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茶是綠茶炒青中的珍品,是優(yōu)質細嫩針狀茶,與安化松針、恩施玉露并稱“中國三針”。
產于江蘇省南京市中山陵及雨花臺園林風景區(qū),現(xiàn)已擴大到江寧、六合、溧水、高淳、浦口、棲霞等地。
雨花茶在原料選擇和工藝操作上都有嚴格的要求,新茶于清明前約十天開采直至清明,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要求長度為2~3厘米的茶芽,再經(jīng)過殺青、揉捻、整形干燥,涂烏柏油手炒,每鍋只可炒250克茶。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南京雨花茶的外形特征:
外形:緊直渾圓,兩端略尖,形似松針,鋒苗挺秀,茸毫隱露。
色澤:綠潤、勻整、潔凈。
湯色:清澈透亮。
口感:鮮醇爽口,沁人肺腑,齒頰留香,回味甘甜。
香氣:濃郁高雅。
葉底:嫩勻明亮,猶如翡翠。
綜上所述,南京雨花茶是值得入手的一款中上等茶葉,推薦指數(shù):★★★★
“雨花茶”因產于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臺而得名。
“雨花茶”在我國茶名中實為罕見,但“雨花茶”的生產歷史卻十分悠久。約在公元四世紀的東晉時代,南京百姓就有飲早茶的習俗。陸羽在《茶經(jīng)》中記述了“廣陵耆老傳”的故事。說的是晉元帝時,有一個老婦人,每天早晨提著一壺茶沿街叫賣,百姓都爭先恐后地買她的“雨花茶”湯來喝,奇怪的是,這老婦人自一清早叫賣到晚上。老婦人把賣茶所得的錢全部分給孤苦貧窮的人,貧窮的人都很感激她。這個消息被當時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婦人抓了起來,關進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婦人不見了。
如今雨花臺辟有一千多畝,蔥郁碧綠的茶園。
“雨花茶”的特點是:肉質葉底勻嫩,滋味鮮涼,氣香色清。
雨花茶屬于綠茶類。
南京雨花茶屬綠茶類,是南京的特產,是20世紀50年代末引種創(chuàng)制的茶中珍品,曾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是中國經(jīng)典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雨花茶以碧綠的茶色,清雅的香氣、甘醇的滋味聞名。雨花茶沖上開水,水面頓顯白毫,茶入水即沉沖泡后茶色碧綠、清澈,香氣清幽。
選購技巧:
茶葉的外形包括色澤在內,為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審評處形,即檢驗茶葉外形松緊、整碎、粗細、輕重、嫩度,還有均勻程度及片、梗含量與色澤。
嫩度:茶葉的老嫩與品質有密切關系。凡茶身緊結重實,完整飽滿、芽頭多、有苗鋒的,均表示茶葉嫩、品質好;反之,枯散、碎斷輕飄、粗大者為老茶制成,品質次。
凈度:即正茶內含有梗、片末、樸及其它雜質的程度。
雨花茶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南京綠茶生產歷史悠久,在陸羽的《茶經(jīng)》中即有記載,迄今棲霞寺山后還留有“試茶亭”舊跡。至清代,南京種茶范圍已擴大到長江南北。新中國成立后,由中山陵園高級工程師俞庸器負責茶葉炒制工藝技術實施,于1959年春研制成功,命名為“雨花茶”以志烈士萬古長青。
勻度:是指茶葉是否整齊一致,長短粗細相差甚少者為佳。色澤:凡色澤調和、光滑明亮,油潤鮮艷的,通常稱為原料細嫩,或做工精良的產品,品質優(yōu),反之則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88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