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因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霉菌繁殖的養(yǎng)料,所以,人們通常認為隔夜茶不能喝。其實,沒有變質的隔夜茶不但可以飲用,還有以下保健作用。
抗癌、抗氧化:
茶水放置時間長了會變?yōu)榧t褐色,這是由于茶多酚氧化成了紅褐色的茶色素。研究表明,茶多酚和茶色素均有很強的抗癌、抗氧化作用,雖然說隔夜茶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大減少,但依然具有抗病作用。
止血:
隔夜茶中含有豐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癰、濕疹、牙齦出血等,均可用隔夜茶漱口治療。瘡口膿瘍、皮膚出血也可用其洗浴。
明目:
隔夜茶中的茶多酚有抗菌消炎作用,如果眼睛出現紅絲,可以每天用隔夜茶洗幾次。
止癢:
用溫熱的隔夜茶洗頭或擦身,茶中的氟能迅速止癢,還能防治濕疹。
生發(fā):
用隔夜茶洗頭,還有生發(fā)和消除頭屑的功效。如嫌眉毛稀落,每天可用刷子蘸隔夜茶刷眉,日子久了,眉毛自然變得濃密光亮。
固齒潔齒:
茶水中的氟與牙齒的琺瑯質鈣化以后,會增強對酸性物質的抵抗力,減少蛀牙的發(fā)生;氟還能消滅牙菌斑,最好飯后兩三分鐘用茶水漱口。
除口臭:
茶中含有精油類成分,氣味芳香,清晨刷牙前后或飯后,含漱幾口隔夜茶,可使口氣清新,經常用茶漱口可消除口臭。
防曬:
皮膚被太陽曬傷,可用毛巾蘸隔夜茶輕輕擦拭。因為鞣酸對皮膚有收斂作用,茶中的類黃酮化合物也有抗輻射作用。
去腥除油膩:
隔夜茶還有特強的除腥氣和除油膩的功效,吃蝦蟹后用來洗手倍感清爽。
茶是一種健康的飲品,我國飲茶歷史悠久并形成獨特的茶文化。茶雖好,但隔夜茶有毒甚至致癌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其實隔夜茶只是放置時間較長的茶,茶中的化學物質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對人體并無較大危害,是可以飲用的。主要原因如下:
1、 隔夜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并不高
說隔夜茶有毒甚至致癌的主要原因是認為隔夜茶中亞硝酸鹽超標,在人體胃的酸性環(huán)境里,亞硝酸鹽可以轉化為強致癌物亞硝胺。有人對茶中亞硝酸鹽含量進行過檢測,分別檢測了新泡的龍井、普洱、菊花茶和放置12小時和24小時后的三種茶。結果顯示,放置后茶中亞硝酸鹽含量略有提高,24小時后龍井中亞硝酸鹽含量最高,也僅為0.26mg/L。亞硝酸鹽廣泛存在于食物中,如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約為4mg/kg,肉類約為3mg/kg,蛋類約為5mg/kg,腌制類食品能達到20mg以上。所以,人們從隔夜茶中攝入的亞硝酸鹽極為有限,遠低于從各種食物中攝入的量。
人們攝入的亞硝酸鹽一般會隨尿液直接排除體外,只有在特定的酸堿度、微生物和溫度能條件下,才會轉化成亞硝胺。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毫克以上才有可能致癌。而茶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作為抗氧化劑,能阻礙亞硝酸鹽生成,也能夠有效地阻止人體生成亞硝胺。
2、 隔夜茶中的氧化產物并無害
茶在放置過程中,含有的茶多酚不斷氧化,生成的氧化產物也是人們認為隔夜茶有害的原因之一。茶多酚氧化形成氧化產物是茶色素,包括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氧化產物使茶的顏色變深、渾濁度增加,但本身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反而有益,具有抗脂質過氧化、增強免疫力功能、降血脂、雙向調節(jié)血壓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環(huán)、抑制實驗性腫瘤等藥理作用。
隔夜茶雖然可以飲用,但茶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損失,茶的營養(yǎng)營養(yǎng)價值下降。此外,茶中的蛋白質、糖類等營養(yǎng)物質使其容易成為細菌、霉菌繁殖的“溫床”,在夏季尤其容易導致茶變質變餿。變質的隔夜茶就一定不要飲用了,沒有變質的隔夜茶也不宜空腹飲用,最好加熱水沖兌后飲用。
供稿:科學健康人??茖W健康人專欄圍繞百姓關注的各類健康問題,由醫(yī)科社團組織專家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并解答百姓的各類健康疑問,把權威科學的健康資訊信息及時傳遞到百姓手中。
我喜歡泡上一壺茶慢慢飲用,但是經常喝不完,只能放上一夜第二天再喝。很多人都說隔夜茶會滋生細菌,產生亞硝酸鹽所以不能飲用,這是真的嗎?
