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屬于白茶,主產(chǎn)于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是中國福建省歷史名茶。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
白牡丹與花同名,以香氣取勝,如芳蘭競體,芬芳滿庭。泡上一杯入口清潤香滑,鮮香甜美;慢慢的喝上幾杯,淳淳的茶湯,滋潤著干涸喉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牡丹只在景色芳菲正好時的三四月小陽春里采摘。但是滿城桂花開的寒露時節(jié),“白牡丹”依舊可以少量采摘。養(yǎng)在深閨少人識的秋牡丹,比起春牡丹來,并非遜色半點。
春牡丹,在三月底到四月初之間采摘。不論早一點,或者晚一點,都仍是與姹紫嫣紅的春菲相伴。春光明媚,暖風(fēng)搖曳,鳥語花香時節(jié),白茶茶樹孕育出來的白牡丹,清麗脫俗,清芬動人,清香甜潤。
秋牡丹,大約在寒露節(jié)氣的前后采摘,又稱之為“寒露牡丹”。寒露分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到了寒露節(jié),秋已經(jīng)深了,天氣慢慢變冷。百花已開遍,秋菊始盛開,黃花遍地,秋香清郁。
春秋牡丹在外形上有非常顯著的區(qū)別
1、茶梗的長短
秋牡丹因為氣溫下降,植物生長速度放緩,所以茶梗和芽頭對比春季要稍短一些。春牡丹的身材要更高挑,茶梗和芽頭都長得更挺拔,梗葉儀態(tài)更優(yōu)美。
2、葉片的大小
秋牡丹的葉片更寬,更舒展。而春牡丹的葉片要更細(xì),更窄,像是一道淺淺的柳葉眉,身量輕盈。
3、葉片的顏色
秋牡丹的葉片以綠為主,葉面上邊少許分布著小塊的紅磚色。春牡丹看上去,要更清秀活潑,葉片的綠要淺上一個色號,是春風(fēng)細(xì)雨帶來的砂綠色,黛綠色。
4、芽頭的大小
秋牡丹的芽頭瘦長,白毫層少,白毫分布量較少。春牡丹的芽頭飽滿,白毫層層疊疊緊密厚實,芽頭體態(tài)更加豐腴,摸上去手感毫毛柔順。
春牡丹茶香沉郁,層層疊疊,芳香不歇
第一沖,春牡丹的蓋香里,一股甜香過后,桂馥蘭香,夾著清新的粽葉香、草木香如同落花流水般,順著杯沿順流而下,落入掌心之中慢慢擴(kuò)散。
第二沖:毫香、花香、草藥香,芬芳并舉。清麗的花香,在湯水里更加明顯,喝入一口茶湯,齒頰留香。像是從花瓣中取出的露水一般。最后沉郁的藥香壓軸出場。在回甘里,不斷傳遞著草木自帶的清涼感,絲絲縷縷回蕩在喉嚨之中。
第三沖:最先沖出來的是玉米的香甜氣息。緊接著花香、草香、草木香各顯繽紛。一杯小茶入口下肚,口中殘留余香久久不散,回口甘甜令人遲遲不能忘懷。
秋牡丹茶香雅致,變幻多端,舌底鳴泉
第一沖:秋天清郁的香氣最先浮現(xiàn)。狗尾草的清香,混合著干燥的花香齊頭并進(jìn)緩緩的釋放。一杯茶湯下去,帶著明顯的鮮爽芳香,像是一陣清涼、鮮香的西風(fēng)從喉嚨里吹過。
第二沖:茶香顯出了秋茶的本色,更成熟,更沉郁。草藥香,更濃郁,更明顯。其中一縷馥郁的花香盈盈而出。清雅的蘭花香、清淺的芍藥香、清甜的桂花香,香潤芳美。
第三沖:茶湯入口芬芳又清甜,像是加入了蜂蜜一樣既特殊,又不同。這似蜜一般的甜美,是秋牡丹的實力體現(xiàn)。茶樹經(jīng)受住秋寒的考驗后,葉片里生出更多的養(yǎng)分,抵御的著寒冷天氣的侵害。茶葉內(nèi)部的芳香物質(zhì),也隨著變得不那么一般。秋牡丹的香氣更持久,更沉熟,更穩(wěn)重。細(xì)嗅茶香,就能感受到如沐清風(fēng)的愜意。
白茶里,春牡丹和秋牡丹,屬于并蒂雙姝。爭芳斗艷到了最后,才發(fā)現(xiàn),環(huán)肥燕瘦,各有風(fēng)情。春牡丹,桂馥蘭馨,清香味甜,嬌俏可人。秋牡丹,掬水留香,久而不散,高雅脫俗。不論是春牡丹,還是秋牡丹,它們都是經(jīng)過天時地利與人和,大自然香培玉琢出來的佳茗。只一杯,便能吻喉潤!
