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柑的采摘時間一般從5月開始到12月中旬結(jié)束,5~6月采收個柑胎,7~8月采收小青柑,9~10月采收柑青皮,10~12月采收陳皮,新會柑也稱新會廣陳柑或陳皮柑,主要產(chǎn)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
新會柑采摘的4個階段:
一、5~6月采收:個青皮/柑胎
5~6月收集幼果,呈類球形,表面灰綠色或黑綠色,曬干,習(xí)稱“個青皮”;新會俗稱柑胎。
質(zhì)硬,氣清香,味酸、苦、辛。個青皮以破氣化滯為主。性溫,歸肝、膽、胃經(jīng),有散結(jié)、止痛、抗菌、消炎的功效。
二、7~8月采收:四花青皮/小青柑
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瓣,曬干,習(xí)稱“四花青皮”。
質(zhì)硬,氣香,味苦、辛。四花青皮以調(diào)肝理氣為主。胸悶、心情郁悶、肝膽不振之時,使用青柑可以疏肝氣,解郁氣。
現(xiàn)在7到8月采收的新會青柑更多用于作為大家熟悉的小青柑茶,經(jīng)過加工工藝的炮制,藥性減弱,可用以養(yǎng)生,作為日用茶療。
而用于開成四花青皮的七八月果目前在市面上不多見,但是藥店、中藥館、中醫(yī)院開出的中藥青皮,大多都是四花青皮。
三、9~10月采收:柑青皮
9~10月上旬采收的,即是柑青皮(全青皮),質(zhì)稍硬,皮薄,味辛苦,氣芳香。
相較上述兩種完全未成熟的青皮,9月的柑青皮片張更大,也更柔軟,但比起紅皮,皮仍是稍硬,且橘白基本無浮松海綿狀物,皮質(zhì)整體薄而透,內(nèi)外兩側(cè)油包非常明顯。
柑青皮性狀相對溫和,既保留上述兩種小青皮的藥性,能疏肝破氣,消積化滯,但又不至性狀過烈,更適合普羅大眾的日常使用。
四、10~12月采收:紅皮/陳皮
10月采收的,除了柑青皮,還有微紅皮(青中帶黃),剛從青皮轉(zhuǎn)化為紅皮,觀察橘白,(與柑青皮對比)已出現(xiàn)浮松海綿狀物,(與紅皮對比)更薄身,收藏幾個月后全部變黃,整體性狀更像紅皮??勺鳛殛惼な詹亍?/p>
11月采收的二紅皮(黃中帶青),質(zhì)稍軟,皮較厚,味辛帶苦略甜。微紅皮和二紅皮常被統(tǒng)稱為二紅皮。
12月采收的大紅皮(金黃至橙紅色,完全不帶青),質(zhì)軟、皮厚,味辛帶甜香,糖分高。
以上三款成熟的紅皮,陳化以后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陳皮,是陳藏的經(jīng)典用料。
柑普茶,就是用新會柑和云南普洱茶葉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種茶,風(fēng)味又不相同。其特點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獨特的花香味和陳香味,這是由于新會柑的果香味特別,普洱茶葉長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發(fā)揮出新會陳皮“理氣”的功效。
柑普茶融合了新會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越陳越香。陳皮和普洱均為養(yǎng)生保健佳品,兩者特點都是以越陳越香、越陳功效越佳、越陳越有價值而著稱于世,柑普茶無論是外表還是內(nèi)涵,均渾然天成,堪稱一絕。
柑普洱茶的種類
柑普茶中的普洱差別不是很大,因此柑普的種類主要以柑皮來分的,柑皮按不同的成熟程度,主要分為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紅柑和大紅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43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