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久了難免會遇到一些對各種茶分不清的事情。比如,普洱生茶和綠茶。你正在泡著生茶,他過來說:你這綠茶我給我來一杯吧。你趕緊解釋:這是普洱茶哦。他說:哎呀都一樣啦,渴死了。泡茶者自己泯然一笑,也不礙事,先喝茶吧。
大部分人都知道,普洱茶和綠茶不是一回事,就像知道橙子和桔子不是一回事一樣。但是真要遇到“傻傻不分清”先生女士們,有似乎說不清道不明。
普洱生茶與綠茶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隨著理念、工藝的不同,又有著天壤之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普洱生茶與綠茶。
按茶類的劃分,普洱茶被劃做第七大茶類,既不是綠茶也不是黑茶,而普洱茶又按工藝不同分為生茶、熟茶。先從工藝來看。
普洱茶與綠茶的制作工藝
普洱茶的初制工藝有鮮葉攤晾——殺青——揉捻——陽光曬干等基本環(huán)節(jié),制作完以后的散茶學名: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是普洱茶的原料。
在過去云南俗稱的滇青茶、青餅也正是今天的普洱生茶。
綠茶的制作工藝有殺青——揉捻——干燥。綠茶殺青和干燥的方式就不如普洱茶那么唯一了,殺青有分炒青和蒸青,而干燥環(huán)節(jié)的方式有烘青和曬青。
其中,通過炒青——揉捻——曬青制作而成的“曬青綠茶”,也稱滇綠(大部分滇綠也采用烘青)可以說跟普洱生茶的工藝如出一轍,特別近似。
但告訴大家,哪怕跟普洱茶工藝最為近似、選料最為近似的滇綠,它們都還有著不同。更不用說采用蒸青、烘青工藝和選用中小葉種的綠茶了——那根本就不符合普洱茶云南大葉種、炒青、曬青的工藝。
本是同根生,連“曬青”的滇綠都不是普洱茶?
有一種說法是普洱生茶的原料屬于“曬青綠茶”,那么普洱生茶屬于綠茶。這當然是個謬論。綠茶的理念方向是“保鮮”,最大程度呈現(xiàn)新茶的香、鮮,所以工藝、選材就往這個方向去,選材追求嫩,工藝要高溫炒、甚至烘干提香。
特別在殺青這個環(huán)節(jié),綠茶需要高溫殺青鍋溫可達240℃左右,散發(fā)茶葉水分鈍化酶的活性,鎖定茶葉新鮮時的物質(zhì)狀態(tài),香氣高,滋味鮮爽。但后期無法轉化。
而普洱的理念方向是“活”,所以工藝最大程度的呈現(xiàn)它的活性,一般低溫殺青,選材以底蘊佳的云南特定區(qū)域大葉種,一芽二葉為上。
相對于綠茶,普洱茶的制作需低溫殺青,一般不超過180℃,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過氧化氫酶等茶葉自身含有的生物酶被高溫凝固鈍化,以利于后期的陳化發(fā)酵。
因此,關系最為接近的滇綠茶與普洱生茶都因為追求理念不同,在選材、攤晾、殺青等細節(jié)上有著根本的不同,而不可混淆一談。所以,綠茶和普洱茶就是本身不同的兩類茶。
我們認為,普洱生茶的原料屬于曬青綠茶的觀點是對兩種茶類的細節(jié)工藝、制作理念認識不到位。這種觀點其實源于以前普洱茶概念不突出的時期,由于各地對茶的稱謂也模棱兩可而導致。
普洱生茶與綠茶的制作工藝概覽
品味普洱生茶與綠茶:
1、聞香氣、喝茶湯:
茶品制成初期就有明顯的不同,綠茶清香但在色澤上似乎更吸引人,普洱生茶條暗香綿、但茶氣濃烈,似乎不那么容易“親近”。
生茶:茶青(墨綠色、花香)茶湯(青草味、苦澀而濃烈)葉底(深綠黃、韌性佳)
綠茶:茶青(鮮綠色、清香)茶湯(清甜味、清爽但單?。┤~底(鮮綠黃、韌性差)
2、陳放時間不同:
經(jīng)過1-2年陳放,綠茶香氣下降,劣勢突顯,普洱生茶的越陳越香才剛剛“浮出水面”。待到5年以上更長的時間,生茶變成沉香濃郁的魅力,而綠茶已經(jīng)是“沒法飲用”了。
生茶:茶青(紅褐色油光、陳香)茶湯(清亮蜜香回甘)葉底(韌性好)
