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賞的一般程序為:欣賞湯色——聞嗅香氣——嘗試味道——評看葉底。今天就來講“欣賞湯色”這一步。
欣賞湯色,主要從色度、亮度、清濁度等方面,辨別茶湯顏色深淺、正常與否、茶湯暗明、清澈或渾濁程度。
明度是指顏色的明暗程度,這與茶的焙火程度有關,沒怎么焙火的茶,湯色顯得明亮,焙過火后,因焙火程度的加重,湯色變得愈來愈深。
彩度指顏色的飽和程度,這與茶湯內可溶物的多少有關,可溶物溶出愈多,茶湯的稠度就愈大,表現在湯色上就是彩度高。
相反的,可溶物愈少,茶湯就愈變得水水的,湯色的彩度就愈低。
品鑒茶葉湯色常用術語:
綠艷:清澈鮮艷,淺綠鮮亮。
黃綠:綠中微黃,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澤,故又稱橙綠。
綠黃:綠中黃多的湯色。
淺黃:湯色黃而淺,亦稱淡黃色。
橙黃:湯色黃中微帶紅,似橙色或桔黃色。
橙色:湯紅中帶黃,似桔紅色。
深黃:暗黃,湯黃而深無光澤。
青暗:湯色泛青,無光澤。
混暗:湯色混而暗,與“混濁”同義,湯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難見碗底。
紅湯:常見于陳茶火烘焙過頭的茶,其湯色有淺紅色或暗紅色。
清黃:茶湯黃而清澈。
金黃:茶湯清澈,以黃為主,帶有橙色。
紅艷:似琥珀色而鑲金邊的湯色,是高級紅茶之湯色。
紅亮、紅明:湯色不甚濃,但紅而透明有光彩,稱為“紅亮”;透明而略少光彩者,稱為“紅明”。
深紅、深濃:紅而深,缺乏鮮明光彩。
紅淡:湯色紅而淺淡。
深暗:湯色深而暗,略呈黑色,又稱紅暗。紅茶發(fā)酵過度,貯存過久,品質陳化常有此色。
紅濁:湯色不論深或淺,內中沉淀物多混濁不以見底。
冷后渾、乳凝:紅茶湯濃,冷卻后出現淺褐色或橙色乳狀的渾湯現象,稱為冷后渾或乳凝,品質好的紅茶出現這種現象。
姜黃:紅碎茶茶湯加牛奶后,湯色呈姜黃明亮,濃厚豐滿,是一種湯質濃、品質好的標志。
濃亮:茶湯濃而透明,雖不如濃艷光圈亮,但還有光彩。
鮮明:新鮮明亮,略有光澤,不夠濃,但亦不淡。
清澈、明亮:茶湯清凈透明稱為“明亮”。明亮而有光澤,一眼見底,無沉淀或懸浮物,稱為“清澈”。
明凈:湯中物質欠豐富,但尚清明。
混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難見碗底。
昏暗:湯色不明亮,但無懸浮物,與混濁略有差別。
茶湯變色快是不是因為水質的問題
茶湯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所有的茶里都含有一種叫鞣酸的物質,只是不同的茶含量不同而已;加之不同的茶散發(fā)出鞣的速度不同、量不同,和放的茶葉多少不同,放置時間長短不同,所以才會出現有的茶湯變黑有的茶湯顏色變深。其實不管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都會變黑,你自己可以用紅茶普洱,綠茶龍井,白茶毛尖做個試驗驗證一下
知識分享|你必須了解的茶杯里的茶湯顏色
湯色(茶水色澤)
六大茶類湯色各不相同,如綠茶湯色以嫩綠、綠為主,紅茶湯色以紅為主。不同等級的茶葉湯色也不同,如不同等級的龍井茶湯色可以是嫩綠、杏綠、綠、黃綠等,光澤度也有清澈明亮、明亮、暗等區(qū)別。審評湯色,雖然顏色不同,但是光澤度均以清澈明亮為最佳。同一種湯色出現在不同的茶中時,因要求的不同可能褒貶不一,如嫩黃的湯色出現在綠茶中可能是微陳的茶葉湯色,但是在黃茶中則是較好的湯色。
湯色具體如下:
1、淺白:湯色淺淡泛白。
2、嫩白:嫩度較好的茶葉淺淡的湯色。
3、淺綠:淺淡的綠色。
4、杏綠:綠中稍帶黃的顏色,多用于高檔龍井茶。
5、黃綠:綠中帶黃,綠多黃少。
6、嫩黃:淺黃微泛白色。
7、黃:黃茶正常的湯色。
8、蜜綠:發(fā)程度較輕的閩南烏龍淺綠略帶黃的湯色
9、蜜黃:閩南烏龍淺黃的湯色。
10、金黃:茶湯清澈,以黃為主帶有橙色
11、橙黃:黃中略帶紅,似橙色或橘黃色。
12、橙紅:橙黃泛紅,清澈明亮。
13、金紅:紅茶湯色,黃中帶紅,以紅為主,光澤度好
14、紅艷:湯色紅而鮮艷,金圈厚,似琥珀色
15、淺紅:湯色紅而淺
16、紅濃(紅深):湯色紅而深,近似于紅色,茶褐素比例較高時呈現的湯色。多用于熟普洱茶。
17、渾濁:湯色不清,沉淀物或懸浮物多,茶品質成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4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六堡茶中的金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