尖則湯色深綠或發(fā)黃、混濁發(fā)暗,不耐沖泡、沒有茶香味。
如何辨別信陽毛尖茶:
1.外觀
細(xì)、圓、緊、直、多白毫是信陽毛尖的顯著特點,嫩芽或一芽一葉肯定比粗老大葉制成的成品要細(xì)、圓、緊、直得多了。銀綠翠嫩也是信陽毛尖的特點,這些特點都是在揉捻工序的熟鍋的時候形成的,經(jīng)過這個步驟的信陽毛尖才會保持著銀綠翠嫩。
看信陽毛尖的干茶另外需要的就是聞干茶香,色澤清綠的信陽毛尖一般而言必然香氣怡人。而信陽毛尖的干茶中有一些雜味,如青臭味,很可能是在制作工藝上出了問題。例如:信陽毛尖的鮮茶不經(jīng)過攤放直接加工或者殺青程度偏輕導(dǎo)致殺青不透,容易帶有青臭味。
2.搓捻干茶
捻干茶就是食指、 拇指用力搓捻信陽毛尖的干茶,判斷信陽毛尖茶葉的干燥程度,含水量過高過低等等。信陽毛尖的最佳含水量應(yīng)該在6.5%左右。含水量過高,茶葉內(nèi)部容易發(fā)生緩慢的氧化反應(yīng),加速茶葉陳化老化,品質(zhì)下降快,嚴(yán)重的還可能霉變、滋生細(xì)菌。
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過低也有一些弊端,運輸過程中,條索容易折斷,白毫容易脫落,茶葉易形成大量碎末。含水量適當(dāng)?shù)男抨柮?,用手指用力搓捻,?yīng)當(dāng)是有部分粉碎,亦有部分捻斷的條索。如果搓捻之后,僅有少量粉碎甚至沒有粉碎,說明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過高;搓捻之后全部粉狀,說明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過低。
3.沖泡湯色
首先是沖泡,信陽毛尖的茶葉沖泡用水最好是100℃(只用于辨別)。而日常飲用綠茶,80-85℃水溫就可以了。100℃的水溫能使信陽毛尖茶葉釋放出更多芳香物質(zhì)和水溶性物質(zhì),更便于品出信陽毛尖茶葉的滋味。
為了便于觀察,建議選用玻璃杯泡綠茶。再看湯色,優(yōu)質(zhì)的信陽毛尖湯色淺綠或黃綠,而且清澈明亮。
信陽毛尖的湯色如果是深暗色,往往是信陽毛尖茶葉受潮等原因?qū)е虏枞~老化陳化;信陽毛尖的湯色如果是發(fā)黃或者泛紅,往往是信陽毛尖的鮮葉采摘后處置不當(dāng)導(dǎo)致輕微發(fā)酵或者殺青溫度低或殺青不足造成;信陽毛尖的湯色渾濁往往是揉捻加壓過重或者細(xì)菌污染變質(zhì)造成的。
信陽毛尖的干茶的芽葉往往難以分清,而泡開后的信陽毛尖茶葉,芽葉比例就一目了然了。還可以在玻璃杯中看清信陽毛尖茶葉的勻整程度,有無茶梗雜質(zhì)等等。
4.品茶
信陽毛尖特有的熟板栗香即來自于茶葉中單糖,茶香的整體感覺應(yīng)考慮是否純正無異味、是否符合這款茶的香型、香氣的濃淡程度、鮮香還是陳舊、香氣的持久性等。
品茶的要求是茶湯的溫度在45℃-55℃,溫度過高如超過70℃,肯定會燙嘴燙舌,無法品嘗滋味;溫度過低,茶湯中水溶性物質(zhì)溶解較多,茶湯的濃度提高,澀味會明顯加重,口感不鮮爽圓潤。
上好的信陽毛尖口味鮮爽、濃淡適宜、入喉圓潤、回味悠長。真正的好茶,應(yīng)當(dāng)能沖泡兩、三道依然獲得較高的視覺、嗅覺、味覺的享受。而如果第一泡滋味很好,第二、第三泡卻下滑太多,這樣的茶葉性價比也不太高。
5.葉底
要注意看信陽毛尖的茶葉的芽葉比例、茶葉嫩度、色澤、整碎程度、勻稱程度、軟硬程度、潔凈程度等指標(biāo)。好的信陽毛尖葉底應(yīng)該是嫩綠鮮光,色澤勻亮,芽葉勻齊。
想要分辨信陽毛尖的好壞,建議你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
外形:不是內(nèi)行單單從干茶外形判斷一款茶葉是否是正宗信陽毛尖不可靠,更別說從干茶外形判斷一款茶葉是否是好的信陽毛尖,建議如果你不是很在行或沒有可靠的進貨的渠道,不要僅憑外形購買,一定要試品。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好的信陽毛尖的干茶特征:
1、明前茶(春茶最早期的信陽毛尖)通常比較短,顏色翠綠顯白毫,典型的特征是明前茶有黃片雜質(zhì)。
2、雨前茶,顏色翠綠白毫少。春尾茶,顏色黑無白毫。
3、白露茶,白毫多但是比明前茶要長。
不過,雖然毛尖茶葉的行情比較亂,但是價格實惠,品質(zhì)不錯的毛尖茶也是有的。我一直喝待客九品專門預(yù)定的茶葉就不錯,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chǎn)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yù)定的!