綠茶:茶青(暗褐無光澤、平淡潮悶味)茶湯(渾濁、發(fā)霉味)葉底(韌性差)
綠茶理念是“鮮”因此要品鮮,工藝要做到鎖鮮提香,選料也要嫩才能體現(xiàn)淡柔感,存放要保鮮。
而普洱理念是“活”和“厚”,要品“層次感”、“底蘊”和“變化”,工藝要保持活性,選料也要帶肥碩的大葉種,最大程度呈現(xiàn)其深厚的底蘊。
從理念的不同我們還可延展開來去品味不同的茶葉,當然,茶葉歷史數(shù)千載,千姿百態(tài),千變?nèi)f化,不可一日道盡,我們先喝茶,再慢慢聊。
不屬于綠茶,而是普洱茶的一種。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指用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陳放,不經(jīng)過人工“發(fā)酵”、“渥堆”處理,但經(jīng)過加工整理、修飾飾形狀的各種云南茶葉(餅茶、磚茶、沱茶)的統(tǒng)稱。
生茶多以曬青毛茶為原料,毛茶,也稱毛條,是指茶樹鮮葉初步加工后的初制品,一種茶葉的品質(zhì)特征往往在毛茶的制作中便可基本成形。普洱生茶毛茶的制作大約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攤涼。將鮮葉散置,使其散失一部分水分。在走水過程中形成部分芳香物質(zhì)。
殺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因大葉種含水量高,多采用鍋炒殺青、悶抖結合的方式,使茶葉均勻失水,利于后期的揉捻成條。
揉捻。揉捻的作用是破壞葉片表層結構,使部份葉細胞破裂,保證在沖泡時能充分浸出茶汁。同時,它也是一道重要的塑型工序。通過揉捻形成茶葉緊結彎曲的外形,并對內(nèi)質(zhì)也有所影響。揉捻完成后通過解塊過程,把連接成坨狀、片狀的茶葉分散開,稍作放置。
曬干。將揉捻好的茶葉在太陽光下自然曬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葉中的有機質(zhì)和活性物質(zhì),茶葉的顏色會在此步驟中發(fā)生重大變化,變成我們所熟悉的灰黑色。
經(jīng)過以上四個步驟,普洱生茶毛茶便制作完畢了。再經(jīng)過獨特的制作技藝進行加工之后,便可以得到完整的普洱生茶。
1、外觀顏色差別很大。
生茶餅以綠色和深綠色為主,部分變黃變紅,白色為芽頭。熟茶餅顏色為黑色或紅褐色,有的芽茶則為暗金黃色,有強烈的堆酵味,類似于霉味。輕度發(fā)酵的有類似桂圓的味道,重度發(fā)酵的有悶悶的草席味。
上圖為普洱生茶。
2,味道很不一樣。
生茶,滋味濃烈,茶味飽滿,茶香濃郁,茶湯清香,苦澀。但是,好茶苦中帶甜,澀中能生津。如果苦澀味持續(xù)在口中,這種茶的品質(zhì)肯定不好或者根本不是普洱茶。茶葉鮮甜,滋味醇厚順滑。
熟茶,濃而甜,幾乎不苦(半熟除外),有一堆香味,略水。劣質(zhì)熟茶有強烈的熟味和異味。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熟的味道會逐漸淡去,口感干澀,不會有明顯的回甜和流涎。
上圖為普洱熟茶。
3.湯葉顏色差別很大。
茶是生的!沖泡后,生茶葉柔軟,新鮮,有彈性和活力!古色古香的茶葉即使存放時間較長,也能讓人感受到它的生機、活力和自然魅力。生茶湯色清澈、明亮、透明、清澈。
熟茶不一樣。沖泡后葉底薄而黑,沒有了當年的青春活力。用水嚴重的做老茶,葉底會像布渣一樣發(fā)霉。質(zhì)量差的熟茶湯顏色深,渾濁,甚至黑得要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35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普洱生茶到底該怎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