只要保存得當,隔夜茶是可以A用的。很多人擔心其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其實不必。央視記者曾做過實驗,將一杯沖泡了12小時、一杯沖泡了24小時以及一杯剛剛沖泡的茶送到北京營養(yǎng)源研究所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放置時間12小時和24小時的茶跟剛泡的茶,亞硝酸鹽含量并沒有明顯變化,最高含量也只有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1/4左右。
至于滋生細菌,茶水中的糖和氨基酸含量都很低,并不是細菌良好的“培養(yǎng)基”,若是蓋上蓋子,空氣中的細菌也難以落入茶杯,不必過于憂慮。
那么茶水一般可以放置多久而不變質呢?茶水怎么保存比較好?
多久會變質這一問題并沒有定論,這與保存環(huán)境、茶水狀況、茶葉品種等因素關系密切,不過如果出現了異味或是顏色、質地明顯變化,還是不要飲用為好。
未喝完的茶水建議用蓋子或是保鮮膜封閉容器后,再放到冰箱保存,8~12小時一般不會出現變質,畢竟時興的冷泡茶制法之一就是在容器里加上冷水與茶葉,然后放到冰箱中浸泡萃取8小時。
許多人都覺得隔夜茶不能喝,說法很多,其中比較“危言聳聽”的是說喝隔夜茶會得癌癥,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首先隔夜茶的概念和放置時間較長的茶水很難區(qū)別,早晨泡的茶下午喝很常見,深夜工作泡的茶,清早起床后喝,茶水中發(fā)生的變化不會比白天大,如果非得說有什么不同的話,倒是白天的氣溫高,茶水變化可能更大些。
茶水放置時間長了,會發(fā)生一些什么變化呢?研究表明,最主要的變化是茶多酚的進一步氧化,顏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放置久了,會失去綠色,增加黃色的程度。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黃紅、紅褐色的氧化產物,主要是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這些產物是無毒的,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還有人推測,茶水放過夜后,會產生亞硝胺這種致癌物質。首先,應該肯定茶葉中即使有亞硝胺,也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日常食用的許多食物中,如面包、蔬菜,腌菜、咸魚、咸肉等均含有亞硝胺,而且量較茶水中多多了??梢矝]見大家都不吃飯菜了。每千克肉制品中的亞硝胺含量有4~50微克,豈不是很可怕,其實非也,因為人體本身就有分解亞硝胺的功能。再說,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20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而且是常年持續(xù)性大劑量的服用。一般正常的進食量,是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的,喝茶的數量與攝入的飯菜數量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如果輕而易舉地對這些微量的亞硝胺“俯首稱臣”,人怎么還能稱得上是“萬物之靈”呢?因此,擔心喝茶會帶來亞硝胺致癌的危害,是毫無道理的。
另外,研究顯示,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是亞硝胺天然抑制劑。因此喝茶還能消除其他含有亞硝胺食物帶來的危害。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對其他致癌物的抑制效果也相當明顯。茶水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也有輔助抗癌的功效。
所以,隔夜茶或是沖泡時間過久的茶水,只要沒有變質,是沒有毒害作用的
隔夜茶一般是指:頭天下午或晚上所沖泡的茶湯放到第二天早上,時間上經過一個夜晚,稱隔夜茶。以前傳說喝隔夜茶致癌說法,我國食品界專家早在80年代就給以蓋棺定論,因茶葉具有阻斷人體中亞硝胺合成作用,所以不會致癌。正常情況下,隔夜茶可以第二天早上用來漱口或飲上幾口潤喉嚨都無妨,這也是經過老一代飲茶者的實踐結果。但是從營養(yǎng)和衛(wèi)生角度來看,茶湯放置時間長了,茶湯中的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yǎng)成分會因逐漸氧化而降低,滋味變的平淡。另外,尤其夏季在高溫下,長時間放置,茶葉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是細菌、霉菌的培養(yǎng)基,極易滋生霉菌和細菌,導致茶湯變質腐敗,這種變質了的茶湯當然不能飲用。
隔夜茶能不能喝,取于個人對“隔夜茶”的認識,一般來說,從營養(yǎng)或品嘗角度來說,無論那一類茶,茶葉的沖泡飲用宜隨泡隨飲。新鮮的隔夜茶,可以用來嗽口或飲上幾口無妨,但巳無營養(yǎng)和滋味可言,不宜再沖泡,諺語說:“茶可多飲,不可多泡”。(茶道中仁^^
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79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新茶放多久(沒拆封的茶葉能放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