信陽毛尖基本知識大全「推薦」
熟鍋:是做形、發(fā)揮香氣、增進滋味的關(guān)鍵工序
鍋溫80℃~100℃。開始仍用茶把操作,以把尖團轉(zhuǎn)茶葉,繼續(xù)以“裹條”為主,不時挑散,反復(fù)進行,不使茶葉成團塊,約3~4分鐘,茶條較緊細(xì),茶把稍放平,進行“趕條”,趕直茶條。茶條稍緊,互不相粘時,改用手直接“理條”,亦稱順條或抓條、甩條。抓起鍋中部分茶葉稍握緊,以抓滿手心為宜。然后于鍋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勁,將手中部分茶葉從“虎口”甩出,撒開拋到茶鍋上沿,茶條則順斜鍋自然滾回鍋心,如此反復(fù)進行,茶條逐漸緊細(xì)、圓直、光潤的外形。熟鍋茶葉達(dá)七八成干(含水量35%左右),茶條細(xì)緊、圓直、光潤、鮮綠,立即清掃出鍋,攤在簸箕上。全部過程歷時約7~10min。
初烘:俗稱“打毛火”
將熟鍋陸續(xù)出來的6~7鍋茶葉(1.5~2千克)作為一烘,盡快上烘,散發(fā)水分,固定外形。初烘火溫宜80~90℃,每5~8min輕輕翻動一次,經(jīng)20~25min,茶條定型,手抓茶條,稍感戳手,但嫩莖折不斷,色澤鮮綠,稍有清香,即可下烘。含水量為15%左右。
攤涼
初烘后茶葉,在室內(nèi)及時攤涼1小時左右,厚度30厘米左右。
復(fù)烘:俗稱“二道火”。
火溫60℃~65℃。每烘攤?cè)~量2.5~3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輕翻拌一次。待茶條固定,嫩莖可折斷,手抓茶葉感到戳手,手捏茶葉即成碎末,方可下炕。復(fù)烘30min 左右,至茶葉色澤翠綠、光潤,香氣清高,含水量6%~7%。
揀剔:俗稱擇茶。
揀出回青、葉片、老枝梗、茶末及其他異物。
再復(fù)烘:
烘溫60℃左右,每烘攤茶3~3.5千克,每隔十分鐘左右,手摸茶葉有熱感即翻烘一次,經(jīng)25~30min,茶葉色澤翠綠光潤,香高濃烈,手捏成碎末即下烘。
信陽毛尖的特點:
1.【采摘期短】。每年只采摘約20天,清明前一周開采,截止到谷雨之前。所以受時間節(jié)氣局限,產(chǎn)量有限。
2.【取材挑剔】。只采摘一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也就是說,只采摘新長出的“尖”,上面長毛細(xì)密的絨毛,所以稱為“毛尖”。這種取材方式,注定了與紅茶無節(jié)制量產(chǎn)相反,產(chǎn)量很少。這也是品質(zhì)的保證--只取精華,放棄其余。
3.【地域限制】。只有地處江淮之間的信陽才出產(chǎn)。茶圣陸羽的《茶經(jīng)》在考察淮南諸茶后,給予信陽毛尖極高評價:“淮南茶,光州上”,光州指的就是信陽的光山潢川一帶。
二,信陽毛尖的種類差別:
普通的什么茶葉培育上的品種咱就不羅嗦了,說說,大家一般不知道的。
1.【山茶與田茶】。也就是種在山上的茶葉和種在田里的茶葉。
田茶土層厚,水分足,土地肥沃,所以茶葉較胖較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相對于山茶,其品質(zhì)就下降了。
山茶土層薄、水分差,出茶較瘦。地脈之氣卻充足。所以山茶雖然瘦短,卻是茶中上品,大家都知道“高山云霧出好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2.【有機與藥肥】。有機就是相對于打農(nóng)藥使用化*肥而言。除了清除雜草之外,不人為干預(yù)其自然生長的,都是有機茶。而為了不生蟲打農(nóng)藥、為了長的粗壯長條而下化肥催促生長,就不是有機茶。
是否施用農(nóng)藥化肥,其產(chǎn)量相差不止一倍,所以,不用農(nóng)藥化肥的極少,靠采茶出售的茶農(nóng),一般都會這么干。只有留于親友自用的少數(shù)茶園,才會保持原生態(tài)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有機茶”。
3.【真茶與假茶】。這方面貓膩比較多。
