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加工工序主要為5道:采摘、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包裝,其中殺青是綠茶加工中的關鍵工序。
綠茶的加工工序是哪些:
1.采青
采青是指采摘茶青的過程。茶青的采摘有嚴格的標準,芽葉的老嫩程度熟、勻整程度,以及采摘的時間等,都是決定茶葉品質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萎凋
鮮葉采摘回來后,攤放在干凈的器具上,厚度以7—10厘米為宜,攤放時間6—12小時,中間適當翻葉。鮮葉攤放含水量達到68% ~70%時、葉質變軟、發(fā)出清香時,即可進入殺青階段。
3.殺青
殺青是綠茶加工中的關鍵工序。殺青采取高溫措施,散發(fā)葉內(nèi)水分,鈍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應,并使鮮葉中的內(nèi)含物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綠茶的品質特征,保持茶葉色澤和風味。
4.揉捻
殺青過后,要將茶葉像揉面一樣的揉捻。
揉捻主要功能是:適當破壞葉組織(揉捻葉細胞破壞率一般為45—55%,茶汁粘附于葉面,手摸有潤滑粘手的感覺),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沖泡;縮小體積,為炒干成形打好基礎;塑造不同的特性。
5、干燥:綠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經(jīng)過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然后再進行炒干。
綠茶制作的第1個工藝為殺青。
綠茶的制作工藝為殺青、揉捻、干燥,殺青是綠茶制作的重要過程之一,殺青即使用高溫措施,散發(fā)鮮葉內(nèi)部水分,鈍化酶的活性并阻止酶促反應,使鮮葉中內(nèi)含物產(chǎn)生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綠茶的關鍵特征,再經(jīng)過揉捻以及干燥工序,最終制作成干茶。
1.殺青,殺青對綠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fā)葉內(nèi)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chuàng)造條件。隨著水分的蒸發(fā),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fā)消失,從而是茶葉香氣得到改善。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溫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
2.揉捻,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于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jīng)過攤涼后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jīng)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于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于條索緊結,減少碎末。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發(fā)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發(fā)揮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曬干三種形式。綠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經(jīng)過烘干,然后再進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會在炒干機的鍋內(nèi)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殺青,
綠茶制作的第一工藝是殺青,綠茶的完整制作工藝為殺青、揉捻、干燥,殺青是綠茶加工中的關鍵工序。殺青采取高溫措施,散發(fā)葉內(nèi)水分,鈍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應,并使鮮葉中的內(nèi)含物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綠茶的品質特征,保持茶葉色澤和風味。
1、_采摘綠茶一般都是明前或雨前的,明前綠茶嫩,雨前綠茶鮮。
2、工藝一:殺青殺青目的:通過高溫抑制酶活性,促成色、香、味、形的形成。
3、工藝二:揉捻揉捻目的:增加綠茶香氣的渾厚,滋味濃醇的關鍵。
4、工藝三:干燥干燥目的:除水分,充分干燥,增發(fā)香氣滋味,使在制品色澤達到綠且油潤的品質特征。
5、所以,綠茶制作的第一個工藝是:殺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4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葉六大類的分類依據(jù)(中國六大茶類簡···
下一篇: 綠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