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在愛茶的人越來越多,在閑暇之余來上一杯好茶,不但是一種對自己的犒賞也是一種品味到人生的過程,在品茶時最顯著的感覺就是你在喝茶的時候,品位到人生的感覺,從苦到甜、從濃到淡,享受整個一個過程。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品茶品味品人生吧!
1、首先要學(xué)會聞香氣,無論什么棗香、檀香、蘭香的,在第一泡醒茶時就應(yīng)該能聞得到,你可以讓這些香味深入到毛孔到骨髓,這會讓你全身都得到那種享受,如果一股濃濃的倉味,濕倉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2、其次好的茶湯要亮,熟茶湯色深淺可以用水溫和時間控制的,無論是什么茶至少湯色要讓人感覺透徹、干凈。
3、入口后別急著咽下,在口中停留一下,感覺茶湯的是否香醇、順滑,這是會給你久旱逢甘的頂級享受。
4、緩緩咽下后,感受口腔是否有余香,喉中是否順滑,有無鎖喉,干燥等異常感覺,特別是尾子是否有甜味,個人認(rèn)為,那些能品出用什么水泡茶的高手們就是通過這個尾子來判斷的,我只能大概判斷出是礦泉水還是自來水。
5、最后就是回甘了,認(rèn)為熟茶沒有回甘是錯誤的,熟茶的回甘只是沒有生茶那么強(qiáng)烈罷了。
6、一段時間后口腔是什么感覺也是對茶評價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好的茶應(yīng)該讓口中留香持久,回甘悠長。
飲茶始于中國。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滌的是靈魂??床枞~的翻卷,會有時常的感嘆:人生如茶,茶有倆種狀態(tài),浮和沉;飲茶人有倆種姿態(tài):拿起和放下;沉?xí)r坦然,浮時,淡然;茶道茶道,茶、紫砂壺、蓋碗、公道杯是器物,屬于物質(zhì)范疇的,而道是精神范疇。通過品茶來感悟生活。
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zhì)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shù)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觀茶是看茶葉的形與色。茶葉一經(jīng)沖泡后,形狀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幾乎會恢復(fù)茶葉原來的自然狀態(tài),特別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葉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則是芽頭肥壯。品茶既要品湯味還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經(jīng)沖泡的干茶葉。茶香可分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葉一經(jīng)沖泡之后,其香味便會隨之從水中散溢出來,此時便可以聞香了。茶為何要品?品茶的品是三個口,嘴巴、耳朵和心。用嘴喝茶,用耳返聞自性,用心覺察生命。如此,才能在品茶時,以自性之心論大道之美。
中國人飲茶,喝茶,吃茶,品茶,三個口為品(品,會意,從三口??诖砣?,三個表多數(shù),意即眾多的人。),并且非常注重這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yōu)劣,但也同時帶有神思遐想和領(lǐng)略飲茶情趣之意。品茶的步驟一般可分為聞茶香,觀茶色,飲茶湯及看葉底。
首先把茶湯倒入白瓷杯或聞香杯里,用鼻子細(xì)嗅茶葉的香味,如:花香,奶香,果香等氣味,這些香味跟隨茶葉種類及制法而產(chǎn)生的。聞完香氣后,開始找臭味,如臭青味,酸味,霉味或雜味,這些味道來源于茶葉制造的過程或收藏不當(dāng)所導(dǎo)致。
聞香之后,要觀察茶湯的顏色。好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湯明亮、清澈。若茶湯顏色太濃或太淡,可能是茶泡得太久或是泡得時間不夠。一般專業(yè)的品茶人士只要一看茶湯,便能知曉茶是否泡得合宜。
觀察完茶湯的顏色后,小口品飲,把茶湯含在口中,舌尖不斷攪動茶湯。澀的味覺在舌尖,苦的味覺在舌根,用舌頭攪動茶湯有助于促動舌頭的味覺,品嘗出茶湯的苦味,甜味及澀味。
茶水吞下后,稍微深呼吸,或者站起來走動。這樣有助于茶香送到喉嚨,產(chǎn)生所謂的喉甘。品飲之后,把茶葉倒出,觀看茶葉的完整度、大小情況。通常好的茶葉是完整無缺的大葉片。
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huán)境四方面的準(zhǔn)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ㄟx):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xí)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沖低調(diào),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于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xì)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xì)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tài)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后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kuò)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xì)細(xì)、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xí)慣 必須注意禮節(jié),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后,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所謂品茶,往往品的是感覺,并隨著季節(jié)、環(huán)境、與個性的不同而不同。
就季節(jié)而論,若在春風(fēng)拂面之際,品一品新茶,吮一口嫩綠悠悠的碧螺春,即有春日晴明的愉悅;夏日炎炎,飲上一杯碧綠生青、滿口生香的“茉莉茶”,身心便有浸泡在綠陰中的感覺;秋高氣爽,收獲在望,那時最好沖一杯“龍井”、“毛峰”,慢慢地咂咂,細(xì)細(xì)地品品,反反復(fù)復(fù)地想想,這是一種心境;而在隆冬,泡上一杯“鐵觀音”,望著杯中熱氣氤氳的橘紅色茶水,則會從心頭彌漫出一股暖融融的情調(diào)。
由于各自個性所驅(qū),品茶之相亦不相同。有的朋友是急性子,一向辦事風(fēng)風(fēng)火火。按其性情便不習(xí)慣慢慢細(xì)品,故一上來就大口地飲。也有極好耐心的朋友,此君品起茶來,就像“咪”老酒一般,偶爾呷上一小口,說話也像溫吞水,一派篤定泰山、穩(wěn)坐釣魚臺的派頭。而像我,大約算是中間派,不疾不徐。夜間寫稿,有時文思受阻,就會一個勁地喝茶,似乎茶水能貫通思路;有時文思順暢,則會忘了喝,需好一刻工夫,才能想起,慢慢嘬上一小口,復(fù)又埋頭電腦屏前,不斷敲擊鍵盤。所以此類品茶有疾有緩,二下扯平,適中而已。
品茶種種,說道甚多,但大體而言,所謂品茶就是感覺。
品茶,有人說,品的是其中的禪意,有人說,品的是茶中的韻味,既然是品茶,那就不止“喝”這么簡單了。品茶重在品鑒茶水的滋味,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品茶吧!