前面說了,受氣候和地域限制,每年信陽毛尖產(chǎn)量不大,不可能賣遍全國。所以,每年清明節(jié)之前,會有大量出芽比信陽早的湖南茶、四川茶、福建茶,冒充信陽毛尖充斥市場,不知道貨源,幾乎無法分別。這些就是通常說的“假茶”,不屬于“信陽毛尖”,當(dāng)然,這并不說它是假的茶葉。
信陽毛尖品質(zhì)特征:
條索細(xì)、緊、圓、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醇;葉底芽壯,嫩綠勻整。素以“色綠、味鮮、香高”著稱。
成品茶分級標(biāo)準(zhǔn)及其品質(zhì)特征
信陽毛尖屬于鍋炒殺青的特種烘青綠茶,其成品茶分特級、一至五級和級外。
特級:一芽一葉初展,正常芽葉占85%以上
外形細(xì)、圓、光、直,多毫,色澤嫩綠油潤,葉底嫩勻,芽葉成朵,葉底柔軟,嫩綠,香氣高爽,鮮嫩持久,滋味鮮爽,內(nèi)質(zhì)湯色嫩綠、鮮艷。
一級:一芽一葉為主,正常芽葉占80%以上
外形條索緊秀、圓、直、勻稱,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內(nèi)質(zhì)湯色翠綠,鮮亮,香氣清香高長,略有熟栗香,滋味鮮濃,葉底鮮綠明亮,細(xì)嫩勻整。
二級:一芽一二葉為主,正常芽葉占70%以上
條索細(xì)、圓、緊、直,較勻。色澤綠潤,芽毫稍露。內(nèi)質(zhì)湯色綠亮,香氣清香,有熟板栗香,滋味濃厚回甘,葉底鮮綠、亮,勻整。
三級:一芽二三葉為主,正常芽葉占70%以上
條索尚圓、直、欠緊、色澤尚綠。內(nèi)質(zhì)湯色黃綠,尚亮,香氣尚清香,滋味醇和,葉底綠亮尚勻。
四級:一芽三葉及夾葉為主,正常芽葉占35%以上
外形條索較粗、尚圓,欠緊直,色澤深綠。內(nèi)質(zhì)湯色綠黃,香氣純正,滋味平和,葉底深綠稍粗老。
五級:以一芽三葉及夾葉為主,正常芽葉占35%以上
條索粗松,欠圓直、不勻整,色澤深綠。內(nèi)質(zhì)湯色淡綠欠亮,香氣尚純正,滋味平和,葉底深綠、粗老。
級外:粗老單葉片或碎葉
色澤暗綠帶黃雜。湯色深綠黃,香氣滋味平淡。葉底粗老,暗綠,碎雜。
信陽毛尖沖泡
信陽毛尖是嬌嫩的綠茶制成,與紅茶不同,故不能用紅茶“喝前必洗”的方法去洗茶,就大錯了。茶毫是毛尖之毛,是信陽毛尖的精華,如果洗掉是重大損失。
上投法:先向杯中注入七分滿的開水(降溫后的開水約80~85℃,下同)
然后再將茶葉投入杯中浸泡,觀賞茶葉在杯中的變化并適時飲用。
中投法:先向茶杯中注入約占容積四分之一的開水
接著將茶葉投入杯中,
再將開水加至七分滿,觀賞茶葉在杯中的變化并適時飲用。
下投法:先在茶杯中加入茶葉,
然后向茶杯注入約四分之一的開水浸潤茶葉,
最后再將開水加至七分滿,適時飲用。
上中下投法三款茶對比圖
從左往右依次是下中上投法,你看出差別了嗎?上投法的茶湯最清澈,其實《茶經(jīng)》里也講過信陽毛尖應(yīng)用上投法最好,與碧螺春一樣其茶芽細(xì)嫩,毫毛較多,用下投法茶湯較渾濁,如果你的信陽毛尖沖出來較渾濁不如試試上投法吧,讓你有一杯清澈的茶湯。
;
1、信陽毛尖早已名滿天下,它是河南省的著名特產(chǎn)。
2、茶葉的分類是從它的制造工藝上來說的,信陽毛尖采摘后加工過程中并沒有發(fā)酵這一步驟,因而信陽毛尖屬于未發(fā)酵茶,而未發(fā)酵的茶又屬于綠茶,與此同時毛尖的加工程序契合綠茶的規(guī)范,因而從茶的品種上來說毛尖屬于綠茶類。
3、信陽毛尖個性鮮明,無論是顏色、茶香、湯味、外形都有著明顯的特性,信陽毛尖顏色鮮潤潔凈、不含雜質(zhì),極具特征。沖泡后香氣高雅清爽、茶香耐久,沁人心脾。滋味鮮爽、醇香、回甘生津,令人耐人尋味。外形勻整、鮮綠有光澤,而且白毫明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34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好信陽毛尖的特征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