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品有著不一樣的茶味、香氣,今天就跟大家細說一下武夷巖茶的香氣如何,當我們在品飲茶時細細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與樂趣,香氣一共分為五層:
第一層叫水漂香
水漂香是最初級的茶香,香氣輕且飄揚,聞得見、喝不著,比如泡茶時可以聞得到散發(fā)在空氣中的茶香,以及茶蓋、茶碗的蓋杯香,嗅起來很香。
但茶湯入口后茶香就喝不出了,甚至沒有什么香氣,這就是叫水漂香,都在表面上
第二層是香入水
再高級一點的茶香就是香能入水,很通透,茶香依舊是大部分飄揚在茶面上。
有一部分融入了茶湯中,這類茶香就是給人感覺聞起來很香,喝起來也香,不過還是感覺有點落差,沒有聞的那么香,這就是第二層的香,香入水、僅僅入到水里的表面
第三層香是水含香
水含香是泡茶時既可以聞到茶香、茶香也融入了茶湯中,茶湯中的香氣飽滿,一部分從口齒中散發(fā),一部分從喉嚨中散發(fā)。
體驗這樣的茶香其實很簡單,茶湯入口時屏住呼吸,待茶湯下口后嘴微閉,氣從鼻腔中緩緩呼出,感受茶香的源頭,這是第三層香
第四層香叫水生香
很好理解,我們能感覺水里有一種自然的香從水中生出,上好的茶香就是叫水生香。
茶香和茶湯融合度極高,但聞起來微香,喝完后香氣隨回甘從喉嚨中伸出,緩慢地回甘,緩慢地回出,異常的持久,這是第四層的香
第五層香也就是最高級的香了
頂級的茶香就是水即香,這類茶必須是原料、工藝都非常優(yōu)秀的茶,其茶香濃郁豐富,和茶湯完全地融為了一體。
且茶湯會隨著茶香的揮發(fā)而呈現(xiàn)出一種很微妙的畫感,喝完后有一種湯即是香、香即是湯的一種美妙感覺
當然我們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更高級的茶香,不管對大多數(shù)人還是制茶師傅而言,最頂級的好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我們有一顆喝好茶的心態(tài)就夠了。
在溫婉寧靜、賢明淑德的傳統(tǒng)名叢前,脂粉芬芳如妖精雀舌妖艷,同樣不走尋常路。 即使是晉升到當家花旦的肉桂,也不能讓花香奪走雀舌的光芒! 在這種局面下,難怪建國后,茶科所的專家們要陸續(xù)推出無數(shù)新品種。 梔子花香氣濃郁的金牡丹、沖天的黃色觀音、帶著甜甜花香的黃色玫瑰,本來,這是為了彌補巖茶品種花香的短板!
目前,武夷巖茶的香氣擔(dān)當分為以孔雀草為代表的傳統(tǒng)名叢派、以肉桂為典型當家的花旦派和以黃觀音為種子的新品種派3派。 魔鏡魔鏡告訴了我們,到底誰是世界上香味最好的巖茶。 孔雀花的香味、脂粉的香味妖嬈動人。 說起“雀舌”這個名字,很多茶友最先聯(lián)想到的就是綠茶。 小得像鳥的喙一樣的形狀。 然而,今天提到的“雀舌”,卻是巖茶中的老名叢。
但與綠茶雀舌小巧精致相比,巖茶雀舌條索纖細,有些粗獷。 但是武夷巖茶的“開面采”標準在前面,不能像綠茶那樣只以芽頭為原料。 與具備硬漢特質(zhì)的老叢水仙、老叢鐵羅漢等品種相比,雀舌更是巖茶中有名的可愛。 但是,從葉子上看,比很多品種要細得多,窄一圈,另外,值得圈起來的地方就是香味。
說起經(jīng)過焙火的巖茶,多少有些曼的特質(zhì)。 那么,這雀舌的味道,全身洋溢著脂粉姑娘的香氣,溫柔無限。 香氣妖嬈、嫵媚,但不庸俗,是巖茶中最油膩的茶。 孔雀魚的香味可以說是最容易分辨的一類。 香氣品種特征明顯,飲用孔雀石后,可以知道應(yīng)該具有什么品種的氣息。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評論。
如何品嘗武夷巖茶
導(dǎo)語:唐宋時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為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于“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的始祖,起源于明朝。武夷巖茶為烏龍茶之上品,外形緊結(jié)(不是細嫩)具有部分蜻蜓頭狀,呈寶色光澤,長短適中,茶身重實。沖泡后其味甘澤而氣馥郁,去綠茶之苦,無紅茶之澀,性和不寒,久藏不壞,香氣益清,味久益醇。葉底軟亮,具有綠葉紅鑲邊的特征。茶湯金黃或橙黃(精茶為深橙黃),清澈艷麗。