1
看一看
看干茶
一款茶葉給到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外形了。
看干茶主要看,色澤、條索、嫩度等是否合乎該品種的特點。不同茶類顏色各異,但品質(zhì)較好的茶葉干茶都有光澤的。
看湯色
茶湯主要是看色度,亮度,清澈度。
好茶的湯色通常具備3個特點:一是色度明顯、二是亮度明亮,三是清澈度高。但判斷的時候要排除茶豪等因素干擾,好茶的茶湯允許有一些茶末沉在杯底,但從上往下看是清澈見底的。
看葉底
泡完茶之后的茶渣也會暴露很多信息,好茶的葉底看上去有光澤,摸起來光滑,捏起來有一定厚度和彈性。葉底鮮活至少能說明3個問題,一說明茶葉的原料好,二說明茶的制作工藝好,三說明沖泡得當(dāng),茶葉充分泡開,有沒有被悶壞。
2
聽一聽
聽講解
當(dāng)別人給我們泡茶前,一般會先講解一下茶的信息,讓我們對茶先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包括茶葉的名稱、產(chǎn)地、工藝、特色等,這樣在品茶的時候就可以留意與其描述是否一致。
聽聲音
茶葉落入茶壺的聲音,可以得知茶葉是緊結(jié)還是粗松,是重實還是輕飄。
揉捻不到位的茶條粗松,落入壺中幾乎沒有聲音,緊結(jié)成條的茶,放入壺中會有清晰的聲音,當(dāng)然這也與茶壺的材質(zhì)有關(guān),用白瓷蓋碗聽聲音是最明顯的。
3
聞一聞
干聞
“干”即茶葉還沒碰水時,這個時候聞到的茶香,通常是配合觀察茶葉外形,對茶葉進(jìn)行一個基本的判斷。
干茶的氣味,雖然沒有泡出來的那么明顯,但也能反映茶的一些信息,在沒有調(diào)節(jié)泡茶的情況下,可以抓一把茶呵一口熱氣來感受茶的味道。
熱聞
熱聞可以辨別香氣是否純正。
一開始別靠太近,小心蒸汽燙傷。趁熱聞最能分辨出茶中的異味,如煙味、霉味、青臭氣、餿臭味等等。此外,熱聞還可以判斷茶香是高揚(yáng)還是低沉。
溫聞
等茶葉溫度降下來一點之后,這個時候最容易判斷茶葉的香型,如豆香、蘭花香、焦糖香等等。
冷聞
冷聞可以了解茶葉香氣持久程度。
品質(zhì)優(yōu)的茶葉,茶湯冷后依然散發(fā)幽雅香氣,持久清爽不混雜。如武夷巖茶,獨(dú)特的花果香在冷聞中更為明顯。
4
嘗一嘗
滋味:
嘗滋味一般在看完湯色及溫嗅后進(jìn)行,茶湯溫度在50℃左右比較適宜。如果溫度太高,易使味覺受燙后麻木;而溫度太低,味覺的靈敏度會變差。
專業(yè)的方法是:
用茶匙取適量(約5ml)的茶湯于口中,用舌頭讓茶湯在口腔中循環(huán)打轉(zhuǎn),使茶湯與舌頭的前后左右各個部分充分接觸,并感受刺激,全面地辨別茶湯的滋味。然后,吐出茶湯或咽下,體會口中留有的余味。
日常喝茶時,也可以用舌尖抵住上腭,嘴唇微微張開,從齒縫中吸氣,使茶湯在口中回轉(zhuǎn)翻滾,咽下后,香氣會隨著呼氣蔓延至鼻腔,這時感受到的茶香會更明顯。
5
摸一摸
☞ 掂:將一小把干茶放入手心,可以判斷其茶葉是否重實。
☞ 折:將一片干茶葉折一下,一般來說,茶葉含水量僅為3%左右。
如果脆斷說明茶葉含水率低,足夠干燥;如果不能利落折斷說明茶葉含水率高,可能受潮,最好不要再飲用。
☞ 扯:一只手扯住葉片,一只手扯住茶梗,判斷茶葉韌性好不好。柔韌度高的茶不容易被扯開,如果輕易就能撕壞的茶,則柔韌度低。柔韌度低的茶活性低,后期轉(zhuǎn)化價值空間不大。
品茶,一種較為優(yōu)雅和閑適的藝術(shù)享受。品茶的“品”,不僅僅是用嘴巴喝,而是調(diào)動五官充分感受茶。一兩次品不出感覺,但慢慢積累,相信總會能品出屬于自己的味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47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