白牡丹茶屬于白茶。
雖然它被稱為白牡丹,但它與我們所知的牡丹花無關(guān)。由福建寧德福鼎產(chǎn)的大白茶和大毫茶經(jīng)一定加工步驟而成。它是一種發(fā)酵茶,但發(fā)酵程度不是很高。這茶像花,所以叫白牡丹茶。
白牡丹的生產(chǎn)工藝非常簡單,只有兩個過程:萎凋和烘焙,所以茶葉的營養(yǎng)成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因此,白牡丹茶有很多功效,尤其是老茶。白牡丹屬于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它是中國福建省的一種歷史名茶。白牡丹是白茶中的名貴茶,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
白牡丹茶外觀質(zhì)量好,內(nèi)在營養(yǎng)豐富,泡制后口感鮮美,嫩而持久,口感醇厚帶有甜味,這是一種好茶。因其沖泡后的形狀如同白牡丹一般美艷,因此而得名,是一種非常具有產(chǎn)地特征的優(yōu)質(zhì)茶葉。
茶的分類:
1、季節(jié)劃分
茶按照季節(jié)劃分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其中春茶指的是每年3-5月份采摘制作的茶葉,夏茶是每年的5-7月份采摘的茶葉,秋茶是8月份之后采摘的茶葉,冬茶會在每年的10月份開始采摘。
2、焙火程度
茶按照焙火程度可以分為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黃茶、黑茶,其中綠茶有炒青、曬青、蒸青三種,而黃茶需要發(fā)酵20分鐘,白茶要發(fā)酵30分鐘,青茶會發(fā)酵一小時,紅茶發(fā)酵一個半小時,黑茶發(fā)酵一百分鐘。
3、再加工分類
茶按再加工分類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茶飲料、抹茶等品種,其中花茶有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緊壓茶有黑磚、茯茶、茶餅等,果味茶有檸檬紅茶等,茶飲料有奶茶、冰紅茶等。
白牡丹屬于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品項,主產(chǎn)于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柘榮縣,是中國福建省歷史名茶。
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而采自大白茶樹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稱為白毫銀針,因其色白如銀,外形似針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貴的品種。其香氣清新,湯色淡黃,滋味鮮爽,是白茶中的極品。
采摘標(biāo)準(zhǔn)
而采自菜茶品種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葉制成的白茶,稱為貢眉和壽眉。其制作工藝關(guān)鍵在于萎凋,要根據(jù)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采取室內(nèi)自然萎凋或復(fù)式萎凋為佳。采摘時期為春,夏,秋三季,其中采摘標(biāo)準(zhǔn)以春茶為主。一般為一芽二葉,并要求三白即芽一葉,二葉均要求有白色茸毛。
白牡丹葉態(tài)自然,色澤呈暗青苔色,葉背遍布潔白茸毛,湯色杏黃或橙黃,湯味鮮醇。精制工藝是在揀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進(jìn)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保持香毫顯現(xiàn),湯味鮮爽。成品毫心肥壯,葉張肥嫩,呈波紋隆起,葉緣向葉背卷曲,芽葉連枝,葉面色澤呈深灰綠,葉背遍布白茸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43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