優(yōu)質(zhì)武夷巖茶著重“巖韻”,亦就是巖茶“品具巖骨花香之勝”中所指的“巖骨”,俗稱“巖石味”。它給人一種味感特別醇而厚,能長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長。這是由于茶樹地條件好所致。巖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樣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在兒特的加工工藝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種有各自物有的品種香。香氣銳則濃長,清則幽遠,如能用上潔凈的山泉水更佳。品茶時人的身心要放松,避免急燥,更能領(lǐng)略武夷巖茶的內(nèi)涵意蘊。
品嘗方法:用壺泡法和劍泡法,人多時宜用壺泡,人少宜用杯泡。依照泡飲者的習(xí)慣和愛好,應(yīng)適當調(diào)節(jié)茶量、水量、浸泡時間。用高溫度水沖泡和適宜品飲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壺或蓋杯)大小而定,一般為容器量的半數(shù)量。
水量“以茶量為準,一般1克茶葉20~25毫升水。
水溫:應(yīng)達初沸89℃以上,特別是第一次沖泡。
浸泡時間:沸水沖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壺、杯表面泡沫,淋凈壺蓋后,蓋好壺蓋。分杯應(yīng)低斟,可減不茶香飄逸。
品飲方法:品茶應(yīng)先看水色是否清澈艷麗,是否橙黃或深橙黃色,是否三層分明。表面以“金圈”者為優(yōu);再聞其香,香要清純無雜氣而幽香為佳;三品其味,徐徐人口,令略水香與聞香是否一致。
二泡:應(yīng)重點放在茶葉上。茶葉是否醇厚,是否有較明顯的基澀味或雜味。茶湯吞下喉后,口腔似有物留下,較原來有沉香的.感覺。
三泡:重點放在體味“韻”字上下功夫。茶湯在口腔中是否有鮮爽感,是否有一種天然韻味,是否在喉頭有潤滑爽口之快感,將茶湯吞下時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巖茶于分講究“巖骨”,表現(xiàn)為喉韻口感,杯底香(杯中水飲完后聞杯底香等)??陲嫀r茶是一種精神感應(yīng),高層次的文化享受。
鑒評武夷巖茶之優(yōu)劣,張?zhí)旄=淌谡f:“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是決定茶葉品質(zhì)最主要因素,香和味有密切的關(guān)系?!鼻宕赫骡犜缫烟岢觥盎?、甘、清、香”四字。因武夷巖茶在烏龍系列中是“重味以求香”的品類,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這是鑒別武夷巖茶的最重要的原則。味有濃淡厚薄,韻有顯露程度和持久性長短之分。評武夷巖茶是個細致、多種因素交叉且復(fù)雜的工作,僅能作一簡要解說。
活:指潤滑爽口,而無滯澀感,喉韻清洌。
甘:指回甘時間短而快捷,指程度、部位而言,清爽甘潤。
清“指清純不雜,清快舒適,清麗明亮(指茶湯、葉底)。
香:指茶香高低、長短、銳幽、濃淡而出,飲后有齒頰留芳之感。
濃:指濃而厚醇,無明顯苦澀感。
厚: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變,可謂“舌本常留甘盡日”之感。
韻:指“巖骨花香”中的“巖韻”而言。
持久性:指口腔舒適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澀及雜味的持久性。優(yōu)質(zhì)茶飯前飲之,飯后尚感有余香。
福建烏龍茶、武夷巖茶專家姚月明(高伋農(nóng)藝師)指出:品鑒武夷巖茶不是一時就能學(xué)會的,必須經(jīng)過長期實踐體會深化。有些還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如“韻”即“巖韻”,巖茶之韻味,僅能作概略介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85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